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应对建议

2022-11-26 11:48包宇晨唐晓清
理论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

包宇晨 唐晓清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事关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高等学校正在从追求规模的快速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的稳定发展。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至关重要。但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传播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消失。

2020 年9 月29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6月,我国10 岁到39 岁群体已占全体网民的55.1%,而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可达23.7%。作为最活跃的网络用户群体,参与网络讨论,既是学生权利意识的体现,也是他们参与社会事务和学校事务的一种方式。因此,网络舆情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和互联网发展的前沿阵地,多发的网络舆情为高校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对高校的稳定发展和高校形象带来负面影响。面对网络舆情,高校需要及时进行形象维护和网络舆情回应。但高校网络舆情又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它不仅是普通的网络舆情问题,更与高层次人才教育、人才培养和国民信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不仅是高校提升治理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关系到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评价,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责任。当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网络成为公众认知高校的重要媒介,打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地基,协助高校提升处置能力,做到有效监测、特效预警、高效处理,帮助高校建设更加完善的网络舆情处置应对机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步骤。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主体身份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而大学生普遍具有思想活跃、同质性强、好奇心强、主观能动性强、媒介参与度高等特点。他们的观点想法更具有自主性,不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且愿意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说服他人。而互联网则正是大学生表达意见抒发自我的第一平台,当高校舆情事件产生后,爆发的第一场舆论战争必然是在自由度最高的互联网上,伴随着各年龄段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群体的维护,网民甚至会在很少了解真实内容的情况下掀起“群起而攻之”的舆论战争,快速形成网络集群,发生难以遏制的网络舆情事件。

2.传播速度的迅捷性

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皆在一起,地理范围集中、所受教育和文化熏陶也几乎没有区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与自己线上和线下相关的人群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大学生群体时间相对较多,愿意将精力放在舆情事件中深入了解并快速传播。当大量的转发、评论以及作为事件相关人物的爆料汇集到一起,在短时间内持续互动、互相影响时,舆情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速度被无形中加持了,与此同时,网络群体性事件迅速升级为网络舆情事件。

3.内容目的的多元性

高校网络舆情涉及内容很广泛,涵盖“家事”“国事”“天下事”。有跟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生活问题、师生问题、突发事件,也有当下国内外新闻热点。大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同学交流、贴吧等各种媒介和方式了解舆情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而对事件发表想法并与他人进行信息互换,舆情内容遂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同时,网民参与舆情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舆情事件中心人群多为了解舆情走向和事件发展,舆情事件涉及人群多为了解后续处理方式,舆情无关人员则多为发泄情绪。故而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内容、目的较为多元,难以控制。

二、高校网络舆情当前存在的问题

1.监测平台匮乏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舆情监测改变了基层社会调研的方式,进而发展为借助技术手段在网络上进行舆情监测。目前国内的舆情监测机构其实不少,但是各个高校对于舆情的监测大多数处于空白阶段,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一般停留在校园贴吧、官方公众号等校园内部网络监控上,而在大众媒介监测上有很大缺失。同时,高校相关部门面对舆情事件时,大多充当“消防员”的角色,即着火后再灭火,意义着实不大,甚至可能会弄巧成拙。

2.信息总量巨大

只有当一定数量的人对于一件事或一个话题持不同或相同的态度并对此展开激烈讨论时,无数个人的言论汇集起来,才能被称为舆论。舆论即为公众的言论,故而当某一事件发展为舆论事件时,可见其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传播转载的数量不言而喻,而此时高校已错过引导舆论的最佳时间,甚至难以清晰预计未来舆情的发展走向,这已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

3.信息来源分散

信息碎片化已经从趋势转化为事实,故而在众多信息碎片中,提取有效信息便有一定难度。在来自微博、微信、贴吧等多渠道、跨空间、异时间的众多冗杂信息中心,找到联系、提取重点、分析关系并形成舆情图谱以便分析处理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故而在高校舆情事件中,信息来源分散也是有待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

三、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演化——对比分析武汉、北京两所高校网络舆情事件

1.武汉、北京两所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综述

(1)武汉某高校事件综述

2018 年3 月26 日,武汉某高校在读研究生陶某在学校坠楼身亡,3 月29 日陶某姐姐在网上发表微博,称其弟自杀是因为导师的长期压迫。该微博一发出就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相关微博话题的阅读讨论量高达187万,贴吧等其他媒体的关注度也居高不下。2018 年4 月8 日,该高校官网微博发出正式处理通报,取消涉案老师的招生资格,但同时也关闭了此条通报微博的评论功能。因该高校在两周后才正式作出回应,而后又马上关闭微博的评论功能致使网民情绪激动,对此处理十分不满,并继续声讨该高校及事件相关部门。

第一阶段:事件爆发(3月26日至4月3日)

3 月26 日:武汉某高校自动化学院在读研究生陶某在校自杀身亡。

3 月29 日:陶某姐姐通过微博发表常文“寒门研究生不堪重负,长期被导师身体精神压迫致死”,称其弟自杀原因是导师的长期压迫。该微博发出就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3月30日至4月4日:武汉某高校自动化学院在读研究生陶某坠楼身亡事件一经曝光便在网络上引发大规模讨论,迅速占领热搜。

第二阶段:家属发布致歉声明后又删除,称将启动司法程序(4月5日至7日)

4月5日:受害人姐姐发布声明向校方致歉并呼吁网友不要对此事进行炒作。

4月6日:由于事件受害者家属发表了致歉声明,媒体关注度急剧下降,只剩下少量相关人员和自媒体关注。

4 月7 日:陶某遗体在武昌殡仪馆火化。当日下午,受害人姐姐再发微博,称此前对于学校的道歉皆是因为学校施压,并非真心实意,接下来会启动司法程序。

第三阶段:事件爆出两周后,4月8日武汉某高校终于回应

4月8日:该高校官微终于在事件发生半个月后作出情况通报,并取消涉案老师的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该高校第一次对此事作出回应,舆论关注度大幅回升。但对于该高校给出的声明及处置结果大多数网友仍然持负面情绪,网民认为回应模糊缓慢,根本没有向大众交代清楚事实真相。

(2)北京某高校事件综述

2018 年1 月1 日,北京某高校博士生罗某在微博实名举报其博士导师曾性骚扰自己,并称受害女大学生不止其一人。事发当日1 月1 日本为法定假日,但该高校仍在第一时间对于此事件进行回应,称已经成立了工作组并马上开展调查,同日暂停涉事老师工作。1 月11 日,该高校公布事件调查结果并撤销涉事老师职务及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对此,网民多给予了正面评价。

第一阶段:事件爆发(2017 年10 月13日至12月31日)

10月13日:有网友在知乎发文,称曾经遭受北京某高校老师陈某性骚扰。

10月15日:罗某予以回复,并称自己有相同经历,之后帖子却被删除。

10月16日:罗某向北京某高校纪委实名举报老师陈某性骚扰女学生。

10月18日:受害女学生表示,涉事老师陈某对其进行电话骚扰。罗某发送邮件,要求该高校纪委进行书面承诺,保障举报人安全。

第二阶段:受害者微博发文,高校第一时间回应(2018年1月1日至1月10日)

1月1日:罗某在微博发布文章,实名举报其博士导师曾性骚扰自己,并称受害女大学生不止她一人。

1月1日:陈某接受媒体采访,否认性骚扰女学生。

1月1日:该高校官微回应称,已成立工作组,马上展开调查核实,并暂停涉事老师的工作。

1月2日:罗某再次发声,公布涉案老师涉及性骚扰内容的录音,共计12段。

1 月4 日:微信公众号“ATSH”发出该高校学子联署信。

第三阶段:学校及教育部给出处理结果(1月11日至1月14日)

1 月11 日:涉事高校官微发布关于此事件的处理通报,撤销涉事老师的教师资格。

1 月14 日,教育部决定撤销涉事教师的“长江学者”称号。

2.两所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进程对比

将两所高校的舆情事件进行对比,武汉某高校的事件受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北京某高校的事件,细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武汉某高校的舆情事件本身就“一波三折”。

其一,相比于北京某高校的性骚扰事件,武汉某高校的受害者坠楼身亡事件,只能由家属代为追责本身就让网民感到同情。其二,相比于北京某高校的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并暂停涉事教师的工作,武汉某高校的不解释、不回应、不作为更加剧了网友对于本次事件的好奇并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受害者找到真相,由此引发了此事件的第一次热度爆炸,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网民负面情绪暴增。其三,北京某高校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后,一直积极调查并在11日即发布处理通报,做出处罚决定。此时北京某高校的舆情事件热度达到新高,但网民对于事件的处理结果是持积极态度的,并对处理方式及态度给予认可。反观武汉某高校,在事件爆发后一言不发,对于舆论走向未做任何引导和控制,甚至向受害者家属施压,迫使其道歉,最终在14 天后才给出反馈,不仅令人心寒,而且自己显得极为被动。

3.两所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结果对比

两所高校处理方式对比强烈,最终结果也截然不同。武汉某高校在事件发生后没有立刻回应已经不占先机,于事发后半月回应时却又言辞模糊,避重就轻,并关闭微博评论功能,更是让网民对其处理方式再次失望,最终引发“蝴蝶效应”。一次单纯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最终变为网民、家长对于研究生体制的怀疑批判、对校风师德的怀疑批判。可以说按照武汉某高校的处理方式,此次网络舆情事件的结果早已可以预见。反观北京某高校,纵使事发当日为法定假日,却仍以最快的速度表明态度,并迅速作出反应,处理方式、处理速度皆超出网民期待。两者对比,两所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方式高下立见。

四、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建议

1.建立常态化舆情监测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高校可以通过官方公众平台及学生言论等在互联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建立全方位多圈层常态化的舆情监测。积极组织重大舆情事件演练,使信息的监控、汇集、分析做到最迅速、最精确、最顺利,使舆情处理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配合默契,调度清楚。注重培养有主见、有政治把关能力的新闻发言人,以便在发生重大舆情事件时,高校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进行预判并作出决策,在网民的负面情绪积累之前,先行安抚,化解网络舆情场域的“怨气”。

2.积极进行舆情引导

当高校舆情事件发生时,高校应持积极态度,勇敢面对舆情事件,在公共平台上表达高校处理事件的态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拿出客观公正的态度,认真调查事情始末原因,以最大的决心、最快的速度以及最透明的方式解决问题,对当事人、全校师生和关心此事件的全体网民予以交代。高校表达态度的同时也意味着打响了舆情走向的第一枪,此时是舆论发酵的重要时期,高校要引导舆论走向,在加工解释舆论信息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悠悠众口”。

3.得体做好舆情处理

在做好日常高校舆情监督和初期的舆情引导后,舆情事件将会呈现明显的热度下降或处理评价转好趋势,对于高校来说是打好最后一仗的关键当口。后续的舆情处理关乎是否能在最后关头将舆情事件对于高校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旦失败面临的将是前功尽弃、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高校的舆情处理一定要把握住“度”,处罚要“硬”,处理要“软”,未来管控要“硬”,形象塑造要“软”,做到有“硬”有“软”才是处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最佳方案。

五、结语

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帮助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背景下,建设完备的高校话语体系和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树立并维护好高校对外形象是一个复杂并需要各方长期持续努力的工程。各高校应首先做好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长期坚持校内外的舆情监测,提前预判舆情事件发展,最好在事件爆发前予以解决。一旦网络舆情爆发,高校应第一时间发声,疏解负面网络情绪,有效落实监测和预警、研判和干预、协调和处置等各环节的治理。值得肯定的是,虽然目前设立舆情监测中心的高校数量不多,但态势良好,已有一些高校的舆情监测中心对潜在的舆情事件进行了预判与干预,对未来其他高校建设监测预警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各高校在处理爆发式网络舆情事件的时候,要密切注意到学生和社会各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呈现的需求与反馈,通过多圈层的信息传播平台,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针对某些敏感信息及时反馈、认真核实、密切关注,及时纠正虚假信息和错误言论,运用正确的价值观主动出击进行议程设置和引导,引导网络舆情正向发展,构建舆情反馈的长效平台,以全面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能力,加快实现新时代高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广东舆情
全国舆情
现代化网民要有“仁心”“学心”“公心”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