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风民俗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2022-11-24 22:33罗惠琴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民风民俗弘扬

罗惠琴

(甘肃 定西 730500)

引言

民族风俗与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积淀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和把握民俗,可以明确各种民间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传承文明、增长知识,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扬,譬如我国元宵节、春节、端午节、清明、中秋节等各种节日;还有各地极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乡土文化等,这些节日和风情中含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凝聚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现今,受到全球一体化以及城镇化的影响,民风民俗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受到外来文化、新型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期趋势的冲击,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困境和挑战,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仍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民风民俗与传统文化概述

(一)民风民俗概述

民风民俗中的“风”主要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受到不同自然条件影响产生的差异化行为,“俗”则是因为社会文化差异形成的不同行为规范和行为规范,民风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历史文化长时间发展、凝聚与积淀的整个过程。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区域、各个民族的民风民俗有着专属的、极具教育意义的文化意义[1]。

譬如,汉族传统节日、诗词歌赋、饮食文化等丰富多彩,其中元宵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不同节日无一不是从古流传至今,从这些流传的风俗文化中,可以清晰观察到汉族祖先精彩生活画面,了解到汉族祖先的原始信仰以及对自然的尊敬之心[2]。以春节为例,“一年之始、万象更新”正是对春节的描述,在春季开始,我国各地居民会祭祀、守岁、吃年夜晚,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各个地区还会举办社火、庙会、乡戏、社火等各种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奢侈、最热闹的节日。

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除去汉族之后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虽然存在不同文字、语言,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存形式,但是大部分都将春节当作重大节日,并全面地传承民族特色民风民俗。如蒙古族、苗族等,蒙古族过往主要从事畜牧业,也有少数部分从事农业,在各个牧区仍旧可以看到各种毡房(蒙古包)[3]。苗族区域最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就是房屋建筑以及服务,苗族男子一般会穿左大襟、对襟的短上衣,腰系大腰带,下穿长裤;女性大部分为百褶裙与大领的短上衣,身上佩戴各种银饰,服装颜色十分鲜艳极具特色,并且苗族山区建筑会充分结合山坡的走势和地形建设吊脚楼,在下方以及上方竖立木桩进行支撑。

(二)传统文化

文化属于动态概念,是历史的发展历程,不仅具备民族和地域特征,还具备充足的时代特征。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中沿袭下来的各种道德、风俗、艺术、思想、生活形式和制度等一些精神文化、物质现象的复合体。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若是忘掉自身的根本文化,对今后发展、民族凝聚将会带来难以磨灭的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与发展所形成的精神、物质文明成果综合,有着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善、兼容并包以及责任感与使命感等众多精神内涵,对人的文化、思想、审美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4]。

二、民风民俗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城市和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在文化全面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每个城市和区域都在寻找转型契机,全力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不过我国民风民俗文化受到整体文化产业结构以及新型文化冲击,民风民俗和优秀传统文化仍旧在大量流失,新时代青年对民族文化了解十分缺乏。

(一)传统民俗文化生存的条件和基础发生改变

从1949年以来,国家逐渐从各个方面将整体意识形态进行渗透,乡村民俗文化在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发生极大改变,一是物质方面出现改变。以精神文明发展以及创新性发展、转化为核心和驱动,传统民俗文化正在逐渐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从过往的濒临消亡成为新时期一种全面提升群众精神文明素养的推手[5]。例如,在2021年,我国旅游部与文化部门,即海外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共同举办“天涯共此时2021——中秋节”活动,推动传统民俗节日跨国度传播,让民俗节日逐渐成为全新的热点话题,开拓文旅、文创以及手工等众多新型经济形式。二是深层次思想结构出现改变。目前,在政府机构全面指引与带领下,乡村文化振兴、民俗节日与文化传承等指标全面建立,全国各地逐步发起“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弘扬民俗优秀传统文化”各种主体活动,各种大数据共享云平台以及民俗文化案例库被大量建设,社会各方主动参与意识持续增强。

(二)流行文化盛行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呈现滞后状态

流行文化主要是指青少年和社会进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得到相应群体认同的行为规范、独立价值,包含行为模式、生活状态、心理特点等,在这种物质时代,流行文化具有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其更新以及全面复归发展中将地域、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不断冲散,传统民俗文化产受到极大的冲击。例如,在网络中出现的3月7日女生节,专门在3月8日的前一天,表达女性想要永葆青春的期望;每年11月11日“光棍节”是最著名的庆祝单身的节日;“5·20”网络自创节日始源,利用数字“谐音”来表达情感,这些节日有着小众化的特征,主要是提供给不同群体。与传统节日相比,网络节日更加简便、开放多元,但是缺乏传统节日应有的仪式感与庄重感,缺乏道德价值观念,极大冲击着文化意义[6]。例如,目前在七夕等节日开始私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通过发送短信、微博、晒朋友圈等传达情感。传统节日具备的神圣感、凝聚力不断下降。

(三)外来节日文化冲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上各种诗歌都起源于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有着十分丰富和悠久的文化内涵,然而“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各种节日只有在民间断断续续地进行传承,并没有得到正规的传承、保护以及宣传。而“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深受追捧,在每年圣诞节开始前可以在商场以及街道两旁看到各种各样的装饰和宣传。其实,对外来的文化和文明并不需要排斥或者抵触,只是不希望中国专属、特有的节日被丢弃和遗忘。

三、在民风民俗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在民曲民谣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民曲民谣是一种特殊的民风民俗,更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要表达的内容大部分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以及在精神、物质层面的需求,可以说民曲民谣是一个时期人们生活背景、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一首优美、好听的民歌能够被人们口口相传,这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能够得到传承的最根本原因[7]。举例来讲,在旧时代,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员在工作中,会唱山歌或者整齐地呐喊民歌,此时民歌可以给予他们劳动力量,也是其长期以来保持的一种习惯,这种行为在北方被称为“吆号子”,而在南方则被称为“打号子”。

同时,在少数民族中,民歌也可以当作表达对心上人爱慕之情的方式,其在表达爱意时会利用民歌进行传达。例如,西北区域少数民族中青年男女会将自己心上人的姓名当作山歌名字,前往“浪山”歌唱花儿找寻自己伴侣,此时,女方被称为“花儿”,而男方则被称为“少年”。壮族区域的采花节、雪顿节以及傣族的泼水节等都可以以歌传情、以歌定情。这种歌谣因为与人类美好本性相符合,所以一首好的歌谣能够人人传唱,传唱千年[8]。可见,民曲民谣能够让某一时期人们的美好生活方式得到体现,展示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与情感,充分体现了当地民风民俗,依托此类民风民俗可以长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诗词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是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我国目前所流传下来诗词中,较为典型的是《诗经》,其能够利用风、雅、颂向人们呈现出诗词具备的词、韵、谱,人们在畅读诗词过程中会存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体会诗词中要想表达的意境,仿佛自身穿透历史前往到古代,那种精神层面的感受与共鸣很难利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我国诗词流传与发展过程正是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积淀、融合与发展的过程,诗词中存在的天地人共存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与改进,这也使在各种民俗文化以及民俗中都存在诗词的“影子”,譬如,婚嫁礼仪、守岁踏青、清明祭祀等在诗词中都是十分常见的内容。例如,最著名的就是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在春节时期放爆竹、守岁的幸福场景,而放爆竹这一习俗也充分延续到新时代,在一些农村区域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正月初一等都会通过放爆竹来守岁,迎接全新的一年。此外,虽然历史长河在不断更替,但是离别之情、不舍之情一直存在,隋唐时期诗词中“折柳”这一词汇不断出现,展现着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送别亲友时的思念,这也使这一词汇不仅成为诗词中一部分,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体现,例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思想。诗词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和价值十分丰富,只有正确把握诗词资源,将诗词当作基础与核心才可以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实施[9]。

(三)在传统节日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节庆是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一的部分和核心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各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幸福生活寄托,继承与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全新实践将其发扬以及传播,把握节日中的精神标识是强基之法、凝聚民生的核心手段。

在历史全面推进与发展过程中,我国所产生的节日涉及一年中每一个季节、每一个节气,涵盖着亲情与团圆、欢庆与喜悦、乐观和自信、天人和谐与历史意识等。在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表现对故人亡亲的思念感怀,用遥望明月来寄托对远在他乡亲人、游子的情思。在端午节通过划龙舟与吃粽子来表达对屈原的感怀,真正体现着中国人的“慎终追远”历史文化意识。在重阳节,此时秋收已经接近完毕,农事正处于较为空闲时间,此时山野中药材与野果纷纷成熟,农民会上升采集药材、野果以及提供副业使用的植物原料,这种上山采集的行为被称为“秋收”,登高的民俗最初就可能由此演变而来。不同节日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精髓各不相同,不仅包含“倦鸟归巢、游子归乡”这种期待团圆的精神内涵,还蕴含着十分浓郁的诗情画意,一众文人墨客更是在不同节日表达感情,如李白、苏轼、杜普等诗人更是引领风骚,借助圆月和其他各种事物来表明感情。通过针对传统节日中的精神标识进行挖掘,用与群众需求相符合的形式进行弘扬与传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展现传统节日以及民风民俗中的魅力,发挥节日具备的积极因素和价值,借以展开“持续实施移风易俗、良好家风、文明家风、淳朴民风”。这样才可以让节庆民俗具备的优势全面发挥,助推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创造性发展。

(四)在民间艺术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艺术与社会风俗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为获取美好、幸福生活进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譬如,诗人李商隐《人日即事》中描述,“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这首诗充分描述了裁剪工艺、民间雕刻工艺与民风民俗之间的关系。

我国在汉代就有将剪纸当作饰品的风俗习惯,汉代以及唐代女性群体中都流行将彩帛以及金银箔等修剪成为花鸟并贴在鬓角中,如《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经过时代变迁,人们通过修剪各种动物、花草以及人物故事等贴在门窗中,进而形成了“门笺与窗花”。人们通过为剪纸赋予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进而烘托气氛、体现生活情调,举例来讲,在婚假期间,会在门楣或者建筑各个位置张贴红色的喜字,表达出喜悦幸福、婚姻美满,为葡萄、石榴赋予“多子”的寓意,为桃子赋予“长寿”的寓意,利用鱼来体现年年有余,即生活富裕。剪纸作为民风民俗文化中十分的重要载体,在各个节日或者重大喜庆日子,人们都会利用剪纸来表示对美好寓意和生活的向往。这种含蓄、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是剪纸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各种生动或者富含意义的小故事,将丰富内涵与情感全方位地体现,可以让写意与寓意全面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且流传下去。此外,我国木刻、灯彩、陶瓷、泥塑等各种民间艺术均可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关键载体,让艺术与文化进行融合为人们带来熏陶。

(五)在饮食习俗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食是最基础的民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风民俗博大精深,其中最能代表文化精神的就是饮食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自古就秉承发人性之道与人间美食两者相互融合才可修养自身古之道,这也使我国饮食习俗丰富多彩,包含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思想、饮食民俗等各种内容,涉及人类饮食层面的观念、思想、哲学、意识、艺术、宗教等均在饮食文化范围中,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与发展形成的重要文化,蕴含着大量、潜在的哲学因素,包括“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以及“烹饪喻治国”的思想,能够真正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子论饮食“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为腹不为目”。

对中国的饮食习俗文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类,能够让不同区域、不同节日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得到展示,体现出差异化的使用价值以及内涵。其中,素食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点,重视健康以及饮食合理性,讲究“色香味俱全”以及奇正互变的饮食烹调方法;怡情的美食观念(寓教于食、重视礼仪)等各种属性,在饮食文化中不仅需要保证菜肴色彩搭配有明媚特征,还需要与用餐氛围相互配合形成一种情趣,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个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礼仪的重要体现方式。我国不同民族以及区域都有着专属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俗,其中德昂族被称为“古老的茶农”,这一民族以饮茶、饮浓茶闻名,其经常将茶叶当礼品,代表着“茶道意到”;藏族喜爱酥油茶;蒙古族因为社会生产形式的原因存在喝奶茶的历史,宋朝在边关地区甚至还设置有专属的茶马互市;布依族的凉皮是在祭祖习俗或者宴客中常见的佳肴。可见,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习俗各不相同,但是与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蕴含着十分丰富并且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到朝鲜、日本、韩国以及泰国等众多国家,并且间接影响到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向药膳、茶文化、素食文化、面食以及酱醋等文化惠及世界上数十亿人。需要我们充分把握饮食文化与民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让饮食文化习俗能够成为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持续弘扬与传达各种传统饮食文化。

(六)在岁时节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古时人们在追赶季节的过程中,上究天文、下解农事,利用最间接甚至充斥着诗情画意的各种语言,总结出一年四时的变化规律,形成了节气。四时之序、天地之美、万物之荣等均由自然形成,非人为能够改变。但是在不同人眼中,其存在的意义各不相同。在西方国家四时只有春、夏、秋、冬,而在古时中国人眼中,通过观察天象发展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包含的惊蛰、芒种、小雪、大雪等,各种节令歌谣展示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四季。许多诗歌与习俗都是通过不同节气延伸而成的,与节气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人民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让人类与自然生态关系能够更加协调,结合自然来合理安排的劳动时间以及起居时间,指导着人们劳作与生活,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有暑去寒来、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斗转星移,能够充分诗意地进行生活与栖居。可以说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必须重视对其的保护与弘扬。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民风民俗在民曲民谣、诗词歌赋、节日庆典、饮食习俗中都得到广泛的体现,这些民俗以及情感的表现形式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需要在今后针对这些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进行保护与管理,保证其能够在新时期得到全面弘扬,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打牢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民风民俗弘扬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漫画民俗
多彩民风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党风与民风形成逻辑的异同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