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县波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19202) 刘晓红
鸡蛔虫病是由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呈淡黄白色,虫卵呈深灰色,椭圆形,卵壳厚;主要危害3~10月龄的鸡,3~4月龄鸡最易感染而且病情最重,1年以上鸡感染不呈现病症而成为带虫者。
1.饲料 鸡吃进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便会感染蛔虫病。
2.喂饮 鸡吃进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饮用水,或不按照正规喂饮规则喂饮,会感染蛔虫病。
3.饲养管理 雏鸡、成年鸡未分群饲养和按期驱虫,对患鸡未进行治疗性驱虫,驱虫期间鸡舍、用具、场地没有彻底清扫消毒,鸡的粪便未及时堆积发酵等原因易引起蛔虫病。
4.其他 气候突变,鸡免疫力下降,老龄、慢性胃肠疾病等,都易导致鸡发生并继发蛔虫病。
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蛔虫卵随鸡粪排到体外。在适宜条件下,约经10天发育为含感染性幼虫的虫卵。鸡因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用水而感染。幼虫在鸡胃内脱掉卵壳进入小肠,钻入肠黏膜内,经血液循环和一段时间后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除小肠外,在鸡的腺胃和肌胃内,有时也有大量虫体寄生。
雏鸡和3月龄以下的鸡被寄生时,蛔虫的数量往往较多,但初期症状不明显,随后逐渐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冠髯、可视黏膜及腿脚苍白,生长滞缓,消瘦衰弱,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有时粪便中混有带血的黏液。1年以上鸡感染蛔虫病不呈现病症而成为带虫者,多属于轻度感染。
蛔虫幼虫侵入肠黏膜时,破坏黏膜及肠绒毛,造成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出现颗粒状化脓灶或结节。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虫体相互缠结,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解剖病尸可见:小肠内有如细豆芽样的线虫,堵塞肠道;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化脓灶,粟粒大,微带红色;十二指肠等处发现有数量不等的蛔虫,形似牙签。
1.解剖学诊断 病死鸡肠黏膜充血、肿胀、发炎、出血、局部组织增生;肠道突出部位,可用手摸到明显硬固的内容物堵塞肠管,剪开肠壁可见有多量蛔虫拧集呈绳状。
2.视诊诊断 选取数只生长不良、消瘦的雏鸡,按每千克体重200~300毫克枸橼酸哌嗪饲喂后,鸡粪中发现自然排出的虫体,即可作出诊断。
3.实验室诊断 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出粪便中的虫卵呈椭圆形、深灰色、卵壳厚、表面光滑、内含1个卵胚细胞,即可作出诊断。
实施全进全出制,鸡舍及运动场地面认真清理消毒,并定期铲除表土,改善卫生环境。粪便进行堆积发酵,料槽及水槽最好定期用沸水消毒。4月龄以内的幼鸡应与成年鸡分群饲养,不共用运动场,防止带虫的成年鸡使幼鸡感染发病。采取笼养或网上饲养,使鸡与粪便隔离,减少感染机会。对地面的平养鸡,每年进行2次抑制性驱虫。
1.中药治疗 竹叶花椒15克,文火炒黄研末,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天2次,连喂3天;烟叶切碎15克,文火炒焦研碎,按2%拌入饲料,每天2次,连喂3~7天;槟榔子125克,南瓜子、石榴皮各75克,研成粉末,按2%拌于饲料中,用前停食空腹喂给,每天2次,连用2~3天。
2.成品药治疗 病鸡按每千克体重:①口服左旋咪唑片剂38~48毫克,连用2~3天;②左旋咪唑粉末25毫克,饮水或拌料,连用2天;③丙硫苯咪唑10~20毫克,拌料,连用2天;④250毫克枸橼酸哌嗪口服,连用2天;⑤丁苯咪唑0.05%拌料,连用2天;⑥噻嘧啶15毫克口服,连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