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央企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新思路研究

2022-11-24 14:43:52宋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管理学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石柱县中核志愿者

宋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2021 年,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接下来,工作重心则聚焦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要落实帮扶责任,发挥优势,创新帮扶举措,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政策落实,提高帮扶实效[1]。

作为央企直属科研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在践行央企职责、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责无旁贷。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之下,更要率先行动、有所作为。文章以核动力院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相关成功实践为例,研究探讨新时代央企科研院所青年职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新思路[2]。

一、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打工,造成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出现了大量“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在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思维意识和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往往力不从心,无法充分满足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难以正确引导孩子,导致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父母为国家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简称“石柱县”)是重庆市唯一的集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移民县、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县,是中核集团定点扶贫县之一。作为肩负脱贫攻坚社会责任的中核集团,有责任做好关爱对口定点扶贫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考虑到地理位置、工作开展便利程度等因素,作为中核集团在川渝地区的直属科研单位,核动力院在深入理解和贯彻集团公司关于重庆市石柱县《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框架合作协议》帮扶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情况,针对重庆石柱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志愿项目。

二、调研情况

(一)石柱县留守儿童现状及相关帮扶政策

截至2019 年第二季度,石柱县全县共有16 岁以下儿童99686 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6640 人,困境儿童2386 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以及特困儿童等)。针对这一情况,石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三留守(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关爱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开展“三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工作。此外,在2016 年还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领导小组,石柱县委县政府领导任组长。该领导小组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由24 个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

同时,石柱县人民政府颁布了《进一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共包含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全国留守儿童信息系统统计及季度更新;县、乡、镇、社会机构四级联动帮扶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县、乡、镇、社区兼职工作者226 人;县教委: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亲情视频电话,开展“爱心妈妈”主题关爱行动;县教委联合公安、妇联、团委等部门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活动;在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一人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儿童,帮扶内容包括培训家长、节假日慰问、过集体生日等;县教委联合8 个部门,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活动,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明确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责任义务;帮助非法收养的儿童落户。设立12355 青少年维权热线(主要针对留守儿童)。

除此之外,县教委还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1 名老师与1~5 名留守儿童结对,实现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率100%。老师每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并与家长电话沟通交流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业困难。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并定期更新,形成动态管理机制。石柱团县委也开展了“9+4”市民学校及4 点半课堂活动、“冬日阳光、温暖你我”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心愿活动,夏令营、流动少年宫、“衣旧情深”捐赠衣物等活动。

(二)现有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短板

根据实地调研和与石柱县相关部门交流了解,石柱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主要在资金和人才两方面存在短板。在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老师的心理状态普遍不佳,心理疏导知识和技巧匮乏,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的需要;音乐、体育、美术等文体类课程老师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文艺体育教育的需要。

三、工作思路

针对上述调研情况,结合核动力院实际和科研院所独特优势,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形成如下思路。

(一)先试点、后推广,注重实效,形成长效可持续机制

从活动实际效果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应以长期、可持续的方式开展。起步时覆盖面不宜过大,应选择最为典型的、急需关爱的特困留守儿童群体进行试点,人数控制在200 人以内,试点学校不超过3 所。待形成成熟可行的活动经验后,可有序逐步覆盖更多留守儿童群体,并引入更多的单位和团体。

(二)改善教师心理状态,提升教师素养能力

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石柱县目前教育硬件条件基本满足需要,但教师队伍的素质、状态等软件力量较为薄弱。面对乡村部分陈规陋习、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复杂等消极现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到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长期健康稳定开展。同时,由于对外交流学习机会有限,导致教师的思想、眼界相对封闭,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留守儿童的教育又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对包括心理疏导在内的多方面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造成了教学能力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矛盾。教师作为与留守儿童交流陪伴最多、最了解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情况的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因素。可通过对教师队伍开展心理辅导、知识技能培训和对外交流,改善教师队伍的心理状态,提升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使其开拓眼界和思维,带动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智”“志”双扶,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远大理想

目前国家对于石柱县的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已基本满足当地的教学需求,但在师资数量、师资能力水平方面还存在短板。这种软实力上的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在前沿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匮乏,知识储备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存在不足、知识更新速度慢,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改善人生命运的内生动力,对于未来发展定位方面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针对上述问题,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将从“智”“志”双扶的角度出发,发挥科研院所青年在知识前沿领域的优势,帮助留守儿童拓展思维、拓宽视野,使其了解家乡之外世界的宏大、丰富和精彩,以青年志愿者的成长经历为例证,激励孩子们通过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激发留守儿童群体改变自我命运的内生动力。

1保暖位置要正确 冬季气温低,孕妈妈更要注意保暖,并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很多孕妈妈生怕冻着肚里的宝宝,上身穿得暖暖的,下身特别是足部的保暖就忽视了。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更容易受到感冒病毒侵扰。

四、项目方案

(一)项目主题

经过参与青年的集体讨论,最终确定项目主题为——中核青年“骆驼草”关爱留守儿童志愿项目。“骆驼草”是一种生长在戈壁沙漠当中的植物。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骆驼草不畏酷暑严寒,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生命的不屈之美。同时,骆驼草也与中国核工业有着不解之缘。当年研制“两弹”期间,戈壁滩上粮食奇缺,科研人员就以骆驼草充饥,硬是顽强地熬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最终取得了成功。可以说,骆驼草哺育了萌芽阶段的中国核工业。关爱留守儿童志愿项目取名“骆驼草”,既蕴含着勉励留守儿童面对艰苦环境迎难而上、刻苦学习绽放人生光彩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中核集团勇担扶贫责任、助力社会公益的决心。

(二)项目目的

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从心理、学习、视野等各方面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体现中核集团央企公益责任。让更多的中国核动力青年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在实践中体会党和国家乡村振兴决策的深刻内涵,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三)项目对象

重庆石柱县部分小学的特困留守儿童,第一阶段覆盖规模控制在200 人以内,启动时以中益小学、官田小学和金彰小学的留守儿童共计近150 人进行试点。

(四)参与人员

核动力院及中核集团在川单位的青年志愿者。

(五)项目时间

2019 年第三季度开始,计划每学期赴重庆石柱县开展1 次活动,形成长期系列活动。

(六)项目内容

项目旨在守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导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共分为四大系列。

一是青春守护系列。联合石柱县教委、公安、民政、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为留守儿童开展校园安全、性教育、防家暴等专题宣传;志愿者聘请专业心理辅导教师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讲座及团建活动。

二是成长指南系列。其一,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所在班级组建图书角,以适合儿童、前沿时尚的文化、科普、生理健康类书籍为主,并就相关书籍举办荐书讲解活动,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其二,在志愿者的引导和讲解下,为留守儿童放映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开拓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对未知的探索兴趣;其三,在专业团建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组织留守儿童分批开展多种游戏,增进志愿者与孩子间的信任和联系。

三是心语心愿系列。其一,志愿者经与所在班级班主任老师沟通了解后,在每所学校确定5 名留守儿童,每月由老师拍摄一张照片,年终汇总后,由志愿者制作印有留守儿童照片的台历并赠与外出务工的家长;其二,请留守儿童写下自己的小心愿,经筛选后不定期予以实现;其三,不定期开展“发现家乡美”“我的家乡我来说”等关于家乡的各类绘画、讲故事比赛,激发留守儿童对家乡的热爱。

四是园丁培养系列。每学期组织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老师开展一次心理疏导、团队建设或专业能力培训。

五、项目实施情况

2019 年9 月25 日,中核青年“骆驼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在重庆石柱县下路街道金彰小学启动,来自核动力院等科研院所的青年志愿者为70 余名留守儿童带来了“核你在一起”科普讲座,还为他们讲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有志者事竟成”等典故和部分成语的释义,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与人文殿堂的窗户。同一天,志愿者们还开展了陪伴系列活动,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开展“快乐陪伴,阳光少年”儿童乐培启蒙训练。在指导教练的带领下,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团结协作、聚精会神的道理,孩子们欢声笑语,仿佛过了一个天真烂漫的节日。

2019 年第四季度,核动力院团委联合兄弟单位团委,携“骆驼草”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再次来到石柱县中益小学。青年志愿者们各展所长,石柱县当年的高考状元——也是如今核动力院最年轻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为留守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学习感悟课,浅显易懂地讲述了学习的乐趣和意义,鼓励孩子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走出大山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志愿者们还通过英文单词趣味记忆法、经典动画电影赏析等趣味活动,开启孩子们探索大山外面世界的窗户。此外,志愿者们还利用中核集团在川的七家成员单位青年们徒步募捐所得善款,为孩子们购买了学习用具、运动鞋、运动器材,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中核青年的关心关爱。

六、结语

截至新冠肺炎疫情前,中核青年“骆驼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累计开展活动3 次,累计为重庆石柱县近150 名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从现场的活动效果、老师和志愿者的反馈来看,中核青年“骆驼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是一次科研院所青年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益尝试,不仅履行了央企社会责任,助力扶贫攻坚目标实现,更因地制宜,在产业帮扶、输血式救助、消费扶贫等帮扶模式之外,探索了一条发挥科研院所知识密集型优势的新型“智”“志”双扶模式。

未来,中国将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实现乡村振兴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道需要全社会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希望通过文章列举的相关实践案例,为下一步实施“精神”扶贫、实现乡村“智”“志”双振兴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石柱县中核志愿者
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组织验收VR数字展馆
电脑迷(2022年5期)2022-11-08 04:52:51
志愿者
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 10:50:25
我是志愿者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 16:45:06
中核公铁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56
中核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52
中核科技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48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44
为志愿者加油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28
我是小小志愿者
防洪度汛中的调度工作——以石柱县万胜坝水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