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天
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秦天
(泗阳县实验小学,江苏宿迁223700)
2021年7月份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在这一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应积极创新改革,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目的。高效课堂为素质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是一种更有效、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现象,把师生从“重负担、低效率”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还为师生合作交流、教学相长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本文先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早日实现“减负增效”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减负增效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使课堂更具实效性;凸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地位,给学生带来更加开放、更具时效性的课堂。作为新时代下一名优秀数学教师,应认识到数学课堂不应该仅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辨能力,提高未来走出学校、面向社会的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就立足教学实践,简要阐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效课堂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课堂,旨在课堂能够真正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愉快求知的地方,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大胆质疑,大胆猜测。数学课堂上学生争相表现,勇于为小组争光。当学生的热情高涨,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就会自然增强,学生若把这种热情延伸到日常生活当中,还能够促进他们养成积极上进、乐观进取的良好品质。
二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据了解每个班里都会存在一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并且他们学习也很被动,很少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的机会,而高效课堂注重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的展现机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和体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乐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们自由展示,以一种愉悦的情绪学习数学知识。当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就会增强,会在日后更加大胆地展示,尽情施展他们的才能,学生便能从实践中逐渐加强对学习的热爱。
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助推力,对于学习数学至关重要。首先,根据调查,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不那么感兴趣。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真正地热爱数学,主动愿意学习数学。其次,小学生因年龄特征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于课堂,那么课堂就会变得低效。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在课上经常做一些小动作,左顾右盼,这样的课上学习质量较低。最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也不知道究竟为谁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没有学习动机,又何来学习的动力?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家长、教师的催促下学习,一旦不盯牢,学生就容易“走神”“开小差”,学习好像就是完成任务一样,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于知识的渴求度远远不够。
师生互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互动可以使课堂真正地“动”起来,师生双方在你问我答、交流思想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教学相长,相互启发。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辨的能力,还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很少,只是以简单的问题为主,无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无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增强数学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
多媒体已成为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还是偏多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但同时也因使用不当并没有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多媒体使用缺乏科学合理性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课程倡导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后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精髓。但据了解得知,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听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愿意自主独立学习的学生很少,这表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还是习惯于依赖教师直接传授知识。这表明传统教育体系下的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缺乏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主要受家庭、学校的影响。一些学生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无暇抽空辅导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孩子多次听不懂的情况下直接将答案告之。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再多动脑、多思考了。而在学校里,因为受传统课时安排的影响,教师担心在一节课上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影响教学进度,于是减少了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在学生还未独立探索出答案的情况下,教师直接将答案呈现出来并且马上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如此导致学生听课不动脑,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不求甚解,学生自然提不出什么问题,这大大削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于“喜爱的课堂模式”这一调查中也显示了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主要由教师讲授”这一模式,这也恰恰证实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1.鼓励学生参与主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味地讲解给学生一种枯燥乏味之感。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只有将“做”和“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打造一个积极、有趣的课堂氛围,辅助教师完成理想的教学目标,达到心目中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与教师一起参与游戏的设计。学生可通过自己课前预习中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设计游戏,并将其在全班分享。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课前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对单位“1”有不同的理解,每个学生对表现出单位“1”的形式就有所不同。这个时候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利用可行的设施、设备等设计出不同的游戏,并亲自参与到游戏设计中,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一个预习了解情况。学生设计游戏的过程与教师教学的过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发散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强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探究找到适合学生的游戏化学习方法。
2.科学设计游戏方式
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游戏方式都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所以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使游戏方式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发散,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以教师设计的折纸游戏为例,学生通过折圆形纸片感受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还可以通过折正方形纸片或长方形纸片感受这些分数。而在折正方形纸片和长方形纸片时,学生又能通过游戏自主探究出不一样的折法,这种游戏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游戏化教学还可以和小组教学相结合,在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方式时也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游戏化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团结合作的意识,更有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以折纸游戏为例,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折法,由此可见,游戏结果的多样化与游戏方式的多样化息息相关。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相长、启发思维、碰撞出灵感火花的途径,在互动过程当中也培养了学生养成耐心聆听别人观点的习惯,这也促使学生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针砭。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根据教学要求创设能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适当地提供帮助,从而打造更具高效的课堂。
以小学奥数题“按规律填数”为例,目的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及时提供启发和互动,促进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按规律填数问题:“2345,2240,2135,(),()。”大部分学生通过减法,能够发现“前一个数减去105就可以得到后一个数,然后依次类推”的规律,从而填出要求的数。由于这道题目有多个解题思路,小学数学教师就可积极引导与启发学生:“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解法吗?比如将一个数看成前后两个部分……”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积极回答道:“我明白了,把一个数看成前后两个部分,就是把2345看成23和45这两个数,2240就看成22和40这两个数,先看每个数的第一部分是23,22,它们每次差1,那么后面应该就是20,19;再看第二部分的数,分别是45,40,35,每次少5,那么后面应该是30,25,就可以得到答案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规律的角度可以有多种不同方法,有助于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不断地提问、倾听、反思中促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学习媒体与课程整合理论
思想可以指导行动。教师对于多媒体与课程整合内容上能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整合实践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不断地学习多媒体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与知识。首先,教师需要仔细了解多媒体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真正含义。认真解读专家学者的观点,关注整合实时变化,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正确地看待多媒体与数学课程整合。其次,要明确整合时的主体不是多媒体而是小学数学课程,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颠倒主客体,变成炫技表演。最后,多媒体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一个持续丰富的变化过程,不存在达到什么等级的多媒体水平就可以一劳永逸。在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角色上,要有主动学习和探究多媒体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想觉悟,而不是做一个等着别人实践总结的执行者。
2.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
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相结合呈现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理解新知识与课后巩固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多媒体大大缩减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也就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操作这一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利用多媒体创造不同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全方面地理解知识。如在“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旋转演示活动。将由同一个点出发的两条射线从两线重合开始,不断地旋转(改变角度),让学生清晰直观认知之前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的同时,认识本堂课要学习新的两个特殊角——平角和周角,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角的概念体系。多媒体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教师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过程中枯燥、难懂的知识,同时也省去了教师大量板书以及讲解要花费的时间,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这一角色。而只有当学生真切地参与进课堂,成为课堂的演绎者,感悟到了课堂的魅力,发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翁时,学生才会对课堂产生喜爱,这时的学习主动性才会显现出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出示平行四边形图形,把舞台交给学生,为每位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通过对纸片画一画、折一折等方式检验本节课要探究的活动——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教师无须过多地提示,要充分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敢于放手课堂,完全将其交给学生,任由学生施展,让学生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自己理解、感悟、启发,从而获得知识,在真正掌握了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后,巩固加深,让学生在以往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再次练习,发现新的知识。这样,学生的练习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充分理解、掌握上的,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意义、有效的。
对于作业设计方面,也要摒弃传统布置方式,而是要提供可供选择的分层作业设计方案。据调查,大部分教师从不进行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这会导致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吃不下”,长此以往,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提供适当的选择方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后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否有效,不能靠教师的主观感受,需要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作业态度,也需要客观细致的作业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根据每班情况不同,教师应自主设计出适合本班的作业评价量表,以此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适当的“放手教育”与课后作业的优化,有助于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活动,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与启发,为自己的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达到真正的“减负增效”。
综上所述,在“双减”的政策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善于立足学生学情逐渐摸索出一套与学生学习步伐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以上所述仅仅是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整理所述,在日后实践教学中依旧会秉承“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教学理念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1] 张静.新教育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新课程,2021(51):142.
[2] 张红.创设生活情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知识文库,2021(24):179-181.
[3] 张强峰.聚焦教学设计,优化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1(48):176.
G622
A
1002-7661(2022)27-0141-03