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思思
(常德外国语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财务报告是指会计主体对外提供、反映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的通用书面文件[1]。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我国当前采用的财务报告是对企业过去的一些历史数据如运营情况、交易数据的总结、归纳,是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财务报告在许多方面已经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当前财务报表体系的担忧与质疑[2]。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出症结,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对症下药。
会计信息质量通常也就是指财务报告的质量,我国的财务报告存在目标偏差、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目前,我国财务报表主要提供了三大财务指标: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现金流量[3]。根据这三大指标,企业为外界提供财务报告帮助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等做出决策,并对企业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估。现行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存在局限性是由于整个报告体系采用规范、标准、通用化的固定形式,使披露内容不能完整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或者部分项目反映得过于笼统,这种模式化的报告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对企业信息需求上和使用上的差异性[4]。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在对外提供的信息披露上表现得过于笼统、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⒈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目前,财务报告使用统一货币计量准则来提供公司的历史信息,反映的是过去的经营成果,而对企业发展具有预测性以及深远意义的信息,如企业的战略目标、知识产权、员工素质、人力资源等各种信息得不到体现,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5];⒉财务报告形式不足。由于财务报表格式固化,企业无法提供个性化的财务报告,这制约了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数量和内涵上的丰富,各阶段的用户对企业信息需求上也具有差异性,其不能满足于通用的财务报告[6]。
目前,财务报告体系通常所采用的是定期报告的制度,主要反映企业过去已经显示出来的财务状况。之所以采用该制度,一方面,是根据人们对年度财富资产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传统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的考量。如果要核算公司利润,按目前情况来说,只能等到年末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业务完成后,再计算费用的归集,这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计算出费用。因此,大部分财务报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时效性并不强,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7]。当前,随着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财务报告的决策时效期也越来越短,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等信息使用者就必须不断了解企业的最新运营状况来进行决策,如果根据一些过时信息来做出判断的话,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中,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企业提升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让企业在社会中更具公信力,得到大众的认可[8-9]。而当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信息化制度建立缺乏成熟的相关准则、法律法规,监督体系缺失或不完善,篡改数据信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大到企业的管理层,小到财会人员,大家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所以,难免会对数据信息加以粉饰。例如,利用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手法调节利润;利用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粉饰年报;利用对存货价值的调节进行利润操纵;利用调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粉饰年报等方法,借助改善报告相关信息来实现预期的指标,这样导致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如果企业的财务报告缺乏可靠性,那么这份报告就不具有实际意义了。
当前,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致力于已发生过的财务信息,因此,应当突破传统的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财务报表应增加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信息,披露企业的战略目标,分析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整体有用性。新的报表不仅要包含经济信息,还需要披露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产品安全以及供应链系统等非财务信息。这些信息都与企业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能有效地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和公信力,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加详实、完整的信息[10]。目前,企业对这种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方式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披露方式可以参照财务报告的列表模式披露量化的非财务信息,也可以采取叙述方式将非财务信息融入企业的战略、治理结构、风险和机遇等内容中[11]。另外,对企业财务报告模式进行优化,要提高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关联度,在披露各种财务信息的同时应当与其他内容进行交叉索引,让财务报告成为“通俗易懂”的信息,满足不同层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财务报告的时效性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报告的实用性。通过财务人员定期按月、按年汇总财务信息形成财务报告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首先,找出并解决影响财务报告及时性的因素;其次,做好会计核算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经营数据的交互效率;最后,加快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融合进度,确保各项财务数据及时疏通。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为财务报告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12],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让企业高质高效地将各类信息收集在一起;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全面分析企业各类的数据,实时生成财务报表,提高了数据分析的便捷性,有效缩短财务信息的更新周期;网络传媒技术优化了企业财务报告的公开途径,提高了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为信息赋予视频以及音频功能,让使用者能够更加直观、便捷地了解各类信息。新技术让财务报告的产生、传播以及使用更加及时,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
财务报告具有可靠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可核对性、中立状态下的会计信息特点、凸显财务会计信息内容的真实性等方面。首先,企业内部要不断地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形成健全的监督审计体系,通过企业内部自控完成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管;其次,培养企业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氛围,从道德层面要求财务人员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再次,可以通过审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审核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与透明度,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为信服;最后,政府应积极推动财会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完善我国财会法律体系,从法制层面上确保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
随着经济社会所处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现行财务报告已不能有效地适应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广大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必须突破当前企业报告的局限性,丰富财务报告的内容,提供更多的前瞻性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完善报告方式,便于使用者利用;通过新技术提高报告的及时性;采用各种途径提高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公信力,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为不同层级的使用者提供全面、详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