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陕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 716000)
陶行知先生的美术教育思想,主要以生活教育为理论基础。他提倡,美术教育工作应生活化和大众性,教师要利用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民族的复兴。美术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能激发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教师要上好这门美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黏土材料的可塑性强,可用于美术课程的手工制作活动,加之拥有艳丽的颜色,学生可以根据创作方向自行搭配色彩。混色容易、具有可塑性特性的黏土材料,在美术活动中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它在课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他们必须具备创造的兴趣,受浓厚兴趣的指引,学生的作品。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刺激力量就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因此美术兴趣的激发,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任务,当学生拿到颜色鲜艳、具有可塑性的黏土材料时,会自觉拿起材料,按照头脑中的构思大胆创造迫不及待尝试艺术创造,这种材料本身就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操作兴趣。
在全面提倡“五育并举”的时代,美育教育成为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要巧妙利用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想象能力。随着黏土课程的普及,学生在学习黏土作品创作时,逐渐进入中期阶段,此时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揉搓与工具的使用技巧,动作娴熟的他们能够做出满意的造型,甚至还能别出心裁大胆想象与创新,带给教师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黏土教学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促进民族进步的关键要素,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的文明才不会止步。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人们对人才培养的想法发生了转变:要努力将学生打造成具有创造能力的个体,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术与理论知识。
单刀直入地解读教材,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很难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因此,教学环境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很重要,适宜的教学环境能刺激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动力,他们更愿意尝试主动探究、大胆创造,在潜移默化间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利用黏土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做巧妙的铺垫、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发学生对新课程的兴趣,以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湘教版二年级上册《五彩树》这个课时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前我特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在我的课件中有介绍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树”,另外在每一位学生的课桌上,我准备了各式各样与“树”的造型相关的作品,学生来到座位上很快就被面前的作品吸引到了,他们拿起来认真观看,趁着他们兴趣正浓我相机打开PPT做讲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做才能让作品更有新意。美术本来就是一门有创意的课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活动,致力教学情境的创设,让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比侧重学习方法传授效果要更明显。
创意黏土作品体现了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在作品中蕴含了学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可以透过作品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黏土教学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影响,一线教学工作者有深刻的体会,当然除了要求学生自主创造之外,提供一些优秀的成品让学生得到作品鉴赏的机会,再鼓励他们尝试创造,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上完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程《动物聚会》后,我在一班收集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作品:可爱的柯基宠物犬、灰色毛发的宠物猫以及在春天里常见的彩色蝴蝶。到二班教学时,我将收集到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利用教室内的投影仪进行展播,看到这些精致的作品,全班的学生开始欢呼雀跃起来,我相机鼓励他们选择一种范本作为自己的参考方向,然后大胆尝试创造,半节课过后在二班学生的桌面上,开始出现了常见的猫、狗、小鸟、昆虫等一系列动物,学生还创造性地更改了动物表面的颜色,让那些原本平凡无奇的小动物,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适当提供方法指导很重要,但是教师也要重视打开学生的思路,要想拓宽思维的宽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范本,给予他们鉴赏优质作品、进行观摩学习的机会。打开思路后,还应继续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在现有范本的基础上,对颜色与造型稍做改变,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学习水平也不高,因此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到桎梏,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局限。学生才是学习互动的主人公,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在小组中针对问题积极发表意见、独立思考,同时也重视认真聆听他人的精彩发言,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智慧水平。
我们班的学生对黏土活动充满兴趣,但是受思维限制无法创新,拿出的作品也很普通,为了提高创作质量,在教学湘教版美术教材《打扮相框》这个课时的时候,对于“如何打扮才会更好看”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大家根据讨论结果大胆尝试,原本普通而平凡的东西彰显了特色。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既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要引导他们小组合作。在与同伴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他人思考方法的优势,借鉴他人的经验、想法,能有效拓展思维的宽度,当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时,他们的创作源泉就不会枯竭,各种金点子会频繁冒出来。
黏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种常见材料,利用黏土教学的目的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意思维,教师要以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学时要重点总结制作方法,同时兼用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的方式,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教师立足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引导他们创造别出心裁的成品,其实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潜移默化,让他们有更多充满创新、活力的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