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凯,董传升
(沈阳体育学院 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全球化是推动现代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回顾现代全球体育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借助于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不仅有力促进了本国的体育强国建设,而且构筑起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世界体育发展体系。2020年初暴发的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重构了世界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触发了新型全球化[1],进而对世界体育发展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正处于全方位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新型全球化契机,充分借鉴西方体育全球化经验,内外兼修,全面快速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形成全球体育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无疑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面向新型全球化,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新型全球化为我国体育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哪些历史机遇?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我国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走向全球化视野的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诉求?如何构建强力支撑体育强国建设的体育文化发展路径?可以说,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回应对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尽管人们对如何认识“全球化”这一现象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如何回应全球化发展仍然是各个国家必须积极面对和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随着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交流阻断、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地区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角色变革等逐渐成为常态,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格局[3]。这主要表现在:①疫情常态化阻断了国家之间传统的交往方式,并催生了新的交往方式,信息沟通与共享更加频繁,物理空间的阻断加速了信息空间的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发展;②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革,逐渐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过渡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规则体系;③新型全球化已经重塑全球治理机制,从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单极化主导机制转向多文化共生的合作治理机制。
新型全球化是为应对新的全球性危机而逐渐形成的。在促进多边合作、包容发展、重塑全球发展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性共识的基础上,一种以破除霸权主义、崇尚文化多样、推动以平等互利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全球化格局逐渐形成。新型全球化的核心理念是平等、互利、共赢[4],倡导协同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尊重多元文化多样性生态,世界各国以平等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协商解决国际问题,促使新兴经济体与传统经济体平等协作、互利共赢。其主要表现为:①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快速发展,构建更加坚实的全球健康发展物质基础;②积极变革社会发展格局,建立更加平等、公平和正义的全球秩序;③激活世界多极的命运共同意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道路;④更加尊重文化多样性,通过构建全球多样性文化生态,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平等、协商、多样、包容、共赢成为新型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新型全球化进程给世界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世界交往方式的改变为我国体育深度全球化发展构建了途径。疫情常态化导致国家间产生了新型空间阻隔,却相应提升了信息沟通的频繁程度和深度。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使人们摆脱了物理空间上的局限,建立了更加顺畅的沟通渠道,为我国体育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2)世界治理结构的重构为我国体育话语体系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新型全球化在全球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方式以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形成,通过建立多极化、多中心治理关系实现解除危机的目标,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各国在全球治理活动中的角色和责任。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这无疑为我国体育话语全面进入全球体育治理,形成全球体育治理的新规则提供了可能。
(3)世界合作治理机制的形成为我国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发展全面融合创造了条件。新型全球化在推动世界治理格局由单极向多极转变的过程中,为解决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持久的精神动力问题,在客观上要求多文化间建立更加平等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多样性文化生态体系的方式实现更加广泛的深度合作与共生发展。由此,从文化角度审视新型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多变的世界格局,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讲好中国体育文化故事,以多样化、平等性、包容性和共生性等重构我国体育文化产品,使之转化为能够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文化体系,从而为进一步丰富全球体育文化体系,在体育领域深度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作贡献。因此,新型全球化在客观上对我国体育文化全面、全方位深度国际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力。
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承担全球性责任,提升全球性话语权,为全球体育发展贡献积极性作用[5],这在客观上要求体育强国建设应积极回应并主动融入新型全球化过程,推动自身与新型全球化的全面融合。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探索体育强国建设道路,应积极面对世界变换的交往方式、重构的治理结构与变革的治理机制,充分利用新的发展契机,有序推动我国体育文化融入全球体育,主动应对新型全球化对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体育文化发展带来的现实挑战。
新型全球化是在疫情的深刻影响下形成的。疫情导致的全球性物理空间阻隔明显削弱了传统的以会面为主的交往频次,极大强化了跨空间的信息交流方式。这种交往方式的改变为我国体育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体育的全球化是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尤其是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代表的价值观念融入世界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是“融入”,其核心理念和任务是“在全面融入的基础上产生深刻影响力”,因此,与西方体育“构建”的全球化体系存在明显不同。受疫情影响,会面交往场景大幅度减少,交往频次较低,这对正在进行中的广泛而深入地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全球性延伸活动,进而重构全球体育文化价值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共获得9枚金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上所言“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之国”成为这一影响力的最好诠释。我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运动成绩,本应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全面国际化发展、深刻影响国际冰雪体育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动力,而受疫情阻断的影响,2020—2021年我国雪上项目的国际交往活动明显减少,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也明显受阻,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我国在国际雪联中仅有1名执委的不利局面。显然,这不利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治理关系是指国家间共同管理国际事务的各种关系综合体,这种关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多元利益调适后形成国际新秩序的过程。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治理关系随之产生重要变化。对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而言,由于进入国际体育发展体系的时间较晚,缺乏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体育事务与活动来实现全球体育治理的过程,加之进入全球体育话语体系的路径不清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的治理新理念推进有待加强,这将为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发展带来重要挑战。
治理关系变化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的认可度上。体育文化认可度是指体育文化被认同的程度,全球化进程中的体育文化认可度是指一个国家的体育文化被其他国家民众接受的程度。在早期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重视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但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文化功能的重视相对不足,体育文化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认可度不高。①治理关系变化将会对新型举国体制在新时代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形成挑战。近年来,体育领域的新型举国体制不断被提及,但基于我国新时代的体育事业发展现实,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效能仍有待进一步发挥,尤其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仍有待提高。②治理关系变化将会对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体系被其他国家所认同形成挑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思想体系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但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内核的体育文化体系尚未形成,体育产品的文化链条不完整,体育价值观念的内涵建设不足。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项目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同于西方文化特质,能够展现我国儒学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难获得国际认同。③治理关系变化将会对我国体育文化自信程度形成挑战。由于新中国体育事业起步较晚,全球化进程也相对较晚,体育事业发展受西方体育文化影响较大,传统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传承度不高,在青少年体育群体中还存在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等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念[6],不利于我国从文化认知上建设体育强国。因此,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积极面对重构的世界治理结构,充分利用新的发展契机迎接治理关系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
新型全球化重塑了全球治理机制,从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单极化主导机制转向世界多极、多元文化共生的合作治理机制。在这种治理机制变化过程中,具有不同国家民族属性的体育文化冲突将呈现加剧现象,特别是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与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的冲突将会更加频繁。因此,包容并蓄多极、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推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互利与合作协商,从而通过形成全球性共识的方式,对全球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冲突进行调适,实现国际体育事务的全球共治。从我国武术文化国际化现象看,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导致武术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冲突:在身体文化上武术重“德”,而西方体育文化重“技”;在精神文化上武术重“和谐”,而西方体育文化重“竞争”。因此,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难与西方体育文化达成“共识”,从而在项目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文化阻滞现象。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全球关注度的提升必然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冲突,西方对我国体育文化的警惕、拒斥也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这就对武术文化的新型全球化发展提出了新挑战[7]。如何与西方体育文化话语体系进行调适,形成东西方体育文化话语体系并存共生的发展格局,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体育文化发展不仅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高质量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客观要求抓住新型全球化契机:一方面扎实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丰富内涵,夯实基础,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持和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快速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全面、深入的全球化发展,构建我国体育文化广泛、深度参与的全球体育发展新体系,实现平等、互利、共赢。这不仅可为体育强国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也可为塑造负责任的中国体育形象提供有力支撑。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丰富体育文化产品。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基础与精神动力,是支撑并影响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成效的基础环节。体育强国建设不仅需要体育文化的强力支撑,更需要体育文化成为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抓住新型全球化历史契机,勇于直面各种挑战,大力推进体育文化全球化,夯实体育文化全球化基础,成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强性诉求。换言之,作为有效黏合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内驱因素,积极推进全球化将有利于夯实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基础,强化体育发展的精神动力,促进各领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体育强国任务的完成[8-9]。
体育文化对于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强性支撑体现在以下诉求:①提升群众体育文化支撑的现实诉求。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相关联,特别是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均衡布局、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丰富群众赛事活动、扩大群众体育参与、促进全民健身标准化与科学化、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等关键领域,推进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度融合。②提升竞技体育文化支撑的现实诉求。作为具有显著外部效应的社会活动,竞技体育的国际化客观上需要形成基于本土民族文化的支撑体系,在依据国际惯例和规则行动的同时,也要在国际领域通过塑造和表达民族文化来明确身份和存在的价值。由此,竞技体育通过形成具有强劲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优势,满足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诉求。③提升体育产业文化支撑的现实诉求。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强力支撑。运动文化、健身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等众多体育文化的产生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一方面,生活在这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影响,如参与运动、体验运动和分享运动等;另一方面,运动行为的养成促进体育消费,进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打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生态环境、推动体育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从西方体育强国的发展史[10]看,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在体育文化上形成显著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以推动体育文化全球性扩展的方式构建了基于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全球体育文化话语体系。对我国而言,正在重构国际新秩序和发展方式的新型全球化无疑为全面推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全球性深度扩展,通过文化扩展推进改造传统全球话语体系,最终形成东西方话语交融的新的全球体育话语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和现实可能性。因此,抓住这一机遇,快速推动我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通过塑造负责任体育强国的文化形象的方式,促进在世界体育领域中形成基于中国体育文化的话语体系,这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需求。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塑造支撑体育强国的负责任文化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创造良好的体育外部环境。体育文化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应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体育项目交流与展示进行国际化传播,建立良好的体育交流环境,对外输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世界体育精神谱系。②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新型全球化倡导的文化多样、平等互利、共享发展、互利共赢的全新格局是我国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基本框架。基于此,向世界讲好具有文化特点的中国体育故事,传递中国体育声音,展示中国体育价值,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认同的中国体育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体育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③扮演负责任的体育强国角色。塑造负责任的体育文化形象是民族文化影响力产生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面向新型全球化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塑造起勇于担负世界体育发展责任的体育强国形象。这就需要思考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下,逐步形成负责任体育强国形象这一基础性、关键性问题。
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过程,将发轫于西方文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进行改造,构建了全球体育发展的基本文化价值体系。在此过程中,后续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几乎都遵循了西方体育文化价值的基本规范,这一规范逐渐演化为全球体育行动的规范,最终形成了以西方体育文化价值为基础的体育话语体系。反之,这种话语体系又成为西方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以全球竞争优势进行体育资源的整合,以西方价值规则束缚其他国家体育的介入(如某一运动项目入奥),以西方行为规范约束全球体育行动过程等。可以说,拥有全球性体育话语权是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完全可以在借鉴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完成体育强国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确立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路线图。这就对建立基于中国体育文化的全球体育治理话语体系产生了新的诉求:①需要通过推动全球体育文化多样性建设,逐步形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框架的新体育话语体系——基于西方和东方协作的体育话语体系。这就需要不仅在全球体育治理过程中主动发声,形成有利于我国体育文化全球传播和扩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而且要主动参与国际体育事务,通过积极扮演相关角色的方式形成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中国声音。例如,积极推动我国优秀的体育人员(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等)加入国际体育组织并取得重要岗位的任职,在促进国际体育发展改革中发出中国声音,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应完成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工程,通过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展示中国智慧的方式,形成中国体育文化生态体系,进而为生成新的全球话语体系提供有力支持。②需要将逐渐形成的文化话语权优势转化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助力。文化话语权是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国家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和客观来源,因此,提升体育文化话语权的实质就是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换言之,全球性中国体育文化话语体系的形成,对外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助力,对内则是产生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即内强与外强协同构成了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持久性强劲动力源。
新型全球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结果,是强力推动人类社会由单极向多极迈进的重要力量,也是重构全球发展格局和规则体系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应抓住难得的历史契机,以积极推动多极化、优化全球体育格局和规则体系为出发点,通过积极构建全球多样性体育文化体系的方式完成对西方中心单极化的超越,并形成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体系。这就产生了以下3个方面的诉求:①积极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诉求。文化多样性是全球体育发展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也是新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在充分融合多种体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结构清晰、关系明确、运行顺畅的全球体育文化发展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有力推动各个国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能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国家体育文化体系,从而不断强化体育文化多样性发展格局。②积极维护全球体育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实现由单极向多极突破的基础上,形成包容性、多元性的全球体育文化体系,而维护这一新的体育文化发展体系也成为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任务。作为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我国有责任在做好国家内部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同时,维护好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全球体育文化体系。因此,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框架,包容不同国家、民族、种族的体育文化,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全球体育融合发展新格局。③多样性全球体育文化生态体系助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诉求。基于多样性的全球体育文化体系建设与发展理应成为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助力。面对疫情常态化导致的世界发展格局巨变、国家之间交往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等不利因素,如何有效整合外部资源并将之转化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动力源,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体育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面向新型全球化构建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路径,快速推动体育文化全球化发展,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球体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这需要推动我国体育文化得到全球共识并实现多极化全球交往中的价值共融;通过共治共管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与多极化共生合作的其他国家体育发展目标一致,产生具有行动效力的协同联动方案;通过与国际体育的共建形成权责一致的责任主体,通过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实现公平、互赢的全球体育发展格局,实现更合理的全球体育物质资源分配;通过我国体育制度与国际体育制度的同频共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与国际体育发展协同行动,实现相互促进与文化共生。
面向新型全球化形成具有文化共识属性的体育价值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精髓。作为典型的东方文化国家,我国体育文化主要体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的奋斗价值观;修道以仁、厚德载物、亲民至善的精神价值观;动静相宜、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内外兼习、道法自然的修炼观[11]。随着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进步,能够体现我国体育文化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逐渐被确立为新时代体育精神[12]。面对新型全球化进程,要积极推进我国体育文化价值提升,应从根本上认识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依据我国文化的内在动力全面分析体育强国建设背景、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基本任务,梳理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逐步确立中华体育精神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作用,完善中华体育精神并不断丰富以中华体育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体育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华体育精神,确立我国体育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13],实现我国体育文化在多极化全球交往中的价值共融。
与此同时,立足自身体育文化建设,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在全球价值体系中的提升,确立中华体育精神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精神内核,不盲目地以个人英雄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等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思想,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内强”效果。①从文化推动体育强国过程看,体育文化内涵建设应“以我为主”,以体现民族自信为基本原则,既要反映人类共识性的价值目标,又要树立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②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体育内涵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吸引力的体育价值观念,既要竞争也要合作,既要争先也要共融,既要反映全球性价值共识也要体现民族性价值本质。③不断丰富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在形成体育强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前提下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精神的价值体系影响力,从文化核心层面实现体育强国的“内强”驱动。
面对新型全球化,我国应充分吸取西方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经验,既要结合我国文化价值体系的特点,又要面对全球体育发展的现实;既要根植中华体育精神,又要包容西方绝对自由与竞争的契约理念;既要在精神内涵上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又要建立并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形成价值体系得到国际共识、体育事业各领域共融发展的局面。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治理机制也被历史性重塑,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逐渐过渡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规则体系,从而导致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单极化主导机制转向多文化共生的合作治理机制。体育在全球化进程中代表着一种较为先进、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带给世界人民强健的体魄、规范的制度、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这背后需要具有国家属性的体育文化推动体育事业的共治与共管。
面向新型全球化,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与多极化共生合作的其他国家体育发展形成一致性目标,产生具有行动效力的协同联动方案,通过文化上的共治共管实现体育强国建设。这就需要:①在文化各维度上做好“内强”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多维度上实现均衡发展,深入挖掘能够促进体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因素。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辐射优势,全面树立以中华体育精神内核为体育价值的观念,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实现国家体育文化认同以及多维文化的共治影响,构建具有文化一致性的发展目标。②在实现体育强国建设“内强”基础上,全面推进全球互动中的“外强”。通过夯实我国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重构我国体育文化的制度影响、推进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提升等有效手段实现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全球体育事业发展的共治与共管;通过构建人类体育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体育治理;通过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国际体育组织运行实现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主体的共同管理,形成能够影响国际体育发展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格局;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协同行动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
面对新型全球化,既要充分认识国家间交往方式改变、全球治理格局变革对全球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并尝试以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参与推动全球体育治理活动,建设多样性全球体育发展体系,又要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吸取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经验,以新型全球化为重要的外在动力,从文化层面营造有利于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外部体育文化生态体系,夯实体育强国建设的物质基础,从而达到国际体育与国家体育的共享与双赢。
在新型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需要逐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础在体育发展中的根基性作用,夯实并共享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提升体育强国建设效果。因此,全面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活动,从文化的外在表现上多角度展现中国体育魅力,共享我国新时代的体育发展成果至关重要。这需要我国积极采取行动:①全面展示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通过不断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增加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口、不断提升的人口质量展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卓越成效,共享我国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上的外部基础,积极参与全球体育共建[14-16]。②通过共建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展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积极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体育项目的国际化传播,加强优秀运动队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加快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国际合作。③共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成果,持续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保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形成“和而不同”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加大体育产业的科技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丰富体育产品的附加值,大力促进体育消费,提升我国体育企业在国际体育产业标准化体系中的参与力度,积极树立我国体育产业在全球体育产业中的话语权。
面对新型全球化,以适应新型全球化发展格局和规则体系重构为出发点,积极推动我国体育发展制度体系的优化与重构,实现我国体育制度与国际体育制度的同频共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与国际体育发展协同行动,充分认知不同国家、种族、区域的体育文化特征,以新时代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为依托,提升新型举国体制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匹配度,借助新型全球化进程形成全新的、能够凝聚人类体育命运共识的制度体系。积极建立能够包容人类体育事业发展并与国际体育事业发展协同行动的规则体系,互相促进、共筑生态,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制度体系的国际影响力[17-19]。凸显举国体制对我国体育事业乃至国际发展的重要作用,理性审视举国体制对于世界体育的制度贡献,客观评价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用性。在文化路径构建的制度层面,创新并完善举国体制且继续发挥其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梳理举国体制在国际体育中的适用范围并进行有效推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赛制度体系、训练制度体系、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体系,逐步提升制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通过体育文化的制度共鸣驱动新型举国体制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更有效、更公平的制度保障作用。
结合西方体育强国建设经验,我国应充分吸取逆全球化的历史教训,挖掘战略规划在我国体育发展实践上的制度优势,在全球互动的过程中以构建人类体育命运共同体的包容理念发展体育事业。充分认识我国体育制度的全球影响力与辐射力,通过制度形成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治理模式与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体育强国建设效果,增强我国体育制度的全球影响力[20-23]。①通过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在新型全球化进程中重构体育体制,发挥制度的文化认同作用,实现体育制度的同频共振作用,以制度协同带动体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制度的国际影响力。②以包容的文化态度、开放的文化体系为依据,以新型举国体制对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显著效能为依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体育制度体系中的现实性融入,立足我国的制度情境特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制度体系,发挥体育制度在国家制度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③在新时代依托中国体育外交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影响力,充分利用杭州亚运会等重要的体育外交时刻,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共性认知为现实依据,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在国内国际的双向循环发展,共同构建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文化生态系统,持续推动以我国体育制度体系为引导的全球体育制度重构。
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其不仅通过体育使公民体质、国民素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变强,更是使国家体育在世界体育中具有贡献力、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过程[24-27]。对新型全球化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启示我们重视和开发体育的文化功能,让体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形成文化影响力与贡献力。面对新型全球化进程,全面梳理并探索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文化诉求与发展路径是对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高质量完成体育强国建设任务的理性思考与探索。
作者贡献声明:
邵 凯:设计论文框架,搜集、统计数据资料,撰写、修改论文;
董传升:提出论文选题,设计论文框架,调研文献,核实资料,指导修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