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亲社会消费都能显著增加幸福感,儿童通过分享变得非常开心。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快乐不仅是人类的普遍现象,还很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直播间的面霜抢到了吗”“怎么合并下单更划算”“快把你的购物车借我抄一抄”……备受瞩目的“双11”来临,讨论这些话题成为了很多人的日常。受疫情影响,这两年线下消费的机会明显变少,线上购物乘势而上,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双11”狂欢中,人们既可以薅商品促销的“羊毛”,又可以通过消费“对自己好一点”,似乎疯狂消费能“为幸福充值”。但问题来了,通过买贵的、好的、平时舍不得的东西来取悦自己,真的就会更幸福吗?未必!心理学家告诉你:要想更幸福,你得给别人花钱。
专注于研究社会认知和情绪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邓恩,组织团队随机调查了632名美国人,对他们的收入、消费和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调研统计了这些普通美国人一个月内的消费状况,包括:(1)还款和日常花销;(2)为自己购买物品支出;(3)给别人购买礼物支出;(4)向慈善机构捐款的费用。研究发现,这些消费支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个人的幸福感,但效果并不显著。随后,调研团队将前两项花销进行合并,由于都是给自己花钱,所以把它称为“个人消费”指标;后两项是给别人花钱,称为“亲社会消费”指标。当邓恩把这两项指标放到实验模型中去预测个人幸福感的时候,她发现个人消费指标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亲社会消费指标却与更高的幸福感紧密相关。
这个实验结果出乎意料:给别人花钱会显著地增加个人幸福感,但给自己花钱则不一定。团队成员猜测,会不会与年收入有关,有钱人和穷人是不是不一样?她们把年收入也作为变量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幸福感与年收入确实有关,但依然与给自己花钱无关。也就是说,总体上挣得多的确实比挣得少的要更幸福一些,但无论有钱人还是穷人,给自己花钱获得的幸福感都不如给别人花钱得到的多。
邓恩等人最后得出结论:对于提高幸福感而言,花钱方式可能和挣多少钱一样重要,给别人花钱比给自己花钱更幸福。这个结论看似违背人们的常识和直觉,但事实上,两种花钱方式背后蕴藏的道理不同:给自己花钱,获得的幸福感更多来自于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给别人花钱,幸福感则源自消费行为的社会价值。给自己买东西,最幸福的时候其实是下单前的心动体验,激动地想象着当拥有这件物品后自己会多么幸福,但这种“幸福感爆棚”的时刻比较短暂,收到快递拆开包裹后就所剩无几了。给别人买东西则不一样,下单前想着对方收到物品的样子,自己会感到幸福;现实中见到对方收到物品时,自己会感到幸福;听到对方关于物品使用的感受时,自己也会感到幸福;甚至事后想起这件事,自己依然会感到幸福。简而言之,与个人消费短暂的期待感相比,亲社会消费带来的幸福感更为持久。
有人质疑,邓恩的研究可能存在社会道德诱导效应,有的人会为了得到更好的评价而夸大社会性行为的效果。也就是说,本来可能没有那么幸福,给别人花钱后故意说感觉到更加幸福。
到底是不是这样?邓恩等人把实验放在了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并且增加了前后的比较。她们在一家公司随机选了16名员工,以公司的名义给员工发了一笔奖金。发奖金前记录下这些人的薪资情况和总体幸福感,发完奖金6到8周后,调查他们的幸福感和奖金花销情况。实验结论非常有意思:亲社会消费指标是预测获得奖金后幸福感的唯一显著的变量,并且与员工的薪资水平、奖金的数额都无关,只与亲社会消费情况有关!这次真实工作场景下的实验很有说服力,看来在预测幸福感这件事上,花奖金的方式是一个比获得奖金多少更重要的预测指标,亲社会消费更容易让人感到幸福。
还有一个质疑的点在于,邓恩这些实验中,所有被试都可以自由选择怎么花钱。这种选择本身是否会影响个人的幸福感?有没有可能是选择而不是亲社会消费行为让人变得更加幸福?理论上是有这种可能的。所以邓恩又做了另外一项实验。
一天清晨,邓恩开始了对46名被试者的幸福感测试。首先,她给每个人发了一个信封,有的信封里面装着5美元,有的装着20美元。邓恩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人把钱用于为自己支付账单,比如日常花销或者给自己买礼物,要求另一部分人把钱用来给别人买礼物或者进行慈善捐赠,并且要在下午五点前把钱全部花完。五点之后,邓恩逐一给他们打电话,再测一次他们的幸福感。
按照实验设计,此时被试们被分成了4个小组:
A组:5美元个人消费组
B组:5美元亲社会消费组
C组:20美元个人消费组
D组:20美元亲社会消费组
现在请问:哪个小组的幸福感最强?
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被试花完钱后都比早上更幸福,但B组比A组更幸福,D组比C组更幸福,A组和C组、B组和D组的幸福感差不多,但是把A组和C组、B组和D组作为独立小组进行整体比较时,两者的差异十分显著。研究结果再一次证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给别人花钱真的比给自己花钱更幸福。
除了邓恩的研究团队外,其他一些学者研究了亲社会消费的跨文化现象,发现在136个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地区,亲社会消费都能显著增加幸福感。有意思的是,还有学者研究了2岁以下的幼儿,发现他们通过分享小饼干和小玩偶也会变得非常开心。看来,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快乐不仅是人类的普遍现象,还很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這么多心理实验都证明了给别人花钱会更幸福,但为什么“双11”和“6·18”等促销活动中,我们往购物车里添加了那么多东西,却很少是给别人买的?原因在于,并不是随便给其他任何人花钱都能增加幸福感,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潜意识中慢慢忘记了还有这个选项。
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对632名美国人的研究中,邓恩曾经讨论过一个现象:所有被试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713.91美元,而人均亲社会消费支出只有145.96美元,个人消费是亲社会消费的10倍有余。邓恩也曾把第三个实验的条件告诉另外一些被试,请他们预测4个小组人员的幸福感,结果发现他们在预测的时候普遍过于看重金钱的数量,信誓旦旦地认为20美元小组一定比5美元小组更幸福。这意味着,在真实消费场景中,人们都是倾向于利己的,所以平时想不起来给别人花钱。
但关键是,当我们给自己买了很多东西的时候,是否想得起来还有 “别人”。邓恩的学生劳拉·阿克南做了一些类似的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把“别人”进行了分类,区分为强社会关系者和弱社会关系者。强社会关系者包括家人、恋人、特别要好的朋友等,弱社会关系者包括接触频率低、情感依赖少、亲密程度一般的普通朋友或同事,甚至包括不认识的陌生人等。研究发现,为强社会关系者花钱所获得的幸福感更高。同时,给家人、恋人或者特别要好的朋友花钱,获得的幸福感差异不大,关键要看自己与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如何,越亲密、花钱越幸福。所以,如果每天熬夜大抢购,却想不起来身边最亲密的人有没有需求,那我们可能要想想与他们的关系是不是疏远了,是不是要关心一下。当然,关心的方式不一定非要給他买东西。
值得反思的一种现象是,明知对方有需要,但就是不愿意为他花钱。在热门电商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间里,由于消费者以女性居多,所以女性相关的商品的消费量一直很大。有意思的是,每当有诸如剃须刀、男士护肤品等上线时,尽管李佳琦极力推荐,但女孩们常常在评论区刷屏打出“他不配!”“上下一个产品!”等内容。这一行为看似调侃,但数据不会骗人,男性相关的商品的真实销售量远不如女性相关的商品。有人分析了网络消费数据,发现宠物相关的消费竟然高于男性相关的商品,媒体戏谑“在线上消费领域,男人的地位不如狗”。尽管这个例子不能说明女性不愿为男性消费,但一定程度上引发我们的思考:有的人不是想不起来给别人花钱,而是已经不愿意为别人花钱了。
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极端现象,与上述情况完全相反,有的人只想着给别人花钱,不管对方接不接受或者是不是真心接受,也不管自己的实际条件允不允许。这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亲社会消费不是“一厢情愿”,一棵树用力过猛地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横冲直撞另一朵云,这样只会“自我感动”,不仅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反而会无端消耗自己,甚至给他人造成负担。
拥有了自己心仪礼物时,会感受到一种愉快的情绪,大脑也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图为得到新款服饰的女生们正在翩翩起舞。
心理学家阿克等人曾经分析亲社会消费为什么会提高幸福感,他们得出的原因大致包括三类。(1)亲社会消费可能满足了个人特定的心理需要。比如,给父母花钱让人感到宽慰,因为这一举动弥补了不能长期陪伴父母的缺憾,也寄托了对父母身体健康的美好祝愿。(2)可能开启了幸福的循环。个人通过这种行为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增进与对方的感情和关系,而对方的积极回馈又反过来促进了两人的情谊。当一个灵魂温暖另一个灵魂时,幸福感便在两人中间滋养、壮大。(3)可能促进了人的自我同一性。帮助个人更好地去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看见自己存在的社会意义。
如此看来,亲社会消费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个人的社会需求、交往需求和亲密需求,没有这些需求或者需求不强烈,我们就想不到为别人花钱。所以,亲社会消费的真正门槛是真实和真诚。真实就是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真诚就是真情实感、真心诚意,缺少任何一项,恐怕都无法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所以,趁着“双11”还没结束,把购物车里可有可无、还在犹豫是否购买的物品,换成一个专属于老公或者父母的必需品吧,价格不重要,贴心就好。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