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核心价值与建构逻辑

2022-11-25 22:23欧阳康
理论与改革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欧阳康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自觉认识和成功应对世界百年风云迅疾复杂变幻的历史,也是智慧带领中国人民在极度复杂和艰难条件下成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通过百年艰苦卓绝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构建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个战略全局,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自觉统筹中华民族复兴全局与世界百年变局,将世界现代化、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复兴逻辑融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逻辑,通过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提升“四个自信”,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通过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思想智慧和实践创新,也将引领中华民族更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年辉煌。

一、始终坚守一种初心:以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统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并始终将其贯穿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仅创造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并能自立于世界各国政党之林,展示百年大党光辉的最根本价值之点。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里,明确提到“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是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被正式写进党章,明确成为党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篇即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人最可贵的是将这种核心价值具体化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并根据其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各方面,贯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

讲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该民族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过足够的历史辉煌,就没有资格谈“复兴”。第二,该民族辉煌了又衰败了。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衰败一直兴盛,也就没有必要谈复兴。这两个条件对于中华民族都是充分具备的。中国曾经有过自己的历史辉煌,甚至曾经从唐宋开始到18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闭关自守,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甚至在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下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和社会。

造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重要原因是资本的全球化和帝国主义入侵。资本的全球化是以对落后国家的殖民掠夺和殖民统治为前提条件和实际结果的,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殖民时代。资本主义的世界化时代同时也是宗主国的殖民化时代,世界上的很多落后国家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产生了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抗争。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不仅遭遇到本国资产阶级和剥削阶级的压迫与剥削,也受到外来帝国主义列强和殖民统治者的奴役和压迫,而且外来的殖民压迫和国内的阶级压迫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对于当地的无产阶级和贫困大众而言,开展无产阶级革命以争取阶级解放,开展民族独立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成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造成了中华民族在政治上不独立,在经济上被剥削,在思想上不自由等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成为当时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因此,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民族独立,同时是阶级解放,在此基础上谋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起点。从对上述复杂国际背景的解读中可以看到这个起点所具有的极为特殊的意义:从转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与世界现代化的错位关系来看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起点;从中国共产党引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来看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起点;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民族独立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看是一个重要的革命起点;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来看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起点;而从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根本利益至上确立为自己的核心价值来看,是一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引领发展方向的价值起点。

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可以大体分为几个主要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与之相应,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分别获得其时代内涵并引领着民族复兴的发展方向。具体说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领导国内革命战争谋求阶级解放;通过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并站在了世界和平的道义高地,彰显了人类正义的价值制高点;通过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统治,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历史表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积极加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得到了更加突出的表现和实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疫的核心价值和绝对命令,引领着全国“一盘棋”,形成举国体制和万众一心的全新格局,形成病人救治和疫情防控两个第一线,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使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获得了时代性升华。

也正是在这个价值探索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身也从产生、发展到壮大,从最初50多个党员发展到9500多万党员,由在野党成为执政党,而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展示出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所具有的特殊光辉和磅礴伟力。

二、自觉统筹两个大局: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全局与世界百年变局的良性互动与同频共振

习近平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来促进与世界百年变局的良性互动与同频共振,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认识百年发展历史的重要方法论。正是从这样的思想高度,我们可以更好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统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高超智慧,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之所以能够创造百年辉煌所具有的坚实文明之基与深厚活力之源。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种族和民族为单元在一定地域发生和发展的。随着各民族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范围的扩大,所有民族或国家都面临着处理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形成一定的地缘政治。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化在全球扩张,带来了全球化运动。各个国家和民族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体系,面临着处理与世界体系及其变局的特殊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的产生为标志,产生了以国际组织为支撑的全球治理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何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需要我们做深度的历史回顾和理解。历史地看,从2018年往前回溯100年,正好是1918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如何理解这一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和世界体系发展历程及其当代特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简略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经历了战后重建,又遭遇了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首次建立起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并以此为依托第一次建立了某种可以称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世界格局,以联合国保障世界安全,以世界贸易组织支持全球贸易体系,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其他各个领域和各种形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断涌现,推进了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带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竞赛与抗争,最终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形成“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化的模式逐步多样化,由原来的西欧模式,到北美模式、苏东模式,后逐步兴起了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随着现代化道路的多样化,也产生了不同道路的比较与竞争。到底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更好,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选择,也产生了围绕发展道路的激烈论争。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群体性方式和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世界经济中心正在由原来的西方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在世界近代史上首次出现了某种可以称为“东升西降”的现象。与经济发展态势相适应,世界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也在发生着非常深刻的变化,由西方发达国家单一中心和全方位主导到形成多中心格局方向演变,国际话语权的分化和分享程度正在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格局,这一切都深刻地影响到全球治理体系。各个国家都需要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并产生出前有未有的不适应现象。正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并造成全球大流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也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急剧增大。世界进入了具有多种复杂因素内在交织而引发的动荡变革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成就的时代性汇聚,也是对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曲折发展历程的反思和超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伴随着近代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向着强起来的时代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进程进入到全新时期。

自觉有效地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需要中国智慧和中国方略。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世界百年变局的国际大环境下形成和展开的,中国的成功在于以特有实践智慧和特色发展道路将世界大变局转化成为我国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顺势借势用势,整体而又快速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个世所罕见的人间奇迹。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外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而是其内在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其中最具规模、最快速度、最富内涵、最为多彩的部分,成为推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的和健康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谋势造势助势,融入并塑造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极度纷繁复杂的世界体系演变进程中,始终作为人类文明中的正义力量,通过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彰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反法西斯主义、多边主义的力量,支持人类解放的正义事业,深刻影响全球体系的演变方向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深度把握三种逻辑:将世界现代化的运行逻辑、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中华民族的复兴逻辑融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得以推进的。在这里,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但我们的现代化,又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又不是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探索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将世界现代化的运行逻辑、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中华民族的复兴逻辑融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严重落伍于世界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1978年以来,我们最根本的进步就是积极加入世界现代化。但是,如何把现代化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习苏联模式,搞单一公有制,一大二公,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后引进市场机制,经过“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十年努力在2001年加入WTO,构建起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又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传承中创新,一方面将历史上曾经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文明因素都以一定方式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又以极大的广度和力度开展引进、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坚持政府以必要手段和适当程度的科学宏观调控,大力激发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效能和制度优势。第一,就所有制而言,我们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体系。我们既保持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保持足够强大的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又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支持外资、合资、民营、个体等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所有制在中国发展,还发展出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在当代中国建立起多样和开放的所有制体系,使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各种经济资源都能在中国寻找到发挥作用的适当场所,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经济的运行空间和发展形式。第二,就分配方式而言,我们建立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系,通过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努力协调公平与效率,极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活力。第三,就经济运行方式而言,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保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们既有全面覆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努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起各种市场主体的巨大积极性和活力,但又不完全放任市场,保持着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宏观指导和必要政策调试,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警惕盲目的市场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作用,防止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经济金融风险。第四,就国际发展与国内发展而言,我们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引进来”和“走出去”这两个方面全面着力,一方面,向世界各国全方位开放中国的消费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欢迎他们来中国投资,让中国成为世界投资热土,用巨量的外来投资发展中国;另一方面,积极顺应世界和时代对中国的需要,积极地走出去,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产品、中国劳动力、中国技术,让中国制造走遍世界,成为时代标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中国与世界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我们更加积极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更是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发展空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现深度友好合作。第五,就发展趋势而言,我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认识、顺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以高新科学技术尤其信息化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带动全层次生产力体系的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四、着力推进四大创新:通过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提升“四个自信”

正是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彰显了其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这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永远坚持真理,勇于纠正错误,始终坚守理想,勇敢探索创新,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在更高的境界上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

近代以来的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历史中,先后产生了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等的前后继起、内在交织、激烈博弈、复杂竞争、殊死较量。所有后发的民族与国家都面临着在这极为复杂的世界格局下的艰辛思想探索和艰难政治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应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人心所向而生,顺应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大势所趋,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通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先后产生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分别针对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问题,提出了新的思想理念和方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引领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飞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4],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方案,必须长期加以坚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科学、合理的社会政治制度支持。总体上看,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从新中国成立起由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坚持和完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最成功的秘诀是:第一,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并将它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现代世界的政党政治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的老党,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历经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建设,苦难与荣光,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领导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展现出独特的政治魅力。第二,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行最广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做主,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热情,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第三,建立实施新型政党制度。通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开展政治合作,汇聚当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积极推进协商民主。[6]第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在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及各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第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各方面同时发力,抓住“关键少数”,强化“以上率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厉整治腐败,大力促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以上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和整体性运作,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开展全方位、多路向的思想探索与精神创新活动,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一是深入探索和重新阐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为当代中华民族寻找最深厚的传统文化之根,又努力促进其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使之得以活化,进入当代中华思想文化体系,也促使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变得更加深沉和厚重。二是向当代世界现代化的先进思想文化学习,为当代中华民族寻找最为先进的现代思想和发展道路借鉴,又努力使之适合于当代中国的国情,转化为当代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道路。三是回到马克思,探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思想真谛和本真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科学指导思想,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8]以上三种路向的探索为当代中国提供了其他任何国家所不可比拟的丰厚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内涵,极大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价值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思想智慧与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结合起来,既用于指导当代中国实践,赋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又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进行全新的创造,实现了一种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有可能引领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空间方式汇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时间历程中获得的积极成果,以战略方式统摄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党建等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百年奋斗所达到的时代高度、思想深度和实践厚度,也集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思想智慧和实践创新,既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也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既为中华民族更好创造未来辉煌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也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了中国形态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