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作品中的“孝”文化蕴涵及其启示

2022-11-25 08:49
关键词:文化

张 影

(安徽外国语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的确,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集体记忆,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而“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传统“孝”文化的研究对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孝”文化为主线,以《孝经》等经典作品为抓手,从“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探索“孝”文化的当代启示和价值,期望通过传统经典著作中的“孝”思想为中心的研究,不断赋予“孝”文化新的内容和注解。

一、“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孝”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孝”文化的起源和解释,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最全面、系统的是萌芽于原始社会,开始于甲骨文时代,不断发展于春秋时期,尤其是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了“孝”新的内涵,后又经过孟子、荀子的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儒家孝文化的经典之作《孝经》,对传播传统文化,塑造中华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原始社会是孝的萌芽时期,奉养老人是氏族全体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行为。《礼记·礼运》篇中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正是原始社会氏族大家族里人们尊老爱幼的朴素情感的真实写照”[2]。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到了甲骨文时代,“孝”字有了最初的雏形。“汉字的特点处处影响着中国文化的特点,因为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心理结构以及文化系统,已经深深地渗透或积淀于汉字之中了。”[3]从甲骨文时“孝”字形体结构来看,“孝”字像一个孩童搀扶着老人行走,“我们从篆文的“孝”字构成就能看出来‘孝’是一种典型的会意字,“老”居上,表示上一代,“子”居下,“代”指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有机结合融成一体称为“孝”,体现的是长辈和晚辈的双向互动关系,是“父慈子孝”“母慈子孝”,而不是单方面、无条件的输出和顺从[4]。即使是无理取闹、错误明显,也会言听计从,这姑且只能算是“顺”,而谈不上“孝”了,抑或称之为“愚孝”。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孝顺父母,母慈子孝,代代相传,造就了一个独特的“孝”字,孕育出厚重的“孝”文化。

春秋时期,《诗经》中有很多孝顺父母、敬爱父母的诗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孝”字,也没有给孝下具体的定义,但字里行间却渗透着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深刻地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

《孝经》开篇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4]。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所在,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一切教化都是由此而产生的,人的各种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忠也都要从孝开始,没有了“孝”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紧接着,阐述了践行孝道的三个层次,孝亲、事君和立身,使孝不只停留在侍奉双亲的“小孝”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以孝治国、以孝修身的“大孝”上,立意之深远,思想之深刻,不愧为世人奉为圭臬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2.“孝”文化屡受打击仍生生不息

五四新文化运动让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孝”文化首当其冲,遭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批判,孝道思想也日渐式微。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严厉、决绝,甚至偏激的批判,尤其对“郭巨埋儿”和“老莱娱亲”极为反感,却也表示:“孝顺父母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要难上好几百倍。”[5]正如陈独秀在《觉醒年代》中对儿子陈延年所说:“我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的孔教三纲,同时也反对将全部的传统文化贬的一文不值。”可见,辩证地看待和清醒地认识“孝”非常重要。

当代作家毕淑敏在她的《孝心无价》里指出了孝和忠的问题:“‘孝’是东方文化灿烂的遗产,但在我们这个国度里,身份却很有几分可疑。和它们比肩的‘忠’的地位,则要光辉伟大的多。”最后她呼吁,“趁父母还健在的光阴,多为自己的父母双亲尽孝、行孝,抓住眼前的幸福,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悔恨”。

可见,从古至今,中华“孝”文化像一个平静的大湖,优秀的、批判的都通通接纳,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在批判中成长,在成长中发扬,在发扬中传承,最终成就了今天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

二、“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1.孝为道德之本

《孝经》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受到高度的重视,历代施政者对它都极力加以提倡,同时是一部关于孝道的经典之作,“它以‘孝’为中心,集中论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把孝道看作是犹如日月星辰般天地间永恒不变的法则,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4]。

“孝”来源于人类血脉的自然情感,是重要而不可剥离的情感,是做人的根本。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父母双亲,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含辛茹苦、满怀慈爱地把子女养大,因此孝敬父母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道德,人既有此孝亲之情就必须行此孝亲之实,故孝因其自然的人伦之理而行当然之道。其次,“‘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为诸德之本,人的各种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无一不是把孝放在首位”[4],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国社会是根植于孝道之上的社会,正所谓“读尽天下书,无不一‘孝’字”,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中,“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与首要的文化精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失去了真正“孝”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如建基于沙滩上的七宝楼台,表面上看起来瑰丽璀璨,实际上却不堪一击。

2.孝为行仁之始

《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说明“孝”不仅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双亲,也可以将爱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推向仁爱百姓,甚至仁爱天下万物。由此可见,孝发乎个体,关乎人伦,在血缘和家庭基础上层层地扩展和延伸,孝是仁的开始,仁是孝的扩延,离开了孝,仁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仁义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中心,而孝是重心,最具有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6]“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行仁自孝悌始”,孝为仁的逻辑起点,仁只有立足于孝,立足于自然的人性,人类的血缘之爱,才能获得坚实稳固的基础。孝是践行仁德的根本途径,所谓“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泛爱众而亲仁”都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并由单纯的血缘亲情之爱,升华到了道的层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孝道、孝行。试想一下,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又怎能对自己的员工、自己的学生、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有仁爱之心呢?

3.孝为治国之要

“社会伦理是家庭的放大,由孝悌文化进行推广,由家入国。”[7]这说明了孝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延伸和升华,从人类最普通平常的亲子之情,升华为人性德行,进而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和境界。孝的适用范畴从家庭、种族扩大到社会,“孝”文化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孝经·孝治章》中主要记载了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统治者以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以孝道的义理来治理臣民百姓,就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以敬爱之心推己及人,以孝义来广施仁爱,就能使天下人心和顺,百姓臣服,从而达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4]的太平盛世。这就说明:“治理一个国家,刑罚并不是让百姓臣民臣服顺从的最佳工具,只有把‘孝、悌、礼、乐’推行开来,才更容易让大众接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垂拱而治。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不懂得相敬相爱,没有孝、悌礼仪,那么所有的矛盾和纠纷就会蜂拥而起,天下也将大乱。所以,孝悌之义是十分重要的,时至今日也是如此,遵守孝悌之义,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8]

“孝文化不仅提倡家庭内部的孝老爱亲思想,而且延伸到国家,形成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9]习近平总书记的书架上摆放着两张和父母的照片,一张是总书记推着父亲习仲勋的轮椅,一张是搀扶着母亲在公园里散步,作为国家主席,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可他却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陪年迈的父母,实为难得。虽然是两张普普通通的照片,却是总书记以自身行动为表率,弘扬中华孝文化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样的以孝治国理念,使他成为全中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因此,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幸福安康,这是其他诸如用法律、制度、严刑等治国方法不可比拟的,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其他国家治国理政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参考价值。

三、“孝”文化的当代启示和价值

(1)“小孝”——始于事亲

在孝道开始阶段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要侍奉父母,即事亲,凡事以父母为先,能够尽孝膝下,承欢父母。不仅要勤俭节约侍奉自己的父母,还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父母双亲提供好的舒适的生活条件,满足物质上的需求,但却不只是停留在简单地奉养双亲的孝道上,更要以敬爱的心去奉养父母,如,在日常起居生活中,要做到谨守恭敬;在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承颜顺志;父母生病时,要心存忧虑,细心照料;“父母去世时,要尽诚尽礼,心怀哀戚,哭得声嘶力竭,举止不再端庄有礼,言语失去了条理,美妙的音乐不再好听,美味的食物不再好吃,这是孝子因失去亲人应有的表现。”[4]可以想见,一个尽心侍奉父母的子女,在失去了父母双亲后,必然会无比地哀痛悲伤,哭得声嘶力竭,心痛到无以复加,这也是孝子真情的自然流露。

(2)“中孝”——忠于事君

所谓事君,意指对君主、君王、上级的侍奉,也是基于家庭伦理道德的孝道上的一种延伸和扩展。《孝经·事君章》中指出,在朝廷中做官时,如同在家里侍奉父母一样,就要尽心尽力,尽职效忠,甚至要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君主出现过错时,也不能因为担心被处罚而视而不见,要像魏征劝谏唐太宗一样极力劝谏君主,使君主的错误弊端得以补救,如此才能使君主、上级的善美之处发扬光大,也能更好地在人民心中树立好的君主形象,从而使君臣和睦相亲,共同治理好国家。因此,孝是忠的前提和条件,忠是孝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子女,我们也要把对父母的爱扩大,移孝作忠,舍小家为大家,也就是继“小孝”之后的“中孝”,化孝道为忠君思想,为国效力,为民服务,建功立业,赢得生前身后名;工作中要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和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这样父母也会感到骄傲和自豪。

(3)“大孝”——终于立身

孝道的最高境界是完善已身,修身立德,继承并发扬祖先和先辈的德行,进而成就自己的德业和孝道,建功立业、扬名后世,便是“大孝”了。这就给我们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让我们知道,孝道不仅仅是局限于家庭伦理道德之上,而是一个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不断推广、不断扩大、不断拔高的过程,我们不仅仅用自己的孝心来奉养双亲,使他们平安喜乐、安享晚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以孝治国、以孝修身。如果把这种“大孝”进行推广、延伸,倡导人们为国尽忠,对朋友守信,对自己负责,把个人的“小孝”转化为做人的孝义信守,时刻秉持一颗赤子之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睦。“我们从第一章就能够窥见《孝经》的重大价值和实用性。在天地之间,四海之内,行孝的态度上需要我们慎行终生,贯穿于方方面面。”[8]

2.鄙弃“不孝”“伪孝”,回归“真孝”

(2) 随着浆液硬化弹性模量的增加,地表沉降值逐渐减小。浆液弹性模量为 50 MPa、100 MPa 和 200 MPa时,最大地表沉降值分别为 3.5 mm、3.1 mm 和 2.8 mm,均满足地表沉降控制指标。因此,在满足浆液流动性和凝固时间的前提下,选取浆液硬化后弹性模量较大的配合比,以提高注浆质量。

(1)“不孝”——孝的毒瘤

《孝经》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4],告诉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四肢,哪怕是一根头发一寸皮肤,学会爱自己就是爱父母的前提。反观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人染发、纹身,甚至抑郁、自残、自虐、自杀的行为都是不孝的,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视,又怎么能好好地侍奉父母,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呢?亦或是在学校无心上学,成天打游戏、刷抖音,毕业后也不找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啃老族”,把父母当作自己的累赘、负担,出现了不赡养父母、不尊重父母,虐待老人,甚至残忍地杀害自己的父母的大不孝行为,这些都是“孝”的毒瘤。

(2)“伪孝”——孝的面纱

如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我们做到自尊自爱的话,那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则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立自强,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不仅要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还要爱护自己的德行,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不让父母担心,不让父母蒙羞,正如《弟子规》中所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可是有的人却是懂得了很多“孝”文化知识,把“百善孝为先”挂在嘴上,《弟子规》《论语》《孝经》等经典篇目耳熟能详,但所要求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人文精神却做不到,甚至大相径庭、背道而驰,只是徒增了知识而已,却没有践行,充其量只是有“孝”知识没“孝”文化的“伪孝”,没有达到传统文化贵在以文化人,变化气质的“真孝”的目的。亦或是父母长辈在世时不管不问,不敬不孝,等到去世后却大操大办丧葬仪式,这些走形式摆排场的形式主义,都是为自己加分获取名声,显然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孝。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揭开“伪孝”的面纱,跳出“愚孝”的泥淖,清除“不孝”的毒瘤,回归“孝”文化的初心:是“真孝”而非“伪孝”,是“大孝”而非“小孝”,是“远孝”而非“近孝”。

3.做好“孝身”“孝心”,追求“孝志”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养父母之身就是最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养父母之心就是得到尊重的需求,养父母之志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不断追求中,实现从“孝身”“孝心”到“孝志”的层层升华。

(1)“孝身”——物质赡养

《二十四孝图》中一共有24个孝顺故事,其中“负米养亲”“鹿乳供亲”“卧冰求鲤”“亲尝汤药”“扇枕温衾”“乳姑不怠”等13则都涉及到物质赡养或照顾父母,由此可见,赡养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

我们通常讲的赡养老人指的是物质方面的维度,子女提供钱、物以改善父母的吃、穿、住、行等生活条件,而且要尽其所能为父母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正如《孝经·庶人章》中所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4],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上层社会优渥的条件,锦衣玉食,衣食无忧,但我们却可以顺应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并巧妙地予以运用,那么到收成的时候就必定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否则“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连父母的最起码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又何谈孝呢?还要在行为上谨慎小心,用度花销上要节约俭省,不要把来之不易的钱财作无谓的消耗,肆意地挥霍浪费,对赚取的钱财进行合理分配,注重对自身名誉的保护,并有充裕的财物来侍奉父母,那么父母就会非常地欣慰和高兴了。最后不管是天子还是庶人,即使身份地位尊卑有别,但是奉养父母的那份孝道是不分贵贱、没有始终的,即使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寒,也能像黄香一样“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2)“孝心”——精神赡养

俗话说:“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再大的房子,再多的钱财,都是过眼云烟。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只是单纯地孝其身,而没有孝其心,是不能称之为孝的,这就涉及到赡养的精神层面,奉养与敬爱的区别。

“奉养父母是孝文化的初步形态,即最起码的物质上的给予。”[10]《论语·为政》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奉养只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要求,仅仅保证了父母的基本需求,就和养犬马宠物没有什么区别,是不足以达到孝的真正内涵的,无异于把他们当动物来蓄养。真正的孝是要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敬爱,即内驱力,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行孝。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如果对父母有深切笃定的孝心,是不会出现没有耐心服侍,甚至狂吼、暴打、辱骂自己的父母的行为的,这会让他们遭受极大的精神伤害。所以说,行孝不仅仅是让父母处于衣食无忧的能养阶段,最难得的是长期保持对父母的和颜悦色,不管他们是身体健康还是重病在床,都要对父母温恭、尊重、谦和,使父母精神上达到愉悦和满意。中国现在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养老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工作压力和社会的竞争,很多老人成为空巢老人,他们孤独、寂寞、无助、无聊,整日对着天花板发呆,造成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急剧上升。因此,对待父母双亲不仅要有衣食之养,还要有爱敬之情,也就是精神赡养。平时多一点有效陪伴,多一些沟通交流,而且声音是和气的,脸色是愉悦的,使父母受到尊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让父母放心、安心、顺心。

(3)“孝志”——孝无至尽

“孝志”是按照父母的志向去做,顺从父母的心愿,帮父母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孝的最高境界,正所谓:“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父母所爱之人,我当敬之;父母所愿之事,我当奉之。”然而不是一味顺从敬服,不置他词,应在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的基础上做好直言劝谏之责。如果君主或父母做了违背义理之事,要直言劝告,劝一次不行,还要继续有耐心地劝谏,而且要和颜悦色,正如《弟子规》中所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避免君主和父母犯错,做出不义之事,陷他们于不义、不智之中。因此,真正的孝顺和忠诚不仅要恭敬,还要有所谏诤,不是一味遵从父母的命令,如《新二十四孝》里面“郭巨埋儿”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陷入“愚孝”的泥淖不可自拔。又譬如很多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此时就不能盲从地“顺”,也不是父母之命无所不从才是真正的孝顺,要先斟酌父母的命令、决定、说法、做法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正道之义理,然后再委婉地和父母陈述缘由,陈明利害,明礼达义,勇于劝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的后半生过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才是孝的至高境界,“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的”[11]。

“孝身”是物质层面,“孝心”是精神层面,“孝志”是更高一级的精神追求,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才是现代社会孝的真谛,对于社会养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

水有源,源远流长;树有根,根深叶茂,让中华文脉生生不息、永续流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要从古代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中汲取营养,结合当下的社会实践和实际,为“孝”文化注入新的注解和时代内涵,不断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更好地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价值意义,推动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营造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什么是文化
和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