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婷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二中学,甘肃 平凉)
初中留守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更高,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教师没有切实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疏通,就可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也需要注意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英语教育也应发挥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初中留守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初中留守学生是指在初中阶段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的学生群体。对初中留守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其心理特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初中留守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很清楚,甚至部分留守学生认为生活、学习没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观没有形成,生活目标意识不强,对于自己与社会、家庭、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自暴自弃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也反映出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其二,很多初中留守学生缺乏自信,人际关系处于比较僵化的状态,情感冷淡,还有部分存在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问题。其三,部分初中留守学生的意志力比较差,有一些不想读书,想迅速参与到工作岗位中去;还有的不想努力学习;也有的学习上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就丧失信心,继而慢慢演变为学困生。
初中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板块,其目的都是培养高素质的初中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初中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往往会向学生传递一种思维习惯或者社会文化,学生在这样的语言学习中,正确看待自己与社会、国家、他人之间的关系,由此进入理想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格局。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切实采取对应措施,使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处于理想的状态,这是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各种困难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他们良好人格塑造的重要节点之一。新课改明确提出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要围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诉求,树立长期性的素养和能力锻炼价值观。考虑到语言与文化之间、语言与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自然需要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跨学科意识,实现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尤其对于初中留守学生而言,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比较高,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效能,积极借助英语教育教学契机,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由此使语言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够朝着纵深方向发展[1]。
初中留守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更加敏感,英语教师对于他们的态度,英语教师是否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或者生活情况,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态度、英语学习习惯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高度关注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其一,改变权威者的教育思维。要以朋友的身份与留守学生进行交流,让留守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放下戒备心,进入良好的交流状态,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其二,在英语课堂上,推崇激励教育。留守学生可能在英语学习上比较吃力,进度比较慢,一时之间不能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此时教师需要挖掘他们的优势,在课堂上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表示赏识,继而确保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英语学习中。对于留守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可以与英语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建议,并且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老师的有效反馈,这样的良性人际交往,不仅会使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以激发,还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得以构建[2]。
初中英语有很多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这种关联,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显性的,要懂得挖掘,继而确保可以有效地在英语教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单元的时候,教师可将此作为培育学生坚持不懈精神的重要素材,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提出如下的问题:Do you agree with Yu Gong to move mountains?Do you think the spirit of removing mountains is valuable?Do you think you have the spirit to move mountains?What events in life reflect the foolish old man’s spirit of moving mountains?上述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以正确的视角认识愚公移山的精神,再者引导学生将此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实践关联。然后选择一些留守学生来谈论自己的观点,教师则结合他们的探讨来进行引导:其实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大山”,在面对这种“大山”的时候,我们是退缩,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可能对于你们而言,英语学习就是一座大山,此时就需要你们能够以正确的视角去看待,然后采取一切措施去改善,如同愚公一样不断努力,不断奋斗,而不是消极等待,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在面对生活困难时,都能够以愚公精神去面对,保持坚持不懈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有所成就,有所发展。很明显,在上述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迅速发现语言学习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继而以合理融入的方式来进行,自然可以使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融合起来[3]。
留守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英语资源是有限的,能够接触到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切实措施,依靠课外知识优化,关联心理健康教育,由此使教育环境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4]。比如,在学习what i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时候,对于很多农村留学生而言,并没有此方面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上其他同学对于此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在讲述什么,这样就可能产生自卑情绪,这种情绪不断放大,就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英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引入对应的课外素材,让学生提前去了解,在此基础上进入后续的英语学习中,自然可以处于理想的交互状态。依靠这样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学习的桥梁也得以架构。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样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课外知识可以不断融入英语教学中,自然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5]。
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此时就需要英语教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专门的英语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教育可以更好地融合[6]。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其一,给留守学生建立英语学习档案,关注他们的学习心态,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在此基础上确保能够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这将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7];其二,针对不同学生遇到的不同心理健康问题,英语教师要与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进行更多的交互和探讨,然后设计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相互协同的基础上,确保英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不断融合[8]。
综上所述,初中留守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关注,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切实从融合机制构建、融合方式优化等角度入手,形成理想的英语教育教学格局,确保留守学生可以健康成长,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