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鹭燕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租赁准则,新租赁准则明确使用权资产采取成本模式展开后续计量,和国际新租赁准则相一致。新租赁准则在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逐渐改变了原有租赁准则中的核算体系,明确定义了租赁业务的判断、后续计量等。本文重点探究了新租赁准则对企业财税方面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的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花样也是层出不穷,导致租赁交易变得越来越复杂,旧的租赁准则经营租赁情况下承租人财务报表未全面反映。2018年,我国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征求意见稿,之所以对旧租赁准则进行修订,是因为达成和国际会计准则相同步的目标。2018年12月,针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修订工作完成,《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对外发布,从此时起,租赁更为完善,其业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这点来说,新租赁准则会对企业将来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针对租赁来讲,在以往被定义为某项资产的产出有着重大所有权,经过修改以后的租赁被定义为能够辨认资产的控制权。
修改之前,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制定了相应的划分标准,比如使用时间和价值分摊,经过修订以后的准则将划分标准全面取消,强化了管理层的判断,不过新准则在使用期间明确表示旧准则下的使用时间、价值分摊依旧能够当成判断的标准。
修改之前旧租赁的核算只有融资性租赁在资产负债表内呈现出来,租入方应明确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现在所有的租赁业务,租入方都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有所体现。
旧准则之下租赁类型和金额在合同签订时进行确定,而在起征租赁日确定租赁费用或者融资租赁资产,新准则之下承租方在起租日确定租赁类型,评估租赁金额。
新租赁准则规定承租人应当达到标准要求的合同租赁,依照控制原则展开会计处理,从资产负债表内列示出来。先在资产方确定使用权资产,然后在负债方确认支付租金的长期债务,各项规定明确了承租人在处理经营租赁直接列报在资产负债内,并且承租人在利润表中确定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和摊销。
签订合同的目的是有权使用能够辨认目标资产的过程中获取使用各项目标资产带来的全部经济利益,承租人按照新租赁准则要求和标准确定这一租赁安排。
承租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使用公司遵循相应原则确定折现率,折现处理最低租赁付款额,把该项限值确定成使用权资产,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确认长期负债,两者之间的差确定成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
结合相关要求,折旧年限选择资产租赁期和资产使用寿命较短的一项,承租人按照租赁开始日确定折现率,应用实际利率摊销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和摊余价值,如果租赁合同条款发生改变以后,比如租金总额租赁期在应用期间发生了价值方面的变化,就需要重新计量使用权资产价值和长期负债,规范性调整准则要求的会计处理方式,使承租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金额呈现出了增加现象。
从以上论述来看,新租赁准则要求的会计处理方式和原融资租赁处理会计处理方式相一致,同时租赁确定的利息费用在整个租赁期间处于前高后低的局面。
财政部颁布了新租赁准则,该项准则中明确规定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境外上市并且采取财务报告准则或者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在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是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新租赁准则被全面应用到了企业中,从租赁定义、识别、会计处理等多方面展开了一定的改正,进而与财税差异相符合。
新旧租赁准则产生变化的主要现象是新租赁准则之下,承租人员不再把租赁划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而是以相对统一的会计处理模型为主。针对短期租赁或者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来讲,应当进一步确定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各项费用,在新租赁准则中计算成本期间涉及了诸多阶段,第一,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第二,承租人为了拆卸及其移除租赁资产,或者把租赁资产恢复到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产生的成本,在后期计量过程中,承租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折旧规定对使用权资产展开计提折旧处理,明确使用资产是否出现了减值,对已经识别的减值损失实施会计处理,合理计算。
从税法上来看,在初始计量过程中,按照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期间产生的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尚未约定付款总额的情况下,以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中产生的费用为计税基础,后期计量过程中按照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分期扣除。
新租赁准则能够将租赁交易的权利和义务清楚地体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负债情况,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租赁质量。
新租赁转折的应用在经营租赁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效果,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租赁资产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列表可以体现出企业发展过程的资本结构以及财务风险情况,帮助企业管理层综合性地判断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决策。
第二,使用新租赁准则过程中,利息费用前高后低,对企业前期利润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正确评估自身利润。
第三,新租赁准则明确要求承租人员从租赁活动中把多出的租金归纳到企业融资活动内产生的现金流中,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将租赁期间资金和债务等多项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
针对经营租赁的承租人员来讲,应当按照原租赁准则内的融资租赁确定租赁产和租赁负债,使其产生后续计量变化,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经营,租赁之下承包方不确定有关资产,所以所得税法不与任何相关的折旧减值准备和利息确定,并且对租赁导致的可变租赁付款产生的当期收益并不是实际收益,所得税法上不予认可,必须进一步实施纳税调整工作。
因为企业所得税中并没有确定融资租赁的定义,因此可以将其理解成税法中没有规定从会计方面加以定义,基于此,融资租赁定义变化并不会对我国企业所得税处理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但是需要认识到的一方面是,在跨境租赁的情况下,因为税收协定处理中存在不一样的处理,所以该项定义的变化可能影响到预提所得税的缴纳情况。在增值税中,基于增值税相关规定中对融资租赁有着明确的定义,所以融资租赁定义的变化使税法和会计上对融资租赁定义造成了相应程度的偏离,导致企业税务处理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增加了融资租赁增值税协调难度。
依照税法规定要求来看,合同内的租赁方面和非租赁方面相互组合形成了增值税规则之下的混合销售,可以把标准的税收规则应用到该环节中,并且企业可以以实际情况为主,选择部分拆租赁合同,这样一来,将会增加税务处理难度。比如在经营过程中,租赁和非租赁方面可以采取合适的增值税税率。而依照标准要求分拆租赁和非租赁的状态下,分拆的收入可能与正常增值税规则下的收入不相符,一旦租赁和非租赁方面产生不良税差以后,也会引起增值税处理问题。
第一,税务处理引起的报表变化。因为经营租赁方应当确定租赁资产和负债,同时从账面上确认折旧和利息,在租赁期间折旧和利息处于前高后低的状态,该项租赁呈现出直线法的支付方式,和会计上计算的折旧以及利息形成了诸多的偏差,对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造成了影响。
第二,合同管理基于租赁准则定义方面的变化。以往作为经营租赁处理的合同在税法下当成融资租赁处理,特别是在涉及跨境租赁的时候,企业必须谨慎对待该项合同,了解到该项合同造成的税务影响,面对已经签订的租赁和非租赁合同,企业也务必了解到对税务方面造成的影响,以免产生不良现象。
新租赁准则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当前阶段,务必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和股东之间的沟通力度,全面了解到企业债权人提出的各项要求,具体表现为当财务指标发生变化以后银行贷款受到的影响程度与企业财务指标衡量需求是否相一致,同时在企业财务指标和信息披露过程中新租赁准则发生的实际变化情况等。
在会计处理所得税法中应用融资租赁方法还存在着社会创新租赁准则,把经营租赁列入其中,将会导致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增加了企业资产的压力。
(1)针对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方式而言,融资租赁有着融资性的特征,经营租赁则没有融资性质,不过新准则关于统一会计处理的要求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着一定的违背。
(2)新准则内应用使用权模型。一项经营租赁资产在没有获得所有权的情况下,列报在资产负债表内提升了企业资产总额,和会计信息固定确认指标不相符。
(3)租赁资产的会计核算加剧了会计人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折现率的选择也存在着诸多主观性因素,折现率的选择以及变动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以及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等。
(4)增加企业创业初期的成本压力。由于新准则租赁确定的利息费用在整个租赁期间处于前高后低,企业在创业初期,处理收入规模小成本费用高的期间,因新准则又再度承担较高的利息费用,再次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给创业者带来较大的压力。
新准则的颁布离不开专业性人才的大力支持,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动态性地评估新出的准则对企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以及采取怎样的方式才可以抑制影响的出现,制定出正确的发展路径,企业务必树立良好的理念,在颁布新准则之前定期培训人员,提升新租赁准则制度下专业会计人员处理财务报表的熟练程度,按照市场变化提升会计人员的招聘要求,引进经验丰富、技能高超的财务人员综合性判断职业素养,落实奖惩体系,确保新准则得到更好的开展。
租赁准则颁布到落实中间会有一段过渡时间,这就需要全面掌握新租赁准则中的各项内容,按照新准则准备、财务升级、会计系统整合有关于租赁活动中的各项信息,整理原准则条件下的租赁合同,确保信息的完善程度。按照材料展开预案处理,在确保会计信息完善程度的基础上将新旧系统相互衔接到一起,和各方利益相关者提前沟通以及交流,明确了解到新旧租赁准则之间的差别,提前判断新准则对报表和业务造成的影响,从而达到新旧准则稳定过渡的目的。
面对于租赁活动十分大的大型企业来讲,租赁准则的更换直接影响到了财务费用和资金时间价值,优化和改善财务系统是符合新准则要求的一项根本。基于此,必须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增强租赁行为的规范性,综合性探究未来产生的情况,分析和预测各项租赁行为,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免租赁准则变化而影响到企业利益,提前抑制不规范租赁行为在新准则的出现,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要求,达到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目的。
企业应当结合以往的数据和实际发展情况分析新租赁准则造成的影响,比如新租赁准则实施以后在企业会计处理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加以完善,降低新租赁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
企业应当通过搭配不同租赁期限来减少新租赁准则造成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租赁方式比较单一,如果一味采取自行购买获取的方式将会影响到企业资产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以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项租赁方式为主,通过合同分拆和简化租赁的方式减少新租赁准则对企业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在新准则中,租赁内含利率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折现率相符合,不过该项定义并不是特别完善,应进一步了解到内涵利率的本质。
经过相关探究来看,要想推动租赁业良好运行,就需要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制定健全的配套制度,结合租赁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优惠政策,以此提升租赁企业运行效率,加快租赁企业良好发展,将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与此同时,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也没有制定明确的租赁法,租赁市场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合同法和民法中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可是内容比较单一,不符合租赁的标准要求,阻碍了业务正常开展。
从以上论述来看,新租赁准则和以往旧租赁准则相比较来看把经营租赁转变为了融资租赁,形成了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这些转变增加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伴随着利息费用的确定,利润也会随之减少,不利于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提升,新租赁准则的落实虽然使企业迎来了良好的机遇,不过也导致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增加了企业运行难度,影响了租赁利益者。整体上而言,新租赁准则的落实与市场发展规律相符合,各项企业必须制定出完善的优化发展策略,提升判断力,精准地分析新准则和制度,依照实际情况落实完善应对策略,优化和改进融资方式,从而推动企业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