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性一度”为导向的基础医学传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22-11-26 14:44杨榆青胡冬雄武俊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报告知识点

杨榆青 胡冬雄 武俊紫 李 菊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2019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一流本科课程(“金课”)评价标准是“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1]。在部分中医药院校,由于课时等诸多因素限制,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中,缺乏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距离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较远,无法满足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打造“金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在基础医学传统实验教学中,提升学习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针对基础医学传统实验教学实施改革以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基础医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在部分中医药课程中,实验教学仍从属于理论教学,各学科实验教学未进行合理整合,教学学时较少,经典验证性实验仍然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难以很好地开展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项目。其教学模式多为“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按照实验指导及教师要求操作、观察→教师总结→学生撰写、提交实验报告”。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2 未能很好体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实验的课堂中,学生按照已有的规定流程完成实验操作,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再加上因学时、设备、实验动物数量的限制,部分同学动手机会不多,未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未能体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实验考核不完善 基础医学传统的实验教学,其实验考核大多从“考勤、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这三个方面进行[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操作动手机会少,实验报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抄袭现象,学生很容易“混”到一个还不错的实验成绩,因此,传统的实验考核模式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两性一度”标准下的基础医学传统实验教学改革

2.1 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依托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实验课前发布的预习任务。各门不同学科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师通过发布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国家、学校已有的线上线下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实验空间、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图书馆数据库、图书等,通过自主学习,自行对相应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并用思维导图、拍小视频等形式提交预习作业。

例如,生理学实验中,经典的验证性实验项目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知识点涉及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外科学等学科,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预习任务:(1)有关心脏、血管的解剖学知识点;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等生理学知识点;病理生理学失血性休克的知识点;药理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知识点,以上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要求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提交预习作业。(2)对杀菌消毒、手术器械、外科手术结等外科学知识点,要求学生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相关线上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对外科手术结的打结手法进行练习,拍小视频上交。(3)学习《实验动物福利》等材料。(4)利用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要求学生学习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反复对手术操作的内容进行虚拟训练后,完成虚拟技能考核,提交考核成绩。通过完成以上几项预习作业,学生对经典的生理学实验“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储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福利,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进行教育,同时也初步训练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课程的“高阶性”。

2.2 应用“问题导向+团队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用问题或案例导课,例如经典的生理学实验“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学生首先看到因肿瘤压迫颈动脉窦,患者反复出现因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导致的晕厥,摘除肿瘤后症状消失的颈动脉窦综合征真实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患者症状出现的原因,并要求学生设计动物实验研究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选择动脉血压作为检测指标的原因、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方法的选择,确定手术操作流程,手术操作中难点、观察项目的设计等。通过这个方式,使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验证性实验的学习,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5人/组),选派一人为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在实验过程中要求他们以团队协作的形式,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学互教,尽可能不依赖教师,自主完成实验步骤、各项观察项目的操作,并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实验总结时,以汇报及答辩的方式,各团队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实验结果,解释分析实验现象,其余同学提问,汇报的团队答疑。教师在此过程中,及时关注各团队遇到的困难,进行点拨和帮助,同时对每个团队在实验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并评分。答辩完成后,对学生解释不清的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分析其原因。例如,实验动物出现因大失血导致的死亡,在实验总结时,教师带领同学分析此时动物出现的症状体征,分析机体各个时期的代偿机制,分析死亡原因。同时,面对此类突发状况,鼓励各团队自行分析总结。整个过程完成后,要求各团队针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针对答辩的过程,各小组完成互评。教师重点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改革实验报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传统的实验报告,学生按规定格式,反映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针对一些基础性操作训练的实验,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各团队在通过汇报答辩,对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解比较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传统的实验报告,改为此次操作训练为基础的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完成设计方案的撰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经典的生理学实验“刺激强度与频率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一块骨骼肌能提起自身重量几倍的物体”为题,学生在课后自行查阅资料,开展实验设计,撰写实验设计方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和“创新性”。

2.4 建立科学客观的实验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由“考勤、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三个方面构成的实验考核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必须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实验考核制度。完善后的实验考核包括:(1)学生出勤率;(2)预习作业的评价成绩:每次实验前,均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作业,作业要求用思维导图、表格、拍小视频等形式提交,同时,预习作业还包括虚拟实验项目完成学习后的考核成绩;(3)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三种方式,进行实验操作考核;(4)实验报告:考查学生书写的正确与否、分析讨论是否到位,同时,增加实验设计方案的成绩占比;(5)增加答辩环节的评分,每次实验的总结尽量都以答辩的形式进行,学生和教师评价构成此环节评分。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可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5 开放实验室,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开放实验室,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高难度的实验、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对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实验室老师的安排下补做或重做实验,为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3]。同时,利用“实验空间”和学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线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提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体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4-5]。

3 小结

为了更好地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结合中医药院校课程特点及学时安排,在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中,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导向,针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加以改革,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保留 “验证性实验”基础之上,提高预习作业的要求;实验课中“问题导向+团队合作”;各团队以汇报答辩的形式展开实验讨论;实验课后将部分基础性操作训练的实验报告改为撰写实验设计方案;建立科学客观的实验考核制度;开放实验室,提供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等教学模式探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6-8]。调动师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打造符合“金课”要求的实验课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实验报告知识点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实验报告
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考试系统在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中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