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丽(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比如天天果园等,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大大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范围,可谓是农民的好帮手。与此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本文致力于分析齐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从而为齐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外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比如,Poole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研究,良好的电子商务模式能够扩大农产品信息流动规模。J Henderson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的应用有限,主要因素是农民缺乏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Micheal Rappa提出了电子商务模式的九种模式:中间商、广告商、信息中间商、供应商等。
国内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后期发展比较快。陈小梅认为我国农户缺少电子商务技术和平台推广经验,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推广中的应用效果。郭承龙则在文章中提出了农村电子商务的五个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突破提供了参考。
通过调研发现齐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农产品网站数量少,而且功能不够完善。第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对人才要求比较高,需要既具备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维护的技术型人才,又要精通农业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在齐市范围内还比较紧缺该类复合型人才。第三,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线上交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农民比较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在齐市范围内的广泛推广。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建设农业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地方经济发展的约束,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平台规模与模式,不利于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营销和推广。另外,部分地方网站信息还未实现充分共享,农产品数据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物流配送效率比较低,这些都增加了平台运营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目前,齐齐哈尔市初具规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率比较低,这些平台多用于信息发布,而且这些电子商务平台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安全维护等措施;在线客服不能及时解决交易双方之间的问题,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参与度。
首先,在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农产品营销和推广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的不断升级,网络带宽和网速不断提高,网络流量越来越稳定,为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推广中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其次,大数据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为齐齐哈尔市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大数据技术是指通过对消费者的购买信息及消费者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浏览信息进行及时地收集和分析,进而得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喜好,从而为商家营销策略提供决策支撑,因此大数据技术在农产品销售中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提高齐市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和覆盖范围,为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提供技术基础,进而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同时将农业的科技知识及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信息及时传达给农民商家和消费者,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农产品网络推广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齐齐哈尔市一方面要通过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引入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吸引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带着技术下乡进村,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以村镇为单位,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产品网络推广和营销方面的培训,促进科技兴农,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
农产品对物流配送体系要求比较高,多数农产品因为容易腐烂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实时送达买家手中,而现存的物流体系因为送达时间不确定,存在延迟等不确定性,常常会导致买家客户体验差,从而影响农产品交易的满意度,影响成交比例。因此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至关重要,要求建立与农产品匹配的物流配送体系。
通过齐齐哈尔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交易,减少了农产品流动的中间环节,实现了农产品的快速流动。通过这种方式,为齐齐哈尔市农产品的交易开辟一个更为广阔、更丰富的电子市场,节省了传统营销过程中产生的议价成本、摊位费、风险成本等,大大缩减了农产品的流通链条,实现了农产品的快速流通。不仅可以解决区域性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同时增加农产品生产利润,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发展,为振兴东北农业经济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