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4年信息素养教育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就围绕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展开了教育理论到实践的全方面建设。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正式将信息素养纳入高校教育范畴,形成了以普及高质量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论体系。同时,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阵地,着眼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提升和创新推动,旨在适应数字媒体时代,更新中国传统文献学理论体系,实现文献技术和知识信仰内核精神的传承与革新。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学科,目录学、图书馆学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大纲的诉求下,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其中,陈晓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一书,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围绕理论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方法以及实践创新等方面,对当下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值得借鉴参考。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首先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了溯源。中国传统知识信仰传播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如何适应当下快节奏、多学科交叉的文献检索环境,是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话题。2010年,大数据时代概念在西方学术语境被正式确立,并被广泛接受。大数据时代展现出极为鲜明的特色,主要显现出体量大、种类多、产出快和价值密度低的发展趋势。这些特点,既为学术环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资源,也对如何提炼信息价值、有效利用文献提出了重重挑战。未来的高校教育和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必然围绕对信息的反思能力、文献整理和过滤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三个方面的培养展开。
信息素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历史轨迹,书中第二章对此做了相对详细概述。在横向的时间轴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十年,即90年代的文献检索时代,受限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普及问题,高校文献目录检索教育集中在文献意识和技能的“双基”培养;21世纪初,随着图书馆文献目录检索的细化和多样化,文献的载体形式和学科交叉的频律呈现出几何增长的趋势。单纯的文献检索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分类、分析和处理概念重新被提上日程,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近十年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信息大爆炸的学术态势,信息素养教育出现质变,我国高校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单纯的信息化偏向的信息素要理念和技术与中国特有传统知识伦理结构进行兼收并蓄,形成我国特有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应对互联网信息时代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理论冲击。在纵向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创新过程中,围绕着中国文献收集和分析的精神信仰内核的继承、文献形式技术的开拓两大方向,高校图书馆解决了早期基础设施薄弱、教员理论基础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逐渐明析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方式,打开了从单一文献检索能力向自主批判文献、自主解析信息能力转变的前进道路。
随着文献检索技术的不断强大,文献载体的多样性锋芒毕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井喷式出现,使得狭义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冲击。传统学术视野下的目录、提要、注释等文献分析手段,皆以单一的纸质文献为基础,不适用于当下快节奏、大批量的文献处理环境。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处理文献方式,相比人工,其智能性有颇多局限,无法完成学术所需要的文献解析需求。如何实现二者的兼容并蓄,成为了信息素养教育外在拓展的核心问题。作者指出,为了加强非信息专业和图情专业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高校图书馆也做出了相应的技术革新,“部分信息素养课程采用课堂实时教学和网上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开发教学软件,配备专用服务器,建设教学网络平台得以实现”,从而实现技术层面的创新拓展。
除了技术层面的发展,关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在加紧完善。为了使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焕发生机,作者认为,教育体系的革新必不可少。首先,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化需要编纂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教材,不能单纯地照搬西方信息素养教材,而要符合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轨迹;其次,深化“MOOC”和“翻转课堂”改革创新,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批判文献的能力,培养信息检索和文献剖析的自主意识,实现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创立。书中第四章即对八种教育模式进行了概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信息文献的解析要求;复次,教学方法亟待创新,曾经的信息素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师生间的闭环双向反馈机制,信息化教育的输出和反馈评价渠道简单。这种低效的信息批判方式无法处理当下学术语境下的文献价值揭示要求,更加开放式的、多角度批评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使得学生信息素养等到全方面的提升;最后,教师及高校图书馆人员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的完善,是全面提升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基础。
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化进程已经在我国持续了3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也受到了相当丰富的学科理论的冲击和帮助,书中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影响相对深远的一些理论,从教育方式、信息接收与传播、主客体“二元论”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教育模式,我国高等学术型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文献和信息的价值揭示,更要求对其中的哲学性和伦理道德形成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偏重主体感知。这与信息素养教育下的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不谋而合。作者强调,在大数据时代,文献信息有效性和价值性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如何分类和重塑文献,实现人的“主观”与外在世界的“客观”的有机统一。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承认文献信息的不可言喻性,要求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充分显现其重塑课程主体、尽情释放教学主体的灵性智慧和自由创新精神的观念,使得课程价值重心从学科内容本位转向个体生命本位。书中强调,真正具有信息素养的学术人应该是开放和流动的,既能对文献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搜集和吸纳,又能诉求文献信息背后的价值内涵,结构和重塑文献。
在厘清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理论的构成的同时,本书在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化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升信息素养的群体也从学生层面延展到高校所有学术科研人员,在技术认知层面的提升的同时,也必须实现自身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最后,近十年来,信息素养教育超越文献信息的概念,上升到对人文关怀和人为素养的培养上来,根据人才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方向,实现学科信息的专业化和学科间的交叉、交流的齐头并进,将传统的学术知识价值上升到交流价值,着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信息素养课程语境下的独特人才,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化和独立性。
傅荣贤教授曾提出“一个现代学科必须具备当代意识以及当代文化基本的精神特征、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这也构成了我们判定一个研究课题是否有意义的基本标准”,与作者观点不谋而合。基于这一理念,作者认为,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批判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的情况下,大胆进行创新和实践。作者在书中也提及,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专门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信息素养标准,强化了当今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信息素养,尤其强调了学术能力、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正是中国传统信仰追求和哲理批判的价值论与西方强调文献信息检索和传播交流的知识论的有机结合。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化进程,并不是对传统知识信仰的彻底颠覆,而是积极实现技术改革,创新理念,完善学科构建,赋予传统知识概念以新的时代解读。在批判与继承中,实现中西方学术的齐头并进,实现学科之间的概念互通,从而标领学术风尚和学术关怀。
综之,本书在相关信息素养教育层面,研究角度独特,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以及课程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入手,深刻揭示了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和教学思路,对信息素养教育做出了完善的解读,在技术手段,知识阐发和理论建设层面都提出了新颖的思考,是信息素养教育和高校文献学科建设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