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2022-11-25 16:06陈连举郑钦文刘倪喜
湖北植保 2022年2期
关键词:合格证主体农产品

陈连举 覃 焱 向 莉 郑钦文 刘倪喜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湖北长阳 443500)

长阳地处鄂西南山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独特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众多优质的农产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1]。近年来,长阳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紧紧围绕质量强县、绿色兴农、乡村振兴和打造优质产业链的总体目标,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 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聚焦重点时节、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增加产地、“三前”环节、禁用药物的抽检比例,保障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和覆盖面。农产品监测数量从2012年1000批(次)增加到现在的4000批(次),检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2019—2021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95%、100%、99.87%,安全水平稳定向好。

1.2 “二品一标”发展迅速

制定执行奖补政策。对新认证的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简称“二品一标”)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激励广大农产品生产主体申报“二品一标”,充分发挥“二品一标”在品牌引领、消费认知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全县“二品一标”企业达到30家,产品72个,其中绿色食品27家、68个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家、4个产品,位居全省前列。

1.3 标准化生产有序推进

以生产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为目标,以标准化基地、“二品一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稳步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大力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不断提高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批质量安全可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农产品生产示范样板。全县标准化示范基地达到35家,面积4667hm2,带动面积超过1.3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1%,综合防治、统防统治面积不断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4 合格证制度全面试行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长阳高山蔬菜就开始执行产地准出制度,所有外销产品须持产地证明或检测报告。2019年建立合格证制度试行与农业项目补贴、示范创建、品牌认证等挂钩机制,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严格实行质量安全控制,自觉参与试行。2021年参与试行农产品生产主体407家,使用总数106万张,带证上市产品超过5万t。通过试行合格证制度,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信心得到进一步增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1.5 公众意识日趋增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非法添加等问题时有发生。在不断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的氛围下,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倍加关注,并自觉参与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动中,形成了社会共治、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近几年处理的几起非法添加事件都是社会人士勇于举报的结果,绿色食品、附带合格证农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食品安全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产方式长期不改进

不少生产者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轮作和品种更换,种植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和优化,优质产品性能在逐渐退化,品质逐年降低。由于种植结构不优,耕作制度得不到相应的改进,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增加了土壤重金属和有毒元素,加剧了土壤酸化(核心区pH值3.80~5.70),有机质含量下降(全县25.4~28.3g/kg),土壤耕种质量变劣。土壤中残留的有毒物质降解缓慢并被作物吸收,进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2]。

2.2 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部分农产品生产主体不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安全意识淡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应建未建或建而不全,没有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员,在日常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这类问题最为普遍。二是未依法开展上市产品检测,部分生产主体配备的农残检测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少数主体在进832平台或申报项目时才送检。另外,市场准入机制的不完善,也影响了生产主体检测的自觉性。三是超范围使用农兽药或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现象仍然存在。

2.3 乡镇监管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源头在基地,重点在基层,基层监管范围广、任务重。改制后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民办非企业、以钱养事性质,乡镇没有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专职机构和人员,没有监管专项经费,技术力量薄弱,使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于及时有效开展。

3 建议与措施

3.1 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属地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监管网格化管理[3]。各网格设立监管员和协管员,明确工作任务并公示公开,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责任化和规范化,建立“层层负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指导服务,提升基层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基层检测机构作用,为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及风险隐患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2 强化生产主体责任管理

着力精准有效管理,优化农产品生产主体监管名录。一是开展专项清理工作,逐步清理“空壳社”、“僵尸社”以及无生产经营活动和无发展条件的生产主体,对有生产经营活动、运行管理不规范的加强指导和扶持。二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等信用约束机制,引导生产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三是建立挂钩机制,将生产主体规范运行、示范带动、质量安全规范管理作为主体晋级和项目补贴的前置条件。

3.3 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建设

加速柑橘、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修改制订工作,引导广大生产者按标生产。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示范社(家庭农场),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乡村振兴和农业优质产业链,加快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和“二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县;按照“增、减、调、治”的要求,开展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和优化,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保障耕地可持续、高质量产出,全力打造长阳优质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4 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生产各环节管理,实现全程可追溯。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明确分工、通力协作,将合格证作为市场准入的前置条件。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宣传培训、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健全完善挂钩机制,督促生产者落实合格证制度,确保合格农产品带证上市;市场监管部门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督促检查,拒绝无证农产品入市;加大带证农产品检测力度,对不合格的带证农产品要追本溯源,依法查处,并纳入征信管理。

3.5 加强综合执法检查与安全监管

综合运用专项抽查、监督抽查等方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严格落实“双随机”制度,抽查范围覆盖大、中、小生产经营主体,抽查内容突出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持续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职责,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

猜你喜欢
合格证主体农产品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论碳审计主体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改名“承诺达标合格证”,即日可使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何谓“主体间性”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