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丽雯 吕勇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将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对流和弥散作用,将多余的代谢废物和水分排出机体外[1],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阶段有效的临床替代疗法。随着我国CKD患病率逐年增加,PD患者人数呈进行性上升的趋势,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PD患者达103348人[2],已成为全球腹膜透析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3]。随着PD患者透析龄的延长,相关透析并发症如蛋白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透析效能,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4]。吕勇主任是国家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对运用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根据PD患者脾肾亏虚挟瘀浊的病机特点,结合朱丹溪“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和“补肾不如补脾”的理论,提出从脾辨治PD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确切,现将其从脾辨治PD相关并发症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5],PD患者证型变化与其透析龄、并发症及透析是否充分等因素有关,临证治疗中需根据PD患者具体症候辨证论治。吕勇团队[6]通过分析12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证型后发现,脾肾气虚证是CAPD早期患者的主要证型,中后期则以脾肾阳虚证居多;标实证早期以湿浊证多见,水气证和湿热证在中后期居多,而血瘀证、浊毒证伴发透析全程。在此研究基础上,吕勇认为PD病机虽复杂,涉及多个脏腑,但脾肾亏虚仍是发病之本,湿浊瘀血是疾病诱发和加重的重要因素,其中脾虚湿盛是主要病机特点。
吕勇指出进行PD治疗的基本为ESRD患者,脾肾亏虚、瘀浊内蕴是ESRD的基本病机[7],PD患者由于腹透液长期留腹,更加重湿浊之邪,从而诱发PD相关并发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水谷入胃,皆需脾主运以升清,将精微物质及津液吸收并布散至全身,充养脏腑。吕勇认为PD患者PEW的发生与“脾虚”相关,腹腔脏器长期浸渍腹透液中,水湿之邪易侵及诸脏,脾喜燥恶湿,造成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致脾化生水谷精微充养脏腑功能减弱,机体气血及脏腑正气受损,长期易导致PEW的发生。脾脏对机体排出代谢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饮食中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和由人体代谢后排出的废物(湿、痰、浊、毒、水),均需通过脾气运化,以粪和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脾运化转输功能失司,则水液积聚,湿浊中阻,气机不畅,形成脾虚湿盛证,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而导致PEW的发生。吕勇指出PD患者体内“湿浊痰瘀”蕴结与PF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PD患者久病脏腑功能衰败,易致气血阴阳亏虚,腹膜失于濡养温煦,湿浊痰瘀互结腹络而成癥积,发生腹膜纤维化。基于《素问·痿论》中:“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及“脾合肌肉,主四肢”等中医基本理论,并结合RLS的发病机制,吕勇认为PD并发RLS多属于传统医学中的“痿症”“血痹”范畴[8],提出其基本病机可概述为“筋脉肌腠不荣则痛”和“经络脉道不通则痛”两类。PD患者脾气亏虚,失其运化升清之功,四肢肌腠不能禀气于胃,失于清阳的温养充实,不荣则痛而发为痿;同时脾虚失其运化水湿之功,湿浊、瘀血、溺毒内生,浸淫经脉,致脉道不利,不通则痛而成痿。
基于以上,吕勇认为PD患者并发PEW、腹膜纤维化、不安腿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均与“脾气亏虚,失于健运”有关,故临证辨治以上并发症需注重从脾辨治,以健脾助运为要。
“肾藏先天之精,脾为后天之本”,肾与脾关系密切,相互充养。吕勇指出对于在PD治疗阶段的ESRD患者,仍需维护肾气以保护残余肾功能,但肾元早已衰败无以滋养后天,直接补肾已非首选。结合临证经验,吕勇认为可通过健运后天之本以补先天肾元。脾气健,方可调和五脏而生气血,达后天滋养先天之功。故吕勇提出“从脾辨治”PD相关并发症,立“健脾助运,化湿祛瘀”为基本治法,选取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以健脾化湿助运为功的名方“参苓白术散”,加活血祛瘀之丹参组成加味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PD相关并发症,进而提高腹膜透析充分性、减轻腹膜纤维化及调整胃肠功能紊乱,综合改善PD相关并发症临床症状。
2.1从脾辨治蛋白能量消耗 虽然腹膜透析技术日渐完善,但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仍是P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83%[9],与PD治疗失败及死亡率密切相关[10]。现常用国际肾脏营养和代谢协会提出的“体内蛋白和能量储备下降的状态(PEW)”来描述PD患者合并营养不良[11]。腹膜透析在排出体内毒素和多余水液的同时,机体内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也会随着透析液的排出而丢失,从而诱发PEW的发生。相关临床研究[12]分析102例CAPD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后发现,PD并发PEW发病机制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内蕴为标。吕勇认为PD并发PEW虽以脾肾亏虚为本,但主因应责之于脾失运化升清之功,强调在治疗中应以健脾助运治本为主,化湿祛瘀治标为辅,并结合患者临床症候的不同,以加味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辨证加减以达健脾助运、化湿祛瘀之效。症见少气懒言,体倦神疲,以气虚为主者,加黄芪、太子参健脾益气;症见肢体困重,水溢肌肤,以水湿偏重者,加泽泻、玉米须、白茅根淡渗利湿以缓消其水,健脾和中以绝其根源;症见疲劳乏力,面色苍白,以血虚症候为重者,常用芍药、生黄芪、当归益气生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水谷入胃,皆需依靠脾主升清之力,提取精微物质,化而散精上输营养濡润全身。症见脘腹胀满者,常用木香、佛手、枳壳、厚朴健脾消食、行气调中;症见大便频数,粪质稀溏者,当用柴胡、防风、荆芥、葛根以醒脾升清,胜湿止泻。吕勇课题组[13]研究发现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明显改善CAPD脾虚挟瘀浊证患者胃肠道症状及各项营养指标,抑制微炎症状态,提高透析充分性和中医证候疗效。
2.2从脾辨治腹膜纤维化 腹膜纤维化是在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相互作用下,以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上皮间充质转化为主要发病机制,引起腹膜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发生腹膜超滤和转运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退出PD治疗的主要原因[14]。《灵枢·经脉》言:“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上膈。”脾与腹关系密切。依于此,同时吕勇结合著名医家魏荔彤“脾主专腹,故腹大”的理论,认为PD患者并发PF的病机关键虽为脾虚挟瘀浊,但湿浊瘀血蕴积腹络在PF的发生中占主导地位,故在临证治疗中基于“脾主腹”理论,立化湿祛瘀、健脾益气为基本治法,以延缓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进程。PF与血瘀痰浊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瘀血既是PF的致病因素,也是PF的病理产物[15],脾肾亏虚导致湿浊痰瘀之邪互相交结积于腹部络脉形成“微型癥积”是PF发生的主要机制[16]。故吕勇在临证辨治时善用行气通络、破血消癥之法。病程短及瘀血较轻者,常用丹参、川芎以行气活血;病程长及瘀血较甚者,加莪术、三棱、桃仁及红花以活血祛瘀止痛;长期进行腹膜透析及腹膜超滤量明显减少者,应用虫类药物如僵蚕、全蝎、地龙、水蛭,以化瘀通络、消癥散积。吕勇课题组[17]研究发现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明显降低CAPD脾虚挟瘀浊证患者血清中TGF-β1、Fn纤维化指标水平,减轻腹膜纤维化,提高腹膜透析充分性,改善腹膜透析转运功能及临床症状,进而延缓腹膜纤维化进展。
2.3从脾辨治不安腿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调查研究显示,PD患者并发RLS的比例接近14%[18],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中医学认为本病主因是素体亏虚,风寒湿邪入侵机体,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将本病归属于“痹证”“血痹”和“足悗”等范畴。明朝著名医家薛己在《内科摘要》中言及:“夜间少寐,足内酸热。……致二腿左右频移,辗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所描述的症候与RLS临床症状相似。相关研究[19]表明以健脾化湿和络为治法的加味芍药甘草汤,对PD患者并发RLS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素问·痿论》曾云:“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吕勇提出在临证治疗PD并发RLS应以治脾为先,健脾以助运。脾胃健,方可运化水谷精微,以生气血,筋脉肌腠得荣而不痛;运化水湿功能恢复,湿浊瘀血得化,经络脉道得以通畅而不痛,方可缓解RLS的临床症状。吕勇在临证中遣方用药也侧重从补脾健运出发,以加味参苓白术散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症见下肢肌肉冷痛、屈伸不利者,则常用桂枝、川芎、骨碎补以温阳通络;症状严重且影响睡眠者,加用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以健脾安神。吕勇课题组[8]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运用加味参苓白术散辅用中药敷贴和穴位温灸治疗PD患者并发RLS,发现上述中医综合疗法可达温经通脉、祛瘀化湿、调和机体气血阴阳之效,降低患者的RL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
葛某,女,58岁,2021年3月15日初诊。主诉乏力5年,夜间双下肢酸麻胀痛4年。患者于2016年4月因乏力住院治疗,查血肌酐843.3 umol·L-1,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予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3年余。4年前患者自觉夜间双下肢酸胀不适,诊断为“不安腿综合征”,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刻下:夜间自觉双下肢酸胀、麻木,乏力,纳眠差,时感恶心、腹胀,每日腹膜透析超滤量为500~600 mL,尿量100~200 mL。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00 g·L-1,白蛋白26.6 g·L-1,肌酐501.3 umol·L-1,尿素氮24.57 mmol·L-1。中医诊断:虚劳,脾虚挟瘀浊证;西医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不安腿综合征,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治以健脾益气为先,辅用活血通络之法,方以加味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党参15 g,茯苓10 g,炒白术20 g,山药15 g,砂仁6 g(后下),扁豆15 g,桔梗8 g,生苡仁30 g,陈皮10 g,丹参20 g,莲子6 g,炙甘草6 g,大枣20 g,桂枝10 g,川芎10 g,僵蚕10 g,地龙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同时温灸委中、承山、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温通肌腠,西医予以腹膜透析、纠正贫血、降压等对症治疗。
2021年3月22日二诊,患者诉夜间双下肢不适感较前好转,仍感乏力,纳寐改善。舌淡暗,苔白腻,脉细。此为脾运得健,湿瘀渐去,阳气渐复,守上方加益气温经通络之剂,加黄芪30 g,蜈蚣2条,干姜3 g,补骨脂15 g。14剂,煎服方法同前。余治疗方案暂不更改。
2021年4月5日三诊,患者诉夜间双下肢不适感、乏力明显减轻,纳食增加,每日腹膜透析超滤量约为700~800 mL,尿量250~300 mL。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守上方加炒麦芽15 g,炒谷芽15 g。14剂,煎服方法同前。余治疗方案不变。
后患者复诊,均以上方临证加减,诉夜间偶有双下肢不适,乏力明显改善,纳食增加。2021年6月15日门诊复查示:血红蛋白118 g·L-1,白蛋白34.6 g·L-1,血肌酐485.6 umol·L-1,尿素氮14.16 mmol·L-1。
按语:本案患者以脾肾亏虚、瘀浊内蕴为主要病机,复因脾胃虚弱,五脏失养,尤以肾气无以充盛为主,则体倦乏力;脾虚运化失司,则症见纳差;脾虚湿瘀,经脉痹阻,则下肢酸麻胀痛。吕勇结合“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理论,以加味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健脾益气助运,使脾胃复其受纳运化之职,则可运化水谷,生气血以补本虚;又可运化水湿,清除湿浊痰瘀以祛邪治标。《素问·痹论》谓:“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疏故不通。”久病必瘀,血瘀证贯穿疾病始终,方中丹参活血化瘀,且丹参可以改善腹膜透析充分性[20]。地龙、僵蚕相伍,合升降相伍、寒热并用之义,达化瘀通络以行气血之功。阳气亏虚是本病病机之一,是形成瘀血阻络常见病因,用桂枝、补骨脂、干姜等温阳药与通络药相伍,增强活血通络之功。夜间阳气不足,阴寒内生致经络阻滞,更加重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在健脾助运的同时,温灸对下肢痿痹有治疗之效的承山、委中穴及“独取阳明”常用穴位之足三里、三阴交等,温经通络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病案体现了吕勇“从脾辨治”及综合运用诸法辨证施治PD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思路。
随着腹膜透析患者数逐年增加,如何有效防治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吕勇主任在长期临证治疗中,根据PD相关并发症脾肾亏虚挟瘀浊的病机特点,采用扶正祛邪理论为指导原则,从脾辨治PD相关并发症,以加味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并结合中医综合疗法,干预治疗PD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对蛋白能量消耗、腹膜纤维化、不安腿综合征等并发症,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