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2022-11-24 07:26甘光生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课程教育

王 景,甘光生,马 俊,严 洋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高校劳动教育是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系统锻炼的基础上,从劳动思想、劳动技能、劳动实践等方面,提高高校学生整体劳动素养的过程。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最终目的是引导大学生从劳动中感受到幸福、追求创新灵感,同时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德、智、体、美教育同等重要,不仅是对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补充,更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推动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是一个阶段连续、渐进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环,与其他“四育”相互促进,共同引导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的良好品格,彰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抓手

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修订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由此上升到法律层面。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在新时期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立德树人[1]。现阶段,我国高校不仅承担着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功能。现今社会多元文化思想交流和碰撞日益激烈,受社会上不同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生动摇和模糊,一些人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好逸恶劳、投机取巧,功利思想严重。因此,高校尤其需要用劳动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一思想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塑造人格,并懂得尊重普通劳动者。高校需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通过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劳动教育结合,与实践课程结合,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让劳动教育走进课堂、写入教材、融入心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学生,使学生领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其劳动的热情、奋斗的激情、创业的潜力,塑造更多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

(二)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综合育人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和改革。互联网技术的巨大飞跃、数字科技手段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日益精进,改变着人们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对劳动者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承载着“树徳、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其内涵包括劳动知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系统的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劳动者自身能力,培养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劳动教育是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必经过程

中国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勤劳的中国人民仍将依靠劳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华夏民族历来有着艰苦奋斗的传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靠工农阶级,领导广大人民,创立伟大业绩。从火热的南泥湾生产活动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电气革命,从“红船精神”到“航天精神”,从外卖小哥的风雨兼程到“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正是因为劳动创造,中国人民才获得了辉煌的历史功绩和令人瞩目的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尤其需要这种劳动精神的指引和渗透,唯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不能够走捷径,也没有捷经可走,只能依靠辛勤的劳动,实干兴邦,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扎实奋斗中逐步实现。

二、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校劳动教育”这一专项研究通过对安徽高校154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展开调研,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共回收问卷 154份。其中男生81人,占比52.6%;女生73人,占比47.4%。农村学生 122人,占比79.22%;城镇学生32人,占比20.78%。独生子女36人,占比23.38%;非独生子女118人,占比76.62%。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比 22.73% 、20.78% 和 55.84%。本次研究在统计分析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是否为独身子女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学校和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一)家庭教育未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是家长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只需保持好成绩即可,甚至灌输“成绩不好就打工、当服务员”等错误思想。在家长对就业择业态度的调查里,65.58%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希望子女从事脑力劳动工作,34.42%的学生选择了都可以,无人选择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见图1)。这项调查展现了较多家庭在教育上仍存在重视脑力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二是家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不够。当代社会,“421”的家庭模式呈现主流倾向,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帮助和代替子女做家务等现象呈常态化。针对独身子女的学生,关于“你参与家庭劳动的频率”的调查中,38.89%的学生选择了“经常做”,52.7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做”,8.33%的学生选择了“从来不做”(见图2)。这项调查反映的现象既不利于学校劳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自觉劳动的好习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没有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劳动教育缺少基本的生长环境。

图1 家长希望子女的就业方向

图2 大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频率

(二)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是学生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存在认知偏差。部分学生认为劳动有贵贱之分,认为体力劳动是低等的劳动。在个人职业规划中,3.25%的学生选择“普通劳动者”,32.46%的学生选择“高级管理者”(见图3)。在调查中,问及“你认为劳动的目的是什么”,36%的学生认为劳动的目的在于赚取劳动报酬、劳动是获得生存的物资基础,缺少对劳动的热爱和尊敬。二是对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没有必要,应以学习为重;18.8%的学生认为劳动可有可无;68.1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劳动创造未来;8.33%的学生想参加劳动,但是没有机会或者几乎很少很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80%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非常重要或是比较重要,但仍有20%的学生对劳动教育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劳动教育不重要(见图4)。

图3 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

图4 你认为大学生参加体力劳动有没有必要

(三)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一是劳动教育定位模糊。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环境缺失、学科归属不明、定位不清,这造成了劳动教育的边缘化。在教育实践中,学生难免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形式、评价等缺少深度挖掘,导致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得不到完全发挥。在问及“你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怎么样”时,7.79%的学生选择“很强”,37.66%的学生选择“比较强”,47.4%的学生选择“比较淡薄”,7.14%的学生选择“非常淡薄”(见图5)。二是未开设科学的劳动课程。根据实地走访安徽省多所高校了解得知,它们几乎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在问及“你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来源于何处”中,仅25.32%的学生选择了来源于学校;对于问卷设计的三个题项“我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我了解劳动关系与权益相关知识”“我了解专业教育中的劳动知识”,给出肯定答复学生均未超过半数,还有38.96%的学生选择“都不太了解”(见图6)。高校学生的学习内容专业性越来越强,在劳动类相关知识上给予的关注越来越少,除了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实习和实践,再无劳动课程,使得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情感较浅薄。问卷设计中,“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应该涵盖哪些内容”一题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见图7)。

图5 你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怎么样

图7 你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应该涵盖哪些内容

(四)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教师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还有误区,把劳动视为对学生的惩罚手段,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影响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因此,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对任课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和劳动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卷调查中,问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没有进行关于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时,33.12%的学生选择“有,有些课程提到的较多”,61.4%的学生选择“偶尔提到过”,5.84%的学生选择“从未有过”(见图8)。二是教师自身劳动素养参差不齐。当前,大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多是由思政课教师或是辅导员临时兼任,缺少懂得劳动教育特点和规律的专任教师。劳动实践课程仅仅体现在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缺少专业指导。在被问及“你认为学校提供的劳动实践岗位多吗?”,53.25%的学生选择“不多,只有少数学生享有”。 在被问及“你认为高校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增加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等教育”“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增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形式和次数”排在前3位。

图8 老师有没有进行关于劳动价值观的教育

三、高校劳动教育提升路径

(一)家庭劳育

家庭教育是劳动教育的起点,发挥着基础和前提的作用。一是要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的风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家庭要上好劳动教育的第一节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孩子学习、效仿的第一场合,优良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深刻和直接的影响。通过让孩子直接“分享”日常的家务活动,来培养孩子对劳动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幸福生活都是靠奋斗得来”的等正向价值观。研究显示,适当让孩子参与一些必要的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家庭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让孩子参与到共同体的建设中,有助于培养其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并提升其责任心和成就感。同时,家庭教育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理解社会分工不同、劳动不分贵贱,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重。二是守住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阵地。如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一些家长不愿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既是因为心疼孩子,认为孩子已经承受了较重的课业负担,再让其劳动于心不忍,同时也是因为家长自身对劳动有着错误的偏见,认为学习是主业,劳动是低级的,是一种惩罚手段。针对这些错误倾向,家长应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建立这种认知连结:所有物品都需要付出金钱购买,父母辛苦劳动才能换取金钱报酬。这里蕴含着“物品—金钱—工资—劳动—勤俭节约”的链条。所以,家庭对于劳动教育的意义在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各种与劳动付出相关联的思维定式。

(二)学校劳育

学校劳育是劳动教育的重点,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学校要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三全育人”、协同推进的劳动教育格局。

一是完善课程设置。首先,学校要丰富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保障,不允许以借用、挪用等名义挤占劳动教育实践的时间;将劳动教育通论课程、劳动主题讲座、动手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等融入教学计划,还应包含美术、动漫等创造性特点突出的艺术类课程;这类课程将动脑和动手相结合,把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专业的教学中,这对学生来说更有趣、吸引力更强。高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政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中,通过“体验”“探究”“应用”等方式将劳动教育和专业学科相衔接。例如,理工类专业可以通过科学技能比赛、精工实习等方式,在提高学生基本专业素养的同时,巩固学生专注、创新、奉献、合作等新时期的劳动精神;社会科学类专业可以探索服务性学习,发掘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在育人方面的功效。其次,学校要丰富教学形式,在进行传统的线下教学的同时灵活运用线上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比如MOOC、翻转课堂、AI等新兴的教育方式,以及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都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多元渠道。最后,学校要完善劳动教育的教材体系,把劳动模范、劳动典型的先进事迹融合编进教材,合理安排教材的使用,实现稳步输出的目的。

二是重建劳动教育评价系统。评价是方向指标,是指挥棒,没有评价就不存在管理。劳动教育是一场长期、持久的教育事业,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活动。高校要制定劳动教育的定量考核标准,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经常性地学习劳动教育理论,并进行实践锻炼。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对学生的考评机制。应试教育早已不适合当代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高校理应重建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多角度多维进行评价,将劳动纳入与德智体美并行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如把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和各类“双创”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参与各类劳动竞赛的成绩纳入评估体系,作为学校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标准,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有很大好处。

三是培养劳动教育实践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2]。劳动教育师资培养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劳动教师队伍。调研显示,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也没有相应的师资队伍。面对新时代的要求,高校亟需打造一批精通劳动教育的教师,特别是与劳动教育有交叉的学科,如劳动关系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工作等学科教师;同时,制定劳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学科的专业建设。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具有渗透性特点,需要全员参与到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因此,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组建由思政课教师(劳动价值观)、辅导员 (生活技能与劳动习惯)和学科专任教师(专业劳动技能)为主体并相互协同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其次,高校要培养兼顾专业课和劳动课的“双师型”教师。仅靠劳动教育的通识课程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还必须融入专业课的学习中,新时代的教师既需要“能说”又要“会道”。兼顾专业课和劳动课的“双师型”教师,要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体会。高校可鼓励专业课教师到实践基地锻炼或深入企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充分发挥教师劳动示范性的优势,使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更具创造性、灵活性。最后,与学生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的辅导员、就业处教师等,也应积极参与有关的劳动教育培训,提高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社会劳育

社会劳育是劳动教育的支点,发挥着支持性的作用。社会劳育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一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具体举措如下:学校和家庭可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形式多样的劳动资源,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必要帮助;社会组织和团体要协调当地劳动教育资源,开放实践产所;鼓励企业、工厂、农场等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支持;积极加强与各类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共赢关系;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项目优势,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发挥企业人才优势,树立劳动模范,提高工作本领;引导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参与劳动教育;发挥我省农业大省优势,引导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农业示范园、智慧农业等综合体参加生产劳动;支持大学生“三支一扶”,助力乡村振兴。二是要充分利用舆论导向:新闻媒体行业更要有党性、守原则,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能工巧匠、先进劳模事迹的宣传力度,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在文艺作品方面,我们要鼓励和支持歌颂普通劳动者的优秀作品,宣传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要反对和遏制贪图享受、希望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努力将劳动光荣这一风气塑造为新时期的价值导向。

(四)政府劳育

政府劳育是劳动教育的保障,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从国家层面思考顶层设计,坚持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工匠培养制度环境,提高技术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及其他有吸引力的奖励;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到细处落到实处;建立“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反馈机制,为构建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打下基础。对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现在过程上,是要加强过程的可视化;体现在总体上,要避免为了结果而进行补救。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落到实处的具体活动,都要有意思、有意义,要突出劳动教育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主题。对劳动教育的目标、过程和成果的检验,可从家长、在校学生、已参加工作的学生、签约单位等多元角度出发,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施卓有成效。二是制度保障方面:要完善劳动教育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职业认证体系与劳动准入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从法律和政策的高度上切实保障基层劳动者和受教育者不受歧视,相对提高基层一线和偏远地区底层工作者的待遇和精神宣扬,从社会外环境保障好高校劳动教育向着纵深发展。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劳动教育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本地劳动教育发展总规划,成立组织协调机构,利用党政联席会议机制,探索创新解决劳动教育问题的新方式、方法,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劳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断积累和循序渐进。只有当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形成合力,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融合理论与实践,贯穿课上与课下,打通校内与校外,构建多主体协同的立体劳动教育体系,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共同提高劳动教育的成效。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