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凤
初中是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的第一阶段。物理学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学好这些内容的基础是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就是有效阅读。
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密切的关系。物理学习是一个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过程,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有效阅读是掌握这些知识的前提。
从近几年的中招考试可以看出,初中物理试题的题目都很新颖。有的试题字面意思很简单,但是文字叙述部分较长,学生刚阅读试题时就会觉得很烦躁,没有耐心细致地读下去,甚至有的同学刚读几句就选择了放弃,但这类题往往都比较简单。还有一些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平时接触得较少,这样的知识在题中细致地讲解后再让学生作答,很多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同样会失去耐性,粗略作答,导致失分。如果学生能够学会有效阅读,则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有趣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会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在叙述物理知识时一定要严谨、准确,切忌随意说出过程,随意得出结论,这一要求的基础也应是有效阅读。语言的严谨、准确从何而来,它就来源于我们接触的最基础的物理教科书。教科书中给出的概念、知识、现象、结论自然是严谨、准确的。因此学生首先要学好教材,而学好教材的前提就是要认真阅读教科书,进行有效阅读。初中物理包含很多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符号、物理图像、物理结论等,对这些内容的理解都需要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初中物理又有很多实验需要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这些过程需要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前提也是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有效阅读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涉及这些知识点时,学生就会很感兴趣,甚至因为自己知道的比别的同学多而感到骄傲。这促使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高了,探求知识的愿望也就更强了。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 从小就爱读书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量都很大,其中很多孩子喜欢读科普类书籍、探索类书籍,这些孩子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就会比别的孩子有更强烈的探索能力,思考更开阔,理解更透彻。相反,那些从小不爱读书,阅读量很小的孩子,面对此类问题时思路很狭窄,甚至不愿意思考,长此以往,越不思考,思想越狭窄,思路越狭窄,掌握的知识越少,理解得越不好。由此也可以看出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有效阅读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阅读的过程就是自学的过程,有效阅读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对阅读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就会自主阅读更多的书籍,知识面自然也就越宽。阅读带来的成就感会促进学生更加喜欢阅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要想达成以上目标,有效阅读是基础。有效阅读需要细致阅读;有效阅读需要反复回味;有效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过程;有效阅读需要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的知识;有效阅读需要在基础知识点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有效阅读需要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转化。
从物理学科角度来讲,通过有效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有效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通过有效阅读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有效阅读使学生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通过有效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习题主旨,找出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准确率。
从其他学科角度来讲,通过物理学科的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进行其他学科学习时也可以抓住主旨,抓住关键词,从而有效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对各学科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有效阅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受用终身。
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载体,将物理课堂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教材: 首先找到每章分几节,每节的题目是什么,然后找到每节的几个明显的标题,抓住关键词,最后认真阅读每段内容,找到每段里的关键语句;在讲解例题时,指导学生找到关键数据,关键语句进行记录、分析。在巩固练习中,对于选择题,指导学生仿照例题对题目进行有效阅读,再认真分析每一个选项;对于填空题,指导学生联系上下语句认真分析后进行填写;对于计算题和实验题,指导学生先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再进行计算和解答。在设计作业时,设置只有通过有效阅读才能正确解答的习题。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标注教材中的重点词、句,将知识点中的关键词做上标记,通过关键词理解整个概念;在巩固练习中,指导学生将有用的信息画横线,将给出的数据都标上相应的字母;在布置作业时,指导学生按照上课练习的方法进行有效阅读;在设置预习任务时,布置需要进行有效阅读的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关键词,有用信息,减少失分率,提高认识,全面发展。指导学生从现有的教科书、习题入手,逐步掌握有效阅读的要领。
从基础简单的物理知识入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针对简单易学、专业知识较少、与生活有一定联系部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自己总结阅读的内容,判断物理的功能以及应该如何学好物理。将与阅读有关的问题融入阅读中,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分析小学科学课和中学物理课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能否找到重点内容,能否很好地理解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能否进行有效阅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学习内容时,为了创建更真实的物理场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相关的物理知识点详细地记在课本上,并在头脑中想象场景,把它们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思考、感受、学习、理解,最终达到阅读的目的。例如,学习了大气压强,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两个不同大小的玻璃管,并把直径较小的玻璃管涂成红色。首先向大玻璃管中注入水,然后将小玻璃管置于大玻璃管中,让玻璃管的开口处保持平整,然后让学生猜测松开小试管后会发生什么情况。通过这样的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到教材中找寻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时教师总会用一些吸引学生的视频、事例等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去寻找所涉及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启发式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新教材增加的插图中包括大量的物理知识,很多插图都体现出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可以讨论相关的物理知识。当学生知道声音的传递需要某种媒介时,他们就可以看到挂在玻璃上的手机的插图,进而思考宇航员在月球上是如何交谈的。在观察角度反射镜的彩色图像时,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自行车尾灯被设计成这种结构? 在观察路灯不同形状的插图时,学生可以问自己,为什么要把彩色灯连接在街上? 一幅接一幅的插图,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
初中生若能随时觉察到阅读的效果,进而产生愉快的状态,则信心就会增强,兴趣就会提高,从而进一步追求阅读的成功,保持阅读的良性循环。从阅读实践来看,读者可以对成功阅读产生兴趣,同时,只有对成功阅读感兴趣并有热情的人,才能成功阅读。阅读如无效果,则可能削弱阅读兴趣,或降低阅读兴趣。成功的阅读能够带给学生满足感和愉悦感,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得以延续并增强;兴趣的升华会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阅读循环。
学生在做选择题时,由于不认真审题出现错误的问题很常见。比如,题目中提出的“以下选项错误的是”,学生经常会选择对的选项填写,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把题目读完整、读仔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让学生在“不正确”“错误”之类的词语做上标注,并要求把四个选项都读完再进行选择,学生在选择题中的失分率大大下降。
在做填空题时,学生的习惯就是直接看空,或者只看空前的一个字,自以为是地直接填写答案,这也是造成填空题错误的原因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遵循不求速度、只求细致的原则,让学生慢慢读题,一字不差地把题目读完整,结合空前后的语言提示进行深入思考后再填写答案,学生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计算题是学生出错较多的一个题型。计算题需要记住公式、需要会代入相应数值、需要会计算、需要解答完整,但学生常常在这里出错。比如,在求解压强问题时: 题目中给出了两个面积,需要用哪一个;题目中给出了单脚的面积,求站立时的压强;题目中给出了两只脚的面积,求人走路时的压强。在求解浮力问题时,题目中给出的是排水量,学生当成排开水的体积代入公式……这些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认真审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读题,并在题目给出的数值上标上相应的物理字母,把重点语句画上线,把问题中的物理量也标出字母。这样,学生根据标注的各个字母,再结合问题中的物理量,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需要应用的公式,解题方法有了,出现错误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很多学生都说简答比计算还难,那是因为他没有理解题目。理解题目的最好方法就是认真阅读,画出相应的语句,标出相应的知识点,再把问题答完整即可。
大多数学生都会做作图题,但是得到满分的学生却不是很多。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作图训练时,首先要带着学生审读题目,教他们划重点,然后再进行作图,久而久之,作图题得满分的学生越来越多。
在解答实验题时,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混淆相近的相关因素。其实,这些内容在题目中大多会有所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可以更容易地得出答案,也会把答案写得更准确。
综上所述,有效阅读是一种习惯,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进行指导、培养,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认识到有效阅读的重要性,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学会有效阅读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