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现象级传播探析

2022-11-25 13:19河南开放大学人文与设计学院李姗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9期
关键词:女团综艺受众

■河南开放大学 人文与设计学院:李姗玉

《乘风破浪的姐姐》,通过对30位女明星生活和表演的记录,把嘉宾们放置在特定环境下观察其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和反应,使观众不断地与嘉宾产生共情,进而沉浸于节目情境的发展之中。它既属于选秀类综艺节目,又属于贴合受众生活、满足受众的窥私欲和代入感的观察类综艺节目。

因节目的综艺性、话题性和代入感都很强,随着节目的热播,相应产生了众多的社会议题。每期节目上映后,都有相关话题进入到微博热搜排行榜,引发大众对嘉宾的言行、表现以及其背后价值观的探讨关注。相较于其他引进的综艺节目形态,这一档原创综艺节目的成功,更显难能可贵,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已形成“现象级”传播态势。

1.节目现象级传播的因素探析

节目彰显了节目组的文化品位、独具慧眼的策划能力,较高的收视率和较广泛的社会讨论,也反映了受众对优质综艺节目的情感寄托和文化期待。

1.1 节目定位准,立意高远

1.1.1 站位高:突出了奋斗精神和工匠精神

综艺节目不仅是大众获取信息、体验娱乐的重要来源,还承担着文化传播、价值观引导的重要职责。《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功搭建出一个以弘扬30+女性奋斗精神为内核的综艺选秀类节目,站位高,立意深远。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30位女艺人,直面“性别与年龄,生活与自己”的拷问,打破社会对年龄的固有偏见和刻板印象,向大众展示出中年女性奋斗、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三十个独特的奋斗故事,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对自己行业的一种坚守,也是他对于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一种体现。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唱跳作为标准,嘉宾们以组合的形式在舞台上进行竞技表演,不管从嘉宾身上,还是从综艺节目的制作细节中,都充分诠释了工匠精神。节目通过女嘉宾们的刻苦训练、舞台展示比拼,向大众传递优秀舞台表演的标准,深刻诠释综艺节目制作者的工匠精神。大众在当下的流量时代,明确好节目、好综艺、好表演的“三好”标准,重拾对综艺节目、舞台表演艺术的敬畏之心。

1.1.2 挖掘深:弘扬了女性价值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将女性力量、女性价值和女性成长等话题推到公共空间,引发全社会的讨论和关注,给了女性相关社会议题一个表达和探讨的契机,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主题是“三十而立”,旨在展现女嘉宾在事业的光环之下,追寻内在和自我的过程。相较于第一季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气魄,第二季的“三十而奕”,从“博弈”的角度,着重于强调女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突破自我,面对现实与困境的勇气。而不同于前两季所展现出的锋芒,第三季的“三十而悦”,则更加侧重于展现女性对自我的包容与接纳。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以年龄去审视和挑选女性,去定义一个女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去“淘汰”和“放弃”年纪渐长的女性群体的现象。节目强调女性议题,突出女性视角,除了嘉宾全是女性以外,现场参与打分、决定嘉宾去留大权的“浪花”们,也均为女性,通过女性支持女性、女性评选女性来充分彰显女性话语权和影响力。节目传播了健康的女性观念,致力于扭转社会对女性的年龄偏见,弘扬社会对“变老”“不年轻”持以宽容的社会态度,保障女性群体应得的公平机会和权益,肯定女性成长的价值。

1.1.3 策划好:子节目《定义》助推了节目品牌系统的建构

深度访谈节目《定义》,由前《南方人物周刊》主笔易立竞担当主持人。主节目以表现综艺选秀过程为主,而子节目则深刻挖掘嘉宾参加节目的原因、过程体会、对人生的观点看法、嘉宾之间的互动相处等子话题。子节目配合主节目的播出,既延续了节目热点,又充分满足受众对节目内容的深度多元化需求。

主节目和子节目的结合,使得节目获得娱乐性和社会性的双赢,和其他一众综艺节目区别开来,独树一帜,也给其他综艺节目以“向下扎根”的启示,综艺选秀和深度访谈节目的融合发展,成功实现了节目类型的“跨界”。节目形式的创新,成功吸引了受众,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1.2 节目选题注重差异化、稀缺性,避免同质化竞争

1.2.1 节目瞄准30+女艺人群体,传播内容具有稀缺性、独特性

近几年,“女团”成为综艺市场上最热门的题材,而《乘风破浪的姐姐》之所以能在《创造营》《青春有你》等同类女团选秀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女团嘉宾的年龄界定。当其他同类型节目纷纷围绕青春女孩展开节目策划和制作时,《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组逆向思维,进行差异化市场策略,选择30岁以上的女艺人作为嘉宾,让大众在青春女性选秀节目的视觉疲劳、审美疲劳中眼前一亮,看到了不同以往的新意。

同时,三季嘉宾的平均年龄也在逐年走高。第一季40岁以上的嘉宾仅有5位,而第三季40岁以上的嘉宾有15位,占总人数的半数之多。平均年龄的增高,意味每一季嘉宾的阅历和心境也都由于年龄关系有了差异化体现,观众能通过节目更多层面地关注和了解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需求,以及不同年龄的女性对美的表达。

1.2.2 女艺人年龄的不同,带来了节目内容的不同

相较于青春女孩参加选秀节目时的青涩、冲动、不成熟,《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女嘉宾的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直面挑战等,彰显了成熟女性的力量和勇气。节目中甚至出现女嘉宾们面对主持人、导师团、导演组的安排,“强势说不”和“勇于提要求”,带给观众较以往女团选秀节目难得一见的新鲜感、“爽”感。

女嘉宾的表现,也是对女性观众的正向鼓励。由于刻板印象的影响,部分年轻女性难以表达自我,追求理想,甚至产生容貌与身材焦虑。而女艺人在舞台上展现出年龄与阅历带来的从容和勇敢,与舞台下敢于剖析和接纳真实自我的魄力,向女性观众传递了坚强勇毅的人生态度,和独立自信的女性魅力。

1.2.3 嘉宾突破自我,传递现代女性的价值理念

《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大的看点除了各嘉宾团队准备的演出节目之外,就是她们选曲和排练时敢于走出舒适圈,追求自我、挑战极限的涅槃之路。无论是曾经的女团成员,还是职业舞者,或是从未接触过舞台的影视演员,都在尝试接触未知或不擅长的领域。舞台上的光鲜和台下汗与泪的交织,传递着现代独立女性的自信智慧、自洽互助之美。

1.3 播出时间在后疫情时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1.3.1 后疫情时代,大众在严肃的社会议题之余,有综艺节目的观赏需求

作为后疫情时代推出的选秀类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承受了颇具时代性的关注与压力。大众在经历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严肃社会议题后,内心有娱乐的需求;同时,这种娱乐需求又因为疫情而产生新的变化——在人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身边的一切有了诸多新的感悟之后,对节目组在综艺节目题材、内容推陈出新、立意站位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

节目充分表达了女性的蜕变、女性力量的成长、女性之间的协作互助这类社会话题,让“舞台之上的表演”和“舞台背后的故事”共同成为节目的主角;从依靠娱乐性吸引大众眼球,到植根于女性价值,弘扬奋斗精神,做到娱乐性与思想性并行;从依赖女性的唱跳表演来博取收视,到真正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结合当前社会时代背景、观众实际需求进行深层次创新,打造出更具深度和思想性的创新节目。

1.3.2 疫情防控时期,再加上影视业进入寒冬期,嘉宾资源丰富,为节目组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

这档节目的播出恰逢其时,影视业寒冬期,又赶上后疫情时代,嘉宾们大多处于工作的空窗期。当节目组抛来邀约的橄榄枝时,嘉宾受新颖的节目理念、创新的制作机制等因素影响,同时,在寻求曝光的流量驱动下,通常会选择参与节目、迎接挑战。丰富的嘉宾资源,为节目组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也为后续嘉宾之间的类型碰撞、整体设计、优化组合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

2.节目后续发展策略

2.1 注重价值观引领,实现受众对娱乐需求和社会认同的双向满足

目前,节目本身并没有在打破性别歧视、中生代女艺人拿回话语权等议题上做更多努力,而只是靠这些女性自己的故事和衍生话题来营造热度,成团标准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年女团新的定义,而是依然在执行现有的女团标准。虽然,回应整个社会的女性焦虑、年龄焦虑,不单单是一档综艺节目就能解决的问题,但《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此类节目的开山之作,应眼光更长远,在节目中融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内容,促进民众更好地树立正确价值观。

从整个品牌系统来看,主节目和子节目,一个主要表现综艺,一个负责呈现深度,生硬机械的分工太流于表面化。价值观的渗透,体现在节目的每一处细节里,大众通过和节目的互动交流,进而在一定的观念上认可及共享节目组传递的价值观。节目组一定要树立导向意识,坚持做好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引导。在当前的碎片化时代与注意力经济时代,人类对内容的深度多元化探索与需求并不会消失,节目组后续需把握好正确的节目价值观导向,充分发挥引导受众获得积极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认同是指社会以及个体通过相互交流,进而在一定的观念之上认可及共享某一价值。把握好正确的节目价值观导向,发挥引导受众获得积极价值观的作用。

2.2 注重议题设置,避免剪辑引发错误的舆论倾向

综艺节目的后期剪辑制作对观众的视线起着导向作用,是对节目拍摄素材的二次创作,剪辑的思路和水准,既可以为综艺节目加分,也可以直接影响综艺节目的呈现效果。

第一季第一期节目,主持人黄晓明在介绍节目规则时,说“你们怎么有勇气参加这样的节目”,海陆说“是因为我们上了年纪吗”,紧接着,视频接上了几位女明星尴尬的眼神和表情。节目播出后,海陆被贴上了“低情商”的标签,相关话题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面对争议,海陆在直播中回复,当时那句话的声音很小,旁边的嘉宾们根本就没有听到,而视频中嘉宾们的微妙表情,是从其他场景中拼接过来的。显然,节目组在通过镜头剪辑刻意营造戏剧冲突,进行议题设置和引导。

节目组通过剪辑主动制造话题和看点,这样的剪辑效果,吸引了受众的关注,却损害了嘉宾的形象,削弱了节目的公平性,和节目弘扬的女性立场背道而驰。因为动态的视频看起来十分可信,包含的信息更丰富,得到的感受更容易被大脑记住,所以视频剪辑的影响巨大,一旦剪辑者的倾向性有失偏僻,将产生极大的危害。

视频剪辑的方向,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内容的看法,同时也彰显了节目组的专业水平。节目组需要警惕,避免因追逐经济效益而迎合低俗趣味,刻意渲染矛盾冲突、对立关系等因素。综艺节目追求经济效益是必然的,但不能为了综艺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偏离节目本质、核心价值观。

2.3 树立品牌意识,精准战略布局

2020年6月19日,芒果TV在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将推出《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的“兄弟篇”,项目名为《披荆斩棘的哥哥》,30位有男团梦想的男艺人,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和主题考核,角逐成团。显然,同一个平台,出品了同质化的综艺项目,势必会稀释掉原节目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一款节目获得成功后跟风模仿接踵而至,已经是我国综艺节目制作的常态。这种跟风式制作模式,对平台来说,虽然是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风险最小的节目策划方式,但低质量的同质化竞争,加速了观众的审美疲劳,阻挠了从业人员创新力的提升路径,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受众资源,陷入“爆火——跟风——同质化——淘汰”的循环。

节目组应有品牌系统意识、长远规划意识,以整个平台为出发点,进行品牌战略布局,在综艺大IP后推出来的项目,应该进行错峰竞争,不能一味地蹭热点、搞营销,应该从大局出发,维护现有品牌的社会价值。平台后续节目发展究其根本还是创新,只有拥有自主的创新模式才能让综艺节目一直不停地往前发展,应把重心放在开发更多各种类型的综艺上,而不是一昧去模仿跟风其它受到市场认可的节目,只有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

猜你喜欢
女团综艺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Sunshine”女团走红:励志or炒作?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