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式选拔”是一个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的竞争过程。在干部人事制度的设计上,体现了“选”与“培”相结合的特色。那么,对于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组织如何进行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进行了阐述,纳入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季乃礼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式选拔”进行了广泛调研,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培养式选拔”是指优秀的年轻干部经过中国共产党早期挑选后,作为培养对象进行组织培养,从而形成晋升优势的过程,也是一个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的竞争过程。在干部人事制度的设计上,体现了“选”与“培”相结合的特色。
能够进入组织培养视野的干部有一些共性,最典型的特征是年龄低于同一级别的领导干部。这与中国共产党要求梯次配备干部有关,即一个领导班子中要有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干部。另一个特征是能力强,在过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绩效或者有突出的亮点。总体来说,年轻干部一般都比较灵活、学习能力强。季乃礼在调研中就遇到一名年轻的处级干部,一开始是在乡镇工作的选调生,由于其擅长公文、时评写作,在工作之余仍时常发表文章且有材料获得高级领导批示,被一名领导看中后调到市委办工作。
组织选拔年轻干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选拔,需要经民主测评、考察、会议讨论等程序和环节才能够入库;另一种是日常发现,比如通过干部考核、领导班子回访、在重大任务中发现年轻干部,及时推荐入库。年轻干部信息库实施优进绌退的动态管理,人选由组织掌握,不公开、不公示,避免对入库干部进行标签化解读。
“培养式选拔”是一个反复过程,“育”“用”相互交替。也就是说,经过组织培养后重用的干部会继续竞争,优胜者将获得组织新一轮培养。这是一个随着层级上升而培养对象人数逐级减少的过程。但为了保证干部人才需求,有必要在一定层次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培养对象数量。
季乃礼介绍,对于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组织部门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具体包括五种方式,即核心部门历练、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借调使用、教育培训。
相较于常规的科层业务,核心部门的工作对干部的锻炼效果比较明显。从政治能力来说,主要是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忠诚度;从工作能力来说,主要提升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还有较为关键的一点,核心部门的领导能力强,年轻干部在与领导的工作接触中能够向其学习,利于干部成长。
核心部门干部的仕途起点往往不在本部门,而是在其他部门。季乃礼在某区级党委办调研发现,党委办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这些人在原来的部门表现都很突出。所以,非核心部门的干部只要表现出色也有机会调到核心部门工作,他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核心部门的“再筛选机制”。
对于轮岗交流,季乃礼认为,对年轻干部要“蹲得实、拔得动”,敢于打破隐性晋升台阶。以实绩为岗位调动依据,既保证年轻干部在一个岗位上的锻炼时间,又不耽误年轻干部的成长速度。
在教育培训方面,组织会按照“强弱项,补短板”原则来锻炼年轻干部,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干部。比如,机关型干部会被选派到基层去熟悉基层工作,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等。
中国“培养式选拔”很好地解决了干部之间的代际更替,并且始终保持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
季乃礼表示,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培养,年轻干部在面对晋升时有五种优势:一是年龄优势,在干部晋升中,年龄小意味着有更多时间来展现治理能力;二是素质优势,经过多岗位、多层级、多系统锻炼后的年轻干部,对于能力拓展卓有成效;三是领导注意力分配优势,领导具有干部推荐权,受到领导关注是一种很强的政治激励;四是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优势,年轻干部作为同一层级的佼佼者,对未来有一定预期,从而强化了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行为选择;五是社会监督优势,年轻干部升迁的社会关注度大,常常被视为“政治新星”,需要用突出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不过,在现行体制下,年轻干部忙的事务太多,抓落实贯彻能力强,但处理复杂问题的决策能力和抓住时代机遇进行改革创新的勇气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年轻干部要力戒“后备心态”和“速成心态”。
一份材料统计显示,十八大后查处的中管干部中,不少是年轻时候升迁很快的那部分人。对此,中国共产党对年轻干部提出了“严管就是厚爱”的管理理念。现在,不少地方出台对年轻干部的专门监管政策,例如四川出台了《关于对年轻干部“涉网”腐败问题加强监督的通知》,遏制和预防年轻干部“因赌而贪”“以腐养游”;天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监督的若干措施》,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颗扣子”。
季乃礼强调,对于年轻干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要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并且加大社会曝光力度,以免其被提拔到更为关键的位置后产生更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