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举,杜 谆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乡村振兴发展明确了主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是为乡村社会变革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内在地包含“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1]。乡村基础教育作为乡村社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振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巨大的战略价值,迎来了振兴发展的全新战略机遇期。但是,当前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为此,要在本着“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原则的基础上,直面阻碍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探寻振兴乡村基础教育的实践进路。
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统筹把握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从教育的视角审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深刻剖析二者间的内在关联逻辑,是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把握战略机遇主动性的必要考量。无论是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角度、还是乡村文化发展动能激活的角度、抑或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矛盾缓解的角度,来衡量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的现实意义,都具有宝贵的战略价值。
1.有助于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立足于民族复兴的宏大历史进程,致力于实现乡村地区的现代化,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短期事件,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变革过程。乡村基础教育看似仅仅面向学生,实则面向整个社会,为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考量的核心点,乡村基础教育振兴的作用、目标以及潜在价值等,都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诉求相契合,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1)乡村基础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乡村教育的建设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内容与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2]乡村基础教育作为乡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犹如我国庞大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对于维持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必然包含着以乡村基础教育为代表的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乡村基础教育的全面提升也势必会撬动以教育为杠杆的乡村经济社会新变革,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效能。
(2)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培育,教育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的是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从另一个维度衡量,为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乡村基础教育虽不是技能提升型教育,却为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必要的坚实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注入了新的人才活力。
(3)乡村基础教育振兴能够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困扰我国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虽然已经得到彻底解决,但广大乡村地区相对贫困的问题仍旧突出,已经脱贫的家庭,仍然面临着返贫甚至重新陷入贫困的风险。“乡村基础教育通过智力和知识支持阻断代际贫困。”[3]扶贫先扶智,以教育为载体的扶贫方式,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传递的风险,具有其他任何扶贫手段都不具有的长效性与彻底性。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供了新契机,提升了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价值实效。
2.有助于激活乡村文化发展的动能
“乡村教育有两大功能,培养人和传播文化。”[4]乡村基础教育本身就是乡村文化在教育层面的表现方式,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形成了乡村文化发展的活动场域。乡村文化意涵丰富,印刻着乡村地区独特的“乡土”气息。在乡村文化的存续空间中,乡村基础教育浸润着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民族文化以及乡村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气息,并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元素为不同的文化品类勾勒出多彩的文化映象。乡村基础教育的振兴发展,为加速乡村文化发展与传播提供了可能,满足了激活乡村文化多元价值表达发展动能的现实需要。
(1)赓续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乡土根脉
乡村学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场所,还是聚合多元文化,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乡村基础教育立足乡村,具有厚重的乡土色彩,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下,广大乡村儿童自觉接受乡村传统文化的洗礼,并在内心深处扎下了乡村传统文化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文化基因中越发呈现出鲜亮的乡土本色。
(2)为乡村民族文化提供融通交流的新空间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区域分布格局。乡村基础教育作为乡村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民族文化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为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动空间。乡村基础教育的民族属性也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充分交融,凸显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战价值。
(3)培育乡村现代文化发扬的新模式
乡村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是被动的迎合现代文化的冲击,而是主动探索多元共生的“异频同振”新模式。乡村基础教育透过特殊的过滤与保护机制,剔糟粕、传精髓,为乡村现代文化的传播开辟通路。传统与现代的“异频同振”,有效激活了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动能。
3.有助于缓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乡村地区。聚焦到教育领域,“在过去以城市化现代文明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视野下,乡村教育被视为滞后、愚昧的,其存在价值是为城市的发展服务”[5]。在这样一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下,乡村基础教育也一度沦为城市教育的“附庸”,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因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差距鸿沟越发难以弥合。加快推进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为城乡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满足了缓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矛盾的现实需要。
(1)能够为乡村基础教育带来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创造了光明的发展前景,把教育优先发展的视角转向了乡村地区。乡村基础教育可以搭乘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快车,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所释放的优先发展乡村教育的红利,享受同城市教育同等地位的公平、公正的发展权利,从而实现乡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同步发展。
(2)能够增强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自觉与自信
长期以来,由于事实上的滞后,乡村基础教育往往被贴上落后的标签,一度挫伤了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进步的自信意识与行动自觉。教育本没有高低、优劣的差别,有的只是因教育资源和受重视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发展落差。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使其获得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机遇,从而唤起乡村基础教育变革的精神自信与行动自觉。
(3)能够加快城乡基础教育的融合共生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基础教育能够获得更多同城市基础教育交流、沟通的机会,也为乡村基础教育开阔了新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城乡之间的融通交流,势必为城乡基础教育的资源互换与相互补充提供更为便利的平台、营造更为和谐的氛围,客观上加速城乡基础教育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共生。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上下凝聚了重视教育的核心共识,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有了新的突破。但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仍旧面临生源流失加剧、乡村教师短缺以及软硬件基础条件不够完善等现实挑战,形势依旧严峻,不容忽视。
1.生源流失加剧致使乡村基础教育渐趋没落
学生是教育的根本,更是学校办学的根本。近年来,乡村空心化趋势加剧,加速了乡村基础教育生源的流失,乡村基础教育呈现出渐趋没落的发展态势。以河南省周口市某乡村小学为例,该校办学层次为小学,招收一至二年级学生以及部分学龄前儿童,整个学校仅有20几名学生和包括校长在内的三名教师(仅校长为在编教师,其余两名为兼职教师)。但是,该校在10年之前还曾是一所招收一至六年级学生,拥有数百名在读学生且办学规模较大的乡村小学。在调研过其他几个乡村小学以及部分乡镇中学后发现,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生源流失加剧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源流失加剧不仅仅是几个乡村学校的个案,以上学校反映出的状况更是广大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的现实缩影。究其原因,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的推进客观上加速乡村学校生源流失
乡村经济社会变革,城镇化的推进,客观上加速了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生源的流失。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更多人提供了走出乡村,拓宽视野的机会。“现代化进程中,资本在逐利本性的驱动下向城市聚集,农村的各种资源随之流向城市。”[6]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乡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在改变乡村生活面貌,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客观上加速了乡村人口的外流,学龄儿童的流失也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2)乡村教育观念的更新诱发乡村基础教育生源流失
乡村地区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进步,追求更高教育质量的诉求也是引发乡村基础教育生源流失的诱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教育的重要性在乡村地区有了全面的普及,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的影响下,为了让子女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获取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乡村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往教育水平更高、教育资源更优渥的城市学校就读,这就直接导致了乡村学校生源的流失。
(3)人口政策以及乡村学校布局影响乡村基础教育生源走向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为了调控人口规模,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符合我国基本的人口国情,但也在客观上直接造成了新生儿童数量的锐减,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学龄儿童数量自这一时期始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本世纪初期,涉及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在全国展开。据统计,“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7]。乡村小学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生源的流失。
2.乡村学校教师短缺致使乡村基础教育质量下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8]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双向互动,形成了教育双主体的有机结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工程师”,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地处偏远农村,工作、生活等环境较差,导致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队伍极不稳定,面临“引不来、留不住、青黄不接”的窘境,直接影响了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
(1)乡村地区环境较为艰苦,难以吸引优质教师
相比城市学校而言,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亦或是薪资待遇,乡村地区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师虽是一份具有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职业,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仍然是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首要考量。尽管国家教育等相关部门已经在不断改善乡村基础教育工作环境以及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上做出了较大努力,但是仍未彻底改变乡村地区环境艰苦的局面。众多教师不愿来到乡村地区从教,这也成为阻碍乡村基础教育引进优质师资,提升办学质量的发展瓶颈。
(2)乡村学校的教师流失率高,难以留住乡村教师
难以引进优质教师只是乡村学校教师短缺的一方面原因,乡村基础教育学校教师流失率高,难以留住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以乡村基层教学经历为跳板,在获取一定的教学经验或者职称之后,就跳槽到城市学校或者福利待遇更好的民办学校。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甚至成为了教师培训的场地,先入职积攒教学经验,锻炼教学能力,再转向环境更加优渥、待遇更为优厚的学校,似乎成为一种“自我提升”的“捷径”,这无疑会对乡村基础教育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3)乡村学校的教师结构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由于“引不来、留不住”的尴尬局面,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结构出现严重的新老不平衡。年轻的新进老师补不齐巨大的教师缺口,现有的教师队伍“年龄差”偏大的问题突出,“青黄不接”的教师结构,严重影响了乡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3.软硬件基础条件不够完善致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受限
影响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除了学生和教师这两大教育主体外,各方面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也会起到助力或阻碍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作用。就当前的乡村基础教育而言,在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内容以及配套基础设施上仍旧不够完善,俨然成为乡村基础教育实现发展变革的“反向作用力”,致使其发展受到巨大限制。
(1)“离农化”的教育价值倾向加剧乡村基础教育的没落
“在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实际上践行着‘离农’的价值取向。乡村教育的目的是为城镇培养建设者,教师是为学生能够离开农村而教,学生是为成为城里人而学。”[9]在这种离土、离农观念的熏陶下,学生更加坚定城市必然优于乡村的价值判断,天然地产生一种精神上和行动上都想逃离和摆脱乡村的认知倾向。这与乡村基础教育想要向学生展示乡村生活的美好,拉近学生与乡村社会的情感距离,增强对乡村社会的价值认同的初衷相违背,更容易造成乡村人才的流失,加剧乡村空心化趋势,进而加速乡村基础教育的没落。
(2)“过度城市化”的教育内容丧失乡土气息
当前,纵然乡村地区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完全落后于城市。相比较而言,广大乡村地区有着同城市文明完全相区别的文明形态,有着城市地区所缺乏的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这些都可以融入乡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之中,发展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基础教育。“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补充,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是传统社会孕育乡风、教化乡里的有力工具。”[10]但是,当前的乡村基础教育皆是以城市工业化文明为导向,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使用都是以城市化教育为标杆,严重忽略了乡土文化价值观念的培育和引导。
(3)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变革
相较于城市教育而言,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教学信息化改革背景下,乡村基础教育配套基础设施的短板更是暴露无遗。尽管国家近些年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也兴建了新式教学楼和多媒体等配套设施,但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相比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学校而言,乡村基础教育的相关设施配备仍然难以满足教学模式信息化变革的现实需求。
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发展进程中,乡村基础教育被赋予崇高的使命,也迎来了变革发展的光明前景。乡村基础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洪流,把握振兴发展的战略主动性,直面振兴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探索振兴发展的实践进路。具体而言,要积极应对生源流失所带来的冲击,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管理,并立足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实际推动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
1.多措并举缓解生源流失对乡村基础教育带来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变革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中,在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为核心目标的导向下,乡村人口流失严重,空心化和老龄化日渐加剧。以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动因,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被送往城市学校或民办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及“撤点并校”学校布局政策的实施,都对乡村基础教育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为此,要从根本上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乡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并以便利学生就读为导向完善乡村学校布局来应对生源流失对乡村基础教育带来的冲击。
(1)以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支撑吸引流动人口回归
要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变革,加速实现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乡村流动人口回归。乡村空心化从根本上来说,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此,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速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乡民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为乡民们创造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进而带动乡村外流人口的回归。同时,要加大乡村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动乡村基础教育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优化升级,并以此来带动乡村学龄儿童的回归。
(2)以提升乡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为抓手吸引流失生源回归
要以推进乡村基础教育小班化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乡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吸引乡村学校流失生源回归。乡村部分流失的学龄儿童是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乡村学校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以推动乡村基础教育小班化教学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和福利倾斜,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加速乡村基础教育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并由此拉动流失学生的回归。
(3)以响应人口政策和完善乡村学校布局为依托加速流失生源回归
要在积极响应国家最新人口政策的基础上,以便利学生就读为导向完善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早在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文件明确提出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11],及时叫停了“撤点并校”这一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的“教育改革”,提出要以便利学生就读为原则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当前,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持续走低的压力,我国全面推行了“三孩政策”以刺激人口增长。在这些政策的叠加作用下,随着新生儿童的增多,势必会缓解因生源流失对乡村基础教育带来的冲击。
2.完善乡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增补机制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2]。面对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引不来、留不住、青黄不接”的发展困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积极采取措施,完善乡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增补机制,努力实现“引得来,留得住,队伍稳定”的良性发展目标。
(1)多渠道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要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环境,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乡村学校难以引进优质教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乡村地区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偏低的薪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通道的闭塞。为此,要不断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改善乡村教师在乡村教学的工作、生活等环境。要严格落实乡村教师薪资待遇不低于本地公务员薪资水平,边远艰苦地区岗位津贴以及编制和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等相关政策,解决乡村教师在乡村从教的后顾之忧。同时,从职业发展角度出发,要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有助于增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机会,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评定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上升机制,努力为乡村教师提供更为便利和舒心的工作环境,让乡村教师成为令人羡慕和向往的职业。
(2)完善乡村教师的增补机制
推动地方师范院校与乡村学校的战略合作,扩大乡村教师招聘渠道,完善乡村教师的增补机制。针对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缺口大,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可以探索建立地方师范院校与乡村学校的战略合作关系。除了可以通过扩大公费师范生的招生比例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地方师范院校同乡村学校的结对帮扶战略合作,为乡村地区培养高水平、高学历的优秀专业教师,这样既可以缓解乡村学校教师短缺的问题,又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达到双向互利的战略合作目的。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扩大特岗教师的招聘规模,多渠道完善乡村教师的引进、增补等机制。
(3)加强对乡村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
乡村教师对于国家振兴乡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加大对乡村从教人员的教育力度,增强乡村教师从教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明确他们肩负着为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人才的崇高历史使命和职责担当,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神圣感。
3.推动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以拓展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空间
面对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致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受到限制等问题,要综合考量精准施策。在推进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的进程中,要引导乡村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在教育价值倾向、教育内容以及信息化变革中,坚持“为农”导向,突出“乡土”元素,引入“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不断拓展乡村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变革的新空间。
(1)积极践行“为农”教育的教育价值导向
长期以来,在“离农化”价值导向的影响下,从乡村地区走出的众多乡民在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上,都表现着一种游离于浓浓乡情之外的“无根”性情感特征,在心理归属和文化认知中透漏着难以掩饰的自卑情结,很难融入城市工业文明主导下的文化氛围。为此,必须要坚持“为农”教育导向,在乡村基础教育中引导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意识,从小就在心灵深处扎下认同乡村、服务乡村、发展乡村、为了乡村的认知萌芽,贯穿于成长成才和价值观塑造的全过程,凝聚与乡村社会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的情感契合,并以此来增强对乡村基础教育的价值认同,为乡村基础教育振兴集聚更多宝贵资源。
(2)立足乡村社会实际开发乡土课程,凸显“乡土”特色
“虽然目前农村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但农耕文明、乡土文化有着城市文化、工业文明不可代替,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优秀传统。”[13]乡村基础教育要充分利用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独有的资源优势,开发更多益教益农的乡土特色课程,为乡村基础教育创造“亲近自然,回归本真”的育人环境,以“乡土”特色激发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的无限潜能。
(3)引入“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共同体
乡村学校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以互联网信息化为代表的教学设施,已经成为阻碍乡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巨大瓶颈。必须要加大对乡村基础教育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互联网+教育”的普及为切入点,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资源共享,用互联网打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时空阻隔,加速推进城乡基础教育的优势互补,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互利共赢,助力乡村基础教育的全面振兴。
总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大战略背景下,加速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不仅有助于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助于激活乡村文化发展的动能,还有助于缓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但是,乡村基础教育振兴发展仍然面临着生源流失加剧致使乡村基础教育渐趋没落,乡村学校教师短缺致使乡村基础教育质量下滑以及软硬件基础条件不够完善致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受限等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为此,要在多措并举缓解生源流失对乡村基础教育带来巨大冲击的基础上,完善乡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增补机制,并推动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以拓展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