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少数民族节日的变迁与保护研究

2022-11-24 21:38周天旻张明明周彦儗陈海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俗海南

周天旻,张明明,周彦儗,陈海燕

(1.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海南海口571199;2.人民日报人民创意,北京 100190)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有黎族、苗族和回族等4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64万,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原著居民[1]。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其社会风貌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节日民俗文化是黎、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对海南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和传承现状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挖掘,但对于节日文化的流变和保护的关注度却相对较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主导下,随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变迁及影响研究依然较少。

选择探究海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和变迁,尤其是将改革开放以来海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其影响作为研究构想及田野拓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渊源。笔者将尝试从岁时时节、传统经典节日的变迁,以及海南节日习俗的研究述评和改革开放后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海南节日影响的4个维度入手,以期在学理和实践上进行梳理、回顾和研究。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旅游岛战略、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时代背景,其现实意义也愈发彰显。这些政策一方面加速了海南经济的发展和内地的互惠、交流,增加了经贸联系,并逐步缩小和消除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但同时,过度的不当开发和大量海内外游客的涌入给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也带来巨大的冲击,传承和保护海南原生态节日的健康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

本研究从记录民俗学视角,以海南黎、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基点,系统整理和记录改革开放、国际旅游岛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海南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田野风貌影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海南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流变及内、外动力和保护机制,以期弥补当前理论界对乡村战略背景下旅游区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流变与传承研究的不足,并有力推进旅游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海南黎苗“三月三”节日、“军坡节”、“山栏节”等传统节日个案的深入调研,试图在以下学术问题方面有所突破:如何理解和保护原生态的节日民俗文化?当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传统的节日文化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做调适,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商业化?两者是否存在一种最佳的结合方式使之融合发展,且如何发展?

1 节日民俗文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节日民俗文化及其变迁、传承和发展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视角梳理文献。

1.1 关于节日本体的研究

关于节日民俗的研究最早始于“五四”时期。早期的研究大多注重节日本体及节俗的名物考证与源流考辨的考据性研究,且主要集中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较隆重的具体节日的研究上,并从其来源、特点、活动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具体追溯和研究。例如,闻一多(1957年)《端午考》[2],陈久金和卢莲蓉(1989)《中国节庆及其起源》[3];张君(2004)《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4],萧放(2002年)《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5],萧放(2011年)《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6],高天星(2016年)《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丛书》[7]等。

1.2 节日民俗研究的主题

通过大量文献分析节日民俗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传统节日民俗的历史渊源、演变、宗教等方面的研究;从地理学、生态学、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角度的研究;从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及其传承发展角度的研究;国内不同地区传统节日及其与国外节日的对比研究;传统节日与旅游经济、节日文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等。

1.3 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演变与传承研究

蓝颖等(2021年)对文化生态视角下河池壮族文化特色及传承方向朝廷进行探析[8];蒋凌霞(2022年)在高友侗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太阳节”背后的民间信仰多元互动关系,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对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传承进行研究[9];唐雪琼等(2011年)基于哈尼族长街宴的演化剖析了旅游经济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10];光映炯和张晓萍(2010年)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分析民族节日的传承与演化[11];王俊鸿(2012年)对文化展演视觉下少数民族移民节日文化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12];刘心一和郭英之(2015年)从民俗复兴视角分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战略[13];罗连祥(2011年)以黔东南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和保护现状[14];李松等(2012年)阐述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认为民族节日存在衰弱、消失、变异现象,应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行方面进行完善[15];闫雪梅(2021年)以壮锦产业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16];李沛新等(2021年)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进行研究,提出应构筑民族村寨品牌形象,注重特色研究、特色挖掘和特色呈现[17];冯霞等(2021年)从少数民族文化涵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方面进行了探究[18]。

1.4 关于海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的研究

李鼐(2015年)将参与式影像引入海南黎族节庆文化进行记录,探究参与式影像的记载方法和存在的问题[19];霍慧煜(2015年)从黎族传统文化视角研究黎族的节庆文化,融合新媒体特征与艺术表现及解构方式解读海南黎族典型节庆仪式,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媒体交融提供新的研究范式[20];南沙贝贝(2019年)以军坡节、清明节为例,认为民俗节日存在“变异性”特点,军坡节穿杖已从原始的“装军”励志演变为当今的神灵附体,逐步从娱神(即祭祖)渐变为娱人,最初的信仰逐渐减弱,原因是社会的变迁和人文的演进[21];胡亚玲(2007—2016年)多篇帖子在网络上图文并茂地记录传播海南“三月三”祭祀、“二月二春龙节”祭神祭祖、山栏节、府城“换花节”、春节习俗等节日的庆典过程[22]。

1.5 记录民俗学研究

林继富(2018年)认为记录民俗学成为民俗学学科理论创新、服务社会具有革命性质的方法论,成为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变革的基础[23];张举文(2016年)记录民俗经过了采风、下田野、实地考察、现场记录、实地体验与现场记录等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取向,当前学界最关注的是实地体验与现场记录,即“参与—观察—记录”的“三合一”式的记录方式,需要强调作为记录者的“我”在记录与展示记录材料中的角色与观点问题[24];松尾恒一和欧小林(2016年)探讨了日本的历博、文化厅、影像制作公司、民间电视台等不同主体的影像制作手法及存在的问题,从研究的角度思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存在方式,认为大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应该积极思考如何保管、管理、继承尚未用于作品中的影像素材,便于建立有效利用的数据库[25]。

1.6 文献述评结论

通过已有文献梳理发现,尽管我国关于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研究著述丰富,也涌现了大量具有一定研究广度和深度的研究成果,但对节日本体、节日活动的具体事项、节日形态发展与演化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具体如下所示。

(1)传统记载的民俗学以文字记录的民俗志为主,多是以文人、史官的立场和写作风格,缺乏对民俗主体的原生生活样态的研究。

(2)虽有少数针对节日民俗的影像式记录,但缺乏针对特定少数民族节日民俗长期系统的记录资料保存。

(3)系统地记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俗生活现状的民俗著述较少,未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及自贸港战略等背景下旅游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变迁和保护研究。

2 节日民俗研究的新构想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研法、影像技术、传播技术等相结合的实践方法作为主导方式,形成管理学、民俗学、社会学、摄影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的多维理论分析构架以作为分析方法体系。用记录民俗学的方法对民俗文献和已经积累多年的近万张摄影图片,以及累积的原始资料作为样本进行整合研究,以时间为轴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相结合研究节日的变迁,特别选取最具海南特色的节日,如“军坡节”、黎苗“三月三”“山栏节”等节日进行纵深分析,以便提高对事件分析和预测的精度。

2.1.1 理论研究与田野调研相结合

本研究需要从史料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参阅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更需要深入田野实地考察采访,搜集、抢救隐藏在乡间的零散资料和潜存在乡野古稀老人记忆中的隐形资料,甚至是物品。通过取证对研究对象进行验证与修正,因此,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到比较完整而深入的研究资源和研究结果。

2.1.2 纪实摄影和纪实录像结合

通过摄影、图片及文字记录反映出民俗节日随时代发展的变迁情况,多年的拍摄记录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但需要继续补充,进行对比研究。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动态的影像资料更能全面反映节日庆典的动态过程,因此,将摄影和录像结合是记录、保存民俗历史的有效方式。

2.1.3 实景展览与网络传播相结合

精选部分有代表性的节日高清图片进行装裱,选取展览馆、图书馆等场地进行展览传播,并在图书馆等相关微信平台、海南视线、抖音、Bilibili视频等媒体平台进行节日文化的网络传播。

2.1.4 静态分析和动态取证相结合

将静态分析和动态访谈、动态摄录相结合,获取最原始、最质朴的资料和影像,运用档案管理法、系统分析法和图片处理方法,以及影像剪辑法对各要素之间进行处理,分析各关联要素,集成研究体系,从而完成研究目标。

2.2 研究思路

主要从以下研究思路出发对海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变迁及相关机制进行分析。

(1)史料、现实背景分析:史志性文献中关于海南传统节日记载的分析研究,现今社会对海南传统节日的演绎,学术界对节日的研究和诠释等,已建立完备的理论基础。

(2)田野调研的取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定调研方案和应急方案、调研内容等,重点是对部分有争议的关于文献节日记载的取证,回访古稀老人采访记录,搜集散落在田野的零散文献等。

(3)影像记录:拍摄高清摄影图片和部分摄像资料。包括节日庆典过程、场景、人物、物件等,用民俗摄影的手法进行全方位记录。

(4)对“三月三”“军坡节”“禾斋节”“开斋节”等较大型的节日进行重点追踪研究。

(5)构建研究模式:构建以文本研究为主、摄影图片为辅的深入理论研究,精选高清图片装裱场地展览并与网络宣传相结合进行传播弘扬,以及以辅助性摄像传播为手段的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6)形成核心观点:民俗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老辈人的去世,其古老的民俗特性逐渐减弱或消亡。通过系统研究,为“非遗”提供有价值的可供永久保存的研究资料,以此促进海南民俗节日进入国家“非遗”保护公约的行列,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提升节日在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的作用。

2.3 田野调研

笔者自2007年起,本着对民俗文化的热衷,深入海南民间或参加“走读海南”等系列活动,以单反相机为主要工具走遍了海南各乡间田野,拍摄积累了大量研究素材,包括各民俗节日、黎族船型屋、少数民族服饰与黎锦、古城镇、古建筑、古村落等。同时搜集或翻拍了大量民间民俗资料,包括不成形的零散资料,阅读相关史料文献,积累了丰厚研究资料。这些积累促进了笔者对海南民俗节日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海南经济的发展、海南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到如今国际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进,以及海南不同习俗文化的演变都在强烈地敦促笔者对海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流变及传承进行思考和研究。

黎苗“三月三”“山栏节”“换花节”“军坡节”及回族“开斋节”等海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精彩纷呈,以各种节日样态呈现。只能深入田野乡间,深入每一个节日现场进行追踪观察和记录,多角度拍摄,补遗并深化,特别是一些重点节日。通过深入田野对乡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尤其紧迫的是访谈对节日流俗比较了解的古稀老人,获取和抢救即将消失的资源。进一步收集整理海南黎、苗等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相关资料,包括未经发表或者乡民手写的不成形的零散资料,甚至一些具有考古价值的物品资料等,积累较为全面且具史料价值的资料,为深入研究准备充分资料。

(1)通过多年积累拍摄的图片和采访的文字资源,结合历史资料追溯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海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原住民的传统节日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以具体的节日为主线,以时间为主轴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变迁、内外影响因素和相关机制及其发展趋势。

(2)借助影像记录还原原生态的节日现场,选取独具海南特色的传统节日,如黎族“山栏节”、苗族“年仔节”、回族“开斋节”,以及“军坡节”“三月三”等影响较大的节日进行具体的系统研究。

(3)对海南少数民族与其他地区不同少数民族的共同传统节日,如“三月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

2.4 实证研究

通过史料和文献的研究,经年的田野调查和影像记录,重点对海南“军坡节”“三月三”“山栏节”等独具海南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进行记录和流变分析,分为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两部分。

2.4.1 实践研究

(1)拍摄像素5~15M高清节日图片,图片数量达4 000张以上,能准确反映节日的真实风貌,能单独表达节日内容,能为节日文化的传播、研究“非遗”保护等提供资源。

(2)收集和翻拍散落乡野的零散资料,这些最本真、最原始的资料不仅可以作为研究蓝本,还可以成为“非遗”等民俗部门珍贵的留存资料。

(3)辅助节日纪实性影像的摄录,主要拍摄有代表性的节日。内容能直观表达节日主题,能通过纪实性影像传播的方式弘扬民俗节日文化。

(4)在“海南视线”、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种媒体平台传播节日民俗摄影图片和相关内容。影像和摄影图片相结合能够直观表达节日主题,用纪实性影像传播的方式弘扬民俗节日文化。

(5)精选80~200张图片装裱后在展览馆、图书馆等场所进行民俗展览,以此扩大宣传途径,弘扬传统民俗。

2.4.2 理论研究同少数民族对同一传统节日民俗的异同。(4)重点对海南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海南特区经济和海岛环境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变迁的影响及机制。

3 研究价值

3.1 抢救性记录和保护传统节日资源

随时代发展和变迁,传统节日文化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发展变化前后节日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古老元素在发展后节日中的体现和存续,抢救性记录潜存古稀老人记忆中的节日流变等。这些能准确、真实再现历史,反映历史的过程是比较艰难的,虽然将这些凌乱且即将消失的资源进行抢救性记录和研究是本研究的一个难点,但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体现。

3.2 促进传统节日的原生态发展,促进非遗保护

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引起“非遗”部门和国家对濒临消亡的海南民俗节日的重视和抢救行保护,以及怎样才能建立最佳的保护与传承模式是本研究需要深入思考和规划的重点。本研究通过著书立说、访谈记录、原始资料搜集、现场摄录、媒介弘扬等方式整理完成较为全面且能原貌反映海南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的资料支撑。扩大海南节日的宣传范围,促进海南文化的传播,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促进传统节日的原生态发展,促进非遗保护。

3.3 促进提升文化软实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25]。节日民俗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与思想底蕴,本研究立足本土文化,通过实证研究、摄影记录、影像拍摄、图片展览和媒体宣传四位一体的研究方式,对海南传统节日,尤其是濒临消亡且具有古老传统意义的节日进行抢救性记录和系统研究,从不同视角多方位多维度地诠释节日文化的精髓,以促进节日文化多元化与本土化的交融,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节日文化的影响力,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新思维、新理念和新途径。

3.4 促进经济和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合发展

“当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传统节日文化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做调适,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商业化?两者是否存在一种最佳的结合方式,使之融合发展,且如何发展?”这是文前提出的一个思考点,本研究力图将传统节日放在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国际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推行的政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系统研究,尝试找到较佳的结合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3.5 实现多维度的研究

(1)采用“影像+文字”的记录民俗学范式对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俗的变迁进行深入研究,使得研究更规范、更深入,内容更科学、更真实、更符合研究的宗旨。

(2)将学术研究和影像记录相结合,通过史料研究和田野调查对节日民俗进行梳理、考证、分析,形成系统的研究;通过摄影镜头对节日演变进行拍摄,获取最原始的高清影像图片,留存可供考证的摄影资源;辅助摄像取证的方式,获取活灵活现的、可以随时重复播放的影像资料。这些资源相结合共同完成本研究的深度挖掘,同时也为“非遗”留存原始资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原始而有力的佐证资源。

3.6 增加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特色和价值

(1)学科交叉、多元渗透。具有跨学科研究属性,以“影像+文字”的记录民俗学研究结合社会学、传播学、历史学、生态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和方法。

(2)“非遗”视野、本土思考。研究宗旨除了弘扬民俗文化外,最主要的是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在“非遗”视野下立足海南本土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聚焦海南一个个原汁原味的节日现场,以影像记录和文本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思考。

(3)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研究内容涉及海南少数民族的特色传统节日和已演变了的节日,约36个节日,大部分通过镜头予以记录和文字描述,内容全面系统。重点对独具海南地方风味的少数民族进行深入研究,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4)实证研究、注重留存。深入海南最原始的少数民族村落,对每一节日进行现场记录,包括摄影图片、口述资料等,这些资料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和“非遗”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联合研究、多面显影。本研究联合了具备一定学术研究能力和多年来在民俗研究方面有一定积累的对海南民俗由衷热爱的民俗专家和民俗研究者,为从多角度、多元素、多方位全面记录和深入研究民俗节日文化,顺利完成预期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定位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研究必定是强有生命力的,对学术研究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上都具有独到之处。注重对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经年实践累计的节日资源前后发展变化的深入分析研究;注重田野调查,注重同主题多年的全方位积累和深入的对比分析;注重对即将消亡的节日流变的抢救性收集、保护和研究;注重借助各种方式对海南原生态节日进行经年变迁的分析和研究。因此,研究结果对我国“非遗”保护,民俗研究的深度发现,节日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提高对旅游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旅游地区的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推动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和自贸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民俗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漫画民俗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