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2022-11-25 22:5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陈 曦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10000)

现阶段不少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仍沿用硬性、强制性管理模式,极容易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学生的全面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更合理、更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并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原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使管理成效有效提升,使高校管理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内涵分析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在柔性管理中得以充分体现,其与授权管理者所采用的刚性管理形成鲜明的对比,此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为:管理人员通过运用鼓励、教育、引导等方式,并充分发挥自身人格魅力,使学生能够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促进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柔性方式,使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及遵守外部规范化管理,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得以实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所具有的内驱性、人本性、持久性、权变性等特征[1]。

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加强服务型管理理念的树立,通过服务功能的凸显,使服务质量有效增强,对学生合法权益进行维护,为学生提供相关管理服务等,使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管理、教育及服务的有效融合。其次,需要对民主管理理念加强运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平等参与自身利益管理的意愿,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各项学生管理工作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另外需要对学生的法治观念加强建设,使学生管理中能够充分体现法治精神和意识,进一步保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引入“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管理模式改革需要

在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通常采用统一化、服从式的硬性管理模式,其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相违背,同时对学生道德、心理关怀的服务功能予以忽视,这也无法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难以保障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需要加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引入,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避免空洞说教的方式,应积极调动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能够将以往的外部压力推动转化为满足内心体验,并且能够对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提升。另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强心理关怀,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其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学生抗挫折能力提升,并为学生提供恰当表达自身心理感受和烦躁情绪发泄的机会,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心理挫折形成的规律、特点加强了解和掌握,及时对学生心理加强疏导。

(二)时代发展内在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不仅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了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的人类社会发展本质。因此需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全面协调,有效保障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和谐校园构建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将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构建有效结合,促进和谐社会所追求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融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对人性化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效构建和谐校园,为在校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氛围。

(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要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使其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建设者和劳动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紧密结合教书育人目的,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高校也应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加强重视,树立良好的学风学纪,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树立加强引导,并对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探索、励志博学、刻苦钻研等精神进行不断培养。另外需要在学生管理及教育全过程中,充分融入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并对学生提供相关的工作推荐及指导等服务,使毕业学生就业问题尽可能得到有效解决,使学生就业率切实提升[2]。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管理指导思想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自身个性化追求更加凸显,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不断加大,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管理人员需要促进高校与学生之间密切联系和合作。但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往往管理人员对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关注,对学生个体需求予以忽视,学生管理工作更多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满足社会需求,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造成一定制约。另外通过统一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各种行为进行约束,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管理作用,但同时也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造成阻碍,学生自身特点和风格难以发挥,导致学生培养模式单一,学生思维方式固化,难以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需求。

(二)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生本位思想

虽然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学管理理念积极转化和更新,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求师生加强交流互动,并且共同参与,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仍以“师本位”为主,缺乏“生本位”思想,学生自觉性和主体性不足。同时现代大学生受到西方国家人本主义及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更加关注,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与“师本位”所强调的教师权威性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另外传统管理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主导性命令及封闭管理手段为主,不少管理人员坚持传统管理模式,且认为管好学生,便能够促进学校的可靠稳定发展,这与学生发展需求以及教育发展规律相违背,对教育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三)学生管理模式中缺乏柔性

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需要对教育观点、理念及思想进行不断更新,并对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加强重视。其中高校需要通过加强正面教育,从德育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激励、感化和引导。其中运用以人为本理念,从每个学生人格及思想出发,利用学生所喜爱的方式,以“内驱”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外压”的教育形式,更多借助刚性管理模式,会一定程度制约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对学生个性和创新发展思维造成抑制,与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目的相违背,且管理及教育效果不理想。另外,现阶段不少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已对此问题加强了关注和重视,并开始逐步将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向柔性管理模式转变,但总体上仍然以刚性管理为主。

四、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高素质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高素质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推动工作有序开展至关重要。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招聘环节加强把关,确保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师范专业或相关管理工作经验,其中包括了管理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并且需要对招聘人员采取针对性测试,保证其能够满足学生管理工作需求[3]。其次需要对现有管理人员组织长期、持续性专业培训,包括入职前岗前培训,以及入职后定期充电培训等,并为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使其专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对管理人员加强考核,并将薪水和晋升职称与考核结果相结合,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自身管理工作经验不断总结和积累,使管理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二)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创新

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相关部门及学生管理人员应对管理思路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及发展需求,更好地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对现代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加强应用,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及时把握,对学生学习和思想加强引导,使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另外,需要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推动。

(三)学生助理辅导员机制完善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以及学生素质教育的广泛重视,不仅强调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也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加强培养,但因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能力培养在中小学阶段往往被忽视。因此为了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承担着重要的衔接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加强培养。其中通过学生助理辅导员机制的引入,能够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加强自身锻炼的机会。学生能够利用课外知识学习之余的时间,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对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担,进而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良好沟通渠道的形成。另外,通过选拔有责任感、品学兼优的学生,协助辅导员完成部分低年级日常班级管理事务,并为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帮助等,有利于学生实践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责任意识的增强,也使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四)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对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和优化,使管理工作实效性增强。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对自身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有效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价值实现的良好学校环境。其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坚持民主管理、服务、创新等观念[4]。其中基于民主管理理念,学生作为管理主体,以及被管理的对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对人的因素和价值提高认识,使学生参与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有效激发,并使管理工作更加公正、平等和客观;基于服务观念,学生管理工作应促进管理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对学生合法权益予以维护,在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就业指导中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并且随着学生时间选择自由度及学习空间的不断扩大,学生管理工作应对学习资源进行更合理、更科学的分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基于创新观念,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潜力进行不断挖掘。同时应对学生个性发展加强重视,并予以尊重,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语

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入,能够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及管理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重视,引导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通过人本化、柔性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使学生综合素养有效提升,进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培养要求,对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