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执法综合执法的措施

2022-11-25 15:10:22孟庆亮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综合执法基层农业

孟庆亮,李 涛

(济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山东济南 250004)

0 引言

农业综合执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20年来,农业综合执法试点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农业管理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都有质的提升。但是基层工作细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形成权责统一、标准一致、执法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执法集中化、专业化水平还需要提高。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传统执法手段必须与先进管理方式和科技技术相结合,这就需要基层工作探索管理机制的创新,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肩负起市场整顿、农资打假、产品监督、农田保护、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的责任。

1 我国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取得的成绩

1.1 综合执法体系已经建立

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过去综合执法在20多年的探索中,已经建立了综合执法的体系,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改变了过去依赖行政强制和监管的思维,在法治思维引导下,全面建立高效的治理体系,整体运行仍然较为有序。在一些示范执法单位,综合执法体系已经非常完善,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整合了监督、渔政、农机、植保植检站、动物卫生监督所等领域的职能。执法队伍改革有序推进,职责权限分工明确,执法力量和队伍能力都有所提升。落实了“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与公安、交通等不同部门联合执法,实现了协调治理。

1.2 综合执法水平普遍提高

尽管各地经济存在差异,产业结构和经济特色各有不同,但是从综合农业执法水平来看,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信息化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执法当中,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大幅提升,办案效率明显提高。日常执法行为不断规范,过去农村地区存在的执法乱象大幅降低,从执法程序到设备使用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促进了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的提升。由于经费保障、装备配套集中统一,技术设备先进,网上办案等方式逐渐扩大使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益,执法满意度明显提高。

1.3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在综合执法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投诉举报电话的处理效率大大提升。重大农产品安全案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由于违法事件处理的力度不断增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的次数也大幅增长,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帮助农户和消费者挽回了大量的损失。在执法中发现了典型问题,实现了系统改进,法制教育工作成果显著,农民的守法经营意识明显提高,农资下乡和渔政管理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2 新时代本地基层农业综合执法面临的挑战

2.1 执法机构设置还需要完善

很多地区基层农业执法职能归并到综合执法体系中,因农业执法专业性较强,出现了综合执法部门与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职能权责交叉、职责不清、协调运转不畅等现象,造成涉农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群众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另一方面,在“局队合一”模式下,执法中队按照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农村宅基地等智能划分,几个中队之间职能重叠,存在重复执法的现象。在春耕备耕执法检查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降低了执法效率,而且也造成了扰民的问题。

2.2 执法保障工作仍需加强

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大,监控死角较多,人员编制不足等原因,对执法保障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从本地来看,执法保障工作还不够完善,经费保障力度还相对不足,这在设备方面尤为突出。与全国农业综合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相比,基层农业执法装备配备还有一定差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实用性可操作性有待完善,影响了执法效能的有效提升,阻碍了农业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步伐。

2.3 基层执法力量较为薄弱

基层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不高,从农业系统划转的人员较多,法律专业出身的较少。一些执法人员年龄较大,缺乏信息化执法的经验和能力,学习能力不强,技术水平较低。还有一些执法人员缺乏办案经验,执法中面对监控死角等问题不知道如何应对。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法律意识有待提升,在执法中依然存在以权代法、行政干预过渡以及执法随意等问题。

3 全面提升基层农业综合执法的具体措施

3.1 明确基层执法的原则

在基层执法工作中,确立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的原则,以全面提升基层执法效率为重要原则。同时,要给农户创造一个高度自律的市场环境,以市场为主导,行政干预以服务性质为主,以保障广大农户和生产经营的需求为目标。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建立质量至上的原则,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细则,明确基层执法中应该如何进行操作,提升执法水平。要加大处罚力度,如果行政处罚不能够有力实施,那么就要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加大违法成本,实现源头治理。比如在农资销售旺季时节,要加派人员,加大巡检力度,一旦发现农产品问题,严肃处理,让相关非法人员不敢心存幻想。

3.2 加强农业监管执法配合

整合现有行政执法职能,合理设置相关机构,实现监管执法的协作配合,改变传统执法工作中工作交叉和职能重复等问题。执法中队设置按照区域设置,采用轮流执法模式,与地区派出所等机构展开合作,实现联合执法。为根治执法中徇私舞弊和以权谋私等现象,要将内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大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在综合执法队伍内部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外部保证群众监督和举报渠道畅通。同时,更要明确监督、执法、管理以及审批等各方面的职责,落实责任到人。而且还要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每一个执法细节都能找到制度依据。结合当地农业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执法内容,形成科学执法制度,实现依法兴农的目的。

3.3 强化农业执法工作保障

加大执法部门经费保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将刚性支出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中。提高市级补助资金比例,保障用车需求和执法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增加农业综合执法的编制,确保执法中队人员充足,满足十年禁捕、畜禽屠宰、非洲猪瘟等高强度工作需要。尤其是要提高基层农业执法装备的配备水平,除统一着装、车辆配备和必要执法记录设备之外,还应该配备执法装备箱等先进设备,确保在执法工作中能够第一时间固定执法证据。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采用互联网+执法手段,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降低人工劳动的强度。比如在渔业执法工作,可以安装“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的智慧监控系统,对非法捕捞等行为实施自动监测,提高工作效率。使用网上办案系统,实现执法文书自动生成,案件线上发现线上处理。

3.4 加大执法业务培训力度

招聘法律专业的人才进入到执法大队,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的素质,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智能执法系统和新型执法设备的使用,提升台账管理水平。要丰富培训的手段和方法,除了传统的单位组织、选派、现场指导等,还应该引入线上学习,模拟执法和执法实习等手段,在高峰时期,从各学校、各部门和各单位抽取人员,参与实习工作,一方面提高他们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弥补人手的不足。学习做好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进行专家释义解读,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相结合,营造打假护农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方要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伪劣产品和不法行为的打击当中来。对执法中队实施目标绩效考核,与技能培训活动结合起来,强化执法能力。针对执法中的突出问题,要开展案卷评比、查办案件活动,选拔一批业务精、能力强、扎实肯干的人才。

4 结语

要全面提升基层农业综合执法的水平,需从加强农业监管执法配合,强化农业执法工作保障,加大执法业务培训力度等方面入手,改善传统执法工作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综合执法基层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建立以森林公安为主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综合执法队伍的探讨
甘肃林业(2016年3期)2016-11-07 08:56:37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印发
办公室业务(2016年4期)2016-05-28 20:35:11
走基层
大众摄影(2016年4期)2016-05-25 13: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