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生态环境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分析

2022-11-25 00:07许伟丽李新根张益嘉
关键词:科学报学报普通高校

许伟丽,李新根,张益嘉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生态环境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分析

许伟丽1,李新根2,张益嘉3

(1. 辽宁工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锦州 121001;2. 东北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 110819;3. 渤海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锦州 121013)

本文以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其发展的生态环境入手,系统梳理了生态环境中影响其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学报定位、学校管理和人力资源三个维度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提升其学术影响力的可行性措施,希冀为提升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参考。

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学术生态;学术影响力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时代赋予了出版工作者新的责任与担当。高校学报在期刊林立的学术期刊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传播和知识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平台。同时,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其学术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高校学报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明确自身使命与责任,致力于发挥高校学报更大的社会效益。高校学报中的重点大学学报由于其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本校的学科优势,其学术影响力通常比普通高校学报要强。而普通高校社科学报要想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之道、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增强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进而形成动态的光环效应和品牌效应,使之在促进科研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除了受自身有限条件的影响外,还与其面临的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要想增强其学术影响力、发挥品牌效应,首先要明晰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所处的复杂学术生态,继而分析影响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因素并依此深入探讨提升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的具体举措,这对于普通高校社科学报服务本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生态环境分析

“生态”原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概念的日益关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哲学逐渐渗入到诸多学科之中,比如翻译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管理生态学等。“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源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媒介生态学。媒介生态学是在用生态学的观点、方法、模式来探索人与媒介、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同时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及规律[1]。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作为重要的学术媒介,其发展必然会受到所处生态环境的影响。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生态环境指的是影响学报出版活动的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2]。具体来讲,学报生态环境既包括学报编辑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的经济状况与文化态势,学报发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也包括社会大环境中的国家政策导向、社会舆论和竞争环境等,同时还包括学报编辑团队的责任感、匠心精神和团队凝聚力等。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困扰。

(一)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生态环境中影响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因素

第一,社会大环境层面。当下,我国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政治稳定,高科技突飞猛进,法治建设逐步完善,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精神富足,这些都为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增强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根本保障。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报发展的正确政治导向,学报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与国家的政策和主张保持高度一致。社会大环境的平衡、健康发展是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生存且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石和不竭动力,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新媒体层面。随着微信、微博、推特、客户端、短视频和各种阅读APP的出现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个年龄阶段的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传统媒体原有的地位逐渐被撼动,但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媒体的取缔而是与之相结合,优势互补、融合协作发展,弥补传统媒体在传播时速、传播媒介和媒体受众等方面的弊端。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带来了学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高校学报纸质出版由于其有限的发行量和传播的局限性造成受众范围小,对优质稿源的吸引力也不够,从而导致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辐射力不强。目前,很多重点大学的学报编辑部都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加强了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实时交流、沟通,无形中扩大了读者群和作者群,也提高了学报的美誉度[3]。因此,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可以向在媒体融合方面表现突出的期刊学习,开发多种传播媒介,助力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二)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生态环境中影响学术影响力的消极因素

最近几十年里,高校学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学术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伴随着学术研究的繁荣,在其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导致了学术生态的失衡。这对高校学报,特别是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产生了消极作用,制约了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稿件质量不高。重点大学的学报依托本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和科研力量,其出版力保持着很好的状态,稿源丰富且质量过关。相比之下,有的普通高校社科学报虽然稿源充足,但质量高的稿件却是凤毛麟角;有些专科类院校的学报甚至存在稿源不足的情况。稿件质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核心因素。论文质量不高源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有些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囿于稿件的短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已只好降低质量标准,最终陷入学报学术辐射力变小、社会效益降低的恶性循环中。其次,有些学报虽然稿源充足,但为了迎合社会需求,扩大版面,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多,编辑的工作量加大,从而导致组稿、审稿、修稿所投入的精力不足,论文质量的水准很难提升。

第二,办刊模式雷同。普通高校社科学报有本校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作保障,因而缺乏社会竞争的压力和动力,这是其发展生态环境中的危机所在。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在期刊的刊物定位、栏目设置、发行途径和运营模式等方面几乎千刊一面,“全、散、小、弱”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加之,期刊缺乏创新性发展和特色栏目,导致学报的社会效益日渐式微,学术影响力提高受到很大桎梏[4]。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学报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很多学报仍然故步自封,对新的数字化技术缺乏正确认识和感知,同时也缺乏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动力,因而,期刊的受众、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很难上升一个新台阶。

第三,编辑缺乏学术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编辑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是期刊影响力的支撑因素。编辑在学术带动、人才培养、引领规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某些学报的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缺乏学术责任感,造成优质稿件流失、劣质稿件登堂入室等现象。同时,编辑在后续工作中态度不认真、不严谨会导致各种错误的产生,比如错别字、遣词造句不当、语法不通,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学报编辑必须秉承“编辑工作无小事”这一理念,在工作中做好层层把关,遵规守纪,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做好学报健康生态的守护人。

三、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

学术影响力是高校学报生存的灵魂所在,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虽然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生态环境出现了诸多不利于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但其必须在不平衡的学术生态中利用积极因素,深挖自身潜能,勇于创新,谋求发展,顺应新时代对学术期刊发展的政策导向,努力提升学报的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切实发挥高校学报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的独特作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维度系统探讨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如何提升学术影响力。

(一)学报定位维度

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要求“要充分发挥高校出版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5]。高校学报既是中文走向世界的媒介、中华文明传播的重要抓手,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更是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力量。因此,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应该明确办刊定位,在致力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期刊栏目,立足于地域文化且又超越地域文化,对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和探索,进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彰显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是学报学术生态中的精神引领,是学报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学报学术辐射力的提升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

(二)学校管理维度

1. 校级管理方面。高校学报编辑部是高校的直属部门,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同学校领导层对学报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因此,要想实现普通高校社科学报服务于本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办学目标,学校应对学报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增加资金投入以提高期刊印刷质量、改进期刊设计和促进期刊发行量的增加,同时对学报的数字化转型给予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援助与支持。学校更应该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支持、鼓励、奖励学报编辑部成员的学术创作,同时也要改善编辑系列的津贴待遇,完善激励机制。

2. 学报的内部管理方面。首先,编辑部的领导要结合学报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出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障编辑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控制好编辑出版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确保论文的质量,且在刊物出版后及时对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使编辑出版质量得以不断提高[7]。其次,要培养编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学术质量保驾护航。与此同时,编辑部领导也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给予编辑们尽可能多的自由、尊重和理解,以加强编辑部内部的和谐与团结。最后,学报编辑部领导要重视学报的对外宣传力度。学报可以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媒介对其办刊特色、优秀论文、期刊的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大力宣传,以此扩大学报的受众群体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政策大力支持、编辑部领导管理有方、编辑团队跟随有序,这些都有利于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内部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从而促进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三)人力资源维度

1. 发现、吸收并培养一批优秀作者,形成一个团队。优秀作者团队是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原生动力。在高校学报的生态环境中,广大的作者既是论文的生产者也是论文的消费者。因此,建立一支真正做学问的作者团队是维持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学术生态的基本前提。第一,目前,为评职称或研究生顺利毕业,很多作者急功近利,盲目追求论文的刊发数量而忽略内容的提升,从而导致低质量、缺乏创新性的论文越来越多[8]。同时,为了发表论文,各种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以上种种都给学报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而,编辑们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高质量论文,多与论文作者热情交流、亲切沟通,同时在稿件修改过程中向作者虚心学习,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也会让作者进一步了解学报、认可学报。通过作者们的口口相传,学报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更多优秀作者的投稿。第二,由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学报作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报编辑部应该切实践行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做好对他们在论文写作、学术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帮助和引导,培养其成为学报潜在的优秀作者群体。

2. 建立高水平的审稿专家库。作为相关专业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翘楚和代表,审稿专家会从专业角度对论文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他们的建议一般都会对论文的质量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因而,学报应该根据自身的期刊特色和栏目设置选取研究方向一致的专家学者作为审稿人。审稿人既要有校内专家也要有校外的学者,选择审稿专家除了要考虑其学术地位也要确保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缺失学术道德,再高的学术水准也是枉然。审稿人能够客观、公正、严谨、认真地评阅稿件是保障学术生态纯净不可或缺的助力。

3. 打造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的编辑团队。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辐射力不仅与合理的期刊定位、有效的编辑部管理、优秀的作者群体和审稿专家团队密切相关,还有赖于具有高度学术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编辑人员团队。首先,意识决定行动,所以编辑团队要有坚决把好质量关的认识和自觉性,一定要摒弃粗制滥造、有失学术道德、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论文,为维护学报的学术生态筑起一道牢固的屏障。其次,学报的编辑们需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既包括编辑业务能力的熟练和精通,也包括文学、文化、文字和专业素养的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同时,编辑们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准则,严守出版业的纪律,成为维护学术生态的践行者。最后,学报编辑们应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造诣。编辑们可以每年撰写论文,记录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心得,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和科学研讨活动,通过与同行和业内专家的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专业知识。

4. 充分发挥编委会的“智囊团”作用。编委会成员一般都是本校的学科带头人或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其中有些编委会成员还同时是学报的审稿人,他们是学术生态中的重要一极,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成果、新理论、新方向、新方法和新技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他们还能够把握学科的前沿领域并预测发展趋势。因此,作为学报的“思想库”,编委会对学报的出版工作具有辅助的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是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制胜法宝[9]。首先,学报要定期举办编委会会议,向其介绍学报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困境和未来发展举措,认真听取编委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学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学报要深挖编委会成员的学术能量,积极向其约稿,同时也要充分调动编委会成员的社会影响力,帮助学报向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约稿,助力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大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必须适应时代潮流,从多个渠道改善并提高自身办刊质量、改进办刊模式、加强对外宣传,从而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发挥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传播知识和文化、引领学术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区域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普通高校社科学报要充分利用学报生态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同时也要主动面对影响学报学术影响力提升的消极因素,通过进一步明确办刊定位、完善学校管理层面的政策与措施、深挖并培养助力期刊发展的人力资源来实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1] 邵培仁. 媒介生态学[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5.

[2] 姬建敏. 论高校学报的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J]. 中国出版, 2010(14): 29-32.

[3] 杨爽. 高校社科学报提升学术影响力路径探讨[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6(2): 73-77.

[4] 孙永泰.“破五唯”语境下高校社科学报的困与思——以综合性高校社科学报为例[J]. 集美大学学报, 2021, 22(4): 63-69.

[5]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2-11) [2022-01-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802/t20180208_327146.html.

[6] 韩廷俊. 学术自信学术个性学术使命——地方高校学报定位与发展路径抉择[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7(4): 97-101.

[7] 魏净, 李仲先, 付丽萍.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策略——以《攀枝花学院学报》“金沙江文化研究”栏目为例[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1, 38(1): 108-112.

[8] 陈留院. 高校学报学术影响扩散的动力分析[J]. 科技与出版, 2019(5): 130-134.

[9] 谢敬囡, 冯君, 刘芳. 地方高校学报发展路径探析[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8(6): 79-81.

G237.5

A

1674-327X (2022)03-0085-04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3.021

2022-01-28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1BXW011)

许伟丽(1977-),女,黑龙江拜泉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叶景林)

猜你喜欢
科学报学报普通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恐龙能跑多快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阅江学刊》荣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3项奖励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