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
“大家好,我是来自五年级(4)班的戴瑞雪,我的主题是‘绿色环保。我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能进行水源循环的海螺悬浮在空中,给大自然提供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海螺的壳是我们安居乐业的家,海螺周围的森林是以铅笔当树干,提醒着大家铅笔都是一棵棵树木砍伐制成,在制造过程中,工厂会排出大量的碳,会使空气受到污染。要解决现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应该多植树,让地球变得绿色又环保,让人类与自然共和谐。”
“My name is Gabrielle,I am 4th grade student from Xin Zhong Primary School,Surabaya Indonesia.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my creative pictorial regarding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He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a caramel graphic design, collage art, and‘gradation technique using crayons and coloured pencils. According to the source of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 species of endangered animals worldwide. Over 100 of these endangered animals become extinct everyday. The title of ‘PROTECT WORLD ANIMALS itself,bring out each kind of endangered wild animals pictures in it.”
以上两段话是来自巴蜀小学五年级(4)班的戴瑞雪小朋友和来自印度尼西亚泗水市新中三语国际合作学校的Gabrielle小朋友对自己的“环保画报”的解读与说明。这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开展的一次“千校携手”中外青少年绿色创新活动,我校的学生与印度尼西亚泗水市新中三语国际合作学校的学生一起,通过创意画报的形式,以“绿色、创新、共享、未来”为主题,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身边的人、事、家庭、学校、社区、生态环境为素材,联系大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低碳生活、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环境相关议题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共‘画环保”活动。
时光拉回到刚刚接到活动通知的那一天,看到能够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紧扣当前世界关注的话题,协同国外牵手学校,和孩子们、老师们一起共话“环保”,共绘“创新”,我异常兴奋,于是主动立刻联动艺术学科、科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组的老师们共商共议。
“我认为在同一主题下,不仅要尊重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还要尊重国外小朋友的创意思路。”美术文老师率先说道。
“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保护鸟类,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可以聚焦保护鸟类,共享自然这个主题。”郭老师特别提到。
“如果能够结合科学的创新发明,其实也是对‘创新‘未来这两个主题关键词的有力回应。”冉老师从科学学科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尊重、欣赏、开放、创新……这些关键词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于是,在大家的共智下,我们的主题方向愈发明晰。正在激动之余,“如何与国外的学校联动起来呢?”同伴提出了问题的关键。这时,陈怡执行校长说:“我来联动国外友好学校,请英语学科组的老师们协助我们与对方进行交流互动。”于是,我们以团队的方式,顺利推进本次活动的开展。
次日,我们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与印度尼西亚泗水市新中三语国际合作学校的老师们一起交流讨论活动主旨与目标,也向他们分享了我们团队老师们的建议。在热烈的讨论和相互尊重的交流中,大家达成共識,决定用创意画报的形式共“画”环保与创新,于是便有了开篇两位小朋友的画报创意说明。
“哇,国外小朋友用画笔与拼贴的形式,结合自己本国的特色,很生动地表现了我们如何爱护地球,如何爱护环境,如何保护动物。”梓梓同学看到Gabrielle小朋友的画不禁感叹道。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戴瑞雪同学画得也很有创意,能够发挥想象,创造出一个水源循环海螺,一棵棵铅笔形状的树木!”浩宸同学评价道。
通过欣赏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在相互欣赏解读的过程中,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彼此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通过活动的参与,更加可以看到两国小朋友们将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行动贯穿于学习、生活中,提升环境素养和科学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环境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通过学习交流合作,促进中外青少年友好,成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参与者与贡献者。
本次活动的参与,让我加深了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也促使我不断用专业与行动肩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为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