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4 17:58:35马鹏程
新课程 2022年34期
关键词:红色美术思政

马鹏程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甘肃 静宁)

红色美术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还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近些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资讯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中学生在接收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甄别,会受到不良思想以及文化的侵蚀。将红色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学思政教育,能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教育方法和内容上都有一定新颖性,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一、红色美术资源概念的提出与分类

从现实角度出发,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当前和平建设时期,富有爱国主义以及艰苦奋斗等相关积极精神资源的总称,其中就包含国民革命时期以及抗日时期的美术作品以及历史遗迹,这些都属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涵盖范围进行分析,包含了具体的建筑物和雕塑以及各种宣传标语和绘画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在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不同时期美术资源所展现的元素也各有侧重点,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出了爱国积极抗争的元素,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则是体现出了团结、奋斗。因此在内容上较为丰富,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下的美术特色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

二、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思政教育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就需要培养其爱国意识。在中学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美术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加阳光,富有正能量,在学习中不畏艰难,努力上进。而一旦国家出现困难时,就能团结一心与祖国共渡难关,此外还具有文化、艺术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一)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开发

红色美术资源中的显性,主要存在于各种具有历史意义的遗址作品中,其蕴含的精神文化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能够让学生了解先辈革命所遭受的种种困难,更能够让广大学生知道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美术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总体来看利用效率比较低。比如,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不仅标志着长征就此画上句号,也为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篇章,更属于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完美体现,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此外还有六盘山长征纪念馆的重要历史遗迹,若能够将这些资源应用于中学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还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意义,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学生不仅可以领略祖国的山川美景,在感受先辈英烈动人事迹后,还能够起到洗涤和净化心灵的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

(二)有利于丰富中学思政教育工作

红色美术资源属于革命时期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还包含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思政元素,若能够加以合理利用,这对进一步丰富现有中学思政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只是按照理论知识讲解,恐怕学生并不能够产生积极的动力,并且也会感觉其中的理论和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并不能够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红色美术资源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学生在了解过程中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进而引发学习的兴趣,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此外,还能够不断优化现有教学方式,毕竟其所涵盖的类型丰富多样,作品形式也是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如可以安排学生观看沈尧伊油画《遵义会议》或董希文《开国大典》等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能够激发其学习热情,还能够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广的层面了解背后的文化,从而不断提高个人道德思想。而在新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充分利用红色美术资源的基础上,要积极做好对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更好地帮助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价值观,积极应对不良思想对学生发展所造成的冲击。

(三)有利于开展中学思政教育工作

红色美术资源能够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塑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利用学习的形式在校园中传承革命传统精神,从而有利于确保学生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学校可从实际出发利用校园内网以及广播或者是展览等形式,宣扬红色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部分的关键性知识点进行筛查,然后再融入红色美术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文化课堂,与思政理论进行深度融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会更加轻松。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够切实感受到红色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可开展思政访谈课程,可以教师讲述,也可以学生交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路径。现阶段不少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因此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有必要将其引入教育教学计划,比如,在重要的节日可安排美术鉴赏或者手工制作,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更能够让学生全面且深入地理解。此外也可根据学校所在地,充分挖掘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并根据教学大纲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丰富学生视野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提高其思想认识,而思政教育工作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渗透。

三、红色美术资源的内容

红色美术资源有庞大的内容体系,其本身所涵盖的领域比较宽泛。若是从所设计的形式进行分析,就包含了建筑以及雕塑和民间工艺,还有绘画等众多领域。加强对这方面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历史文化教育,逐步塑造学生的革命以及爱国精神,更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步塑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素质以及文化水平,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同时还能够丰富现有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积极拓展教学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建筑遗迹、纪念碑及雕塑

会宁红军旧址有很多具有历史意义价值的建筑物以及纪念碑和雕塑。比如,会师楼是作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始建于明朝初期,属于独特的明代建筑物,圆拱形城门楼是由青砖砌成并设置有飞檐走兽,高度达两丈有余,巍峨壮观。1936年,红军经过艰难的万里长征后,在这里成功会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52年更名为会师门,1962年城门楼改为会师楼。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弘扬红军精神,1986年修建了会师塔。该建筑物总共有11层,预示着红军在长征时期所穿越的11个省、自治区,在正面还雕刻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题词。

遵义会议会址其主建筑体为柏公馆,在当时是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结构形式。主楼有木楼雕花影壁,而楼的四周还有回廊的形式。虽然其整体构造具有西式建筑的风格,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也保留了传统古建筑的特点,那就是梁架斗拱结构,尤其是还有各种雕花以及堆花的装饰,这也是在20世纪初期国内地区比较常见的形式,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下的特殊产物,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很显然与延安时期的窑洞相比,更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在门楼的大匾上还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更是书法类作品当中的精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义市无论是政府还是广大市民,都积极开展对红军长征时期历史遗留物的收集,在展览馆当中陈列了当年革命先辈所使用的各种军需物品以及宣传品,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当时革命的不易,还能够展示出特定年代下的审美价值。

(二)主题绘画作品

将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融入中学德育,就需要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每一名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而一幅画则是代表了一段时期的历史,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更能够让他们了解到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以及改革和发展史。在此过程中通过渗透德育,更能够实现更加科学且全方位的育人作用。比如,刘海粟的《娄山关》、全山石的《上井冈山》、邓永平的《凛凛金沙江》以及油画《岁月、苦难、征途》等众多的红色美术作品,它们在整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上都各有侧重点,也正是由于其丰富的视觉性,更能够成为打动当下中学生情感的艺术。大量并具有教育意义的美术作品,能够不断丰富现有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

四、红色美术资源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思路

目前,中学思政教育的主要开展途径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大多都是思政或者是德育类的课程。至于渗透教育所占的比例比较低,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美术教育在现有课程体系当中则占据了相对重要的位置,不仅只是在审美鉴赏能力上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具有特殊意义。中学阶段学生会面临较重的学业压力,尤其是中考分流会将主要的精力应用于语数外等相关学科,而开展美术学习则没有考试升学压力的烦恼,更有助于缓解紧张的精神,让大脑得到放松,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思政教育则更加容易。红色美术资源本身就具备较为显著的教育意义,更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渗透作用,具体而言,在美术鉴赏以及手工品制作和绘画创造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更能够将红色文化以及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从而使得思政教育的载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

(一)开展美术鉴赏活动

思政元素在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全覆盖,不能只是体现于某一阶段或者是某个点,否则就不能够凸显其真正的教育意义。此外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涉及情感体验,还兼具视觉感知以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等诸多环节,这些都是当下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急需提升的能力。红色美术资源当中的雕塑,如宁夏六盘山长征纪念馆旁的纪念碑,此外在资源方面还有图片以及众多音像资料,如果能够得到合理利用,都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美术鉴赏,在了解了基本美术知识以后,更能够让学生了解其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很显然,这要远比单纯地开展思政教育更有意义效果更好,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

(二)开展手工制作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手工制作类的活动,不仅可以大幅度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让沉闷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都能够得到充分调动。此外,和其他学科相比,通过开展制作教学更容易体现美术课程的灵活性以及实践性,而具体的素材就包含了众多的样子,如剪纸、泥塑或者是雕塑等。如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党旗,然后让学生尝试通过剪纸的方式去制作,不仅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大家在制作党旗的过程中,了解党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无形中也渗透了德育。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其他类型的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是现有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更有利于革命精神传承和发扬。

(三)开展绘画创造教学活动

绘画是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够通过作品来表达个人的心情,是现实和理想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广大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个人价值观正逐步塑造,有时候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绘画方面是存在较大的个性化现象,其表现就在于无论是在线条使用以及色彩搭配方面都具备浓厚的个人特点。而红色文化美术资源无论是在色彩以及整体的创作内涵方面都与之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多作品都能够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显然两者能够更好地契合,更有助于丰富创作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将德育工作更好地渗透于绘画教学,而学生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文化的熏陶,逐渐产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更能够塑造积极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无形之中也就达到了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环境的作用,教师有必要为广大中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引入红色文化,作为环境创设的素材以及思路来源,也可以选择重要的节假日,如国庆节或者是建军节等,通过对红色美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体设计,能够将环境与思政教育更好地进行融合,又能够进一步推动绘画教学工作的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有必要充分利用红色美术资源的优势。红色美术资源不仅蕴含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是区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通过开展美术鉴赏以及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可实现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高效渗透,在丰富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更有助于养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红色美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红色在哪里?
创意美术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