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被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帮助。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突破,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模式,应当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结合现实情况来看,仍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在实践应用中容易遇到困难和阻碍。基于此,该文将围绕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路径展开探讨与研究。
共同体是社会学中所提出的概念,是指群体生活的某种类型。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人类群体之间密切关联、相同的思想意识和特定的认同感。从这一概念中可以发现,共同体具有群体性、同一性以及归属性等特点。这一概念被融入教育理念中,逐渐形成了现在所说的学习共同体。结合共同体的含义以及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的应用来看,体育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的指导下,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而一同努力,从而构建的学习组织[1]。在这种共同体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携手参与学习,共同进步和发展,彼此分享学习的乐趣以及成果,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掌握体育技能,实现强身健体。通过研究学习共同体会发现,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师生之间沟通合作,共同奋斗,相互欣赏,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共同携手实现学习目标,彼此之间通过互动而形成共同体关系。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协作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都需要培养的重要目标。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与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求相契合,也充分迎合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公平公正、提升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2]。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让任意一个学生脱离组织和集体,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内核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具有一致性。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
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所改善,能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同时自身的价值也得以体现,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和作用,保障学习共同体课堂模式有效开展,充分保证课堂的民主与公平。除此之外,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另一目标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一是养成同学之间彼此交流的学习习惯;二是重点突出建立在学科本质上的学习;三是关注成长跳跃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下,学会彼此倾听、独立思考、相互分享、合作互助、自主探究,从而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学习目标。
结合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特点来看,其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对每位学生个体差异给予尊重。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异质性变化,有助于在班级内部构建和谐良好的学习型社会。让学生感受在小型社会中的学习和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成长与发展。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授课形式的一种创新与突破。以往体育教学以班级为单位,对授课资源和教学形式的要求比较高,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枯燥乏味的授课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的拓展,构建科学的学习型社会,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高效学习,最终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学习资源是课堂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在以往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资源主要有课本资源、场地资源、设施资源等,体育教学主要围绕上述资源组织和进行,在落后、闭塞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思维意识也容易受到禁锢[3]。而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和突破,在这种模式下共享学习资源得以有效实现。学习共同体模式突破了以往师生状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流通。学生能够在彼此良性交流与分享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一方面,学习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这种形式之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习惯也逐渐形成。由此可见,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能有效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学习效率也大大提升。
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应当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属于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在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及兴趣,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动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双方均以主体身份展开教学与学习,教师从传统的课堂讲解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处于较为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师生能以较为和谐和轻松的形式组织学习,通过和谐的互动与交流来增进彼此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展开体育学习和实践,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规划。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师生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从而构建一个相互影响的和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除了沟通、交流与知识传递之外,还源源不断地与学习共同体以外的其他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与学习,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理想目标。
协作性是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小组协作学习也是这种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现代教育背景下,大力倡导协作学习理念,尤其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彼此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有着不同的想法与思路,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各有不同,通过协作能较为高效地解决体育学习中的问题[4],且许多体育运动都需要成员间的协作才能实现。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下,相互协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技巧,更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协作,充分发挥协作在体育课堂上的功能和价值。
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较之以往体育教学经验来看,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属于全新的挑战,若想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多方面考虑和深思,发掘合理的构建路径,为体育教育开拓新的视野和方向。
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很难跟得上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展开。因此,体育教学中有效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从师生的思想观念上进行变革。首先是体育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结合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学的有效性,但也容易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和局限。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够到位,认为体育课上只需要带着学生运动和游戏即可,因循守旧地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忽略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对教学内容的丰富[5]。许多体育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便让学生自主练习或自由活动,难以有效落实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这显然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符。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思想上的局限和落后,及时学习新理念和新思想,充分了解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优势,并将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课堂实践中。除了教师思想观念需要转变之外,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应当与时俱进。许多学生承受繁重的学业压力,认为知识的学习对其未来发展更重要,从而忽视了体育学科,这也导致其在体育学习中不够用心,难以有效开展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学生应当对体育学科有深入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对自身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积极融入学习共同体,彼此之间积极交流、主动沟通,以便为学习共同体课堂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师生思想上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后,需要结合体育教学需求明确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思路。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以共同目标和愿景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实践情况来看,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思路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首先,应当充分发掘传统课堂模式的长处和特点,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互动,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促进双方情感的交流以及信息的交互,在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建立良好的组织框架,从而为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班级网络交流平台。信息社会背景下网络社区平台的种类层出不穷,给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样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便利。通过创建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教学反馈,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便于加深师生间的理解与认识,对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6]。再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互动的高效性,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开展课内外体育教学工作,在有效的沟通和良性互动中找到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对体育学习达成一致的目标和愿景,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对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之后,需要有目的、有方法地科学实施,并做好相应的评价工作,及时收集反馈信息,确实保障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结合整体构建思路而言,应当有效把握学习共同体的实施效果,探索构建路径和方法。
结合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以及体育教学特点来看,学习共同体需要依赖多种条件才能实现,整体教学可以简要概括为2个运行环节。首先是上半区的运行环节,这个环节主要依赖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其次是下半区的运行环节,这个环节则更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只有这2个运行环节的相互协作和运作,才可以有效地发挥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真正价值与功能。
针对上半区运行环节而言,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更新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充分且全面了解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其给体育课堂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在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教学进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主题,保持正确理念和目标的引导下,组织和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确保课堂实践的高效、有序进行,之后合理设计教学的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要满足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个性需求。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人特点和水平的基础上,把握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保障教学过程系统性的基础上,合理融入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形成完善的体系。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后,让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展开学习,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分布式知识网络。
针对下半区运行环节而言,构建好的体育知识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如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体育锻炼,视频资源等。这种体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实现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是学习共同体的必要基石。体能锻炼、视频资源等内容均是课堂有序开展的必要因素。在教学结束后,便转入个性化学习和知识迁移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还原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平等的互动与合作中展开学习,从而保障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合理进行。
结合教学经验来看,科学的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样,科学评价也是检验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体育教学的优化和改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首先,教学评价的过程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开展之后,需要对学生的接受效果以及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评价,了解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存在的优缺点。通过评价和反馈把握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不断优化和完善,最大化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和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标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契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在实践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提高对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视与理解,充分发掘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并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加以利用。该文通过对学习共同体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路径,希望能给体育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