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持光
本文主要阐述了心理创伤的含义、危害,并分析了其科学的处置方式。
据资料,在高倍显微镜下,人类受精卵形成的一瞬间极其壮观,精子仿佛是一条巨龙,用头部穿破卵子的外壁而进入。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受精卵曾一度有过一个巨大的创口,只是这个创口又自动愈合了,随之伟大的生命开始慢慢生长。我们无法得知精子给卵子造成的“创伤”会对个体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但这一事实说明生命是从创伤开始的。进一步,“十月怀胎”后的个体出生(生产)事件,对母体和胎儿也都是巨大的创伤,出生过程中殷红的鲜血就是明证。某些心理学派用特殊的方法可以让人回忆起出生时经过狭窄产道的挤压感和恐惧感,而这就是纯粹的心理创伤。
不仅生命从创伤开始,而且成长也与种种生理的、心理的创伤相伴随。这是人类的命运,也是在世界上走上一遭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命运。我们甚至可以说,经历创伤是形成强健体魄的必要条件。试想一个没有经历任何创伤的生命会是多么地幼稚和软弱。由此可见,创伤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大可不必对身体创伤以及心理创伤谈虎色变,正确的态度是积极学习应对心理创伤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心理创伤中成长的知识和技能,或者说关于努力减少心理创伤的不良后果的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说,心理创伤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负性事件导致的心理创口或损伤,它可以因本人是事件的当事人而引发,也可能仅仅因本人目睹或耳闻事件而诱发。创伤受害者分级理论认为:初级受害者是亲历了创伤事件的个体;次级受害者是现场目击创伤事件或创伤事件的援助人员如家人、医务工作者、消防队员等;三级受害者是遭受创伤事件间接影响的个体。
引起心理创伤的各种负性事件被统称为应激源,这些应激源可大致区别为离婚、亲人去世等重大人生变故以及遭遇“天灾”“人祸”等。同时,那些看似微小却长期持续的家庭“冷暴力”等情感虐待,甚至如忽略、照顾不当等,也会带来心理创伤。统计数据表明,心理创伤导致的后果存在着巨大差异:大部分受害者(50%~75%)可以在1 年内逐渐自愈;10%~15%的人则多少会遗留心理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应激源的性质和程度、个体过去的经历,并且也与个体的生物特性有关。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根据病程和反应将心理创伤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归结分为三大类: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ASD):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 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 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①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②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易惊醒,对周围动静非常敏感;③持续的回避,表现为刻意回避遭遇创伤的地点或不愿意回想遭遇创伤的经历和相关人员;④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⑤对未来失去信心。少数患者可因有人格改变或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而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
3.适应障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包括:短期、中期或长期抑郁反应;其他恶劣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品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等等。适应障碍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 个月内发生,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 个月。随着时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逐渐缓解。
研究表明,未经处理的创伤类似于一个存在于脑中的“记忆脓肿”,虽可能自行消退(遗忘),但也可能以碎片样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长期与正常的记忆痕迹共存,并会“长大”且迟早成为活动性病变。如前所述,心理创伤可能导致的精神障碍(或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有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三类,或起病迅速、或病程漫长、或病情严重。因此,遭受心理创伤后,及时进行科学处置十分重要。
有机体具有对创伤的自动防御机制:分离或回避。这些手段一方面帮助减少或避免创伤的灾难性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般的创伤处理过程的困难。一个人虽然在创伤的环境中通过人格解体——身体与精神的分离很好地保护了自己,但也遗留了混乱的感觉以及大量的主观不适感受:躯体疼痛、强烈不适感、羞耻、仇恨、病态的自责感、躯体陌生感等。因此,对创伤的经历加以暴露,能够提供创伤的拼图,有利于对创伤进行合成,最终实现整合。通过回忆,对创伤的部分进行暴露,创伤性记忆就会在治疗环境中被激活,用词语、图画、情感和躯体感觉加以引导合成,整个事情作为整体被重新呈现出来。此时的体验充满痛苦,就好像亲历创伤一样。如果说创伤合成更多的是单纯地对经历加以重复,特别是重复那些在创伤早期的情感体验,那么创伤的整合则是通过发展在创伤回忆中从未经历过的部分来完善体验。如此,患者就会有勇气逐步去体验创伤的其他不完整部分,去体验其他未经历过的情感。
这种暴露需要一定的技巧,往往需要心理治疗师或接受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工作者加以实施。作为当事人,应积极寻求此类帮助。
1.传递正性信息:反复证实和强化现实。首先,处置中创伤暴露的内容和方式、步骤等需要在开始前向处置对象解释清楚。这有助于让其确认自己身在现实中的“此时此刻”,处置过程中必然再次提及的导致创伤的负性事件及其情景只是“已过去”的一个生活片段。其次,创伤暴露涉及如何处理挫折感、恐惧感、生活信心等,同样需要反复向患者确认现实的情景。
理想的创伤合成分为两个层面:创伤再体验以及对现实的认同。
创伤合成的体验类似于一次旅行:一方面,让脑中关于创伤的记忆被“唤醒”并分离出来;而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和增强对医患共同努力科学处置心理创伤、使自己在现在和未来“活得更好”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要反复强调这样的观念:这是在两个成年的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患者和治疗师)之间所进行的对既往创伤过程的处理。务必让处置对象确认:“我知道,我现在是在接受医疗,一切只是在按计划进行。我现在在此所忍受的只是过去发生的事。”通过治疗,患者得到必要的知识和比较正性的信息:既获得关于心理创伤的知识,包括创伤的结果、创伤的分离、创伤过程中的躯体改变等,又接受自己已告别过去活在“当下”“办法总比困难多”等正面信息。为加强疗效,还可视情形向处置对象提供相关主题的文献、书籍等供其主动学习、探索的资料。
2.稳定化:情感耐受性训练。处置对象对现实的认同,往往是不牢固的、是逐渐加强的。因此,及早地、有针对性地、重复地引导处置对象学会与创伤相关的回忆和感受保持适当距离的技术,也是帮助患者重新恢复对日常生活的掌控的重要策略。
3.适时停止:创伤暴露可诱发症状再现,因此事先要有随时可中止的设计,以帮助患者回到现实。
4.共情、安慰:治疗性创伤暴露是对言语、(画面)想象和躯体感觉的综合过程。患者可能出现颤抖、呻吟、咒骂、叫喊、过度换气、出冷汗、抽搐发作、窒息、运动失调等表现,也可能出现“去反应”状态,这些表现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治疗师必须做出共情性的支持和陪伴。如说“现在真无法想象!你当时一定是不堪忍受”,或给予其他解释、证实、鼓励等。总之,处置者应该是充满共情的陪伴者,但有清醒的头脑,能作合理而清楚的解释。
5.调节呼吸和释放痛苦:掌握呼吸调节的技巧,通过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呼吸上来,对于患者在体验强烈情感时重新获得控制十分有帮助。治疗师可以直接指导患者进行有意识地呼吸:“好的,深吸一口气!再来一次!”“每一次屏住呼吸时都会去掉一些伤痛——那些旧时的伤痛。只是一小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都没有了。”很多患者会感到遵照执行后原来的症状或不良感受就有所减轻。
释放痛苦也就是通过屏住呼吸、发抖、呻吟以及其他的一切来“表达”痛苦,使之向外界转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疼痛从身体各处开始泛滥时,要鼓励其叫喊、呻吟、哭泣和抱怨、发抖,甚至更极端的抽搐、以手击桌、用身体撞墙等等。这种痛苦的表达会反复发生,可能会在发泄后减轻,但又会重复发作,甚至比前一次更为强烈。可能多达数次至近十次,直到获得最大程度的痛苦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