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欢 郝海东
(1.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5;2.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鉴于油田企业一线生产工作环境较其他行业企业更为艰苦,且一些岗位的劳动强度较高、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员工更容易出现精神疲劳、紧张、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也关系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据本文的调研和相关文献,油田企业基层员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
主要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症状的个体可能会出现不止一种焦虑障碍。据调查显示,油田员工的焦虑主要以社交焦虑障碍(SAD)、分离焦虑障碍(SepA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等形式出现。社交障碍焦虑(SAD)主要是指害怕自己看起来笨拙、荒唐可笑或者不体面,患者害怕在社交中失态。油田员工因长期处于“孤独”的环境中,极易引发他们过度的、对丢脸或者社会拒绝的恐惧,他们会选择回避公共场合或者在这些场合忍受巨大的焦虑。分离焦虑障碍(SepAD)大多只在儿童期被诊断,但这种障碍也会影响成人,成人可能会担心重要依恋对象(可能是配偶,甚至可能是孩子)遭遇可怕的事情,因此他们不愿意离家(或者其他任何安全的地方);他们可能会害怕独自入睡,还会做分离的噩梦,当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之后,他们可能需要通过打电话或其他方式来跟依恋对象联系好几次。油田基层员工具有长期离家工作的特性,这也使得他们潜意识上担心和牵挂亲人,于是他们排斥独处,所以即便只是分离的想法也会引发焦虑、噩梦、呕吐或者其他躯体不适。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患者虽然没有体验过急性惊恐发作,但他们会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对不同生活事件感到紧张或者焦虑,例如健康、家庭问题、金钱、学业、工作,进而导致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肌肉紧张,坐立不安,易疲劳,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失眠。油田员工因工作内容及强度极大可能会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心和恐惧。
在情绪上的主要症状表现是情绪持久低落,抑郁悲观,严重者出现整日以泪洗面,在工作生活中拒绝与他人交流甚至出现言语障碍、懒惰颓废、反应迟钝、丢三落四等;在身体上的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易产生疲劳,失眠多梦等。油田员工的抑郁表现主要来自家庭、职业发展等,例如,因远离家庭,当家人去世、孩子生病等问题发生时可能帮不上忙,会产生内疚、自责、哀伤等情绪并出现逃避行为,工作地点偏僻、职业规划不明确、对工作提不起干劲、抗压能力差等都容易使其产生抑郁心理。
第一,从事石油行业的员工工作环境普遍恶劣。因石油勘探开发的特殊性,该行业员工多数工作在野外、山区等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带,甚至是荒山野岭,交通闭塞、物资匮乏、食宿条件恶劣,风沙、尘土、严寒、酷暑是他们“十年如一日”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第二,从事石油行业的员工生活环境极其单调。油田基层工作人员因远离城市,工作周期长,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基本没有业余休闲、娱乐时间,除了上班时间,他们大多在宿舍睡觉或者观看短视频,基本“与世隔绝”。文体活动组织困难,参与人员的广度有限,往往只有少数爱好相同的人能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如打篮球等。另外,同事之间交流形式较单一,无法代替亲人关怀,员工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纾解。
这主要是由油田工作的特性所致,点多、线长、面广,长期驻守在工作岗位上,条件艰苦,远离城市,与家人聚少离多,老人、孩子得不到相应照顾,本人及家属的生理、情感、依恋等需求得不到满足,经常出现对休假制度的抱怨,夫妻关系紧张甚至离婚率高等现象。对于未成家的年轻员工来说,因长期处于偏远地区,社交圈子变小,难以解决个人感情问题,甚至会影响正在交往的员工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而对于已成家的员工来说,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夫妻两地分居、“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状况无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家庭问题,造成员工的自责与内疚,形成较大的生活压力。
油田基层员工大多数都是油田子弟,“子承父业”“油二代”“油三代”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受父辈熏陶影响,他们对父辈及所从事行业的认同感比较强烈;另一方面,多数家庭父母缺席了子女最重要的童年期的成长陪伴,给子女心理成长带来发展性缺陷,成年后在处理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上缺少可借鉴的经验模板。
1.改善员工生活和工作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分配各部门各岗位分工时,应认真考虑各工种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性质,为员工配备充足的安全防护装备,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员工身心健康。此外,努力为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完善现场医务室,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确保员工“吃得好,睡得香,过得美”。
2.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充满趣味性的工会活动,为员工配备健身房、篮球场、影院室等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员工的业务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3.关注员工心理状态,组织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AP)
打造一支心理关爱服务团队。引进外部专家团队,内外结合,打造一支全过程心理咨询服务的专家团队,为员工提供专业化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员工帮助计划(EAP)讲师等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等。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心理困惑,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引导员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积极自助。
搭建一个覆盖全员的心理关爱服务平台。依靠外部资源,建立基于网络的心理服务平台,跟踪监测并定期筛查员工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员工碎片化时间,以便捷、多样的服务形式实现心理健康评估、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等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并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员工能够利用网络心理服务平台,随时随地了解自身心理状态,获取个人测评报告,进行心理咨询预约,选择心理咨询方式(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达到及时纾解压力,解答心理困扰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心理减压室、放松室等满足不同员工心理需求,为员工提供“精神福利”的保障,及时调整员工的个人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企业的留职率,在充实人力资源管理的条件下,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
建立一套心理健康风险管控机制。利用网络心理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员工定期开展“心理体检”,形成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心理状态欠佳的预警员工,企业要及时启动干预访谈工作。针对情况严重或者主动寻求帮助的员工,企业通过专家团队和外部资源,为员工提供帮助,及时就医。建立“心理健康体检—主动干预访谈—绿色就医通道”三步走的心理健康风险管控机制,降低极端危机心理问题事件的发生概率,避免出现重大人身安全事故。
提供员工心理疗养服务。优选景色宜人、设施优越的疗养基地,定期分批次组织一线员工开展水疗、泥疗、森林浴、日光浴、理疗、体疗和疗养心理等综合疗养服务,使员工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1.强化组织领导
由公司党委领导,公司工会牵头,总部机关工会和各单位工会负责,制定员工援助计划(EAP)总体方案,成立员工“心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联动经理部做好心理服务机构的对接联系,司属各单位要成立员工“心理关爱”工程推进小组并做好一线员工的心理关爱工程的推进落实,做好项目层面的细化部署和督导落实,及时向公司反馈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2.加强经费保障
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费用由公司工会承担;员工心理测评、团体心理辅导由公司行政和工会各承担相应的比例,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心理疗养费用由公司行政承担;员工个人心理援助每人每年1次,由公司行政承担,超出部分由员工个人承担。
3.做好监督考核
要将员工心理关爱作为推进员工幸福工程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通过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巷、网络满意度调查,每年6月、12月提交开展情况报告,年中年末综合检查等方式,加强工作的过程督导。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课题,更多地关怀员工心理健康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与发展的主流趋势。对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心理健康,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有效防范行业波动、工作环境等因素给员工带来的心理冲击,为企业和谐发展以及员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