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2022-11-24 16:35丁琳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管理学家 2022年19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建设

丁琳 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概述

顾名思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在提高人才培养成果中提高创业人才的比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人才输送成效占比。那么怎样的人才称得上创新创业人才呢?通过“创新”“创业”的概念可知,“创新”是将新的技术与新的发明首次应用在生产生活和科技创造中。因此创新创业人才可以理解为充分运用其掌握的新知识、新理论投入创业全过程,实现史无前例新型成果的研发与应用。创新的内容既包括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也包括创新文化和创新技术等。只要是原创性的事物,可颠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使人们在对待新环境时产生新的萌动思维,都可称之为创新。“创业”与“创新”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处,即都有开创之意。“创业”一词的首次出现要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其主要内涵带有一定的封建主义思想,有建功立业之说。

时至今日,创业的根本意图是创业者要获得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通过对法人身份的确立,借助可提供于业绩建设的一切力量和资源,不断地探索和寻求发展机遇,把握住时机创建企业并不断开辟创新、发展壮大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创新创业人才是集创新和创业特点于一身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人才需要灵活掌握创新和创业的全部技能,将其很好地运用于工作,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因此,创新创业人才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有其特定的含义,即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创新创业人才是指高素质人才。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刻苦钻研、不屈不挠的毅力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用辩证的思想引领业务上的突破,用批判性思维验证创业成果的实现。只有充分具备这四个精神方能称得上是创新创业人才,也才是祖国发展需求、企业发展需求的真正人才[1]。

二、职业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小康社会的建设取得全面成功,为了巩固这一建设成果,我国在人才战略的部署上不断加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的人才建设一直在深化改革,因为国家发展的局势和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科技的崭露头角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时间科技人才得到了大力推崇,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各类院校一定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摒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完成新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不仅关乎学校的发展前景,也关乎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能否取得完全胜利。

三、职业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首先,我国的职业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片面性的认知,认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就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殊不知,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如果不将其用在创业实践中,那么再过硬的理论也只是学历文凭的购买方式,不能说明其理论知识的真实价值是多少。很多时候理论水平高的创业者往往成功的概率达不到预期,因为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管理理念已经固化在了对理论的理解中,跳脱不出传统观念的引导。

其次,教学实践能力较弱,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主要范围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上,当学生掌握这些能力以后,需要的是投入工作岗位以实现社会价值。但是,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更重视的是人才的工作经验,学校的文凭只是敲响企业招聘门槛的那块砖,不能证明学生胜任岗位的实际能力。出于对成本的控制,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更愿意录用有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手就用的“老人”,学生得到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最后,职业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商业化趋势,以谋取私利为目的,阻断了教育的初心使命。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由于处于教育改革、制度改革的初始时期,钻空子、打擦边球的现象层出不穷。新闻中时有报道,学校以实习为名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将学生的劳动价值以极低的价格进行交易,剥夺了学生自主择业的权利,有苦不能言、有苦不敢言是当前初入社会的学生听任摆布的主要因素,怕学校借此为难学生,以毕业实习没通过而下达不予毕业的决定。学校成了困兽之笼,哪里还有社会责任,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为了及时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破题的关键,也是职业学校抢抓发展机遇、提高人才培养输送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职业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一)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职业学校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空间很大,与很多行业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这里培养的人才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那样仅仅为工厂提供人力保障,机械化的建设更是将人工生产甩在了身后,因此职业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和工业技术的研发上,需要与时俱进契合时代发展的精神,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付出更大的努力。

要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变,学生生活在学校里、学习在学校里,学校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在传统的认知里,职业学校是为解决学生就业而开展的一系列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主体教学目标已经被重新定义,因此学校的教学作用和意义自然需要被重新认识和理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在学校里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把准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科学开展创新理念的植入,强化顶层设计,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强部署抓落实,营造学校园区内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学生培养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以教师队伍的创新打造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在创新创业理念的影响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驱动效果。将学校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的培养中,以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效链接,优化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的获取渠道。充分挖掘学校的优质人力资源,发挥学校与企业、行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作用,为学生的教育培养寻找实习机会,带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而展开实践能力的锻炼,全过程监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确保教学质量与教学环境的高度统一[2]。

(二)构建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

新时期,创新就是发展,创业就是生产建设,在全社会为文化自信而呼吁的同时,扎实的文化素养成了强国之路的奠基石,在这个过程中知行合一,展示真实的国家实力,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但真正的人才不是高校学生拿着学历各自投奔,而是全社会拧成一股绳的齐心协力,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最后得到不断创新突破的成果。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要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起专门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体系的建设需要学校从根本上抓起,编制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案或者改革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在师资配备上给予一定的保障,科学进行课程教材的设置,充分做到对教材的有效使用,在改革成本投入上给予最基本的保障,不能让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成为一副空架子和“面子工程”。强化学生的务实精神,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连接在一起,通过对学生开展创业知识的普及教育,进而对他们进行实践课程的实操教学,激发他们的创业思维,打破他们上山种地、出校打工的就业规划,教会他们如何对待专业课程,在实际操作与运用的过程中带领他们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吸取经验,正确看待技术在应用中的现实问题,着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在创业途中的抗打压能力,一次一次地试错,又一次一次地纠错,为实现学生创业精神的完美塑造,在理论课程中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在实践课程中教会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用他们学到的技术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发展,学校教书育人如果能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教育水平将会有质的飞跃。因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而实现经验转化,将适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成果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因此只有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校企合作,开展产教融合,深度挖掘企业在技术发展上的绝对优势,将企业的技术经验作为教学内容编辑成书,为技术发展提供历史资料,也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目的其实远比获取技术经验更深层,它不仅有利于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出成效,更有利于学生获取学习知识,共享技术信息,积累丰富经验,发现新问题并及时处理解决等,为学生学习技能节省了找单位参加实习的时间,形成了校企供需的无缝衔接,不至于学生自己在企业中寻求实习机会,最后却因为企业岗位设置问题出现专业不对口、实习成效差等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企业而言,工学矛盾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在技术上打破传统的研发模式,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在生产上可实现机械化,但在管理过程中以及寻求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领域上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不一定会有理想的科研成果,这无形中给企业在成本投入上增加了负担,也减缓了企业投入生产、提高效率的速度,因此企业需要与外界合作完成技术的革新。

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很多时候都来源于利益的驱动,企业在某项技术上的不足可通过交易购买弥补,这也就使企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其他企业的技术研发以及营销决策,给企业后续生产留下了隐患。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企业与学校加强合作,建章立制,由企业负责给学校提供条件,由学校组织学生成立科研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共享,研究责任共担,实现技术上的共赢,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助力营商环境的建设,有效解决企业招人用人的问题。

(四)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学渠道以及对教材知识点的合理把握。当前的师资力量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条件中,创新能力缺乏、创业精神不足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现状,因此落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到创新创业的高度,使其以创新创业的理念开展教学设计,将学生引入创新思维的教学状态下,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因此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教师教学技术的培训,提高现有师资力量的质量,创新适应现阶段教师的培训制度,比如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双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养范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让教师在真实的岗位实践中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对行业技术发展环境的理性认知。在管理制度上加强绩效考核,在竞争平台上拓宽技术职称考核的内涵,保证师资队伍向着创新创业的方向发展,为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牢基础[3]。

五、结语

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职业学校寻求发展机遇的有效途径,各类职业学校一定要坚定信心,推陈出新加强创新工程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勇于加入创业大军,为地方经济与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建设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职业写作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