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鹏
(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014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生成逻辑、价值意蕴、铸牢路径等,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理论遵循,为新时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1]。对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话精神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焦点,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理论研究还存在多学科交叉研究较少、研究视角单一、理论研究高度不够等问题,实证研究还存在调查样本较少、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各学段各学校在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对教育要求把握不准确,偏重对民族地区、民族学校、民族学生的教育而忽略对其他学生的教育,教育教材建设不足,各学段的教育缺乏联动和呼应,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等问题。深化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构建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分层分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机制,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网络一体化的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实践的最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大同梦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梦想的时代凝练。同心共筑中国梦意味着青少年在新时代要有理想、有担当、敢于有梦,意味着青少年要练就过硬本领、在学习实践中勇于创新、勇于追梦,意味着青少年在新时代要为实现梦想付诸实践、努力奋斗、勤于圆梦。青少年是中华民族接力发展、永续发展的生力军,是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力量,要用中国梦激励青少年将爱我中华、爱我中国、爱我家园的种子埋入心中,并上升为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促进青少年全面自由发展,增强青少年建设家乡、服务祖国发展的知识和本领,在为美好生活的奋斗中实现个人发展梦想,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要用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使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拥抱在一起,亲如一家人,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而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3]。要激励青少年坚定决心跟党走,坚定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青春和热血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的共同价值观,是新时期凝聚青少年的精神纽带,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武装青少年头脑,鼓舞青少年、凝聚青少年共识,促进青少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相亲相爱,引导青少年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包容各民族的多样性、进而团结凝聚为一家人[4]。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共同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5]。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将“五个认同”“五个观”与中国梦融为一体,上升为内心最基础的道德准则、最根本的价值信仰、最高的精神追求,并作为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的指导思想,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制各类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提高青少年对各类不良价值观的批判能力、反思能力,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日常学习生活实践的最高价值准则,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精神动力、精神合力、精神追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几千年的政治活动、经济互动、文化传承、社会活动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是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新中国“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起来”的奋斗中形成的[6]。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在文化传承、精神交融、心理认同、感情升华中共同建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思想在新时代的体现就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力量实现青少年在政治活动、经济建设、文化传承、社会生活、生态建设中深化“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各民族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共同追求美好生活,共同建设美好家园,齐心协力促进各民族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和精神共同富裕,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承载着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孕育的民族精神、价值信仰、道德准则、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源,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情感基础,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命脉[9]。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是铸牢在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共同民族精神、共同价值追求、共同民族心理上形成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念;青少年在共同核心价值观念上取向高度一致,就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如一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10]。青少年学习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发展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自觉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将中国梦、“五个认同”、“五个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和血脉中,有利于青少年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青少年精神活力,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青少年精神共识,彰显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提高青少年传承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11]。
各民族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流交往交融是增进各民族青少年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的重要途径,是各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需求。各民族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流交往交融有助于促进各民族青少年相互了解各自民族文化,增强各民族青少年彼此之间相互信任;有助于构建各民族青少年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增强各民族青少年相互团结,促进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各民族青少年思想融合、精神共通、情感共鸣、心理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坚持各民族平等是各民族青少年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是促进各民族青少年相互信任的重要保障,坚持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互相交融的精神纽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是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亲如一家的价值基础,坚持“五个认同”“五个观”教育是各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从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分析了人类历史上共同体的发展演进历程,形成了以人的本质为核心,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出发,以真实性、交往性、实践性、发展性为导向,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共同体思想。习近平在继承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新时期国内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要求。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为起点,以青少年的交流交往交融为目的,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全过程,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五育并举的教育过程中实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12]。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终极目标,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要始终遵循这一要求,从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发展的角度构建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将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以解决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促进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为路径,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式上创新,提高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青少年切实将“五个认同”“五个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道德准则、行为指导,促进青少年自觉将自身发展的个人梦想和追求祖国富强的中国梦相结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建设美好家园、建设富强国家的本领。
不同学段不同性别青少年的生理机制、心理活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学段青少年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教育环境、个人成长需求等也存在很大差异。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关注教育对象的这些差异,要依据各学段青少年的认知能力、接受程度、发展需求,分类分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青少年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遵循各学段青少年成长需求和成长规律,分类分层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知过程、认同过程、内化过程、践行过程是动态调整变化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提高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由低到高的教育规律,将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从破解实际问题入手,在消除各类不良思潮、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全过程,是由其真实性、交往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理论属性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只有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作用,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实践全过程,指导青少年的交流交往交融实践活动,才会有持续性和生命力。要让青少年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实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相融合,引导青少年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与学习生活实践的不可分割性;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自觉自愿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交流交往交融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南,坚持民族平等、尊重民族差异、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增强互相信任,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际化、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在成为世界潮流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社会思潮,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对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利用各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混淆视听,传播各类错误思潮和负面信息,给青少年造成思想困扰。各种非法宗教组织利用宗教活动进行全领域渗透,部分青少年信教问题依然存在,对青少年理想信念和价值信仰造成负面影响。文化多元化趋势下,美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等外来文化对国内青少年影响甚大,部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不强,不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受文化多元化影响,国内部分青少年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呈多元化、交融化特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降低,不利于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国内大汉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依然存在,各种分裂势力依然存在,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青少年之间交流交往交融不足,致使青少年之间缺乏相互了解,缺乏信任和认同,不利于亲如一家和谐局面的形成,不利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目前国内开展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材建设不足,现有教材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教育需要,少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教材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介绍不全面、内容松散、不成体系,存在课程标准不统一、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分类分层教育指向不明显、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各学段教育对象不同,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但国内目前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开展不足,教育对象多针对民族地区、民族学校、民族学生,覆盖面不广;教育过程中忽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与青少年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青少年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没有体现创新性、时代性,难以吸引青少年积极主动参与。青少年在教育过程中互动不足,交流不足,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实践性、体验性活动不多,难以达成促进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目标。
部分学校在开展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的课程体系。各课程教师之间沟通交流较少,各课程教师和其他教学管理、后勤服务教师沟通交流较少,校园文化、课外活动支持未完全到位,课内、课外协同培育机制尚未形成。各学段各学校之间教育过程缺乏协同,教育过程衔接不紧密,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不足,有些教师之间沟通交流机制尚未建立。教育理念不贯通,教育方法科学性有待提升,教育过程递进性不足,没有形成各学段一体化教育、螺旋上升式的教育机制。教育过程与家长之间多以学业成绩沟通为主,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衔接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家校衔接教育机制。教育过程与社区之间缺乏衔接,对社区资源利用不足,教育过程实践教学开展不足,学校和社区之间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过程进网络机制不健全,在青少年中有影响力、有知名度、能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参与网络互动的相关平台建设不足,在青少年中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教育导师还未涌现。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协同培育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以升学为导向、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要求的教育考评机制,使得学校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都比较注重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重视不足,五育相关的考核也多以知识考核为主、其他考核为辅,这种教育考核评价思维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评价也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学校现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依然以课堂为主要教育途径,教育过程偏重理论教育和知识传授,这种方式对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的认知有一定作用,但现有教育评价方式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度、内化度、践行度缺乏评价依据,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交往交流交融性和实践性,导致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度不高、内化和践行度不高的结果。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体系,应“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化、以评促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全过程,促进青少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上升为价值准则,外化为日常行为规范。
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复杂、持续、系统的教育工程,要将教育活动融入青少年学习生活全过程,将教育活动落实落细落小,形成各方合力,就要构建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网络一体化的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政府要发挥教育总引领作用,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强化党对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领导,提高学校、社区、家庭及社会各界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发挥各地基层党组织在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思想引领作用,以党心聚民心,引导青少年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法律体系建设,指导各地依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领各民族人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增强各民族青少年的幸福感。政府要利用各类节日、各类媒体加强各民族优秀文化宣传,增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增强各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把红色基因厚植到各民族青少年心中,激发各民族青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政府要加强对各类媒体的引导和管理,把好舆论引导关,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力、影响力,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力,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形成各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梳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理路,设立专门机构加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材编写,加强各学段教师教育培训,建立各学段教师交流沟通、一体化教育备课机制,构建各学段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投入,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发课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各学段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从教材内容编写、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目标设置、课堂教学方法、课外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机制。学前和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启蒙期、孕育期,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知期、形成期,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同期、发展期,大学本科阶段是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化期、铸牢期、践行期,研究生阶段是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期、深化期[13]。教育主管部门要确保做好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机衔接,做到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衔接、教育理念贯通、教育方法科学、教育过程递进。针对教育实践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构建“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化、以评促行”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对教育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和反馈,定期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同研讨提高教育教学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增强教育过程的活力和吸引力[14]。
学校要积极与社区、学生家长沟通协同,形成校内校外全课程覆盖、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覆盖、全员协同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学校是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教育场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五个观”教育的主渠道,各学校要积极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载体,打造适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金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趣味性、实践性。要将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融入各类课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其他系列课程全课程覆盖的课程教育体系;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其他课程教师、教育管理服务教师定期学习沟通交流机制,提高其理论素养、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加强与学生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形成全员协同育人氛围。利用各类民族节日、重大校园活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社区民族工作人员进校园、民族学生家长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新时期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案例、身边先进事迹、身边感人故事等宣传、宣讲,引导青少年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理解和感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感受民族团结教育成就。通过青少年进社区、进民族村落、进各民族家庭等形式将教育过程融入各民族青少年学习生活全过程,激发各民族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各民族青少年的交流交往交融,加深各民族青少年了解、增进各民族互信、增强各民族认同,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各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青少年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环境使得各类社区成为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场域之一,各民族青少年异地求学、务工、安家等需求越来越多,跨区域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机会也不断增多、频率不断加快。创新各民族流动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共建各民族青少年和谐共存、交流融合、相互嵌入的社区成为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类社区也成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各类社区要整合各部门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为各民族青少年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帮助各民族青少年化解求学、求职、求医等各类生活难题,加强对各民族青少年的走访帮扶,在服务中增进民族互信、增强民族情感,提高各民族青少年的融入感、获得感、幸福感。利用各类贴近青少年特点、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的方式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五个观”宣传教育融入社区环境、融入各民族青少年家庭、融入各民族青少年生活实际,通过各类社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青少年互动,加强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营造各民族青少年团结互爱的良好社区氛围。社区要加强与学校、家庭互动,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社区要积极深入学校,将社区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融进学校教学实践活动。学校要开展各民族青少年进民族社区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实践使各民族青少年感受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形成民族团结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实践的教育闭环。
家庭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第一场域,是青少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五个认同”、“五个观”教育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风、家训,对青少年影响最深最持久的就是家庭教育。家长是青少年情感联系最紧密、学习生活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滋养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五个观”的沃土,是社会公德、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家庭历来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注重亲情、尊老爱幼、修身修德、团结亲邻、互帮互助、爱家爱国等传统家庭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达己达人、勤劳致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梦想与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紧密联系,精忠报国、有国才有家等朴素思想与“五个认同”“五个观”根脉相连。学校要强化与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家长成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支持者,营造校家联动的教育氛围,通过良好的家风、家训感染青少年,鼓舞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在青少年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强化认识,深化认同,将其升华为青少年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追求,帮助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形成网上网下合力培育的良好机制,就要建设一批内容新颖、互动性强、感染力强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红绿融合”的网络生态,形成良好的网络育人氛围。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各类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舆论生成和传播机制,传统官方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亟待加强,探索新常态下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网上引导机制刻不容缓。政府要加强互联网监管立法,强化互联网内容生态治理,加强各类新媒体、自媒体从业人员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五个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把好信息内容关,做好舆论导向“守门员”,自觉抵制各类不良思潮、低俗思想侵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形成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和谐网络环境。传统官方媒体要加快转型,建设融媒体矩阵,创新网下网上同步宣传方式,强化网下网上同步宣传力度,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五个观”宣传教育内容网络化、视频化、生活化、亲民化,增强宣传内容的感染性和吸引力,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进行全网络覆盖;同时引导青少年喜爱的网红、大V 等主动对接官方媒体,配合政府做好相关教育内容的宣传,引导青少年共同营造红色网络文化、绿色和谐网络环境,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促进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的新平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网络化,营造网上网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局面,引导共建网上网下一体化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