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烽峰 石强(.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000;.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伏邪是中医学重要的发病理论,《中医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1]病邪潜伏于体内而不外显,往往在外邪引动或某种诱因作用下逾时发作。伏风是伏邪的一种,指感受风邪伏藏于脏腑经络,不能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者。伏风发病既有平素伏而不发,遇诱则发,病程缠绵难愈的特点,又有风邪主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发病迅速、变化多端的特性。临床上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紫癜、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发病特点与伏风致病特点极为相似,从伏风角度辨治亦能取效。本文将梳理伏风的历史沿革,初步探讨其产生机理及致病特点、治则方药。
“伏风”一词首见于清代,蒋宝素《问斋医案·肺部·哮喘》中记载:“二天不足,脾肾双亏,驯致风伏肺经,哮喘屡发,……,肺有伏风,遇风则发,气喘不能平卧,喉间水鸡声,……,风伏于肺,液化为痰,不时举发。”[2]此处蒋氏运用伏风的概念论述了哮喘反复发作的机理。然伏风作为伏邪的一个种类,其理论源于伏邪理论,伏邪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春伤于风,邪气留恋,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冬伤于寒,春必病温。”[3]15说明当人体感受外邪之后,邪气可以潜藏于内,伏而不发,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才会表现出来。后世王叔和在《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中首次提出了“伏气”的概念,吴又可在前人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温疫伏于膜原”之说,首次提出了“伏邪”概念,标志着伏邪理论的正式形成[4]。明清期间是伏邪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广义伏邪的概念被提出, 涵盖一切伏而不发的邪气[5]。如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提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王燕昌也在《王氏医存》中云:“伏匿诸病, 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6]
伏风即属广义之伏邪的范畴。此后中医古籍中关于伏风的论述逐渐丰富,如《丁甘仁医案》载:“程女,肺有伏风,痰气壅塞,脾有湿热,不能健运,以致咳嗽气逆,……,急拟疏风宣肺,运脾逐湿,庶免加剧耳。”[7]《曹仁伯医案论》言:“肝有伏风,善行数变,不惟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也。”[8]《读医随笔》曰:“肺中伏风,有专寒者,有挟温者。”[9]《全国名医验案类编·风泄案》载:“医者往往误认为食积化泻,或误认为湿积所致,而不知伏风之为病,以致邪气流连,乃为洞泄,不可挽回者数见不鲜。”现代医家曹恩祥提出“风盛则挛”,认为伏风内盛,往往可导致气道挛急等症状[10]。姚梅龄在《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哮喘久治不愈,应考虑肺内有伏风。汪受传认为“伏风”是一种来自先天禀赋,深伏体内的风邪,其深层次的含义是体质[11]。伏风得到进一步认识和应用。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今风寒客伤于人,弗治,病入舍于肺”[3]72,说明伏风可源于外界虚邪贼风对人体肺卫的侵袭,失治后入里留恋不去而成伏风。风邪侵犯人体之表,若失治误治(如失表或滥用收敛、滋腻、补益),导致外风羁留而日久病邪入里,则潜藏于络脉、营血分等较为深入的部位。如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曰:“肺主皮毛,风之伤人,先于皮毛,次入经络而渐深”[12],外风伤人,久病入络,风邪内伏,渐成肺络伏风。《素问·风论》曰:“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3]155,《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3]161,四季风邪由外而入,由于四时病邪特性的差异,可以侵犯五脏中相应的脏腑,风邪病久而不去,最终内舍于脏腑成为伏风。《素问》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128,吴又可亦云:“以正气愈损,邪气愈伏”,《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3]705外界虽有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气,如果人体正气不虚,则邪气不得入,一旦正气不足,肺卫不固,则易导致外风挟其他病邪侵入人体,正气不足,无力鼓邪外出,风邪留恋,日久而成伏风潜藏于体内。
伏风亦可由内风所化,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动荡生风,久则潜藏体内而成伏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3]421内风与肝关系密切,但内风绝非仅指肝风。《临证指南医案》曰:“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13]71提出内风的产生为阳气之变动。《本经序疏要》言:“故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设使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斯阳亢无以升降,于是为出押之虎,失系之猿,穷而无归,咆年狡绘,百变不已。”故“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之风也”[14]。可见内风的本质在于气血、阴阳之失调。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运动过度等等,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利,阴阳动荡而生风,久则潜藏体内渐成伏风。如唐·孟诜《食疗本草》曰:“饴糖,进食健胃,多食发脾风”,饮食不节可导致体内生风,潜藏于脏腑而成伏风。《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15]脏腑自身的功能失调,出纳升降失常,导致气机逆乱而生风。现代医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刘昭纯等提出了瘀血生风,根本病机在于瘀血阻塞经络, 筋脉失养,挛急刚劲[16]。王昆文则提出因痰生风, 其机理为:一是痰阻于络, 血行失畅, 血不行则风生;二是痰郁久则化热, 痰热相合则更易生风[17]。姚梅龄在《中医根治哮喘的几个问题》提出,产生伏风的主要原因是湿邪、饮邪,其次为痰湿郁遏风邪,使风邪内伏。汪受传认为若是禀赋有异, 或气虚、或阴虚体质, 均能形成外风易于留着不去而成伏风[18]。
无论是外来风邪留恋不去而成的伏风还是内风所化的伏风,其发病都与正邪关系密切相关。伏邪发病不论是因所匿之邪郁久,势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发病,亦或是因外邪引动内伏之邪而发,在此过程中,正虚都是其必要条件[19]。正邪不争伏邪始生,若正邪得争则伏邪外发。无论是新感引动还是伏邪自发,归根结底还是正邪关系有所变化,不论是正气渐充,正进邪退,还是邪气日盛,正退邪进,都会破坏之前正邪不争的微妙平衡,使伏邪外发[20]。
伏风作为伏邪的一个种类,具有伏邪的特性。任继学认为伏邪具有隐匿潜藏,遇感而作,因加而发,广泛性的特点[21]。如《灵枢·五变》言:“余闻百疾之始期也, 必生于风雨寒暑, 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 或留止。”[3]629邪气致病具有潜藏的特点。《西溪书屋夜话录》云:“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灵枢·贼风》云:“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而加发也。”[3]704描述了伏风遇感而发,伏邪因加而发的特点。张鑫等认为伏邪具有:(1)动态时空:随着时空变化,所伏之邪和伏邪所伏位置可能也会发展变化[22]。(2)隐匿性:伏邪不易为患者和医者察觉,其存在只能依据经验由果导因, 以此证明伏邪的存在。(3)自我积聚:伏邪鲜少自愈,常随时间推移不断进展,积聚到一定程度而发病。(4)潜证导向:疾病未发之时,患者常无症状,表现为无症可辨,有证无候,即潜证。伏邪致病还有病程缠绵反复的特点,如《医门法律·痢疾门》中指出:“邪陷入里,虽百日之久,仍当引邪由里出表,若但从里去,不死不休。”[23]因此伏风也具有隐匿性,平素伏而不发难以察觉,易受外邪引动,因加而发的特点,伏风之邪伏藏于体内而不得除尽,往往可导致病程缠绵反复难愈。
伏风亦属风邪范畴,因此又具有一般风邪的特性。《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伏风与一般风邪一样,善行数变,具有起病急,变化多端的特点。风为百病之长,《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雷少逸《时病论》曰:“风为六病之领袖,能统领诸气,如当春尚有余寒,则风中遂夹寒气,有感之者,是为风寒,其或天气大热,则风中遂夹热气,有感之者,是为风热,其或春雨连绵,地中湿气上泛,则风中遂夹湿气,是为风湿。”[24]伏风与一般风邪一样,常常可作为其他病邪的先导,兼夹多变,如外来伏风,常可夹寒夹热夹湿等,共同袭击人体,形成风寒、风热、风湿等留着体内之势;内生伏风,常可阻遏气机,气机不利则津液失布,停津为痰为饮,痰饮郁而化火,痰阻脉络而成瘀,形成风、痰、火、瘀伏藏体内之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身体为痒,痒为泄风。”[25]清·赵濂《医门补要》曰:“风盛则痒。”[26]伏风与一般风邪一样,其导致的病症往往具有瘙痒的症状。
因伏风属伏邪的范畴,又与一般的风邪有区别。一般风邪犯人,多表现为立即发病,病势来去迅速,而伏风具有隐匿性,可以伏藏于人体之内而不立即发作,且伏风之邪伏藏于体内而不得除尽,常常可导致病程缠绵反复难愈。在病位方面,一般风邪侵犯人体时病位多表浅而不深,而伏风则潜伏日久,病位较深。如清·蒋宝素《问斋医案》曰:“风伏于肺,液化为痰,盘踞脾肺连络之间。”[2]伏风可伏藏于五脏之中,根深蒂固,当伏风伏藏于肺脏时,可深入肺系络脉之中。
因伏风致病具有隐匿性,难以察觉的特点,其发病往往是因发知受,医者主要通过患者发作期的症状表现,审证求因进行辨证治疗。如陶汉华教授基于“伏风”理论治疗脑小血管病,强调据病因而治,确立了透散外风、扶正祛风、平息内风3则治法[27]。常用透散外风药包括羌活、川芎、防风、独活、僵蚕、蝉蜕等药。根据气血阴阳精津液亏虚,风邪乘虚而入所确立的治法,包括益气祛风、养血祛风、填精祛风、温阳祛风等内容。平息内风重视肝体阴用阳的特点,养肝体,达肝用。同时重视脏腑联系性,又有滋水涵木、培土制木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3]398风药多辛味,药气芳香,具有行、散、润、化、通、升六大作用,风邪为患,临床上辩证运用风药可取得满意疗效。如赵进喜研究团队基于“肾络伏风”病机学说从风论治糖尿病肾病,常用川芎、牛蒡子、穿山龙、鬼箭羽等风药活血通络祛风,所谓“血行风自灭”,蝉蜕、僵蚕疏利升降气机,又能祛风,有利于肾络伏风的祛除[28]。现代研究表明,这类药物普遍存在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云:“柯琴曰:故治风者, 不患无以驱之, 而患无以御之。”[29]并论玉屏风散说:“治风邪久留而不散者”。肺卫不固,腠理疏松则不耐风袭致风邪留恋,在治疗时亦需引起重视。
伏风则潜伏日久,病位较深。叶天士云:“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之邪”,并指出“风邪留于经络,须以虫蚁搜剔”,而虫类药“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搜剔经络之风痰瘀”[13]526。风邪内伏大多时久藏深,且易兼挟他邪留恋不去,疏、息、搜、驱,非草木之品所能奏捷,须虫蚁灵动之品。如胡国俊《肺恙求真》中治疗伏风致咳,方药中擅用蝉蜕、僵蚕、蜈蚣、全蝎等虫类药[30]。现代儿科名老中医安效先提出“风伏肺络”学说,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夙根为风伏肺络,肺气肃降失常,气道处于挛急状态而致咳嗽频作,常用蝉蜕、地龙疏风解痉[31]。
伏风理论源于伏邪理论,属广义伏邪的范畴,是指风邪伏藏于脏腑经络,不能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者。伏风可源于外界虚邪贼风对人体肺卫的侵袭,失治误治后致外风羁留而日久病邪入里,潜藏于络脉、营血分等较为深入的部位;亦可由内风所化,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动荡生风。伏风发病与正邪关系密切,体内所匿风邪郁积聚到一定程度发病或外邪引动内伏风发病,正虚往往都是其必要条件。伏风既有伏邪平素伏而不发,隐匿性,易受外邪引动,因加而发,病程缠绵难愈的特点,又有风邪主动,善行数变,易挟他邪的特性。与一般风邪相比,伏风致病具有隐匿性和病位较深的特点,故治疗时往往需通过患者发作期的症状表现来审证求进行辨治,且多须用虫蚁等灵动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