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工业过程,包括大多数发电、化学品生产、甚至电子设备的冷却,将水或其他液体蒸发是一个极其耗能的过程。通过提高加热和蒸发系统的效率或许能显著减少能耗,基于此思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蒸发系统使用的材料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可实现此效果。按照尺度大小,表面处理分为3种,通过共同作用来提高蒸发效率。
传热系数(HTC)和临界热流密度(CHF)是描述蒸发过程的两个关键参数。在材料设计时,这两者之间通常需要权衡,一个参数变好意味着另一个则会变差。MIT科学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通过将不同的纹理组合到材料表面,目前实现了两种性能同时提高。由于彼此相互制约,同时提高这两个参数有些棘手,原因在于:如果在沸腾的表面有很多气泡,则意味着蒸发非常有效,但如果表面气泡太多,就会合并成大气泡,会在沸腾的表面上形成一层蒸汽膜。这层汽膜不利于表面到水的热传递,表面和水之间的水蒸气会阻碍传热,导致CHF降低。
虽然新开发的这种表面处理中用到的各种方法之前都研究过,但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工作首次证明,通过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这两个相互制约参数之间的平衡会被打破。在表面上增加一系列微孔或凹痕,可控制气泡在表面的形成方式,可有效地将气泡固定在凹痕的位置,防止它们扩散成隔热层。在这项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10 μm宽凹痕的矩阵,凹痕彼此间距约为2 mm,防止汽膜形成。但这一间距也会降低表面气泡的浓度,从而降低蒸发效率。为了加以弥补,该团队引入了一种更小尺度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在材料表面制造出纳米隆起增加表面积,由此提高气泡下的蒸发速率。
试验中,凹痕(或者叫微孔)位于材料表面柱状凸起的中心,这些凸起与纳米结构相结合,通过毛细作用促使液体从底部流向顶部,并且通过增加与水的接触面强化沸腾过程。表面结构有3个“层次”,即间隔的凹痕、柱状凸起和纳米纹理,作为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蒸发效率。这些凹痕限定了气泡出现的位置,凹痕间相隔2 mm实现了气泡分离,减少了气泡合并。同时,纳米结构促进了气泡下的蒸发,凸起产生的毛细作用可让液体进入气泡底部,这样就会在蒸发表面和气泡之间形成一层液态水,从而提高热流密度。
该项研究工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研究人员强调,该发现仍处于小试阶段,还需要开展更多工作去开发实用的工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