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焜 瞿安凤
《ZIMA BLUE》中齐马的发展过程可以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剖析,齐马通过不断发现并满足自己多层次的需要,获得高峰,体验塑造完美人格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从简单的人像画师成长为放眼宇宙中的大师。并完美实现了自己的追求,达到了非人经验的情感表达。动画讲述了未来世界,万众瞩目的伟大艺术家竟然不是传说中的赛博朋克,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机器人,一个清洗游泳池的家务机器人,如今他要公开展示自己的最后作品的故事。
在现当代美学中,关于人的审美心理的研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作为以为人类中心的电影艺术,世界各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电影理论家们对吸引数量如此众多的影视观众的电影与电视巨大的艺术魅力具有极大兴趣来。他们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入手来探究影视艺术审美心理的奥秘,但时至今日,各大电影理论家或心理学家将他们的目光不仅仅锁定在人身上。
从电影研究来看,60年代后西欧电影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表面和作者上,如符号学的电影语言研究主要是针对电影作品表达面的记号与结构问题,作者结构主义和电影叙事学则主要是对作者与叙事者的结构功能进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电影美学研究日益转向观众,尤其是雅克·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论的影响,使观众心理学,特别是观众深层心理结构的研究日占上风。时至今日这种趋势已经突破为由人的视角转变为对于赛博格甚至是对于机器人在影视深度感与运动感之于情感刻画的角度。
已有很多学者分别从女性主义、浪漫主义、教育与宗教、生态批评等角度研究分析该作品。主要考察了作品中的机器人发展,身份意识,生存及宗教等主题。也有一部分学者对作品的风格特点、题材做了相关研究。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剖析齐马的发展过程及其对自我实现的不懈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和创造力,把人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自我理论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排列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从外部得到满足后,还要逐渐向内在得到满足转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常见的五大需求层次,这些需要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二种是更为详细的七大需求层次理论,比第一种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导演在《ZIMA BLUE》中描绘了齐马的变化之路,超长的时间跨度、众多的空间经历满足了齐马变化过程中的基本需求,而影片整体的风格影像让齐马的成长富有诗意和美感,甚至获得了神秘的高峰体验;另一方面,齐马自身不断的努力让他渐渐的找到了他心灵深处的归属,找到了初代主人的爱与尊重,形成了深刻的个性品质,更加坚定地追求自我实现。齐马追求个人实现的过程令人动容,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想要一个答案。每个人都会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去追求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去询问我是谁,哪怕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也会受潜意识所引导,如果不去回应内心的召唤,就始终无法平静下来,影片最使人潸然泪下的点,在于齐马找到了最原始的自己。
在《ZIMA BLUE》的原小说中,导演提到的克莱因蓝“1000年前,伊夫·克莱因曾经说过,蓝色就是颜色中的精华,能够代表其他所有的颜色,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花费了整整一生去寻找童年记忆中那抹独特的蓝色,后来,他绝望了。觉得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蓝色,如此精确的色调肯定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自然界可能就不存在这样的颜色。然而某一天他却偶然的发现了它,那是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一个甲克虫标本的颜色。他喜极而泣。
导演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把克莱因蓝解释为伊夫·克莱因的模糊或丢失的童年记忆的索引,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体现在作者的设想中克莱因蓝是来自于他童年所见的一种甲壳虫的色彩,齐马蓝也是齐马的记忆的索引。克莱因是Zima的原型,他们有相似的激进、前卫的表现形式,理念和目的却迥异。从巨大的克莱因蓝海中拾起克莱因的一生:从他分割天空时的衬衫,到柔道馆宣传单,挑战、反叛传统、先锋源于艺术家们的前卫,到克莱因蓝的诞生——大概是从他拒绝在参赛的单色画上添加的一笔开始的。(影片中为领带上的一抹本没有的蓝色)接着齐马同克莱因蓝从画布和木板上跃至剧院墙体,跃至人体,跃至整个星球。叛逆、挑战,也如克莱因作品的主题,即使是对今天的观众来说也无法用单纯欣赏和接收的方式去观看,条件反射还是有一些抗拒的,于是一边产生疑问,一边从作品和释义中寻找答案,这些都是对曾经记忆索引的追求,人是如此,机器人亦是如此。以这样的作品和行为反叛世界艺术体制和欣赏方式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体现。
导演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展现了齐马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层级的表达,及其对自我实现的不懈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齐马追求的尊严、价值和创造力,把齐马意识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机器人情感潜能的发挥。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排列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人的最迫切的初级生理需要需要才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初级需要从外部客观世界得到满足后,还要逐渐向内在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转化。导演在《ZIMA BLUE》中描绘了齐马的变化之路,超长的时间跨度、众多的空间经历满足了齐马变化过程中的基本需求,而影片整体的风格影像让齐马的成长富有诗意和美感,甚至获得了神秘的高峰体验;另一方面,齐马自身不断的努力让他渐渐的找到了他心灵深处的归属,找到了初代主人的爱与尊重,形成了深刻的个性品质,更加坚定地追求自我实现。齐马追求个人实现的过程令人动容,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想要一个答案。每个人都会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去追求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去询问我是谁,哪怕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也会受潜意识所引导,如果不去回应内心的召唤,就始终无法平静下来,影片最使人潸然泪下的点,在于齐马找到了最原始的自己。
《ZIMA BLUE》主要讲述了齐马从被制造出来到最后完成自我实现后解体的发展经历,从生到死亡,这期间是个体积累知识、认知世界的过程,由来处来,到去处去,全片都显现着尤为突出的认知需求。此外,齐马是一个拥有着极强审美需求和极高审美能力的个体,审美需求对齐马来说也非常的重要。他存在了1000多年,生活在一个人类超脱生死的机械纪元,影片中随处可见对环境的展现,其中很多都是以齐马的视角来完成。基于上述原因突出强调心理学童年记忆缺失的索引在齐马蓝中的应用。
爱与归属的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问题解决后,情感上的需要就会凸显出来,他会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渴望爱与被爱,寻找自己在情感上的归属感。正如Zima的原型伊夫·克莱因一样Zima在追求情感归属感上的起源就如克莱因第一次在画板上增添了一抹蓝色,这个蓝色熟悉又陌生仿佛只存在于想象之中。齐马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最初的小女孩主人所创在出来,小女孩十分偏爱作为泳池清理机器人的它,在小女孩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对齐马进行完善和改造,直到齐马第一次看见外面的世界,在颜色识别芯片的植入下,芯片之于机器的融合等同于脑之于人体,在这种前提下才赋予了机器人灵魂,这时这个机器才算称得上是Zima,在芯片与能源的加持下从机器人Zima的角度来讲印证了机器人的生理需要。Zima在成为画家后的一次肖像创作中,潜意识的召唤下用刷子在画布的领带上涂下了一抹蓝色,影片中主要表现在通过特写镜头对比表达出潜意识,这样可以增加齐马的归属感。去思考肖像之外的创作,促进了机器人与现实世界的情感交流。为机器人与人的情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冷冰冰的机器人也附着上有温度的肉体。与克莱因模糊的童年记忆相吻合。这也是齐马开始寻找归属的开始。
同样伴随而来的是齐马第一次看到了颜色,而那个色彩就是齐马的蓝。在还没有超脱生死的纪元小女孩去世后,齐马又经历了不同的主人与家庭,随着一点一点的改造与进步,齐马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意识,作为机器人齐马的生存,在无意识前作为机器的他拥有主人和所附属的家庭就已经为齐马提供了生存空间与安全需要,也正因最初级的需要被满足齐马才能逐渐进化出自己的意识。在拥有自我意识之后齐马又经历了高科技材料的皮肤改造,使齐马可以自由的穿梭于地球海洋、火山与更浩瀚的宇宙之中。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认知需要与审美需要是属于更高层次的需要。认知需要是指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问题的需要,泛指个体对于事物的追寻、认知、了解的内在动力,如求知欲、好奇心等。齐马踏上寻找归属的征程,正如动画中齐马说:“就像考古一样。”“随着蓝色变得越来越强烈,我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接近答案。我觉得只有把自己沉浸到这种颜色中,才能发现我渴望知道的事情。”他在冥想中升华,人体形态这个主题太局限了,他需要向更深层次探索,要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真谛,为了认知那些事物齐马经历了生物改造,从壁画开始画下他意识到的一切,终于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中迸发出心灵最深处藏匿的东西——一块小小的蓝色。这也是导演利用齐马爱与归属价值来表达情感的体现。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马斯洛认为,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当齐马在探索中得出了那一抹蓝色,那正是他最原本追求的东西,他的初代主人赋予他的最有意义的东西,他的本心。于是才有了那些惊世骇俗的作品。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探索之后齐马也找到了最初自己,回归本心。成长过程中各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齐马在浩瀚的宇宙中发现自己,并完成了生命的蜕变。导演如此设计自我实现是齐马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以至达到齐马的预期完成齐马的情感纠葛。
齐马不停地画,最终在宇宙的某处找到了齐马蓝。他先是在他的心灵中发现它,最终,他在宇宙中找到了最初在他的心灵中烙印痕迹的场景。“齐马蓝,是我第一个看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关于他的出生,他的起源的故事。一个爱好机器人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小机器人,小机器人在游泳池里,它的功能和人物是清洁铺满整个游泳池的蓝色瓷砖。这个小机器人经过一代代的改造,最终成为了齐马。而齐马的最后一件作品,就是“回家”。齐马纵身跃入泳池,四肢逐渐崩坏解体脱落,逐渐关闭了漫长岁月中他所逐渐发展出来的高级大脑机能。这是一次不可逆转的返回,重回最初的场所,重新回到它最初的状态。这是生的场所,也是死亡的场所。这一幕是童话的,幻想的,梦中的。最初的场所不可抵达,如果可以抵达那也会是一种无言的恐怖景象,也就是完全沉浸于死亡本身之中,在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借助艺术与恐怖拉开距离,站在一个安全的范围距离,去尽可能的体验与享受我们的幻想。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实现同其他基本需要不同,别的需要一经满足就自行消失,不再作为需要,至少不作为占优势的需要而存在,而且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探索、不断上升的发展过程,生命虽然终止但精神不灭。这也是为什么影片结尾齐马解体为一个清洗机器人后依然生生不息运作的原因,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着最后完成机器人齐马由生处去落叶归根的情感升华。
在《ZIMA BLUE》中,齐马从一个低级走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也符合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的进行过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一个时期齐马的情感表达,最后齐马做出了生死的决断。在接受身体改造之后,获得了超感知,所以一直处在信息过载状态,而情感中,也并非总是想获得那么多的信息和感受。于是他选择了一条返璞归真之路,声名从来不是齐马的目标,导演利用童年记忆缺失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完成对于非人经验下机器人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