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花 谢秋兰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2.桂林市人民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
胃炎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造成胃炎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自身免疫力低下、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关系密切,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反酸及腹胀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饮食及工作[1]。若患者为得到有效治疗,随病情进展可造成胃黏膜出现严重损伤,继而造成食欲下降,机体营养状况不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治疗多以药物为主,但有研究表明,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科学且合理的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使其康复[2]。鉴于此,本研究对临床关于胃炎胃溃疡饮食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其研究进展,继而为临床胃炎胃溃疡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案提供新思路,具体综述如下。
1.1 发病机制 胃炎是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胃黏膜炎症,多因饮食不规律、精神情绪不佳所致;胃溃疡是常发于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胃部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蛋白酶、胃酸等因素关系密切,是胃黏膜自身防御修复相关因素失衡所致;胃炎胃溃疡是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对胃黏膜造成了一定的刺激,继而造成其屏障功能受损所致[3]。
1.2 症状表现 胃炎主要分为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且伴有不同程度的上皮损伤与细胞再生,主要症状为黏膜水肿、充血、糜烂等,而胃炎胃溃疡患者均存在胃部不适、恶心、嗳气、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造成生活、饮食及工作,临床治疗多以抗菌、抑酸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为主,可有效改善患者反酸、腹痛等症状,但该疾病的复发率较高,在治疗期间进行科学的饮食护理对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有重要意义[4]。
2.1 饮食行为护理 大部分胃炎胃溃疡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及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未正确认识到饮食行为对自身疾病治疗效果的积极影响,因此大部分患者无法自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干扰临床治疗效果[5]。故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饮食干预,积极培养患者检查科学饮食的习惯,同时依据其病情、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机体营养支持充足,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促使患者尽早康复[6]。且临床实践证实,在患者治疗期间进行科学的饮食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科学饮食规律性,促使机体营养状态改善,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在周朝霞[7]研究中,以90例患者为例,随机分对照组(普通护理)与饮食护理组(饮食护理方案),各45例,经对比,结果证实饮食护理组患者遵医采纳健康饮食行为、戒烟戒酒行为优于对照组,且胃炎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炎症反应,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效果显著。
2.2 培养饮食习惯 良好且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的病情控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健康指导,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促使其正确认识健康饮食习惯在疾病治疗中的目的及必要性,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嘱咐患者少食多餐,进食过程保持细嚼慢咽,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每日进食速度及食物摄入量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控,禁止暴饮暴食。每日进餐保持在5次/d,并讲解计算机体所需热能的方法,促使患者积极做到科学、合理饮食,并帮助患者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良好饮食习惯[8]。在董锦丹[9]研究中,共纳入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经对比分析,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的对照组(P<0.05),可见经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继而减少胃酸分泌,促使胃黏膜修复,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3 营养支持 胃炎胃溃疡患者受自身疾病症状影响,极易产生食欲不振情况,继而导致机体营养状况欠佳,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而科学的营养支持可有效保障患者治疗期间的机体所需营养供给,促使患者营养摄入充足,为有效控制病情、促使其康复提供基础[10]。因此,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机体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继而给予针对性营养支持护理,选择维生素丰富、高蛋白及高纤维类食物为主,注重维生素与蛋白质的摄入,并加强患者锌元素的供给,可有效促使胃溃疡快速愈合[11]。日常饮食中多食用鸡肉、莲藕、鱼肉及胡萝卜等适合,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如香蕉、面条等,适当进食瘦肉与虾等食物,从而有效补充锌元素,限制糖分的摄入,控制米饭食用量。同时嘱咐患者需采用煮、炖、蒸等方法烹饪,禁止添加蒜、葱、姜等调味;不可食用过酸、过冷、过烫、过辣、过硬等刺激性食物,如腌制类食物、桔子及李子等;可在餐后饮用牛奶,但需控制饮用量低于500g;可在进餐前或后20min饮水,进食过程中不饮水;每日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少吃甜食,避免胃酸过度分泌[12]。在王艳[13]等研究中,共纳入患者12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饮食护理,各60例,对比结果示,实验组饮食状况、日常活动、疾病控制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饮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说,提高其营养状况,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2.4 饮食卫生宣教 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疾病发病机制,强度见饮食对疾病预后改善的积极意义,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冷饭菜须加热后再食用、做好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饭前便后做好手部清洗,积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借助图文、视频等方法进行宣教,提高患者认知水平[14]。在林洁欣的研究中,采用个性化饮食护理的41例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常规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常规组,不良饮食习惯改善率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给予患者饮食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显著改善其预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上述护理外,需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积极与其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分析其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疏导,向患者分享临床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愈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饮食干预。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并给予指导与监督,鼓励患者多做游泳、散步及慢跑等有氧运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促使病情尽快康复。
胃炎胃溃疡的致病因素较多,而饮食及生活习惯在该疾病发生与疾病进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在采用药物治疗基础上,注重患者饮食护理干预,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而从饮食方面入手,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科学饮食护理,积极纠正患者饮食行为,可有效提高其依从性,避免对胃部再次造成不必要的刺激;且加强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力及抵抗力,促使各项症状改善,尽早康复。因此有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使其保持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在治疗期间确保机体代谢所需营养的供给得到良好满足,继而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确保其营养均衡。同时饮食护理在患者负面情绪改善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好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积极开展心理疏导、运动指导等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