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路径探析

2022-11-26 01:5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苏 欣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2016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党的十九大公报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利益,要贯彻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到更高效、更充分地就业,这些都对高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特别严峻,借助于大数据、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助力大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供需存在矛盾

2022年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首次突破一千万人大关,同比增长167万人,规模和增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近几年留学生回国就业的趋势明显,预计今年将有100万以上的留学生回国就业。由于疫情、政策等原因,还有一部分人面临再就业,如教培业就有近1000万人要转型、再就业;一些资本过热的行业也存在裁员、收缩的趋势,如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都将有大量再就业需求。从就业市场的需求端来看,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用工需求明显降低;随着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也带来就业岗位需求量的下降。毕业生供给过剩,就业岗位需求不足,2022年的就业压力会比往年更大。

(二)碎片化就业信息导致选择困难

21世纪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完整信息被分解为信息碎片,导致信息本身支离破碎、缺乏内在逻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新闻客户端等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到大量的碎片信息。随着碎片化信息的不断增加,大学生面对繁杂的信息,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的筛选与辨识,慢慢地更习惯于浅阅读,对信息不进行确认,不了解信息背后的逻辑关系。大量的没有进行分类的就业信息使大学生难以应对,出现了就业信息选择困难,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

(三)懒就业、不就业现象显现

近些年,随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懒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开始在“95后”等新生代就业群体中出现。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抗挫折能力而选择暂时在家待业,远离职场,成为“啃老一族”。有些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职业规划不明确,对自己的毕业院校和所学专业缺乏清醒的认识,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找不到比较满意的工作。这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工作岗位出现偏差,自身又不愿意降低要求,因此选择回避就业成为“不就业”人群。一些大学生不能勇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盲目跟风考研、考公务员,慢慢成为“懒就业”“不就业”的人群。

二、大学生精准就业的内涵

大学生精准就业主要体现在“精准”两个字上,高校要在精准数据、精准匹配、精准指导、精准反馈上发力,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

(一)精准数据

构建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需要精准的数据作为基础。要建立基于班级、院系、学校的三级数据收集系统,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以及动态性。学校相关部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要紧密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辅导员、班主任等要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毕业生的籍贯、求职意向、预期的薪资水平等信息;学校要准确掌握用人单位的性质、具体招聘岗位的任职要求、薪酬福利、工作地点等信息,构建用人单位职位需求信息数据库和毕业生求职意向信息数据库。学校要引进相关人才,建立立体化的就业信息数据库,及时给毕业生推送精准的就业信息。

(二)精准指导

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全过程,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模式,要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各个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全程、专业的精准指导。大学一年级侧重于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合理进行大学阶段和职业早期的规划;大学二年级重点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就业所需的各项能力;大学三年级注重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举办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大学四年级侧重于国家就业政策和当前就业形势的教育,解答学生就业中的疑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三)精准匹配

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各类就业网站等渠道,建立毕业生和招聘单位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将招聘单位职位需求信息数据库与毕业生求职意向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精准匹配学历、专业、求职意向等关键信息,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智能化推送符合要求的就业信息。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毕业生和招聘单位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实现招聘需求与毕业生求职的精准匹配。要定期对服务平台进行维护,确保就业信息实时更新、动态发布。

(四)精准反馈

开展就业数据的精准追踪和调查,编写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用人单位历年招聘学生的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根据毕业生就业率、专业相关度、薪酬水平、拒聘率、就业满意度等方面数据,统计分析各专业毕业生的数据,建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多向沟通反馈渠道。从反馈的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分析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专业目录和各专业招生数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招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基于精准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化路径

(一)构建“四位一体”就业服务平台

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包括:打造立体化就业信息数据库,以此实现精准的就业信息;利用新媒体实现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以此实现精准的指导;开展基于人职匹配的招聘管理,以此实现精准的匹配;利用大数据做好跟踪反馈,以此实现精准的反馈。精准就业不但要对大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还要重视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初次就业率。在提供就业服务的过程中,就业信息数据库要保持动态更新,确保就业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要实现全程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在评估大学生就业质量时,要注重大学生就业的匹配度和满意度,在较高的初次就业率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对就业服务平台进行优化。

(二)打造立体化就业信息数据库

打造立体化就业信息数据库是开展精准就业服务的基础。数据库的就业信息来自于国家、行业、用人单位和学生4个方面。国家的就业政策信息包括: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村官)、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各地人才引进计划等。行业信息包括: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就业环境等。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概况、拟招聘的人数、职位描述、薪酬福利水平以及对应聘者的胜任素质要求等。学生信息包括:大学生的学籍信息、专业信息、学业成绩、获得的证书、个性特长、社团情况、奖惩情况、诚信记录、就业预期等。

学生的就业信息采集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学生自报、班级初审、院系审核、最后学校确认和发布。就业信息要保持动态更新,利用大数据优选出历年来招聘效果好的行业和用人单位信息,及时推送给高校毕业生,为精准就业提供信息支持。将就业信息应用于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之中,提高高校就业工作部门预测研判能力,精准匹配供需意愿,精准施策,大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提高大学生求职成功率。

(三)利用新媒体实现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QQ、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常用媒体,成为他们日常交流、获取和发布信息的重要媒介。新媒体具有快捷方便、实时互动、声画兼备等特性,与大学生求新求异、乐于参与社会交流的特点高度吻合。新媒体实时互动的特点激发了大学生群体参与媒介传播的主动性,这些都有利于就业指导课程和活动方便快捷地开展。

利用新媒体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精准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B站等大学生喜欢的新媒体,设计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内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特点和需求的学生做好分层分类精准指导。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可以做成图文的形式,利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来发布。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可以录制微课,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上传微课视频,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便捷地学习。在大学生求职前,针对简历制作、笔试准备、自我介绍、面试技巧、求职礼仪、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设计、拍摄情景剧和微电影,增加代入感和趣味性,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容易和大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

(四) 开展基于人职匹配的招聘管理

人职匹配主要是指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特征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匹配。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不同,对任职者的知识、技能、能力、性格、气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时,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职匹配。

使用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能力测评系统,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特长、实践能力、就业观念、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测评,针对每个学生出具一份科学客观的职业兴趣与能力评估报告,最终形成毕业生胜任、意向岗位建议书。在毕业阶段,学校通过大数据搜集就业市场中的各类岗位信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性质单位分别进行收集统计,并进行精细分类。根据用人单位的地域、行业、性质、规模、薪资等因素建立分级管理机制,基于大数据对就业信息进行精细分类、整合。利用大数据将大学生求职信息(胜任、意向岗位)和企业招聘岗位信息精准匹配,利用大学生青睐的新媒体,将招聘岗位信息精准推送给应聘学生,同时将适合岗位的学生信息推送给招聘单位,快速实现人职匹配。

(五)利用大数据做好跟踪反馈

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就业信息的搜集存储、定向分析、挖掘整合以及创新应用。高校、学生、招聘单位在就业各个环节利用大数据进行反馈、评价和调整,能够不断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类,据此对毕业生的签约情况、就业质量等信息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分析,为大学生精准就业奠定基础。利用大数据分析就业信息的发布渠道、用人单位的行业以及地域分布、应聘成功率高的学生特征等,可以对就业信息进行优选,提高就业信息推送的匹配度,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成效性。

用人单位向高校反馈历年招聘到的学生的发展情况,便于高校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可以定期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要求进行分析,以便及时了解用人单位新的用人标准,根据这些信息,动态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