张晓慧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五中学 741400)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更是知识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人们探寻知识、寻求真理,获得了充足而丰富的科学内涵.而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也是研究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作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各方面思维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因此以学生为本,在初中数学课堂开拓出新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应当实施的重要措施.
学生的学习的主体,而生活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化的元素.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么何为生活化教学呢?顾名思义,是指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化的背景下开展学科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情景下吸收知识,拓展能力,促使他们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继而学会生活.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立足于学生需求的角度,实施合理有效的方式,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有效融合,促使学生在知识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理解知识,从而促成了知识的灵活应用.
基于教学经验来看,在当教师真正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意义之后,则会更有动力去探索相应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所以很有必要探讨其中的意义.具体而言,其意义主要在于如下三方面:首先是可以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数学经验.实际上在生活中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习有了数学化的情境,所以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反应用到生活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让学生总结归纳,建构属于自己的数学体系,积累更多的数学经验,对数学能够拥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生活中能够独自运用课本上的理论以及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对某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彰显数学课程的应用价值.随着生活化教学真正地落实到学生的数学课堂之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通过理论完成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就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让他们明白数学对人类生活的促进效用,展现出数学的价值,继而促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除此以外,生活化教学还能够打破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状态,让他们主动地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尽管教育教学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改革,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有些教师会更加注重自己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也更加看重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明白课本理论知识,是否能够灵活的应用知识,没有把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对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以及题目设计与生活完全无关,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觉得数学知识的学习过于虚无、抽象复杂.而随着教师将数学真正的生活化,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因素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周边抽取素材,就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联,最终点燃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提升学习的成效.
数学理论性强,但实用性更强,因此,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初中阶段作为夯实基础、铺垫进阶的转折阶段,具有更加全面的学习要求和知识体系,需要学生用新的思维去面对和接受.利用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获得的是更加形象和真实的知识理论,更加灵活和从容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引入生活化教学,促成初中数学课堂的质量提升,是教师应当探索和积极实践并努力达成的目标.
数学知识源自生活,因此,课堂也应当源于生活.也就是说,数学课堂应当立足于生活内容,将空泛的数学知识与亲切而真实的生活相联系,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看到”知识的内涵,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与探索能力,也保持着对新事物的探究热忱,同样,来源于生活的理论对他们来说更具有亲切感和说服力,他们更加愿意去接受身边的事物,也愿意从中去探索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将生活中的有效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生活知识,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理论,继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的“可视化”,让他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数学知识.
以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轴》教学为例,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以及规定的单位长度,这是数学知识的“可视化”表示,而在生活中也有数轴的应用,如温度计的显示等,要想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轴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元素,借助温度计的刻度、标尺等生活事物,从更加形象的角度向学生解释数轴的概念,而通过对这些生活元素的观察和探索,学生能够发现他们的共同特征,继而从中理解数轴的具体涵义.融入生活元素的课堂,将空泛的数学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可视可见的实体事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数学理念,更加能够促使学生获悉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从而使得他们更加亲近数学,爱学数学.
教学情境是助力学科知识深度内化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文学类的学科抑或是理论性的学科,在借助教学情境的基础上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体验,收获理解和深化.同时,将教学情境与生活相融合,以熟悉、常见的生活场景为依托,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接触新的知识,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继而内化知识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将生活与情境相联系,教师就能够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知识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知识,看到知识的应用方法,促成知识的应用技能.
以七年级下册《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方程组在生活中具有实际的应用性,但是在日常课堂学习中,学生很难去理解它的应用性,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以“鸡兔同笼”为主题,构建相应的生活问题,如在生活中遇到鸡和兔同笼的问题,怎么才能够去分别多少只鸡多少只兔.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知晓兔子和鸡的不同特征,并以此为据去探索如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生探索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构建的过程,当学生意识到其中的未知数如何设置、方程式的关系如何建立时,就是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得以深化的过程,继而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而知识依托于实践的感知,因此,生活亦是实践的途径.数学知识虽然为理论性的知识,但其支撑的是科学化的生活工具,在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而面对复杂又多变的生活事物,书本知识显得更加单薄,如何才能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真正的数学能力?这就需要实践的支撑.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去参与生活实践,将实践与生活有效融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索更多新颖又未知的问题,从而逐步提升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以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教学为例,图形的应用是初中数学十分重要的一节内容,而图形在生活中亦经常出现.但图形的特性如何具体应用到生活中呢?这就需要实践来体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开展生活实践,用生活中的图形问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在修理桌椅或者搭建舞台时,需要寻找相同的三角形部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到相同的部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将数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联系,也增强了自己内心的数学思维与生活的联结性,使得知识变得更加饱满并具有实用性.
科学的评价手段是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良好的评价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增强信心,让学生更加热衷学习与探索.而数学知识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知识,最终需要实现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数学评价当然也离不开生活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合理的教学评价,评价不仅要涵盖成果评价,还需要包含过程性评价,而成果评价中必不可少的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评价中必不可少的是生活实际问题中的创新思想和意识,只有基于生活的学习全过程的科学评价,才能够更加客观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学习目标,更加有效的推动他们的数学思想的创新和提升.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函数及其图像》内容时,学生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去关注学生获得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实践运用,同时还需要关注他们实践的过程,如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灵活程度、创新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后所获得的知识是否符合生活实际,能否真正解决生活问题等.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评价,学生获得了客观的肯定,也帮助他们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继而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数学应用的可行性与过程性,继而不断推动数学创新思想.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需要引入一些案例或者例题来辅助完成知识的讲解,与此同时,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所以就可以让案例结合生活,这样就能够让数学课程变得更为生动.实际上在授课期间,教师能够发现很多学生都缺乏应用意识,不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面对生活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总之,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课堂内容、课堂情境以及课堂实践有机结合,促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与充实.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够产生对课堂极大的兴趣,并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与亲切感,从而乐于参与探索,激发他们内心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是自主性的,做是学的路径,而生活就是学与做的平台,教师应当在教学时把握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以更加契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方式出发,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促使学生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