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芳
(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铜陵 244400)
试验地点在义安区胥坝乡西江村,试验地土壤为长江冲积物灰潮土。试验地块平整,土壤肥力上等,保水保肥性好,有机质中等,地块具有代表性。试验地前茬为玉米,每亩产量400 kg。移栽前整地做畦。
铜陵六国牌46%复合肥(N∶P∶K为18%∶10%∶18%),尿素(N 46%),过磷酸钙(P 12%),氯化钾(K 60%)。
试验设三个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空白对照区,用A、B、CK表示,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78 m2:①测土配方施肥区:配方施肥N、P、K亩纯用量分别为10 kg、4 kg、6 kg,氮肥分三次施用,基肥、腊肥、蕾薹肥比例为5∶3∶2(尿素分别施11 kg、7 kg、4 kg),钾肥分两次施用,基肥、腊肥比为6∶4(氯化钾分别施6 kg、4 kg),磷肥一次施用33 kg。②常规施肥区:常规施肥,对农户施肥种类、施肥数量和施肥时间进行调查,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参数(基肥亩用46%复合肥30 kg,腊肥亩用尿素10 kg,蕾薹肥亩用尿素5 kg)。③空白对照区:不施肥。供试品种为德核杂油8号,同时分别在活棵后和抽薹期,用20%速溶性液体硼25 g兑水15 kg喷施1次,以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生育期:记载各处理组播种期、移栽期、抽薹期、始花期、结荚期等情况。经济性状:收获时,在5月18日进行理论测产,考察经济性状。在5月24日实测计产,考察小区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并留存风干样,测试干湿比。
由表1可知,各处理生育期:配方施肥214天,常规施肥215天,空白对照212天。配方施肥处理的抽薹期和始花期较另2个处理晚1天、2天,结荚期早3天、1天,黄熟期居中。对照处理生育期的各个阶段均早,开花结荚早,黄熟期提前。综合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区油菜长势稳健,植株高大,生长壮实,常规施肥区油菜生长正常,空白对照区油菜生育期短,植株生长矮小、早花早结荚,后期长势早衰。
表1 试验小区油菜生育期
从表2可以得出,配方施肥区油菜果枝数多,角粒数大。常规施肥区次之。二者千粒重接近。空白对照区果枝数、角粒数都最少、千粒重最小。
表2 试验小区油菜经济性状
由表3可知,配方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显著,较对照区增产极显著;由表4可以得出:常规施肥区较空白对照区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表3 油菜肥效实验小区方差分析表
表4 油菜肥效实验各处理产量多重比较
土壤贡献率(常规)=无肥区作物产量÷完全肥区作物产量×100%=49.10%;土壤贡献率(配方)=无肥区作物产量÷完全肥区作物产量×100%=45.97%。
增产率=(施肥产量-对照产量)÷对照产量×100%,常规施肥增产率=103.68%;配方施肥增产率=117.73%。
经测算,配方施肥区亩肥料投入198.6元,常规施肥区亩投入154.5元。按油菜市价测算,各处理(A、B、CK)亩产值依次为1238.07元、1159.13元、569.10元。数据表明:配方施肥区产量略高于常规施肥区,施肥区均比空白对照区增产增效显著。
测土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油菜略有增产,长势稳健,株高、果枝数、角粒数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与空白对照区相比极显著增产。油菜秸秆干湿比基本在1∶1.307左右。
(1)本试验验证,在当前生产水平下,油菜作物施肥增产作用明显,施肥区亩产值均达1150元以上(1159.13~1238.07元),而空白区亩产值不到施肥区的一半,合理施肥具有极高的增产效益。
(2)配方施肥区的肥料增产率为117.73%,常规施肥区的肥料增产率为103.68%。义安区油菜作物上使用配方施肥方法、常规施肥方法具有显著增产增效作用。义安区农村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有一定的基础,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方施肥有利于改善油菜生长特征,植株较高大,果枝数、角粒数增多,有利于油菜高产稳产,同时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从长远生产力来看,科学配方施肥具有培肥地力效果。
(3)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亩肥料投入增加44.1元,亩增收234.84元,投入增产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