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改则县岩画田野调查

2022-11-25 03:16罗延焱张晓霞郭晓云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朝向制作方法岩画

罗延焱,张晓霞,郭晓云

(1.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2.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8;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 100081)

西藏改则县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藏北(羌塘)高原腹地。东经81°59'-86°,北纬31°30'-35°40'。东与那曲市的尼玛县、双湖县相交界;南与日喀则市的仲巴县及阿里地区的措勤县毗邻;西与革吉县、日土县(同属阿里地区)接壤;北靠昆仑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接。东西长450公里,南北宽670公里,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

2017年8月18-24日,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组成岩画调查小组对改则县先遣乡和麻米乡的三个岩画点进行初步田野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三个岩画点总计约105组地表大石,图像或敲凿或线刻,表现诸多动物、人物、自然等内容,其中狩猎作品尤为精彩。

一、改则县岩画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改则县位于西藏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北部一些地区海拔在5000米。在县境的四周,耸立着一些高山,如北面的昆仑山、乌斯腾塔格山,东面的马尔岗木山等,其中不少山峰海拔超过6000米,有的终年积雪。改则县地表起伏不大,但从最高点乌斯腾塔格山(海拔6878米)的冰峰与最低点洞措湖(海拔4394米)的水面相比,高差为2484米。

巨大的海拔高度,远离海洋、深居内陆腹地的地理位置,使改则县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色——寒冷、干旱、日照长、辐射强、大风多。改则县河流短小,多是时令河,从北到南主要有拉水河、淡水河、托和平河、百泉河、泉水河、九泉河、乌孜藏布、都古尔藏布、米巴藏布、扒青藏布、香拉曲、罗仁藏布、惹多藏布、紫美仁藏布等,均属内流水系,注入附近的湖泊。主要的湖泊有七十多个,大约形成于第三纪,多是咸水湖。由于气候严寒、干旱,生态环境恶劣,植被以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为适应土壤,多数植被的植株都比较矮小,植被覆盖率也低。

(二)历史人文环境

1、部落文化

民主改革前,改则境内(含措勤)有大小32个部落,人口约11000人。其中,改则本、帮巴、色果部落最大,其余部落都比较小,与三大部落有一定的依附关系。部落时期,由于受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等原因制约,部落之间的相互交往非常少,各自有不同的方言、风俗习惯和管理方法,各部落之间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此次岩画调查的地点主要为改则县麻米乡和先遣乡,三大部落中的改则本和色果部落曾经在此生活。

2、部落关系

在部落形成之初,部落之间由于草场、土地的矛盾,经常发生争斗,互相仇视。此后,随着各自草场、土地被官方确认,部落之间在各自范围内活动,互不往来,但边界纠纷仍然不断。部落中后期,随着盐粮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开展,部落之间开始有一定的来往。但部落之间通婚的较少。在大部落改则本、帮巴、色果之间,上层往来甚少,民间往来也局限于交界地区。小部落之间往来较多,也通婚。由于部落之间交往少,各部落之间的方言差异很大。在部落时期,各部落语言基本不通。帮巴部落方言来源于昌都方言,而改则本方言则系青海藏语方言体系,色果方言则自成一体,各不相同。

3、部落境域

改则本部落境域包括今改则镇、察布乡、古姆乡、先遣乡,在改则本、帮巴和色果部落中面积最大。色果部落境域在今麻米乡、物玛乡。

(三)宗教文化环境

苯教是阿里先民在原始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称苯波教或黑教,是西藏本土宗教。从“门都尔”遗址及门人葬俗等印证,在古象雄时期,改则境内居住的“门人”信仰苯教。

改则县境内流传的藏传佛教教派主要有格鲁派、噶举派、宁玛派三种。[1](P18-508)

二、改则县岩画画面内容

(一)那木切岩画点

麻米乡位于改则县西南部,岗底斯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藏北高原的南部边沿。西与革吉县相连、东接洞措乡、北靠改则镇、南接仲巴县,总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

那木切岩画点在麻米乡那木切村的一座海拔约4600米处的山腰上,东南方约300米是拉果措。

第一(Y1):画面朝向为上。长1.1米,宽1.97米,高0.74米。制作方法基本为敲凿。因图像较多,故将Y1约32个图像划为ABCDE五区十组。

A区:第一组:狩猎场景,1骑者,1野牦牛;第二组:刻痕颜色更深,图像较模糊,3不明图像。

B区:第三组:3不明动物图像;第四组:1牦牛,2不明图像。

C区:第五组:1骑者,2动物;第六组;1骑者,2牦牛。

D区:第七组:狩猎场景,2骑者,3野牦牛。第八组:1牦牛,2不明动物,1骑者,图像不清。另外有1图像,刻痕新,应为现代人凿刻。

E区:第九组:狩猎场景,1骑者,1牦牛;第十组:2骑者。刻痕比第九组新,并且叠压在第九组图像之上。

第二(Y2):画面朝向为南。长0.77米,宽0.6米。共2个岩画图像,1鸟图像和1雍仲符号。均使用敲凿法完成。(见图1)

(二)热加索康岩画点(日杰岩画点)

先遣乡位于改则县的西北部,东邻察布乡玛姆卓村,南接物玛乡的萨玛龙村,西接革吉县盐湖乡、北部与新疆于田县交界。乡驻地距改则县城140公里,海拔4553多米,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公里。

热加索康岩画点在距先遣乡那日松巴村西北约500米海拔约4700米的热加索康山上。岩画大多集中在山腰,均为地表大石。

第一(Y1):画面朝向为上。长3.78米,宽1.17米。表面部分已经剥落。图像主要集中在石面偏西处,依次为1羊,1不明图像,1立射,1羊,1牦牛,2骑者,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二(Y2):画面朝向西北。长2.8米,宽0.7米。1骑者,1马,1动物。三者风格不同。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三(Y3):画面朝向为上。长7.5米,宽1.2米。1太阳,2月亮。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四(Y4):画面朝向为上。长1.2米,宽0.35米。1牦牛,1立人。人呈工字形,手持某种工具,头部及尾部似有装饰物,旁边有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五(Y5):画面朝向为西。长1.2米,宽0.42米。1线刻牦牛。

第六(Y6):画面朝向西北。1牦牛,1羊。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七(Y7):画面朝向为东。高1.1米,宽1.13米。1牦牛,1骑者。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八(Y8):画面朝向为西南。高约3米,宽0.6米。狩猎场景,2牦牛,身下有鬃毛,1骑射。下方有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九(Y9):画面朝向为上。1线刻骑者。

第十(Y10):画面朝向为西。1线刻牦牛,尾巴向上翘起。

第十一(Y11):画面朝向为上。长2.7米,宽0.96米。1人,2马。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十二(Y12):第一组:朝向为东。1羊;第二组:朝向为上。2太阳,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十三(Y13):画面朝向为东。高1.32米,宽0.52米。1线刻牦牛,尾巴翘起,身下有鬃毛。

第十四(Y14):画面朝向东南。高0.91米,宽1.68米。1羊,1狗,若干不明图像。

第十五(Y15):画面朝向为东。高3.77米,宽1.47米。1线刻牦牛,身下有鬃毛。

第十六(Y16):画面朝向为上。石面较大,长4.8米,宽1.8米。从西向东,依次为:1牦牛,1骑者,1牦牛,1马,1牦牛,其后跟1骑者,1太阳,2动物,1立人,1马,1骑者,1牦牛,1羊,1动物,1不明形象,1马,1羊,1不明图像,可能为某种符号。偏北处有1羊,1马,1近方形符号。制作方法有敲凿也有线刻,部分加以磨制。

第十七(Y17):画面朝向为上。长3.1米,宽1.3米。图像从北往南,依次为:1马,1骑者,1太阳,1月亮,1动物,1圆圈,旁有1图像刻痕较新,1羊,1大牦牛,身下有鬃毛,尾巴下垂,1牦牛,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基本为敲凿,部分可能加以磨刻。

第十八(Y18):画面朝向为上。长1.2米,宽0.7米。1“双头鸟巫”,2不确定图像,可能为另一种巫,身体部分表现为网格状。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十九(Y19):画面朝向为上。长3.16米,宽0.92米。1牦牛,1马。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二十(Y20):画面朝向为上。岩石断裂。长1.75米,宽1.12米。狩猎场景,1牦牛,其后1立射。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二十一(Y21):画面朝向为上。长1.5米,宽1.9米。1人立射,3野驴。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二十二(Y22):画面朝向为上。长1.4米,宽0.97米。狩猎场景,部分画面模糊不清,其中2立射,2不明动物,2不明形象,1骑射,1马,1牦牛,2羊,1牵马,1飞鸟,1狼。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二十三(Y23):画面朝向为上。长8.35米,宽2.6米,朝向为上。制作方法基本为敲凿。石面较大,图像较多,故先划分A-D四个区域。

A区:2马,1动物,1不明图像。

B区:1牦牛,1不明图像,1野驴,1狼,1动物。

C区:1羊,2野驴,1太阳,1鹿,1不明图像,1动物,2骑者,其中1图像被土掩埋。1不明图像,疑似为车图像。

D区:2人形,呈某种姿势。

第二十四(Y24):画面朝向东南。3羊,1狗,1不明动物。制作方法为敲凿并部分磨制。

第二十五(Y25):画面朝向为东。高1.12米,宽2.6。1牦牛,旁边为1人,1牦牛。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二十六(Y26):画面朝西一面,1牦牛,尺寸较大,腹下1小尺寸牦牛,4不明图像。画面朝东一面有1人,2牦牛,1野驴,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二十七(Y27):画面朝向为东。高2.06米,宽1.05。1骑者,1动物模糊不清,若干线条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二十八(Y28):画面朝向为上。长0.23,宽0.5米。1立射,1马。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二十九(Y29):画面朝向为上。长0.52,宽0.39米。1敲凿牦牛。

第三十(Y30):画面朝向为上。长3.9米,宽1.12米。由北向南图像依次为:3不明图像,1人骑射,1牦牛,1羊,1狗,1不明动物,1骑射,1牦牛,1羊,1类似于Ω的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三十一(Y31):画面朝向为上。长1.27,宽0.53。2牦牛,其中1牦牛大面积剥落。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三十二(Y32):画面朝向为西。高3.08米,宽1.60。图像主要集中在下半部分。2不明图像,1羊,1动物,1田字形图像,2骑者,1不明形象,1骑射,2牦牛。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三十三(Y33):画面朝向为南。高1.25米,长1.8米。2牦牛,尺寸较大,其中一只风格较为奇特,为双线条型,但石面大面积剥落以及岩石开裂,破坏图像完整度。另有1羊,1骑者,尺寸较小。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三十四(Y34):画面朝向为西。图像较多,可辨识2骑者,1人,围猎1野牦牛,1马;1人,1骑者,2牦牛,1鹿,1骑者,若干不明动物;4牦牛,5鹿,1骑者,4羊以及若干动物,基本风化不清。旁边有经幡,岩石周围有人工堆砌痕迹。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三十五(Y35):画面朝向为上。长3.57米,宽1.96米,高0.7米。图像数量较大,分布密集,主要表现有骑射,牦牛,马,羊,狗,狼等动物,以及琼鸟,雍仲,日月,计数刻痕,植物,圆圈符号等。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也有少量线刻。

第三十六(Y36):画面朝向为上。1线刻牦牛。

第三十七(Y37):画面朝向为上。3牦牛,1人,1马。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三十八(Y38):画面朝向为上。1牦牛。大石另一面有1立射,1马,1牦牛,1狗,1野驴,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三十九(Y39):画面朝向为上。2牦牛,1刻痕较新的未完成动物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四十(Y40):画面朝向为上。1羊,1不明形象,类似丫字,羊图像打破1风化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四十一(Y41):画面朝向为上。1骑者,1牦牛,1动物,1鸟,2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四十二(Y42):画面朝向为东。2牦牛,2不明图像,2骑者,1马,1骑者追1牦牛,另有2牦牛,1羊和若干不明动物。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四十三(Y43):画面朝向为东。1骑射,2野驴,1牦牛。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四十四(Y44):画面朝向为上。第一组:2骑者,1牦牛。制作方法为线刻;第二组:1骑者,1马,2野驴。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四十五(Y45):画面朝向为上。1线刻羊,1敲凿圆点,1线刻骑射,1敲凿野驴。

第四十六(Y46):画面朝向为上。1敲凿狼。

第四十七(Y47):画面朝向为上。1线刻牦牛。

第四十八(Y48):画面朝向为上。1骑射,1牦牛,1羊,另有1牦牛,风格奇特,且刻痕颜色较新,打破牦牛与羊图像。制作方法多为线刻。

第四十九(Y49):画面朝向为上。2雍仲。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五十(Y50):画面朝向为上。2牦牛,其一为敲凿,其二下有鬃毛,1马,1骑者,手持某工具,另有1骑者。制作方法多为线刻。

第五十一(Y51):画面朝向为上。长3米,宽1.63米。主要有牦牛,羊,狗,马,野驴,骑者,立人,车辆和各种符号图像。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部分加以磨制。

第五十二(Y52):画面朝向为上。1敲凿牦牛。

第五十三(Y53):画面朝向为上。1敲凿牦牛。

第五十四(Y54):画面朝向为东。石面多处剥落,破坏图像,可识别的有1敲凿马,1敲凿牦牛,1线刻牦牛。

第五十五(Y55):朝向为东一面,狩猎场景,多为骑射,另外还有羊,狗,野驴,飞鸟和立人等。朝向为南一面有牦牛。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五十六(Y56):画面朝向为上。图像不清晰,可辨识的主要为牦牛,羊。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五十七(Y57):画面朝向为上。5敲凿野驴。

第五十八(Y58):画面朝向为东。有骑者,立人,下方有一图案疑似为猫科动物,马,羊,牦牛等若干动物,在岩石的其他面也有图像分布,主要有牦牛,羊以及不明符号图像等。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五十九(Y59):画面朝向为上。图像风化模糊,主要表现牦牛。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六十(Y60):画面朝向为上。图像风化不清晰,刻痕模糊,表面脱落,有牦牛图像,侧面也有图像分布。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六十一(Y61):画面朝向为上。1骑射,1野牦牛,4羊,1不明动物,1野驴,1立射,1野驴,1骑者,1不明动物,1马,石面部分大面积脱落。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部分加以磨制。

第六十二(Y62):画面朝向为上。石面剥落,图像风化,有羊,牦牛等其他若干图像。制作方法为部分点凿部分线刻。

第六十三(Y63):画面朝向为上。长3.25米,宽0.8米。2羊,2牦牛;石面另半部分有1牦牛,1羊。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六十四(Y64):画面朝向为上。1敲凿牦牛。

第六十五(Y65):画面朝向为上。2人形,呈某种姿势,1骑者,1不明,1线刻牦牛。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六十六(Y66):画面朝向为上。1线刻似人脸图像,刻痕较新。

第六十七(Y67):画面朝向为上。狩猎场景,1人骑射,1人立射,4牦牛,其中2牦牛敲凿。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六十八(Y68):画面朝向为南。1植物,1骑射,1牦牛,3圆圈,1羊,1不明图像,1琼鸟,1站立鸟类;2骑者,1牦牛;1太阳,1月亮,2骑者,2牦牛,1不明图像。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见图4)

第六十九(Y69):画面朝向为上。4敲凿牦牛,1不明图像。

第七十(Y70):画面朝向为西。2敲凿牦牛。

第七十一(Y71):画面朝向为西。1线刻雍仲符号,2牦牛,其一为敲凿另一为线刻,且牛背有人形图像,另有1不明图像。

第七十二(Y72):画面朝向为东。4骑者,1马,1不明动物。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七十三(Y73):面面朝向西北。高0.87米,宽3.37米。第一组:1骑者,1牦牛,1野驴,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第二组:2线刻牦牛,风格相异;还有2动物和其他不明图像。

第七十四(Y74):画面朝向西北。1敲凿牦牛,身下有鬃毛,尾巴下垂。

第七十五(Y75):高0.67米,宽约3米。朝向为北一面,图像密集,狩猎场景,牦牛,羊,有立射,骑射两种形式,另有狼,马,野驴等若干动物,1太阳图像。制作方法为敲凿。朝向为上一面,有2野驴,其中一头为线刻,1狗,1太阳,1月亮,1动物。相邻石面有1太阳,1月亮,另有1骑者,刻痕较新。主要制作方法均为敲凿。

第七十六(Y76):画面朝向为上。长4.2米,宽1.35米。狩猎场景,3骑射,1立射,9牦牛,1太阳和若干不明图像。

第七十七(Y77):画面朝向为上。1敲凿牦牛,2线刻牦牛。

第七十八(Y78):画面朝向为上。4羊,1野驴,1狼,3牦牛,1狗,1不明动物。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七十九(Y79):画面朝向为上。长0.8米,宽0.8米。1敲凿牦牛。

第八十(Y80):画面朝向为上。1人,呈大字型,1动物,图像不清晰。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八十一(Y81):画面朝向为西。岩石中部断裂,分为两组。第一组:2骑射,1牦牛,箭头刺中牦牛身体,1圆圈符号,2不明线条,1不明图像;第二组:3牦牛,其中一牦牛身体内部有凿点,1骑射,1圆圈符号,1不明图像。制作方法多为线刻。(见图5)

第八十二(Y82):画面朝向为上。长3米,宽0.47米。2骑射,2牦牛,制作方法为敲凿,另有1线刻牦牛和1不明动物。

第八十三(Y83):朝向为上一面,1羊,2骑者;朝向为东一面,1牦牛,2羊,2不明图像。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八十四(Y84):画面朝向为上。2牦牛。制作方法为敲凿并磨制。

第八十五(Y85):画面朝向为上。3牦牛,1野驴。制作方法为敲凿。

第八十六(Y86):画面朝向为南。1圆圈,2牦牛,3不明图像。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八十七(Y87):画面朝向为上。1骑射,1牦牛。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八十八(Y88):画面朝向为上。1太阳,1月亮,1雍仲符号,1马,1牦牛,1羊,1太阳,2不明图像。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八十九(Y89):画面朝向为南。1线刻牦牛。

第九十(Y90):画面朝向为上。1线刻羊,3牦牛,1骑者,1不明动物。主要制作方法为敲凿。

(三)那日松巴岩画点(先遣岩画点)

那日松巴岩画点在先遣乡那日松巴村海拔约4700米的热加索康(山)北面。岩画主要分布在山脚下干涸的河道两侧,山体上基本没有发现岩画,只发现有若干处六字真言。

第一(Y1):画面朝向为西。1敲凿牦牛,上方为1太阳,1月亮,制作方法为线刻;牦牛下方为1植物和1不明图像。

第二(Y2):画面朝向为东。为狩猎场景,1骑射,1牦牛,身下有鬃毛,1不明动物。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三(Y3):第一组:画面朝向为西,1牦牛,1人形,牦牛尾部经过磨刻,人形造型奇特。第二组:画面朝向为南,1人形,与第一组人形风格相似;第三组:画面朝向为东,为1不明图像。三组图像分布于一块岩石的三面。制作方法均为线刻。

第四(Y4):画面朝向为上。第一组:1牦牛,1骑者,1月亮。牦牛身体下部垂有鬃毛,尾巴下垂;第二组:1牦牛,尾巴下垂。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五(Y5)画面朝向为上。1牦牛,1马,1不明线条图像。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六(Y6):画面朝向为上。1牦牛,上方有1马,1动物,头部所在岩面剥落,无法分辨,1不明动物。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七(Y7):画面朝向为上。2牦牛,其中一只牦牛身体内部有1不明动物图像,刻痕颜色要更新一点,1牦牛,风格与前者不同。1马,1动物。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八(Y8):画面朝向为上。长1.11米,宽0.46米。图像分布密集,3太阳,均有光束,其中一个风格不同;2月亮,其中一个敲凿而成;1圆圈,内有短线(蹄印);1牦牛,身体下方有鬃毛,且身体被1“十”字形分割;1马;1牦牛,马打破牛;3不明图像,且被1刻痕较新的图像叠压。另3不明图像位于石头西南面。其西北紧挨一岩石,画面朝向为上。图像部分被土掩埋,1牦牛,1马。主要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九(Y9):画面朝向为东南。1马,1羊,1不明线条,1太阳,2月亮,2植物,1十字形,1雍仲符号,1类花形图像,1牦牛。制作方法为线刻。(见图6)

第十(Y10):1似男性生殖器图像;另一面有1月亮,刻痕较新。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十一(Y11):画面朝向为上。偏南面有2牦牛,偏西的牦牛打破偏东的牦牛图像,偏北面有1牦牛,三个牦牛图像风格各不相同,其北有1不明动物图像,头部缺失。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十二(Y12):画面朝向为西。东侧有1线刻牦牛,西侧有六字真言。其南侧紧挨有一块岩石,画面朝向为西。1太阳,1牦牛。制作方法为线刻。

第十三(Y14)画面朝向为南。1线刻牦牛。

三、改则县岩画图像统计与分析

(一)图像类型统计

改则县的3个岩画点共计105组岩画。其中,麻米乡分布有1个岩画点,那木切岩画点共计2组岩画。先遣乡分布有2个岩画点,那日松巴岩画点有13组岩画;热加索康岩画点有90组岩画,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并且有多块大面积刻满岩画的石面,应是改则县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岩画点。

表1:图像类型统计表

(二)考古年代分析

西藏岩画断代,目前有两种较权威的研究方法:一个是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的综合断代法,得出的结论是西藏岩画上限距今3000年前后,下限距今1000年之间;另一个是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的“微腐蚀断代法”,得出的结论是青藏高原最早的岩画年代当在公元前1000-500年间。依据以上西藏岩画断代并结合改则县岩画具体情况,试将改则县岩画考古年代推测为公元前1200年前后到公元700年前后,并做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岩画制作方法

中央民族大学张亚莎教授在《西藏的岩画》一书中按照岩画作者表现物象的方式,将西藏岩画的制作方法分为敲凿法、线刻法和涂绘法。四川大学李永宪教授在《西藏原始艺术》中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将西藏岩画的制作方法分为凿刻和涂绘两大类,又将凿刻法具体分为敲琢法、线刻法、磨刻法和磨砺法四种形式。改则县已调查的三个岩画点,岩画全部采用敲凿法和线刻法(也就是敲琢法、线刻法和磨刻法)在硅质岩上创作而成,这些图像都是使用金属工具才可能在硬度较高的石面上形成的。考古发现表明,西藏高原最迟在距今3000年左右就已有成熟的青铜器[3](P1)。那么,也许可以推测最早的改则岩画大致出现在距今3000-2000年之间。

2、岩画遗存形式

岩画遗存的基本形式有岩壁岩画、崖阴岩画、地表大石岩画和洞穴岩画。据西藏考古工作者的田野调查,西藏岩画的存在方式包括以上四种。改则岩画均属于典型的地表大石岩画,其特点是分布于藏西高海拔地区旷野的地表岩石或巨大的砾石上,均为凿刻类岩画,主要为敲凿法,少量线刻法叠压,相对于其他三种岩画遗存形式,改则岩画的年代均属于西藏岩画较早时期[4](P53)。

3、岩画题材内容

西藏岩画中最多的图像是狩猎和畜牧。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西藏高原的狩猎生产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在其后的青铜时代和吐蕃时期也一直是高原古代部族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改则岩画中也发现了大量的狩猎场景,狩猎者或骑马或站立使用弓箭有时也会携带猎犬,使用金属工具和驯养动物表现出当时发达的生产经济活动,这种狩猎的形式不会早于青铜时代。

4、岩画动物特征

西藏岩画所反映的动物属,可辨别其种属的有牦牛、鹿、羚羊、岩羊、盘羊、山羊、野驴、马、骆驼、野猪、豹(虎)、鹰、犬、鸟、鱼等20余种,所有这些动物均为全新世以来的现生种,不见有更新世的灭绝种。它所表现的生态环境是与高原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的,不会早于全新世到来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改则岩画中所见的动物形象中,可辨别种属的有牦牛、鹿、羊、野驴、马、犬、鸟等,可见岩画动物种属反应的生态环境应是全新世以来的某个时期,在时代上不会早到距今1万年以前[5](P179-183)。

5、岩画典型图像

改则县岩画中,牦牛图像占总体图像数量的40%左右,较早牦牛岩画风化程度与造型风格,与青海野牛沟十分相似,汤惠生教授在《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点的研究》中判断青海野牛沟岩画年代为公元前1200年;中期的岩画主题多为狩猎场面,除牦牛和人物外,图像中还有太阳、月亮、植物等;较晚的岩画内容为雍仲符号、佛塔、莲花、六字真言等与宗教相关的图像。

结语

的部落文化、岩画类型和考古年代。在本次的田野调查中,调查小组对于改则岩画有了以些许新的发现,也总结了极为珍贵的田野经验。

西藏岩画的分布遍及西藏7个地市的十几个县,从西部的日土县到东部的纳木错沿岸均有分布,其中西藏阿里岩画点分布最为密集。阿里岩画以日土县为中心,通过革吉、改则两县向东部延伸,向北延伸到扎达盆地。改则岩画中尤其是热加索康岩画点的内容和风格充分反映出藏北和藏西两大岩画类型之间的联系,同时它也是藏西与藏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改则县处在阿里地区的中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岩画点集中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区。从20世纪90年到21世纪初,中外学者一直都在努力发现阿里新的岩画点。本文试着梳理了改则岩画

猜你喜欢
朝向制作方法岩画
初中生物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以《输血与血型》为例
朝向马头的方向
朝向马头的方向
观岩画
石岩里9号墓出土金制带扣的制作方法考察
乌龟快跑
一种通体大理石瓷砖的制作方法
阴山岩画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岩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