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杰,黄丽霞,杨芷涵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地区产业要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有雄厚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各地区政府为此先后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文件,以期在人才争夺战中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而欠发达地区因受自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使其在人才竞争中处在弱势地位,欠发达地区产业如何在人才争夺战中科学做到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成为当前社会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福建省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辖区面积2.63万km2,为福建省国土面积最多的地级市,南平为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丰富,素有“绿色金库”“南方林海”之称。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造就南平地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并且南平市红色资源丰富,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
根据2021年南平市统计年鉴,南平市第一产业规模增速减缓,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规模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轨迹,第三产业规模稳步上升。2017年第三产业规模再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推动南平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至2020年南平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完成2007.40亿元,同比增长0.3%,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37.8∶45.8,特别是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日益明显。
但是,南平市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产业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现代农业建设还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20年三大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0%,产业基础和产业链发展水平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还有较大差距,实体经济仍然比较困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不能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仍需深入推进。特别是南平市经济发展与省内同类地市相比较不容乐观,2020年南平市GDP总值在全省九地市中排名最后,占福建省生产总值总量的4.57%,经济发展的压力巨大。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产教融合的目的首先是更好地为地方产业服务,在服务产业的同时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改善办学机制[1]。目前南平市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处在校企合作初级阶段,产教融合还未达到理想状态,原本可以通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让地方产业能够从中受益,但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根据2021年南平市统计年鉴,虽然南平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逐年在增加,但留在南平就业人数比重并不高,流失率约在80%左右。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22)》等可以看出产教融合主要存在产教融合相关主体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政策与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产教融合实践经验欠缺等问题。
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城市相比,南平市地处闽北山区,拥有的各种优质经济发展资源远不如其他省会城市及发达城市,如交通运输业。根据2021年南平市统计年鉴,福建省平均境内公路里程密度为0.888 km/km2,而南平市平均为0.608 km/km2。其中,高等级公路密度全省县(市)平均是0.057 km/km2,而山区县平均只有0.042 km/km2;货物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97.60亿t·km,下降32.3%。
南平市受山区地形影响,交通线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加之政府财政收入少,交通线路往往比较单一,不能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交通不便直接影响到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才、信息等要素流动,制约着当地产业发展,使得其所能给予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相对于其他发达城市来说落差较大,产生人才招不到、人才留不住等现象。
为进一步加大南平市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地方政府出台了《南平市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南平市引进“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方案》、“才聚武夷”行动计划等政策,但现有人才政策以常规的住房福利、生活补贴、资金奖励等为主,与本地重点产业发展特点结合不够紧密,支持政策不够聚焦。且福州、龙岩等近2年先后出台人才新政,在薪资待遇、住房保障、生活补贴等方面持续加码,南平市政策吸引力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相比未表现出明显优势。省高层次人才基本资格条件规定“受聘于福建省内企业的人才近3年内应缴工薪个人所得税额一般每年不低于7万元,山区地市和重点县年纳税额标准下浮20%”,但是,南平经济总量在福建省位次靠后,职工整体薪酬水平较低,即使纳税额标准下浮20%后仍难达到上述要求。
由于产业特点和企业规模的差异,各企业对人才认定标准存在不同认识。课题组调研过程中发现有72.9%的企业认为目前最需要的人才政策是对技能人才的支持政策。企业反映,个别人才政策的补助条件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不太匹配,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高精尖”端人才,对认定技能人才如熟练技术班组长等技术能力较强但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方面有缺失。如我市竹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还有不少,企业人才主体为技能人才,待精准认定并予以支持的群体数量较大。
人才资源短缺始终是制约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平市产业人才短缺主要表现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人才结构不合理。南平市人才总量偏小,截至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36.55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11.5%,其中技能人才在企业总体职工架构中占据较大比重。受访企业中,行政管理人员占在职员工数量的15.65%,技能人才占比40.26%,普通工人占比32.57%,可见,技能人才是企业整体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同时技能人才也是人才流失最严重的群体,人才缺口较大,如邵武金塘工业园区预计未来两年新增人才需求3563人,其中技能人才(含产线工人)2673人,特别熟练技能人才缺口较大。
近几年,南平市虽然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产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还有所欠缺,研发力量严重不足,如邵武市氟新材料产业中有高达70%的产业工人仅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3%,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仅有1%,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的3%,另据2021年南平市统计年鉴,截至2020年,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0.78%。高层次人才缺失,使得产业成果转化、科研攻关的能力较低,这些问题都将大大影响和制约南平市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地要找准自身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各地在探求经济发展时,应避免盲目追求所有产业做大做强,需立足当地实际及自身优势,找准定位,邀请产业代表、高等院校、社会知名人士等共同商讨政策,不断完善优势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引进政策等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南平市经济财政实力相对较弱,财政收支矛盾相对突出,因此,应先集中自身有限资源发展具有优势的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重点产业集群,打造成专属南平市城市名片,再循序渐进,向多元化产业发展。南平市还可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劲动力。对此可以借鉴宁德市做法,近几年宁德市政府大力引进民营企业,如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等,并在土地、政策、资金、审批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在引进人才方面也出台很多政策,不仅使得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留着宁德就业,这一比例高于福建省其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留本地就业比例[2],而且受益于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新能源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宁德市GDP实现较快增长、增速位居全省首位[3]。
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影响着人才去留。
一是进一步完善如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南平市内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打通城乡之间人口双向流动通道,让良好居住环境和发展环境吸引南平籍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二是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不同类型人才自身需求,科学制定重点产业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分类评价认定办法等,如可组成各产业专家咨询组并由他们提出各自产业人才自主评定办法,打破学历、年龄等限制,根据企业自身生产要求和经营情况,将人才技能水平、业绩贡献等作为评价标准来确定人才类别和等次,并根据人才类别给予相应工作津贴、生活补助等政策奖励,落实周期性评审,避免“一评定终身”。
三是鼓励南平籍高考生报考南平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相关专业,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吸引和鼓励南平籍大专以上毕业生关注家乡、建设故乡,根据重点产业类型,分类搭建南平籍大专以上人力资源库,建立专项对接机制,邀请南平籍在外人才开展“重点产业集群人才行”一月一产业活动,推动在外南平籍人才智力回归、项目回归。每年利用春节等节日在外优秀人才返乡的机会,召开家乡建设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家乡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四是持续跟踪服务好回归人员,做好人才职业发展相关培训服务工作。南平市在地域处于劣势、财政收入较少的情况下,利用自身后发优势,突出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并且对做出突出贡献或突破性经济社会效益的重点产业集群回归人员,特别是带着技术、带着团队的回归人员,由市政府组织每年评选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回归之星”予以奖励,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优秀事迹,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在外南平籍回乡就业创业。
产教融合要求高等院校和企业将各自优秀资源拿出来进行合作共用,形成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双赢局面。
一是全方位深化产教融合,需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市政府牵引,充分发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武夷学院、南平市职业教育联盟等作用,让地方、产业、高等院校及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确定合作模式、管理模式和制定政策来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并将校企合作融入日常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去,对此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是医科大学与其附属医院的校企合作,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顶层设计上保证了两者的业务紧密结合。
二是根据企业和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产业人才的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与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合作设立产业学院,共建高水平专业、设立研发中心、开展课证融通等新型育人模式。
三是“引企入教”,定制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校企联合编制课程教学内容教材,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以及技能实践课,共同开发融合专业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生产规范、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特色课件[4],并将企业文化、产业文化等融入到课程中,形成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
四是校企开展技能比赛等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除了设置订单班、产业班等,企业可每年在校内开展技能比赛等,校企共同命题,赛项需符合企业要求,企业参与比赛标准制定及评比,并提供赛项奖学金,奖励获奖学生,鼓励学生学习实际技能,通过技能比赛提高学生技能,为地方产业选拔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
五是企业技术人员入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邀请企业人员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专业及职业认识,引导同学们积极投入对基础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学习中,在学习中发现与认知自我,提高职业素养与技能自信,学会在学习中不断开拓视野,不断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与语言水平。
六是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以项目促进育人。发挥武夷新区公共实训基地的引领作用,鼓励重点产业集群聚集区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双方合作完成项目,通过项目指导学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学生通过实训基地在读期间培训合格,毕业可无缝对接参加企业工作。
一个地区产业健康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各类人才支持,关键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科学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工作。地方管理者需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人才需求,科学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了解人才需求,以广阔发展前景、地方产业文化和良好薪资待遇吸引人;优化产业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实现归属感留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做好人才资源配置工作,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