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支原体致产妇血流感染1例

2022-11-25 06:49:51卢超翰梁杰昌刘玉华曾月明梁洪邦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人型生殖道革兰

卢超翰,梁杰昌,刘玉华,曾月明,梁洪邦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 528000

人型支原体常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也可经由母体下生殖道上行而使胎儿感染。人型支原体多从生殖道标本中检出,少见从血液标本中检出。本文报道了1例产后发热患者血液中检出人型支原体,现回顾性分析其病例特点及病原学特征,希望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15岁,因“停经29+3周,下腹阵痛1 h”于2021年4月12日凌晨就诊于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自诉双胎妊娠30周,孕期无头晕、头痛、眼花、心悸、胸闷、气促,双下肢无水肿,4月10日出现阴道有水样分泌物流出,呈间歇性,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等不适,未到医院就诊。4月12日01:00左右开始出现下腹阵痛,腹痛逐渐加剧,到本院急诊就诊,阴道检查宫口开2 cm,急诊以“早产临产”收入产科。既往史:自诉2年前有吸毒史,现无毒瘾,孕期未吸毒。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11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2/65 mm 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无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情况:双胎,腹形为纵椭圆形,宫高35 cm,腹围100 cm,胎方位一胎为头位,一胎为臀位,胎心率一胎为150次/分,一胎为154次/分,宫缩规则,宫口开2 cm,先露头/臀S-3,胎膜未破,可扪及水囊。辅助检查:4月12日入院时胎心监护Ⅱ级,一胎胎心监护基线偏高,一胎胎心监护见减速。患者于4月12日6:16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双胎,其中大婴娩出见羊水呈血性,胎盘剥离面见6 cm×4 cm陈旧性压迹,附着小血块。入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73 g/L,术后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65 g/L。患者术后第4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 ℃,伴头痛、头晕,予拉氧头孢注射液加强抗感染治疗,4月16日至4月20日反复发热,最高达39 ℃。检验结果: 4月16日血红蛋白65 g/L,C反应蛋白129.3 mg/L,血清降钙素原0.147 ng/mL;4月19日血红蛋白61 g/L,C反应蛋白69.98 mg/L,血清降钙素原0.065 ng/mL、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1∶40。4月16日送检两套血培养,其中1瓶报阳,经鉴定确认为人型支原体。期间多次请药学部及感染科会诊,持续使用拉氧头孢注射液抗感染治疗,4月20日在患者强烈要求下办理出院,出院时仍存在反复发热,同时该患者分娩的双胞胎婴儿在后续的痰液检查中也分别检出人型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后期随访中该患者诉发热症状消失,但出院后具体服用药物不详。

1.2血培养及菌种鉴定方法 采用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生产的Versa TREK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MS微生物质谱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

1.3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 该患者4月16号送检两套血培养,4月18日1瓶需氧培养瓶报阳,从血培养瓶抽取培养液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病原菌,转种血平板放置第4天发现细小、透明的菌落生长,菌落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病原菌结构,分别进行湿片镜检、瑞氏染色及亚甲蓝染色,镜下见疑似多形性病原菌,呈杆状、球状,怀疑支原体。血平板菌落进行质谱鉴定,鉴定结果为人型支原体。取血培养瓶中的血液及血平板菌落分别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验,48 h后培养出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为对多西环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及司帕沙星敏感,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耐药,对左氧氟沙星中介。

2 讨 论

支原体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很少穿透黏膜下层,但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进行过侵入性操作时其可能进入血液,播散至其他组织器官。大约有10%的产后发热女性血液标本中可分离出人型支原体,而在流产但不发热或正常分娩产妇中很少分离到该病原体[1]。人型支原体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但是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给予特定的抗感染治疗[2]。该患者入院时有贫血症状且有吸毒史,因胎盘早剥行剖宫产术,存在产后感染人型支原体的危险因素,另外该患者分娩的双胞胎婴儿送检痰液标本也分别检出了人型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由于人型支原体是唯一可在常规病原菌培养中检出的人源性致病性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常规病原菌培养不生长,故该患者不排除同时存在解脲支原体血流感染。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呈多形性,可为球状、杆状及长丝状,有时可见分枝及星状,革兰染色不易着色,本病例分离的人型支原体采用瑞氏染色及亚甲蓝染色可见一些明显杆菌样结构,直接湿片镜检也能见到杆菌样结构。人型支原体在普通血平板上延长培养可生长出针尖样细小菌落,在添加新鲜酵母浸液、组织浸液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样”菌落[3],由于本实验室缺乏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以及血平板镜下不易观察菌落,故未见典型“油煎蛋样”菌落,在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进行液体培养时,直接抽取血培养瓶中的血液及直接吸取菌液进行培养,均培养出人型支原体。以上提示在血培养报阳但涂片革兰染色未见病原菌形态时,可采用其他染色方法,在怀疑支原体时可在菌落生长出来前直接抽取血培养瓶中的血液进行液体培养鉴定,可有助于快速检测病原菌,帮助临床早期诊疗。为进一步确认鉴定结果,对该菌进行了质谱检测,如果有条件还建议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确认,或者直接将血培养瓶中的血液进行全基因测序,以帮助进一步确认病原菌以及确认是否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4]。

产妇产后发热国内报道感染的病原菌多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及B族链球菌[5],本病例提示产妇感染性发热需要警惕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对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产妇可能感染支原体的风险会更高,同时人型支原体除了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外,亦会引起全身性感染[6-7],人型支原体引起的菌血症可发生于肾移植、创伤及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后[8],在脑脓肿、骨髓病变和伤口感染时也可检出人型支原体[9-10]。

猜你喜欢
人型生殖道革兰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泌尿生殖道标本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幸 福
长江丛刊(2018年28期)2018-11-14 18:29:43
人型支原体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检出率和耐药性探究
保健文汇(2016年5期)2016-06-01 11:29:53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