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范式研究

2022-11-26 20:41李笑宇
长白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现代化规划

李笑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89]

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命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概括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奥秘可以总结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缔造高度严密的组织体系、建立选贤任能的干部制度、依托群众路线建立密切的党群关系、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科学纲领、实行兼具前瞻性与执行力的战略规划,等等。其中,战略规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范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重要时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高度,从战略规划层面描绘了未来五年和十五年国家发展的新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如何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视角理解我国实施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如何理解战略规划作为党治国理政范式的构成要素?本文从政治学的学科视角出发,聚焦于价值体系、目标体系和机制体系三个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实施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现代化缘起于早期现代的西欧国家。按照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论述,内源性先发现代化进程诞生于西欧的条件主要包括宗教改革、土地私有化和商品化、雇佣劳动、工业革命、城市化、启蒙运动、市民社会的形成等诸多因素。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西欧得到初步确立之后,需要不断地积累资本。西欧国家实现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资本和殖民输出的形式对外扩张,将其他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由此便把各民族地域的历史变为了全人类世界的历史[1]404,405,制造了一个全球依附性的结构体系[2]20。中国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在遭遇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陷入现代化转型危机后,实施战略规划的必要性总体上有三点:

(一)赶超发展的紧迫性

赶超战略是指经济落后国家通过扭曲产品价格要素的办法并以计划代替市场的制度安排,来提高国家的资源汲取和动员能力,集中力量打破“低水平的均衡”[3],突破资金短缺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束缚,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赶超战略的推行往往是由于后发国家处于紧张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和环境中又有强烈的发展愿望所致。20世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阿根廷为代表的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后发国家如何获取工业化建设的积累资金以及如何处理工业增长情况下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普遍实行了赶超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人口规模超大、经济社会资源匮乏的约束,同时也处于外部敌对势力的包围和封锁之中。中国共产党在这段有限时间内,既要恢复和重建国内经济秩序,又要保卫新生政权的安全。因此,党必须迅速地完成权力的集中和财富的积累以缓解资源分配带来的巨大压力,势必要推行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且这种战略自诞生初始就处于一种紧张的氛围。为此,执政党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权力结构与领导体制,对国家政权机关实行一元化集中领导:在农村建立政社合一的公社体制,将农民编入生产队组织系统加以管理;在城市建立单位制和街居制,将城市居民纳入职住一体的单位、街道或居委会进行管理,严格控制人口的流动,抑制居民的消费。这种体制对社会实行全面的渗透和全方位的控制,用组织化的社会生产取代分散的个人生产,垄断一切重要资源并进行指令式的分配,与此同时又辅之以高强度的意识形态动员和阶级斗争来配合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发展工业的优先性

理论上,现代化泛指人类社会在工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从农业生产力形态向工业生产力形态的转变过程。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来看,后发国家曾经采取过进口替代、比较优势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或轻工业等战略。二战后新兴的独立民族国家都面临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用物资分配、外汇管控等手段确保剩余的积累和被压低价格的要素产品流向重工业领域。

实践中,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开始思考中国的工业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以建立国防现代化基础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为此,我国一方面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经验,重点建设苏方援建的156 个工业项目,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门类齐全、有一定技术水准和相当生产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着手构建了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具体包括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由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主管的物资管理和分配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等等。然而,“大跃进”时期的赶超战略违背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个人消费水平提高有限的问题。同时,党中央注意到工业化的提法并不全面,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当保持工农业各个部门比例的协调。1964年,周恩来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提出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开始向更为综合和均衡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型。

(三)权力结构的集中性

自由主义理论往往强调市场信息的分散与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不可掌握和不可预测的。[4]117这是因为先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保护个人权利与私有产权,发挥了市场与社会的自发调节作用。而且,由于先发现代化国家处于领先位置,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有较大的难度。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对于集中统一的权威领导力量有着迫切需求。这是因为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建立集中性的权力结构,利用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在收集分散信息[5]、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广泛汇聚和动员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标的战略规划。

自晚清中叶传统秩序遭遇资本主义扩张而崩溃以后,近代中国在转型时就陷入了一种总体性的结构危机,具体表现为分配危机、合法化危机、整合危机、认同危机与贯彻危机,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比较政治学的理论表明,后发国家成功地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具备四个前提[6]:独立的国家、现代的制度、有效的政权和合理的战略。

概括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依托就是强有力的动员型政党”[7]。这条道路既不同于英国等先发现代化国家注重社会与市场自主性的社会中心主义范式,也不同于以19—20世纪德日为代表,由独立自主的职业官僚集团主导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中心主义范式。这条道路的核心逻辑是大众动员型政党成为推动国家重建和社会重组的关键力量,扮演了推动现代化转型的轴心角色。它通过建立有效的权力结构和领导体制,将组织网络全面嵌入政府与社会,统筹协调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主体,在全国范围内整合、控制、动员和配置资源,制定合理可行的赶超战略,规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方向,主导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进程。

二、战略规划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的增值为主导逻辑和动力要素,并进一步以资本的逻辑去统摄经济和社会生活运转:在经济上表现为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代表的物质文明;在政治上表现为以自由主义代议制民主和法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在价值上表现为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但是,资本主导的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危机:自然的异化、人的物化、世界范围内资本对劳动的压迫、社会的分化和阶级对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侵略。

社会主义则代表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它既吸收和继承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创造的先进生产力,又批判了资本主义导致异化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是一条通过创造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1]422,从而超越资本主导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现实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在国内与国际两个空间之中展开,国内方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的建设与发展,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8];国际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崛起路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上述六个维度的价值取向共同构成了战略规划的价值体系,是制定战略规划应当遵循的价值基础。

(一)发展更加先进的生产力

评判一种制度是否先进就看其是否能够创造出先进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其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它一方面充分承认、吸纳并利用资本、市场与技术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资本、市场以及技术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式划定界限[9],并引导现代化运动的发展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周期性的改革,优化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消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激发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使现代化要素的发展更为全面、充分和深刻。

(二)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经验来看,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城乡差距基本得到消除,区域发展协调均衡,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扩大至百分之七十,基尼系数维持在0.35左右。新发展阶段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落实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国家再分配能力建设,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通过财政、收入、产业等政策推动城乡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不断改善和提升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社会民生工作的水平。

(三)建构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建构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人民民主,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覆盖日常生活全领域,社会生活中所有领域的公共问题都应当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二是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最大限度地吸纳来自不同党派、地域、阶层、界别的代表人士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形成引领性、前瞻性的整体利益[10];三是时间上持续贯穿于公共生活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个时段、某个场合才有的间歇性民主;四是结果上注重民主产生的治理实效,通过执行、监督环节保证民主的决策能够被贯彻落实。

(四)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存以生产活动为前提,它使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有了本质性的区别。人的生产活动就是人有意识地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的活动。生产活动取决于人所处的自然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人的生产活动与交往活动。资本主导的现代化道路导致资本对自然界的控制、利用、开发突破了界限,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避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走集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构建绿色、节约、环保、生态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五)创造崇高的价值信仰

现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快速变革以及价值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均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冲击和侵蚀。价值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具有规范、整合、引导社会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致力于建构“政治价值体系、社会价值体系和人生价值体系”[1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和整合社会,将之融入社会成员的日常生产与交往活动之中,巩固公民对执政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资本主导的现代化道路建立在生产强制与消费强制的基础之上,它必然要通过向外扩张、渗透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资源,将其他地区和国家纳入发达资本主导的分工体系、金融体系和市场体系,实现资本逐利并获取剩余价值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主要通过集约式与内涵式的开发而非向外掠夺扩张的方式,积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它充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主张以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战略规划的目标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设计方案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资源相对集中于对未来共产主义制度体系原则的勾勒,并未对落后国家如何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论述。现实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往往是在落后国家展开的,普遍缺乏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整体性和成熟的制度资源、经济资源。共产党担负起了领导、组织和凝聚工人阶级并快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设计方案。以此作为指引的战略规划的目标体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目标体系时间跨度合理

目标体系内部形成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相衔接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阶段均会提出短期目标,也会提出建立在短期目标逐步实现基础之上的长期目标。例如,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第一次实现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相衔接和统一,并列举出在不同时间节点要完成的量化指标。此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均围绕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设计。

当前,业已形成的战略规划的目标体系在时间跨度上整体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位于最顶端的是作为现代化发展总蓝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其次是相关部门依据总蓝图制定的各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例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最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自“十一五”开始,把计划改为规划),围绕五年发展规划,党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制定相应的文件,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分别简称《建议》与《纲要》)。在现代化发展总蓝图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会根据对国内外最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做出判断,提出在近五年、十年要实现的短期目标和在更久远的时间要实现的中长期目标,又会在规划中列举出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资源、条件、组织和制度保障”[12]。短期、中期与长期目标相互衔接,使执政党的现代化战略规划设计更具操作性、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目标体系覆盖领域全面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涵演变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至党的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涵最初源自于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概念。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五大到党的十九大,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转变。党的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又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涵演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向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协调均衡发展模式的转变[13],是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造性建构,标志着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把握的深入,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知的系统化。

(三)目标体系组成结构科学

目标体系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科学结构。党中央依据现代化发展总蓝图和远景目标,制定五年规划的《建议》,再由国务院依据《建议》来编制五年规划的《纲要》。中央决策层面的《建议》和《纲要》位于国家发展规划体系的顶端,是省、市、县区级党委和政府制定规划的总遵循,是一步步实现远景目标与现代化总蓝图的基础。

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预期性指标、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区域布局和开发、体制改革、政策保障与实施机制等内容。横向上形成了四类规划的有机结合,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都是在不同方向展开的对国家发展规划的具体部署和落实,发挥着不同维度的作用。国家发展规划具有统领作用,空间规划具有基础作用,是总体规划在特定空间开发和布局的体现,也是区域规划与专项规划的依据;区域规划起到支撑作用,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内的细化与落实;专项规划也起到支撑作用,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内的细化与落实。三个层级与四个类型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使现代化建设的总蓝图与远景目标所涉及的不同领域和所需要的不同步骤,均能够被精准地定位于以时间、空间、资源为要素的三维立体坐标结构之中。

(四)目标体系内容更新及时

中国共产党能够自主地对不同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进行及时调整。譬如,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别于之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党的十九大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从本世纪中叶提前至2035年。

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明确政治纲领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政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政党的自主性是指政党自上而下具有能够超越内部不同势力纷争和外部力量以及环境影响的独立意志,能够自主地驾驭内外因素的变动带来的变革,并可以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幻选择合理的战略展开积极的调适。执政党能够保持战略定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在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前提下,立足本国国情并依据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需求来开展各项建设,并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不断地调适和优化这些目标的实现机制和所需的组织、资源。

四、战略规划的机制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系统

党的领导力、政府的执行力与人民的参与力是规划全过程中的三种关键性动力。推动三种动力互相协作形成完整动力系统的三大核心机制就是决策与执行高效互动机制、群众路线机制以及联动协商机制。三大机制的运作既保证了规划全过程的高效性又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合法性,有效地避免了自由主义代议制民主下多党竞争和权力分立带来的相互掣肘、治理低效的困境。

(一)决策与执行高效互动机制

多层级战略规划目标体系的实现,必须将顶层决策与基层执行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动力机制和责任体制。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建构出一个集决策制定、执行保障与监测评估于一体的整体性体制安排,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将决策与执行高效地连接起来。总体上,党委与政府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形成了党的领导力与政府的执行力职责分工模式。党主要负责重大战略规划的决策及其监督,注重发挥领导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14];政府主要负责执行与落实,优化服务,提高绩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

1.通过《建议》与《纲要》的分工,将党中央的决策意志转化为国家的决策意志。在中央决策层面,两份文件之间的分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时间顺序而言,自“七五”计划后,我国始终采取先出台《建议》后编制《纲要》的模式;就内容重点而言,《建议》起到定方向、把全局的作用,《纲要》偏重于根据《建议》去部署具体工作,并且会在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量化指标”[15];就编制程序而言,从“九五”计划后,编制程序开始固定,中央政治局领导起草小组编制《建议》,各届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审议通过[15],《纲要》则由国务院提出,各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负责审查批准,全国政协进行协商讨论。此种方式能够保证党中央对重大决策的领导,并通过法定的程序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发挥执政党对国家治理战略方向的引领功能。[16]

2.通过纵横交错的规划决策与任务执行体制,将党中央的决策意志转换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执行方案。地方党委通过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的重要会议与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建议》,这就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意志纵向传递到地方。地方政府会根据同级党委制定的《建议》内容作出《纲要》,通过年度重点工作分解机制,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机制将同级党委的决策意志转换为日常工作季度、月度可操作执行的具体方案,这就将地方党委的决策意志横向转换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意志,并由其具体负责推动执行。除此以外,政府的条线职能部门也均围绕着党中央与国务院的决策意志、上级与本级党委与政府的决策意志,实施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制、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制、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制、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制、重点项目绩效评估制等机制。

如此一来,五年发展规划以现代化发展总规划蓝图为指南,明确了地方政府五年内的工作重点,成为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将各地区、各部门的短期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去,形成了连贯中央与地方、融通党委与政府的发展合力。

3.通过规划评估制度连接上级决策与下级执行。规划评估是保证战略规划得到有效实施、推进绩效问责的重要抓手,也是现代政府治理过程中与决策、执行并列的重要环节。规划评估发挥着动态监控规划执行情况,发现偏差后及时调整和修正执行策略,并为下一轮《建议》和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作用。

自“十五”计划至“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经过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系统的规划评估制度体系:频率包括两年半展开一次的中期评估、五年展开一次的总结评估和一年展开一次的年度监测评估;方法是目标一致法,注重指标的完成率;实施主体包括规划编制和实施部门以及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问责与纠偏主体是各级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政府部门汇报规划中期执行情况,提出规划中期评估意见。

(二)群众路线机制

群众路线被形象地称为一种“逆向参与模式”[17]254,它是执政党在日常状态下发挥政治动员、利益表达与政策制定功能的重要手段。就政策制定而言,群众路线要求领导干部在制定公共政策之前深入群众,充分听取民意,汲取民智,密切结合党的先锋引领作用与群众的参与力。党的先锋引领作用体现在要将不同地区、行业和阶层的群众利益进行提炼与综合,而不能局限于群众提出的零碎意见,也不能脱离实际,只从抽象的长远利益出发。群众路线体现在规划流程中的两个环节:

1.在编制环节,群众路线发挥着群策群力的作用。通过开展调研和召开座谈会征求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使决策者直接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沟通;通过党委职能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系统广泛联系特定阶层和群体,吸纳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阶层群众的意见,报送给规划编制部门;通过互联网信息手段和邮寄信函等传统通信方式举办公众建言献策活动,再通过成立专门工作组进行信息登记、信息筛选汇编、信息摘编工作,将收集到的众多意见进行提炼整理。

2.在评估环节,群众路线发挥着反馈循环的作用。群众路线要求在规划的评估环节引入各类公共参与机制,例如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提升公众在规划中期评估中的参与度,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群众参与规划的中期评估,能够使决策者持续性地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地掌握群众对于规划执行情况的意见,或是动态地调整规划方案,或是加强规划决策的执行力度,从而实现决策、执行、评估到再决策的反馈循环。

(三)联动协商机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所谓协商民主,是指政治共同体的成员通过运用公共理性,参与公共讨论,形成具有共识性的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在公共议题、主体间关系与发生领域均与西方有明显区别。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在结构性的制度还是功能性的过程中,协商民主的展开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联动协商机制贯穿于《建议》和《纲要》编制的全过程,有效地将当代中国政治体系中横向与纵向的不同主体串联起来。[18]

1.在《建议》的编制阶段。首先,党中央领导人担任规划《建议》的起草小组的领导成员,并对重大问题作出指示批示,确定文件的基本方向和重点问题。同时起草小组还广泛吸纳党务部门、政务部门以及地方省市的主要领导,这样有利于吸收体制内各个板块的不同意见,形成集体智慧。其次,起草小组就重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调研和学习,统筹吸收相关部门、地方与智库的报告、意见和前期研究成果。再次,党中央领导人会召开专题会议,广泛汇聚党外人士、基层代表、地方党政领导和科教文卫专家等群体的意见。最后,《建议》初稿起草之后,还要再次在党内外征求意见进行修改,经过多次会议审议后才能通过。

2.在《纲要》的编制阶段。《纲要》的编制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牵头协调。首先,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委员会的反复论证以及多部门同时参与课题调研,来确定基本思路。其次,经过多次重要会议确定《纲要》草案后,再向地方政府、各界代表、有关专家咨询意见,提请全国人大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来协调相关利益关系。最后,不同部门和地区也与中央层面同步编制各自的发展规划,并且在编制过程中会与国家发改委进行信息交流,以此来衔接多层级的规划体系。

五、结语

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战略不仅正确,且行之有效。战略规划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范式,能够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出科学部署,加强不同层级战略规划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并通过强大的组织动员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有效的评估机制,转化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的治理实践,从而拓展了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现代化规划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企业战略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2D+3I”五步构建企业战略规划全景模式研究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