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红,张作祥,孙亚文
(1.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青少年是对社会新事物最敏感的群体,帮助青少年形成完整和正确的价值体系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青少年,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1951年克拉克洪将价值观定义为:价值观是一种有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2]青少年价值观就是青少年对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评估、决定取舍所持的最基本的观点。[3]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整体认识,具有历史性、稳定性、主观性等特点,不同时代和社会生活环境对价值观的影响不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受到物质主义背景和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存在行为被物质“异化”“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等价值观问题,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自于拉丁文的Alienus,字面意思是“其他、异类、异乡人”。指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与扭曲。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GDP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同时导致一大批人在拥有物质财富的同时过度追逐物质享受,成为新一代物质主义者。Richins和Dawson(1992)、Kashdan和Breen(2007)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者将物质主义视为一种价值取向,即个体依照自身拥有的物质财产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自我及成功与否的一种价值观念,并通过对物质财富的看重程度、追求程度表达和呈现出来。[4]由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享受和占有欲望急剧膨胀,致使人被物质所奴役。近年来,“精致穷”“隐形贫困人口”等词开始热兴于网络,风靡全球的网络直播,使一大批年轻人掉入被金钱所支配的深渊。当个体处于群居社会时,如果在生活中广泛接收到各种物质主义信息,其物质主义价值观会不断地得到强化。例如,当媒体上大量地投放有关消费和财富信息,会引发个体剧烈地消费倾向和对于经济的更大关注之中。[5]青少年群体在此社会背景下价值观开始受到影响,产生“穿名牌”“买奢侈品”“爱攀比”等一系列被物质“异化”的行为。多项研究表明,物质主义与自我的幸福感呈现出显著负相关[6],并且物质主义给人带来两个欺骗性,一是消费者过于追求高消费使其陷入精神贫瘠之中;二是设立了一个虚假命题,把自由时间等同于无尽的消费,扭曲为感官上的满足。[7]马惠娣指出片面的物质享受和可怕的精神贫困正在撕裂当代人,社会隐疾无所不在,产生犯罪、暴力、吸毒、自杀等一系列反社会行为问题[8],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观。
心理学专家徐凯文博士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演讲中提出“空心病”一词,“空心病”意指某些高校优秀生由于缺乏支撑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系统,以至于无法对自我生存境遇进行有效解释与应对的一种精神世界的贫瘠状态,是一种“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9]青少年“空心病”流行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他们有存在感和意义感的价值观念。William在《优秀的绵羊》中写道:“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我们的年轻一代似乎被一场抑郁的流行病所包围。”[10]这些学生是众多人中的佼佼者,又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需要依靠外界的认可才能构建自身存在价值的体系,其自身的自我价值并没有得到有效发展。[11]
青少年处于一个判断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人生阶段,媒体信息极易让他们的价值观受到影响。如今,充斥着浓郁商业广告气息的媒体(例如网络、电视、广播和杂志)成为了儿童青少年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12]在多元文化形态和自由主义的冲击下,一些综艺娱乐节目和偶像养成节目的兴起,导致青少年出现功利化、泛娱乐化、世俗化的价值倾向。[13]青少年作为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周围充斥着大量的爆炸式信息,一些社会媒体和网络大肆渲染的负面信息极大塑造和影响着青少年的态度。例如我们熟知的“回音壁效应”,意为媒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一些相近的声音,使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这种信息会使青少年产生认知偏差,丧失自我意识独立性,并且产生盲目从众的价值倾向。
休闲教育(leisure-time education)亦称“闲暇教育”,指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按照某种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断提高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促进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一种终身性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14]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认为:“休闲教育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活动,促进个人提升休闲态度和目的的过程;是培养人对休闲行为的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的现代基础教育,是人的素质和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国家管理和服务于公众的途径之一,亦是‘育化人’的重要手段。”[15]
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而这种需求呈阶梯式,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寻求更高层次需求,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满足感越强烈,幸福指数也就随之越高。[16]而休闲教育旨在培养个体在身心、能力和思想以及社交方面的综合发展,满足更高层次需要,提升精神追求,帮助青少年和成年人获得完满生活的最佳休闲习惯和价值观。[17]休闲教育能够满足青少年更高层次需求,提升幸福感。有研究发现,个体在休闲中感知到的自由、能力与内在动机可以逐步发展成个人资源,这些积极的休闲体验都与自尊水平显著正相关(Ximei Xia,Xiaotian Wang,& Hairong Yu,2022)[18],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减少对物质的依赖性。
“信息茧房”中“茧”的形象比喻,描述了信息时代包裹下的人所处的一种封闭状态。[19]青少年如若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之下,极易导致孤独、焦虑、烦躁等众多心理问题,这极大阻碍了他们成长的脚步。而休闲教育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青少年进行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脱离这种“信息茧房”状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通过鼓励青少年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智力游戏等休闲活动,破除封闭自我的桎梏,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又可陶冶情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个体的整体生活质量。在社会学习理论的框架下,积极的休闲行为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研究发现,休闲满意度和青少年的性别认同、社会适应等心理社会功能息息相关(Ximei Xia,Xiaotian Wang,& Yuting Wang,2022)。[20]
休闲教育对青少年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全面的人”,对于青少年来说,休闲教育为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增加自我反省的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可能。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提出要通过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来养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休闲教育可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观来帮助其掌握休闲技能,通过闲暇时间各种活动强健体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审美鉴赏能力等,促使其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家校联合,重视青少年休闲教育,摒弃“唯成绩”论的价值观念。学校和家庭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微观系统,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素质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家长和教师要改变“成绩至上”的思维观念,坚持多元评价标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中国青少年擅长应试教育,但缺乏创造力,而休闲教育就是提升青少年创造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在进行休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创造性。应从全人教育角度理解休闲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积极参加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或社会服务等,培养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人尽其才、有较高精神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少年。
其次,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将休闲教育纳入正式教育体系,加大休闲教育投资,培养青少年休闲技能,大力开展以艺术类和运动类休闲为代表的积极休闲活动。双减政策下,学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通过休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培养,是政府部门和教育界必须亟待考虑的问题。近几年,休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未制定确切政策法规落实其重要地位。政府应将休闲教育纳入正式教育系统,通过休闲教育来树立休闲理念、提升青少年休闲技巧,帮助他们懂得利用休闲时间来丰富生活,完善自我;政府设立休闲教育专项资金,对教育系统内各层次学校发展休闲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建立符合青少年休闲的公众娱乐设施,给青少年提供一个疏解压力、强身健体、传承文化、提升修养的环境,发展青少年休闲教育事业。
再次,社会舆论方面,加强信息化新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大力营造积极休闲的氛围,传播社会正能量。社交媒体、自媒体、视频直播已渗入到人们生活,作为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媒体平台应针对不同人群设置相应传播模式。尤其注意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创造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的媒体环境,吸引青少年自主积极参与,提供正向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帮助青少年增强辨别力,寓教于乐中打破“封闭物质主义茧房”。只有当休闲教育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共识的事情,渗透于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有效发挥休闲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