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波 李风琴 胡生福 葛菲(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昌 330004)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掀起了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潮,旨在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1]。实行“课程思政”对于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3]。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在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课程,是植物科学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中药资源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相关理论,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9月,全国已有40余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主要集中在中医药类和农业类院校。江西中医药大学自2004年起开设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本科专业,已近20年,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体系。2019年开始,为了高标准建设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体系,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精细化地提炼了思政元素,与各知识点有机结合,以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该课程经过了对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的问题。
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植物生理学课程定位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总共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目前该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具有高级职称比例达75%,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50%,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对大学生“三观”正确树立和能否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影响[4-5]。教学团队系统、深入地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学团队频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专职教师沟通,把握学生性格特点,准确定义思政元素。然后,团队进行研讨,细化课程思政教学纲要,并健全完善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教学团队根据教材,把知识点归纳总结成若干个模块,根据模块内容,深入发掘相关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度融入植物生理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植物水分生理”章节,始终坚持“有收无收在于水”的植物生理生态理念,并结合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匮乏的事实,强调应用先进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在保证植物品质和产量的同时,降低农业水资源的消耗;在“呼吸作用”章节,讲述我国植物生理学著名学者汤佩松教授创造呼吸多样性的理论意义;在“植物生长物质”章节,结合自身科研体会,介绍茉莉酸类激素在诱导植物开花方面的研究;在“植物的逆境生理”章节,引用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克服各种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专研,终获成功的例子,激励学生做事要持之以恒,不畏惧艰难险阻。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诞生了无数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仅是文学创作,其中还包含着对植物生理学原理的认知,展示了古代人的高超智慧。如杜牧《山行》一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秋雨夜眠》一诗中“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均反映了诗人对植物叶片在冬季由绿转红现象的仔细观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尝试将植物生理学专业知识与诗歌有机结合,用现代科学原理来解释古代诗歌中的自然现象是促进思政元素与本课程深度融合的一个亮点,也是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和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效途径。
经过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将思政元素与植物生理学知识有机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达到了提高学生政治素养的目的,为培养新时代“又红又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MOOC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因具有灵活多变、时空自由的特点,已逐渐称为教学改革的热点方向[6]。这些新教学方法也可以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MOOC可以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课前预习的思政内容,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知识点的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欲望,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赢[7]。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弊端,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完成课堂上的思政教育环节。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设计若干个主题,然后学生与教师角色互换,并设置讨论和辩论环节。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思考,不仅真正领会了思政内容,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习积极性。
2.5.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主体,如何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协调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也是课程思政的目的之一。教学团队精心挑选并探究了一批设计性实验项目,例如,在植物叶片丙二醛含量测定实验中,分别设计了植物处于寒冷和生理干旱等不同逆境条件,各实验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整个实验,实验数据全班共享,最后讨论不同逆境条件下数据的差异,进而归纳得出结论。该系列实验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5.2 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比较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采用了渐进融合和对比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植物叶片光合速率”测定实验中,选择葛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葛属于药食同源植物,且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可以有效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然后把数十年前的经典测定方法与目前常用的先进分析方法相对比,让学生找出异同点,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前人研究的不易和先进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
思政元素的挖掘程度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效果[8]。目前,对该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还不够充分,原因在于:一是与专业思政教师的交流还不够充分;二是目前还没有专供中医药类高等院校使用的植物生理学本科教材。因此,还需加强植物生理学理论与中医药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后,其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理应做相应调整,体现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工作量和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掌握程度。此外,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思政教育学情不了解,建议采用大数据,让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课程思政虽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但是其理念已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所体现,只是概念还未明确,体系还不够系统以及重要性还未被如此重视。我们认为,随着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体系越发完善,结合植物生理学课程特色,需要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不断挖掘和更新、实验教学中的实验项目设计创新、新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以构建生态型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更好地服务于中药资源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