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全
(天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甘肃天水 741000)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发展工作,每年将“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县区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科学统筹谋划推进两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通过组织召开了专题推进、推介会,印发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科学谋划,明确品牌化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品牌建设,突出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向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品牌农业的发展。
截至2021年底,制(修)订各项标准97项,其中甘肃省地方标准28项,天水市农业企业标准10项,县级技术操作规程56项;“三品一标”生产规程63项,严格按照“三品一标”发布的标准生产规程,结合本地实际,以县区为单位,整理修订出了符合当地农产品生产规程,覆盖了产前、产中、产后、储运、包装、产地环境等。建立国家级有机农产品示范园1个,省级有机肥基地1个,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
借鉴周边市州合作社发展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在保质量的同时增长数量,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多形式发展机制,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工程,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1.16亿元,全市规范和较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0%。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加工、销售全程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监管,并带动企业主体周边家庭农场(农户)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1.6%。
制定出台了《天水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奖补实施办法》,对“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企业给予从5 000~10万元不等的奖补,截至2021年9月底共发放奖补资金325.1万元,极大调动了“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了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数量和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发展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275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品(少数);有机食品8个;绿色食品266个;无公害农产品11个。认定“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认定“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22个,为全市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5.1 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国家、省级和市级例行监测中发现的蔬菜、果品产品违法违规使用高毒禁用农药问题,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范围。对重点产品以及禁限用农药使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治违禁促提升”行动,建立协同机制,结合“三品一标”年度检查,对全市“三品一标”认证、认定主体逐条逐项检查,从源头上保障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品牌形象。
1.5.2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从2016年开始,全市先后建立了93家追溯信息平台,其中:市级1家,县级7家,乡镇56家,生产经营主体29家。2017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连续两年投入资金,以每个点3万元,创建完成80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测示范点,重点对蔬菜、果品、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业产品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建立生产档案等工作,并将80个追溯示范点纳入省级平台,将“三品一标”持证和每年新申报农产品主体全部纳入国家、省级追溯监管平台,推动网络化监管,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
1.6.1 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引进。2020年,全市共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650个(项、台),其中农作物新品种405个(品、系),新技术44项、新材料104项、新装备97台(套),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80个,试验示范面积27.14万hm2。
1.6.2 集成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持续开展测土化验、肥效试验和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集成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自然发酵腐熟农家肥等。病害推广以物理、生物防治、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2020年,全市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21.04万hm2,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4%;无公害农药使用面积21.04万hm2,其中生物农药使用面积6.9万hm2,农药利用率达到40.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利用率达40.02%。
天水市近两年连续举办了天水花牛苹果大奖赛暨果品营销大会、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花牛苹果开采日、花牛苹果擂台赛暨拍卖认购等系列活动,开展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武山蔬菜等专项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农洽会、农交会、广交会、农高会、绿博会、贸洽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全面宣传推介天水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效应,2016—2020年在中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地标展)、敦煌文博会等获奖共计51个:分别为2016年获奖7个、2017年获奖4个、2018年获奖11个、2019年14个、2020年15个,其中金奖44个。
总体来看,尽管天水市在发展农产品品牌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程度总体不高、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不大,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品牌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全面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天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大力培育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突出独特品质、保证品质优、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誉度高、竞争力强等天水独特的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大力推广“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应用,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微信、发放传单、生产基地安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轮流培训和指导示范,保证每村、每个生产主体有1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负责人,指导规范化生产,提升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等“减肥”增效和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技术。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重点查处违禁农药兽药生产、销售、使用等违法行为。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扩大认证数量和规模,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严格把好准入关口,对不符合认证条件的企业、合作社等坚决不纳入到申报品牌队伍,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带动作用。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退出机制,加强证后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对获证后不按要求生产的主体,决不能手软,该整改的整改,该取消的取消,切实维护“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强化品牌意识,进一步完善“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按照坚持品质至上、宁缺毋滥、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批天水市特色优质知名的“甘味”农产品品牌,构建农产品品牌营销体系,完善“甘味”品牌管理办法,实现优质优价,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开具合格证,加大对追溯工作的服务和技术指导,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管理和宣传推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