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香2号”部分田块产量不高的原因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5 16:06:37周贵忠高圣喜
湖北植保 2022年2期
关键词:穗肥水层田块

周贵忠 刘 军 高圣喜 张 青

(中化现代农业(湖北)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鄂香2号”是由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市孝南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一个籼粳交后代的常规有香味的晚稻品种。该品种稻瘟病综合指数4.1,千粒重29.66g,出糙率82.6%,整精米率66.3%,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60mm,垩白度2.4%,香味浓郁,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1]。2018通过湖北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8038。“鄂香2号”曾在2019年12月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称号、2020年1月被评为“江西2019年度‘籼改粳’食味品鉴优质奖品种”等。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绝大部分稻区作一晚种植,是直播、抛秧的理想品种,亦可机插,但是该品种对种植技术要求严格,推广种植4年来,大面积平均产量不高。现将易造成该品种种植产量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及田管措施介绍如下。

1 目前“鄂香2号”部分田块产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1 播期不合适

根据前几年多地高、低产田的具体种植环节剖析发现,播期是影响“鄂香2号”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该品种是籼粳交的后代品种,耐高温能力差,过早播种会导致因为抽穗、扬花期遇上伏旱高温天气,形成大量的空秕粒,另外,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早9月20日前后,有可能(如2014年、2020年)会有一场长时间(4d及以上)的、能使日最高气温降至20℃以下的寒露风到来,因此过迟播种对是否能安全齐穗带来隐患。

1.2 有效穗偏少

通过前期大量的调查发现:该品种收割时,田间有效穗数少于18万/667m2的都是低产(小于400kg/667m2)田;中产(450kg~500kg/667m2)田块,是田间有效穗数达到20万~22万/667m2的田块;极少数的高产(大于550kg/667m2)田块的有效穗数达到23万~25万/667m2。

造成田间有效穗偏少的主要因素有:(1)该品种分蘖能力不强;(2)品种粒型大。该品种属大粒型品种(千粒重29.66g),单位质量的种子粒数较一般品种少,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适当增加用种量;(3)发芽困难、成苗率低。该品种按同时期、一般种植水稻的常规操作时,发芽困难、成苗率较低:一方面该品种颗粒大、粒型短粗,浸种时吸水时间较一般稻种多48h~72h,农户根据自己的操作其他品种的经验来对该种子进行浸种、催芽,种子事实上吸水不足,强制性催芽或播种,往往因哑谷多、弱苗等降低了成苗率;另一方面该品种灌浆时间超长,种子成熟度不一致,这也是导致发芽极不整齐、立针期管理难度大、成苗率低的原因之一。

1.3 施肥量不足和施用不合理

该品种是一个粳型品种,全生育期总需肥量要比籼型品种多15%~20%。农户按种植籼稻品种的总施肥量来种植该品种,往往因肥料不足导致分蘖少甚至不分蘖、搭不起丰产的架子,另外,该品种叶色深绿,生长期肥料不足不易被发现。

该品种灌浆缓漫,始穗至收割的时间比同期一般籼稻品种多7d~10d,因此,在种植该品种时,既要重视底肥、分蘖肥的施用,同时也要重视、加大穗肥及粒肥的施用数量及肥料类型。部分农户种植该品种时,往往不施或少施穗肥,后期植株因为严重缺乏N、K肥,导致稻穗偏小、空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

1.4 施用除草剂不合理

该品种对双草醚、吡嘧磺隆等除草剂相当敏感,在进行化学除草时,尽可能地避开这些除草剂,至少在4叶1心前不使用这些除草剂,否则,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1.5 断水过早,导致空秕粒增加、千粒重下降

该品种灌浆期长,农户往往根据种植籼稻的经验,在后期对种植该品种的田块断水晾田,造成该品种事实上的断水过早,空秕粒大大增加,千粒重严重下降。

2 “鄂香2号”高产栽培技术

2.1 亩用种量

“鄂香2号”是一个常规品种,分蘖能力不强,且颗粒较大(千粒重29.66g),因此亩用种量须比其它品种稍多:直播、抛秧大田用种量为6kg~6.5kg/667m2,确保基本苗达到14万~16万株/667m2;机插、人插大田用种量为5kg~6kg/667m2,确保插入大田的谷苗数达12万株/667m2以上。

2.2 适宜的种植方法

“鄂香2号”最适宜的种植方法是直播,其次是抛秧和机插,不适宜作人工插秧的方法种植:因为直播、抛秧和机插均易满足大田要求的基本苗数,而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无法控制大田基本苗。

2.3 适时播种

2.3.1 播期的确定

“鄂香2号”是一个粳型晚稻品种,耐高温能力不强。根据几年的种植观察记载分析,参考长江中下游近十年的气象数据,早播种的始穗期宜在8月20日以后、晚播种的齐穗期宜在9月15日前后(最迟不晚于9月20日),因此,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的适宜直播、抛秧播期为5月28日~6月20日,机插秧的适宜播期须比直播播期提前3d~5d。

2.3.2 秧龄的确定

在该品种适播期内育秧,气温较高,秧苗日生长量较大,机插秧的秧龄以15d~20d为宜;抛秧秧龄弹性较大,正常情况下,15d即可抛植;若是大田来不及腾茬或受到水源条件的限制,控制抛秧苗床的肥、水,秧龄可达35d以上。

2.4 种子处理

2.4.1 浸种消毒处理

用25%的氰烯菌酯悬浮剂或25%的脒鲜胺乳剂,均稀释2000~2500倍液,浸种10h~12h后,冲洗干净,换清水浸泡[2]。清水浸泡种子的过程中,每间隔6h~8h必须换一次清水。

2.4.2 催芽

在“鄂香2号”适播期内(5月底~6月中旬末),气温早已超过20℃,此时催芽只须采用“日浸夜滤”法即可。因为该品种粒型较大、吸水速度慢,采用“日浸夜滤”循环法催芽时需要多循环48h~72h,待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后再播种;

为了提高种子的吸水速度、使其提早发芽,可以在晚上,将浸种消毒后、装在袋中“夜滤”的种子,扎紧袋口,条状码堆(单条、双条均可),高度1m左右,湿种子呼吸作用增强、释放能量,在这种集堆状况下会自热升温(这种单或双条的堆子有利于散热,使种堆温度不超过38℃),吸水速度大大加快,能提前2d~3d完成催芽过程,且发芽整齐一致。

2.4.3 拌种处理

在播种前2h~6h,用25%的迈舒平(噻·咯·霜灵)10g或30%的锐胜(噻虫嗪,能作为虾稻、蟹稻等立体种养田直播的拌种剂)10g,与5.5kg~6.5kg的芽谷(约需4kg~5kg干稻种催芽而成)混拌均匀,在阴凉处晾干即可播种。

2.5 直播后前期的田管措施

2.5.1 施足底肥、精细整地、高质量播种及封闭除草处理

采用粗整+精整的整田方法,大田在薄水层精整时施足底肥——因该品种需肥量较大,建议底肥的施用量在具体田块常年种植杂交籼稻的基础上增加15~20%(如中等肥力田块底肥,施用22:16:13的复合肥或复混肥时,需要40kg~45kg/667m2)。精整田块要求田平泥活,高低不过寸。

该品种立针前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精整后的大田轻沉淀、田面呈稠泥浆状态时,即可进行人工或机械直播,要求种子半谷或大半谷入泥。播种后按厢宽3m~4m拖沟,尽可能地将厢面明水导入厢沟,若直播时田面过硬,种子入泥少,在播后要薄水勤灌(雨天除外),保证谷芽每天淹水时间不超过8h,5d左右立针后进入正常管理。直播后24h~72h使用新马歇特(60%丁草胺乳油)100mL~120mL+10%苄嘧磺隆25g/667m2或扫茀特(30%丙草胺乳油)100mL~120mL+10%苄嘧磺隆25g/667m2兑水均匀喷雾进行封闭除草处理,药后持续5d~7d的湿润管理。绝大部分秧苗达2叶以上后,逐渐过渡到水层管理。

2.5.2 及时进行茎叶除草处理

阔叶杂草分枝前、单子叶杂草分蘖前须及时进行茎叶除草处理:将田间水排干,选用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等除草剂防除稗草、千金子等单子叶杂草;选用20%的氯氟吡氧乙酸50mL/667m2防除阔叶杂草,或75%的二甲四氯·二甲胺盐水剂40mL/667m2或46%的二甲·灭草松150mL/667m2等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施药后24h~48h田间复水,保水4d~5d,待其自然落干后再恢复浅水层管理。

注意:不可使用吡嘧磺隆且尽量不使用双草醚除草剂。若田间稻李氏禾的量比较大、危害严重,必须使用双草醚防除时,须待秧苗5叶后进行茎叶处理。

2.5.3 早施分蘖肥

待田间杂草变黄、杂草根系死亡后,田间保持水层,立即追施分蘖肥,即尿素15kg/667m2,待水自然落干后,干湿管理。

2.6 抛秧、机插秧的前期管理措施

2.6.1 高质量育秧,高质量抛秧、机插

按同时期育抛秧、机插秧的方法育秧即可,简略归纳如下:①预备秧盘:抛秧按大田预备秧盘20000~22000孔/667m2;机插秧按大田预备59cm×29cm×2.5cm的标准秧盘32~35盘/667m2;②预备机质或营养土:市售营养基质按大田120kg/667m2来预备;自配营养土按大田150kg/667m2来预备:取75%作底土,用市售壮秧剂(N、P、K总养份12%左右)按壮秧剂:土=1∶150~160的比例,使用前10d~15d拌匀堆闷;剩余的25%作盖土,素土即可;③播种育秧:调整好播种机械的底土量、播种量、盖土量及喷水量,精准播种。播种后的秧盘提倡叠盘或利用黑膜及无纺布进行暗化或仿暗化处理;精细苗床管理,抛植前或机插前4d~6d喷施送嫁药、并追施送嫁肥——尿素2g~3g/盘为宜——配成0.8%的尿素溶液喷施或水层管理时撒施均可;④高质量整地、高质量抛、插:按前述直播整地方要求施肥、整地,及时抛植或适时机插(田间需沉淀至“指划成行,缓慢合拢”时机插)。抛秧和机插秧均应保证18000蔸/667m2以上。

2.6.2 及时追施分蘖肥、封闭除草

抛秧后1d~2d、机插后立苗(不同的机插质量、田块类型等,会导致立苗时间差异大,一般需3d~7d)立即追施分蘖肥、封闭除草:田间水层管理,使用尿素12.5kg/667m2+新马歇特(60%丁草胺乳油)或扫茀特(30%丙草胺乳油)100mL~120mL+10%苄嘧磺隆25g/667m2拌匀撒施,待水层自然落干后,进入正常的中期管理。

2.7 大田中后期的主要田管措施

2.7.1 晒田复水

“鄂香2号”在抛秧田、机插田块,田间茎蘖总数达到21万及以上/667m2,直播田块达到23万~25万/667m2时方可排水晒田。晒田程度及复水时间节点,根据具体田块的泥脚深浅、田间肥力状况、秧苗是否已进入生殖生长等因素自行调节,原则上不需重晒,主茎进入幼穗分化第三期(幼穗苞毛明显呈丛生状)为田间最迟复水时间。

2.7.2 巧施穗肥

晒田复水后需及时追施穗肥,该品种后期生长期较长,特别是灌浆缓慢,容易脱肥,因此对穗肥的要求比一般水稻要大,建议一般肥力的田块,使用60%的氯化钾15kg+尿素5kg/667m2拌匀作穗肥撒施,随拌随撒。

2.7.3 其它水肥管理要点

因该品种不耐高温,复水后至齐穗期,晴天保持水层管理。当气温高于35℃时,需增加田间水层至10cm~12cm;阴雨天浅水直至无水管理均可,对保持根系活力十分有利;齐穗后薄水勤灌,以“陈水不干,新水不进”为标准;收割前一周左右排水晾田,及时收割。

穗肥施用以后,田间补充肥料以叶面喷施为主;结合病虫害防治,可喷施迈普润水溶肥或芸乐收或磷酸二氢钾等2~3次。

2.8 病虫害防治

加强田间调查,结合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防治信息,对病虫发生情况达到防治标准的要及时喷药进行防治,通常使用20%的氯虫苯甲酰胺10g/667m2或10%的四氯虫酰胺40g/667m2或6%的阿维·氯苯酰40mL~50mL/667m2等农药,防治水稻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使用50%的吡蚜·噻虫胺10g~15g/667m2/次和80%的烯啶·吡蚜酮10g/667m2/次轮换使用防治稻蓟马和稻飞虱;使用30%的苯甲·丙环唑20mL/667m2/次、20%的烯肟·戊唑醇50g~60g/667m2/次防治和预防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

注意事项:因为“鄂香2号”叶色深绿,后期螟虫及飞虱的危害相对较重,需要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对症处理。

猜你喜欢
穗肥水层田块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土壤学报(2019年6期)2020-01-15 07:59:44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山西建筑(2019年5期)2019-04-12 01:52:34
高压电缆大截面分割导体焊接后的机械性能及缓冲阻水层设计
电线电缆(2018年4期)2018-08-31 05:57:30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稻米(2018年4期)2018-08-21 08:51:24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吉林农业(2018年15期)2018-08-14 10:34:56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灌溉水层对直播稻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