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黑龙江工业学院 人文与师范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朗诵是一种有效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一种方式,是把静态文学通过语言手段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它能够更加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幼儿文学教学中朗诵艺术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及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借助学生今后从事的幼儿语言类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美育教育质量。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采取系列举措,着力提高保教质量,努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的地位可见一斑。幼儿教师的培养也就更加重要了。在幼儿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朗诵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朗诵不仅能够提升幼教专业学生的语教能力,而且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发挥美育作用。
1.提升学生幼儿语文的教学能力
文学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而在学前幼儿教育中,教育对象主要是年龄在3~6岁的幼儿,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及生理特征,使得其识字量较少,没有独立欣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其接受文学内容的主要方式是听赏,主要依靠成人的讲述去认知作品、了解作品。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幼师对文学作品的朗诵必然成为幼儿学习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
“朗读是学生流畅表达的基础,它比默读更能记住所读内容,而且能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其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1]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朗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更应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但一定要把握朗读和朗诵的界限和尺度。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幼儿文学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活动特别是语文教育活动打好基础,因此文学作品的朗诵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朗诵艺术的培养也成为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2.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
幼儿文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幼儿文学基本训练的教材,是为了给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的幼师们打好基础[2]。幼儿文学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展现和流露,所以,加强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势在必行。
幼儿文学是文学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其拥有文学的普遍特征,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具有文学的审美特征,因而,真正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不仅仅适合儿童,也同样适合成人,只是在作品阅读时,幼儿和成人对作品理解的层次和内容不同而已,幼儿更多的是注重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而成人则主要是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和意蕴。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诵的方法解决幼儿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理解不同、感受各异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字阅读能力、理解力和分析力,提升审美情趣,还可以强化语言表达的语感,强化记忆,更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积累。
作为未来的幼儿文学教育者,学生应该知道,“文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幼儿教师要利用经典的故事以阅读、表演等多种形式演绎文学作品,让孩子们在幼儿阶段就感受文学艺术的熏陶,提升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3]。因此,学生通过提升朗诵能力,能够增强幼儿语文教育活动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了文学素养的综合能力,为其成为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了基础。
3.发挥幼儿文学教育的美育作用
幼儿美育是以审美形态和美感熏陶幼儿,提高其精神素质的教育,是我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不仅对幼儿健康性格的养成、智力水平的提高和正确审美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也对幼儿健全品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幼儿美育教育的途径,除了幼儿对周遭事物的自觉体会外,主要就是音乐、美术及文学等艺术美的熏陶,因此,文学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幼儿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幼儿教育教学目标中,最主要的就是幼儿文学教学对幼儿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将文学内容理解加工后,以朗诵的方式,有情感地将故事内容转述给幼儿,使得幼儿不仅可以了解故事内容,更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情绪,间接地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文学作品中“读”的方式,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在听、说、读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从而启发、培养和熏陶了幼儿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水平。因而,幼儿文学的朗诵艺术对幼儿的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文学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引导幼儿掌握原文内容和故事情节成为首要任务,而对朗诵艺术的教学方式方法却鄙夷不屑。众所周知,朗诵是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品味主题意蕴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语调发音、内容掌握、情感把握等都存在不足,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1.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认知度普遍偏低
在日常幼儿文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朗诵认知严重不足成为普遍性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朗诵水平普遍偏低,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朗诵发音及语调不标准。朗诵的最基本前提就是能够发音标准、咬字清晰、语言流畅地把文章通读下来。日常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由于地域的原因,很多学生长期说本土方言,从而出现说话音调、咬字不准确,平翘舌不分等问题;另一部分学生,由于个体语言表达素质的原因,存在发音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等问题。
其次,学生对朗诵内容理解程度不到位。学生把作品内容朗诵得近于完美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深刻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风格,从而将作品中的词与句、情与景融入自己的内心,经过再加工,将作品的主题内涵以朗诵的形式再现。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够深刻体会作者内心情感和着笔用意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
最后,学生很难进入到良好的朗诵状态。由于学生对朗诵的作用认知度不够,在日常朗诵教学中经常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当学生单独朗诵时,大部分学生均表现为害羞、难为情,总是匆忙地、应付地把文章读完,而朗诵固有的情感和技巧却百无一存;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朗诵意识相对较强,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诵文章,但其他同学作为欣赏者和接受群体,常表现出心猿意马的状态,甚至对朗诵的同学产生歧视、讥笑等不良表现,造成朗诵者忸怩不安,这对以朗诵形式开展幼儿文学教学活动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积羽沉舟的后果。
2.教师对朗诵重要性认知不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朗诵的重要性认知度是欠缺的。部分教师认为朗诵会耽误时间,影响授课进度,于是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目前,在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的设计上,大部分教师依旧选择传统的讲授法,以课程理论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学生被动学习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课程考核方式也基本采用理论笔试,这种教学活动模式必然使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活动中所占比例偏低,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朗诵水平的高低。在幼儿文学教学过程中,书中有大量的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等内容,教师大多采用学生群体诵读,或者个别学生朗读的方式完成,导致朗诵教学收效甚微。吕叔湘曾说过:“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要引导者,应适时采用课堂翻转、第二课堂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利于以朗诵形式开展幼儿文学的教学活动,这也从侧面表明在幼儿文学的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师对朗诵的重要性认知度不足的问题。
3.教师朗诵示范水平参差不齐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由此可见,教师朗诵水平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4]。朗诵具有示范性、感染性和直观性,教师通过“三性合一”的朗诵模式能够引领学生对文学进行情感把握和内容解读,这是十分必要的。
朗诵的示范作用显而易见,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语感品味和素质。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机械化诵读和发音,而是要求示范者字正腔圆,能够引领学生“带文进境入情”,具有能够把文中的神情胜境通过声调的曲折多变传递出来,使学生耳、心、脑与声、情、思相契合,从而得到深刻体悟和了解的示范性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朗出情感,诵出情味。
朗诵的成功往往可以置换教师的诸多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但良好的朗诵技巧往往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及经验积累有较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幼儿文学课程老师最低学历要求为硕士学历,因而,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养水平和教学水平并非呈现同步趋势,有时还表现出逆态势的问题。因而,部分教师由于个人朗诵素养的不足,缺乏对朗诵的认知度和重视,导致其在幼儿文学教学过程中的朗诵示范作用较低,甚至有的教师因此对朗诵艺术的教学内容绕道而行,放任学生自行朗诵,常表现出事不关己的状态,将自己超然物外。
1.拉紧作品与朗诵的共同纽带
幼儿文学作品与朗诵艺术结合是幼儿文学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把幼儿文学教法与语言教学法、幼儿园的文学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在未来职业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5]。多数学生提及朗诵就会单纯地与朗读产生联想,甚至将两者关系混淆。其实,朗诵与朗读的关系恰恰有着云泥之别。从作品创作角度而言,朗读与作品的关系是浅表性的,朗读仅是把书面文字通过介质转化,以声音的形式展现出来,几乎很少涉及到情感、语音、语义与语貌,甚至情境等相关元素。
朗诵则非如此,朗诵与作品有着共同的纽带,两者是更深层次的裙带关系。幼儿文学作品创作之初,作家已经将诸多故事情节,情景拟定甚至自身情感都融于作品之中,这与朗诵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朗诵能够实现情景再现,有助于对意象相感、内在语言等方面表达技巧进行学习。同时,维系作品与朗诵的共同纽带,也会随之夯实了两者的关系基础,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回归语言的本来状态,复归于作品的本真情境,利于学生感受作品散发出的文学魅力和感受文学中生命存在的自由和奔放。
以丰富的语调、浓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音语貌,拉紧作品与朗诵艺术的关系,从目前的幼儿文学教学活动中分析,诚然是提升教育质量、达到良好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提升幼教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运用“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加强幼师专业学生朗诵能力的锻炼,“使学生既能掌握相应的技能,又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者有机结合,来提高幼师学生综合素质”[6]。因此,通过提高教师对朗诵作用的重视,以角色融入、激发兴趣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主要是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就是成为一个好的幼儿教师所必备的前提条件。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结构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因而,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幼师职业的认同和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打造教师朗诵艺术的强劲引擎
“教师在评价中要多用赞扬性的言语,避免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要及时给予反馈,评价旨在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而不是为了告诉学生‘你不行’,教师要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寻找待完善之处,并提出建议。”[7]所以,提高教师朗诵艺术水平,正确发挥课堂示范作用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任务。
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诵不仅更容易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能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给学生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甚至模仿。因而,在日常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儿歌、儿童诗、幼儿散文等不同体裁的幼儿作品,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有的欢快雀跃、有的含蓄隽永,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体区别朗诵方式,在演示中指导学生区别使用语气语调,从而表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较高的朗诵水平,熟练掌握朗诵技巧,才能做好朗诵授课示范,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首先,要能够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在正确体会作品的前提下,才能通过朗诵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才能将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传递给听众。其次,要做到普通话标准,发音规范标准、声调到位、字正腔圆;再次,要掌握一定的声音技巧,能够熟练控制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从而实现在朗诵时更好地体现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最后,朗诵艺术不仅仅需要声音,也需要表情和动作的配合,随着朗诵内容的变化,适时调整表情和动作,做到三位一体,协调一致。
4.永葆课前朗诵的活动常态
叶圣陶曾说:“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他们自己动脑筋。”[8]由此可见,预习活动在启发学生、引领学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入课堂活动之前进行系列预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和情感的投入,更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课前朗诵活动便是其主要预习方法之一。力图保持课前朗诵活动成为常态,多读多练,养成习惯。“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地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9]朗诵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训练,而课前朗诵就是很好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课前朗诵可以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到课堂氛围中;另一方面,学生在讲台上面对同学朗诵,可以更真切地进入教师体验中。学生朗诵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朗诵情况进行评析,客观纠正和指导,同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朗诵的热情。
在幼儿文学教学中,朗诵艺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之一,教师应始终秉持“革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定位幼儿文学,加强幼儿文学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改进幼儿文学课堂教学”[10]。这对幼儿文学的教育发展无疑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因此,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教学中朗诵艺术的研究发现,朗诵对教育活动的良好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幼儿语文的教育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发挥幼儿文学教育的美育作用。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如学生朗诵水平较弱、认知度偏低、教师对朗诵重要性认知不足及朗诵示范性参差不齐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幼儿文学朗诵艺术教学的相关方法策略,即拉紧作品与朗诵艺术的共同纽带,提升幼教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教师示范朗诵艺术的强劲引擎和保证课前朗诵活动的常态化,希望以此能够解决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旨在重新审视朗诵艺术在幼儿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的良好开展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